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大基因半年報業績預增673%-723% 助力全球防疫抗疫龍頭地位穩固

2021-01-11 公告解讀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2020年7月13日晚,華大基因發布2020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公告披露,公司2020年上半年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15.30億元-16.30億元,同比上年增長672.83%-723.35%,業績實現大幅增長。
  華大基因在公告中表示,報告期內,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市場對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的需求大幅增長,公司感染防控業務和精準醫學綜合解決方案業務在報告期內實現大幅增長。公司在基因組學及感染防控領域具有多年經驗積累,在病原感染檢測領域產品布局廣泛,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產品率先獲得多國市場準入,海外已累計發貨超過3500萬人份,火眼實驗室一體化綜合解決方案高效助力各國疫情防控工作。
  同時,2020年上半年,公司非經常性損益對公司淨利潤的影響金額約為3000萬元-4500萬元,主要來源於政府補助和股權處置收益。

  產品品類及資質全面,體現科研硬實力
  在疫情蔓延背景下,核酸檢測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通過對疑似病例進行大規模的核酸檢測篩查,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保障全國有序復工復產,成為人民生活回歸常態的重要「壓艙石」。
  自年初發生疫情以來,華大基因便全力投入「抗疫」工作,第一時間完成了多款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的研發。產品包括核酸檢測試劑盒和抗體檢測試劑盒,技術覆蓋螢光PCR法、聯合探針錨定聚合測序法、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法及膠體金法。能夠有效進行產品互補,覆蓋多種檢測場景,是國內新冠檢測產品種類最豐富的企業。
  憑藉過硬的產品質量以及多年的海外註冊經驗,華大基因的核酸檢測試劑盒(螢光PCR法)已陸續在歐盟、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和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取得相應的資質與準入。5月份,華大基因的核酸檢測試劑盒產品還被世衛組織WHO列入應急使用清單,是目前全球獲得準入資質最多的檢測試劑盒產品。

  助力大規模檢測,「火眼」成為抗疫「前哨」
  根據半年報業績預告,除了試劑盒的生產銷售外,向各地輸出「火眼」實驗室的檢測綜合解決方案,提供新型冠狀病毒檢測服務也是華大基因上半年交出亮眼成績單的重要原因。
  疫情暴發初期,各地面臨檢測試劑缺乏和檢測能力不足難題。在保證檢測試劑供應充足的同時,面對大量樣本的待檢測需求,華大基因設計並運營武漢「火眼」實驗室。在武漢及湖北疫情防控最關鍵時刻,為湖北省提供了具有大批量精準檢測能力以及快速交付檢測結果的「火眼」實驗室,大大緩解了疫情防控工作壓力。
  武漢「火眼」實驗室建成後,華大基因在全國多地迅速建設並落地「火眼」實驗室。目前華大基因運營的「火眼」實驗室已在武漢、深圳、天津、北京、上海等全國16個主要城市落地,迅速提升當地高通量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能力,成為助力全國疫情防控,確保安全復工復產的重點「前哨」。
  憑藉在科研和產業化過程中形成的科學服務方案設計經驗,華大基因將武漢「火眼」實驗室的案例優化整合為完善的解決方案,並開始對外輸出和援建「火眼」實驗室。在此過程中,華大基因還創新性地與易託邦共同設計了可移動充氣式P2級生物安全實驗室——氣膜版「火眼」實驗室。該升級版的「火眼」實驗室採用氣膜結構模塊化布局,易於運輸和施工,可快速進行建造布局。
  近期,氣膜版「火眼」實驗室在哈爾濱和北京的新冠病毒排查防控工作中便起到了重要作用,充分發揮了氣膜版「火眼」實驗室快速落地、大批量檢測和精準排查的強大特性。其中華大基因在北京大興的氣膜版「火眼」實驗室為當前全球日檢測通量最大的氣膜「火眼」實驗室,每日能夠承擔10萬人份的檢測通量,目前已為北京地區承擔總量超百萬例的核酸檢測工作。

