餅粕的介紹,質量指標,水分含量的測定方法:制樣,步驟,計算公式
一、大豆粕
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後得到的一種副產品。又稱"大豆粕"。按照提取的方法不同,可以分為一浸豆粕和二浸豆粕。其中以浸提法提取豆油後的副產品為一浸豆粕,而先以壓榨取油,再經過浸提取油後所得的副產品稱為二浸豆粕。在整個加工過程中,對溫度的控制極為重要,溫度過高會影響到蛋白質含量,從而直接關係到豆粕的質量和使用;溫度過低會增加豆粕的水份含量,而水份含量高則會影響儲存期內豆粕的質量。一浸豆粕的生產工藝較為先進,蛋白質含量高,是中國國內現貨市場上流通的主要品種。
I、大豆粕質量指標
1.粗蛋白質:1級≥49%,2級≥46%
2.粗纖維素:1級≤5%,2級≤7%
3.粗脂肪≤2%
4.灰分≤6.5%
5.含砂量≤0.5%
6.雜質≤0.1%
二、花生粕
花生粕是從花生仁經壓榨提煉油料後的產品,通常花生粕分一次粕,二次粕。一次粕的意思是經過初次壓榨剩餘的花生渣,二次粕即壓榨過兩次的花生渣。通常花生粕的產量可以達到44%以上,也就是說花生的出油率最高可達55%,所以花生粕的產量相對是比較少的。花生粕富含植物蛋白,其口感較好,比較適合於禽畜水產飼料中使用。
I、食用花生餅質量指標
1.粗蛋白質:1級≥49%,2級≥46%
2.粗脂肪:≤7%
3.粗纖維:1級≤5%,2級≤5.5%
4.灰分:1級≤5.5%,2級≤6%
5.含砂量:1級≤0.2%,2級≤0.5%
6.雜質≤0.1%
II、高變性食用花生粕質量指標
1.粗蛋白質:1級≥50%,2級≥48%
2.粗脂肪≤2%
3.粗纖維:1級≤5%,2級≤5.5%
4.灰分:1級≤5.5%,2級≤6%
5.含砂量:1級≤0.2%,2級≤0.5%
6.雜質≤0.1%
III、低變性食用花生粕質量指標
1.粗蛋白質:1級≥60%,2級≥55%,3級≥50%
2.粗脂肪≤2%
3.粗纖維:1級≤4%,2級≤5%,3級≤5.5%
4.灰分≤5.5%
5.含砂量:1級≤0.05%,2級≤0.1%,3級≤0.1%
6.雜質≤1級、2級不得檢出,3級≤0.1%
三、葵花籽粕
葵花籽粕是葵花籽制油時的副產物,- -般含綠原酸1.1%~4.5%w,蛋白質29%~43%。葵花籽蛋白中必需胺基酸的含量(除賴氨酸外)均高於或接近FAO推薦值,特別是蛋氨酸的含量較高。同時,葵花籽蛋白的吸油性、起泡性和乳化能力好於相應的大豆蛋白產品,可廣泛用於碎肉製品和仿奶製品中網。由於葵花籽中存在著一些抗營養因子,特別是綠原酸的存在,不僅使蛋白產品呈深褐色或棕褐色3,而且綠原酸極易被氧化形成鄰醌,進而與蛋白質分子反應生成非反芻動物無法消化的非營養成分,從而降低了蛋白質的營養價值和功能性質。如果首先從葵花籽粕中提取綠原酸,然後進一步提取優質的蛋白質.
I、葵花籽粕質量指標
1.粗蛋白質:1級≥34%,2級≥31%,3級≥28%,等外級〈28%
2.總灰分≤10%
3.粗纖維素≤30%
4.粗脂肪≤3%
四、芝麻粕
芝麻粕是芝麻榨油後的副產物,將其通過溶劑浸出法脫脂後的產物則稱為脫脂芝麻粕粉。脫脂芝麻粕的主要成分是芝麻蛋白質,因此芝麻粕的深加工實際上就是對芝麻蛋白質的深加工。芝麻蛋白質主要由α-球蛋白組成,約佔80%,其等電點為pH3.8~4.0。用稀鹼溶液溶解芝麻蛋白,然後調節pH值使其沉澱,獲得芝麻分離蛋白;將芝麻分離蛋白用蛋白酶水解,獲得水解芝麻蛋白.河南正康糧油有限公司生產的芝麻粕以工藝含量分為高蛋白芝麻粕、高脂肪芝麻粕。
I、芝麻籽粕質量指標
1.粗蛋白質:1級≥44%,2級≥38%,等外〈38%
2.粗脂肪≤4%
3.粗纖維≤9%
4.粗灰分≤7%
五、菜籽粕