  展現企業擔當,支援全球常態化防疫
  秉持「基因科技造福人類」的願景,在疫情中,華大基因也在無私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疫情初期,湖北和武漢試劑盒相對短缺,華大基因率先分別向武漢及湖北地區捐贈大量檢測試劑盒。
  華大基因的抗疫團隊從今年1月起便趕赴在各個抗疫「戰場」上進行支援。公司的創始人汪建帶隊「逆行」前往武漢、哈爾濱、北京的抗疫前線,CEO尹燁第一時間趕往北京,管理層親赴前線抗擊疫情。在國內疫情剛剛取得階段性勝利後,海外疫情形勢逐漸嚴峻,華大基因開始向海外輸出試劑盒產品及「火眼」實驗室解決方案,並派出十餘批戰「疫」團隊趕赴海外支援。
  藉助長期積累的全球銷售渠道,截至報告期末,華大基因生產的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已覆蓋180餘個國家和地區,海外發貨已累計超過3500萬人份。公司累計在海外運營「火眼」實驗室58個,分布在全球17個國家(地區),已運營「火眼」實驗室的最大日檢測通量超過20萬人份。作為中國硬核科技力量的代表,向全球展現了基因檢測龍頭的技術實力。
  7月2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快提高醫療機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能力的通知》,要求各地和醫療機構將提高核酸檢測能力作為基礎性工作,避免局部疫情出現甚至暴發時,醫療資源擠兌導致檢測能力嚴重滯後。可見當前的疫情防控將作為一項常態化工作,且在當下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海外疫情尚在持續情況下,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檢測防控仍是一項全球性的工作。
  綜合來看,核酸檢測將可能作為長期有效的疫情防控基礎工作支撐國民健康生活,並有望成為未來精準醫學手段全面鋪開的一次重要機遇。作為基因測序行業的龍頭企業,華大基因有望把握此次機會,實現業績表現和戰略布局上的飛躍式成長。
  未來疫情平穩後,華大基因將繼續推動「火眼」實驗室在生育健康、腫瘤防控、感染防控等大規模人群檢測方面發揮優勢,力爭成為各地醫療衛生體系改造升級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華大基因遺傳性耳聾基因檢測試劑盒(聯合探針錨定聚合測序法)已取得了國家藥監局三類醫療器械註冊證,提升了公司生育健康臨床產品資質結構;BRCA1/2 基因突變檢測試劑盒註冊申報已獲得受理。(程紅霞)

相關焦點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78期:龍頭地位穩固!華大基因上半年營收逾...
    基因技術幫珊瑚礁免受全球變暖影響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基因測序可以揭示造礁珊瑚在進化上的差異,有朝一日能幫助科學家確定哪些種類能適應溫暖的海洋。7月17日,相關論文刊登於《科學》,它為了解珊瑚的基因過程提供了一個窗口,這些基因使一些珊瑚能夠抵抗劇烈的氣候變化。
  • 華大基因上市三周年:雄關漫道 揚鞭奮蹄
    感染防控業務業績增速最為亮眼,同比大增52.32%。近年來,華大基因主要盈利的業務領域是生育健康,貢獻了超過40%的營業收入。生育健康目前是基因科技應用最成熟的領域,隨著行業玩家不斷增多,市場競爭激烈,華大基因通過自主測序儀成本可控的優勢,得以在市場競爭中保持較高的毛利率。與此同時,公司在其他領域也在持續深耕,挖掘新的業績增長點。
  • 華大基因上市三周年:基因測序第一股「王者歸來」
    上市三年來,華大基因一方面運用資本市場融通發展資金不斷推動生命科學研究進展、生命大數據應用和提高全球醫療健康水平,促使華大基因在實現一項項技術突破的同時,不斷轉化研發成果,提高公司經營業績。另一方面,公司秉承「基因科技造福人類」的願景,在全國各地開拓新的基因健康篩查民生項目,讓前沿的基因科技「飛入尋常百姓家」。
  • 華大基因業績「奔騰」之後的深謀遠慮
    各國科學家們都在為當年「吹過的牛」而努力著,試圖揭開基因密碼與遺傳性疾病、腫瘤等之間的關係。只是沒想到,基因檢測這樣高深艱澀的科學,會因為一場遍及全球的新冠疫情,而成為各國人士街談巷議的公眾話題。(摘自華大基因2020年半年報)正是有賴於這兩大業務的收入猛增,華大基因贏得了超乎以往的傲人業績。
  • 財說|華大基因子公司被列入實體清單,除了淨利潤還會有什麼影響?
    另一家被列入實體清單的華大系公司——新疆絲路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新疆絲路),則是華大基因控股股東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華大科技)的控股孫公司。華大基因在官方微博上表示,新疆絲路自2016年11月成立至今沒有開展實際業務。受此消息影響,華大基因21日低開-5.11%,收報於162.20元,跌幅1.70%。
  • 半年賺了五年的錢,華大基因高光時刻還有多久?
    2020年8月26日,華大基因公布了半年報。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1.08億元,同比增長218.0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6.54億元,同比增長734.19%。超出之前業績預告15.3億元-16.3億元的區間。
  • 華大基因在行動:助力宮頸癌篩查,許一個沒有宮頸癌的未來!
    全球宮頸癌每年新發病例近57萬人,其中我國每年就有10.6萬新發宮頸癌病例。中國宮頸癌防控之路仍然任重道遠。作為全球大型的基因組學研發機構,華大基因秉承 「基因科技造福人類」的願景,一直致力於從篩查服務、知識科普、公益行動等多維度為消除宮頸癌貢獻力量。
  • 攀鋼釩鈦2018上半年業績預增155%—179% 未來發展可期
    7月9日晚間,攀鋼釩鈦(000629)發布業績預告,公司預計1-6月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6000萬元-11600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幅155%-179%。對於業績預增原因,公司稱主要有兩個:一是報告期內,行業整體運行態勢良好,市場價格持續向好,釩產品價格較去年同期大幅上漲;二是報告期內,公司堅持市場導向,主營產品銷量保持增長,截至6月末,釩產品銷量同比增加 2.98%;鈦白粉銷量同比增加 17.28%。
  • 華大基因參與「人民健康社區」活動,用基因科技助力宮頸癌篩查
    (原標題:華大基因參與「人民健康社區」活動,用基因科技助力宮頸癌篩查)
  • 國聯股份半年報預增112%以上
    中國證券網訊(見習記者 吳柳雯)新三板創新層公司國聯股份18日發布半年度業績預增報告,公司預計營收、淨利潤同比雙增長,其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40.32%-356.94%,而淨利潤則有望翻番至1200萬元。
  • 華大基因遺傳病篩查檢測助力精準醫療
    華大基因遺傳病篩查檢測助力精準醫療 2019年06月03日 14:39作者:網絡編輯:宏偉   來自華大基因交付中心總監張紅雲,詳述了華大基因臨床檢驗中心在單基因病檢測的檢測前、檢測中、檢測後各個環節的流程,分享了臨檢中心關於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及實驗室質量控制相關的經驗和具體措施,同時將在中心實驗室所獲得的各種資質認證標準及質量控制標準引入聯合實驗室的建設中,保證與全國各地醫院合作的聯合實驗室施行統一標準,共同建立標準化的臨床實驗室。
  • 繼證監局後 華大基因又被深交所問詢
    另外,華大基因子公司在與華大智造交易時還存在向關聯方輸血的行為,實際支付金額比合同金額多出了3100萬元。 4月7日晚華大基因針對近期網絡傳聞進行了說明。4月8日,深交所就華大基因收到深圳證監局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一事發問詢函,要求華大基因說明相關情況。昨日,華大基因下跌4.39%,收於72.72元。
  • 華大基因:決戰黎明破曉前
    顯然,無論是華大基因還是資本市場,都還沒有(或故意沒有)做好充分認知這場專利戰實質與潛在影響的心理準備——事實上,這是一場事關全球基因測序產業格局與華大基因命運走勢的智慧財產權戰爭。
  • 華大基因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產品通過日本PMDA認證