菜籽粕其粗蛋白含量應在32%以上,粗纖維含量應在12%以下。油菜是我國主要油料作物之一,我國油菜籽的95%都用作生產食用油。油菜籽的常見榨油工藝有動力旋轉壓榨和預壓浸出工藝兩種,前者的副產物是菜籽餅,後者的副產物是菜籽粕。菜籽粕的蛋氨酸含量較高(0.63%),僅次於芝麻粕,精氨酸是餅粕中最低者(2.32%-2.45%,成分表取值過低為1.83%),賴氨酸:精氨酸=100:100,代謝能低,磷的利用率較高,硒是植物飼料中最高的,含三種抗營養因子,芥酸可引起心臟脂肪蓄積及生長抑制,芥子酶作用於含硫配糖體產生甲狀腺腫大物質,單寧影響適口性,具稀便性,胺基酸消化率低,適口性差,高纖維,低效能,高賴氨酸(2.0%-2.5%,成分表取值過低為1.3%),礦物質不平衡,鋅、鐵、錳較缺。
I、菜籽粕質量指標
1.粗蛋白質:1級≥45%,2級≥42%,3級≥39%,等外〈39%
2.粗纖維素≤16%
3.總灰分≤10%
六、棉籽粕
棉籽粕主要是以棉籽為原料,使用預榨浸出或者直接浸出法去油後所得產品,以區別於以壓榨法取油後的棉籽餅。棉籽粕粗蛋白含量在38%~50%,粗纖維含量在9%~16%,粗灰分含量低於9%,浸提處理後棉籽粕含粗脂肪低,在2.5%以下。目前,典型的棉籽粕產品粗蛋白質含量分別為41%、43%和46%,其主要營養成分見表1,營養指標的差異取決於制油前的去殼程度、出油率以及加工工藝等;另外採取脫殼脫酚,低溫一次浸出,分步萃取等工藝處理以後得到的一種常見產品被稱為棉籽蛋白,棉籽蛋白粗蛋白質一般含量在50%。從棉籽粕的胺基酸組成看(見表2),賴氨酸含量在1.61%~2.13%,低於豆粕的水平,賴氨酸被認為是第一限制性胺基酸(NRC,1993)。蛋氨酸含量在0.53%~0.58%,與豆粕中蛋氨酸含量相當,而棉籽粕精氨酸、苯丙氨酸和纈氨酸均高於豆粕。棉籽蛋白的粗蛋白質和胺基酸水平均高於普通的棉籽粕,而粗纖維和灰分含量均低於普通的棉籽粕,在水產飼料中的應用價值很高。另外,棉籽粕還富含磷、鐵、鎂等礦物元素,營養價值遠比穀物類飼料高,是維生素的良好來源,與豆粕相比,具有更為豐富的B族維生素。
I、芝麻籽粕質量指標
1.粗蛋白質:1級≥50%,2級≥47%,3級≥44%,4級≥41%,5級≥38%
2.粗纖維:1級≤9%,2級≤12%,3級、4級≤14%,5級≤16%
3.粗灰分:1級、2級≤8%,其他等級≤9%
4.粗脂肪:≤2%
七、餅粕的水分含量標準
1.豆粕水分≤12%
2.花生餅粕水分≤10%
3.花生粕:高變性食用花生粕水分≤11%,低變性食用花生粕水分8-10%
4.葵花籽粕水分≤12%
5.芝麻粕水分≤12%
6.普通菜籽粕水分≤12%,低硫苷菜籽粕水分≤12%
7.棉籽粕水分≤12%
八、豆粕,花生餅粕,葵花籽粕,芝麻粕,菜籽粕,棉籽粕水分含量測定方法
1.試樣製備
按照GB/T 10360的方法分取所需樣品,若有必要 ,肥經清理好的機械磨粉碎所需樣品。首先用大約1/20的試樣徹底清洗機械磨,棄去粉碎物。然後將其餘的試樣粉碎至全部通過孔徑1mm篩,收集粉碎物,儘快用於測試。
2.試樣準備
(1)在室溫下,將平底皿開蓋置於乾燥器中至少放置30 min,然後將平底皿帶蓋稱量。
(2)稱取約5g試樣放入已稱量的平底皿中,使其均勻地分布於皿底,蓋上蓋子再次稱量。
上述操作應儘快完成,以免水分發生變化。
(3)測定
將盛有試樣的平底皿置於預先調節溫度至103℃+2℃的電熱烘箱中,打開皿蓋,關上烘箱門。當溫度回到103℃時開始計時,2 h後打開烘箱,蓋上皿蓋,將平底皿置於乾燥器中冷卻至室溫,迅速稱量。將平底皿開蓋再次移入電熱烘箱中烘1h後,蓋上平底皿重複操作同前,冷卻後稱量,直至兩次連續稱量之差小於或等於0.005g,同一試樣進行兩次測定。
3.結果計算
水分及揮發物含量計算公式:U=(m1-m2)/(m1-m0)*100
式中:
U-試樣中水分及揮發物的含量(以質量分數計),%;
m0-平底皿的質量,單位為克(g);
m1-烘乾前平底皿和試樣質量,單位為克(g);
m2-烘乾後平底皿和試樣質量,單位為克(g);
測定結果保留一位小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