    北京商報訊(記者 姚倩)4月1日,華大基因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華大生物科技(武漢)有限公司生產製造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產品於近日取得了由日本PMDA(中文譯名:日本獨立行政法人醫藥品醫療器械綜合機構)籤發的《體外診斷產品生產銷售承認書》(即日本PMDA認證)。
  • 華大基因:決戰黎明破曉前-虎嗅網
    過去20年內,這家美國公司和這家中國公司,相繼成為全球基因測序領域最受矚目的兩家公司。當然,饒是同為明星,二者的地位尚不足以同日而語。從數據上看,Illumina是全球基因測序絕對巨頭,其營收與利潤是行業2名~10名之和還要拐彎;華大基因及其所屬的華大控股,則在Illumina的陰影下,通過「合作—替代」這一路徑,逐漸實現了基因測序儀的自主可控。
  • 達安基因發布中報業績預告(04月26日)
    達安基因(002030)04月26日發布中報業績預告,業績預增,淨利潤4952.59萬元至5714.52萬元,增長幅度為30%至50%股票簡稱預告類型業績預告摘要>達安基因業績預增淨利潤4952.59萬元至5714.52萬元,增長幅度為30%至50%  公司背景:中山大學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螢光PCR 檢測技術技術研究、開發和應用,螢光PCR檢測試劑盒和醫療設備的生產和銷售以及提供臨床檢驗服務的生物製品公司.公司在分子生物學技術方面
  • 華大基因:用科技護佑生命與健康
    華大基因的氣膜版「火眼」實驗室再次亮相,3天時間完成9個氣膜艙的搭建,日檢測通量實現60萬人份,再次展現華大速度。截至目前,火眼實驗室「氣膜版」已在全球累計建設突破100個艙,助力世界各地迅速提升核酸檢測能力。回想疫情暴發之初,大年初一,華大基因創始人汪建費盡周折進入已封城的武漢,加入抗疫第一線,他心中醞釀的「火眼」實驗室計劃快速得以實現,從完成實驗室設計到開始試運行,僅用時7天。
  • 華大基因新冠檢測產品列入WHO應急使用清單 國內首家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華大基因新冠核酸檢測產品列入WHO應急使用清單,國內首家國內基因測序上市公司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大基因」,300676)5月10日公告,其全資子公司BGIEuropeA/S(歐洲醫學)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產品於近日被列入為世界衛生組織
  • 923家公司發布2014半年報預告 十大預增王浮出水面
    更多精彩內容>>> 【專題】2014年棋至中局 半年報預告提示哪些投資機會  進入二季度,市場焦點轉向半年報。據統計,截至19日,滬深兩市共有923家公司發布了2014年半年報業績預告;其中,預告淨利潤最大變動幅度在100%以上的公司達到124家;當中尤夫股份以136.78倍的預增幅度領先。為方便投資者了解此類預增股,記者特選出前十隻業績預增股進行剖析,以饗讀者。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65期:檢測試劑盒大賣,華大基因回應「月賺...
    檢測試劑盒大賣 華大基因回應「月賺12億」傳聞最近有機構預測華大基因新冠病毒檢測試劑月賺12億元的消息。4月16日晚,華大基因披露公告稱,經核實,網絡傳聞是基於產能數據而非實際銷售數據進行的業績預測。繼歐美日後 華大基因新冠病毒檢測產品再獲澳大利亞註冊4月16日,華大基因發布公告,全資子公司澳洲華大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螢光PCR法)獲得澳大利亞藥物管理局(簡稱TGA)的註冊。澳大利亞被公認為是世界上藥品管理嚴格、市場準入難度較高的國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