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國標GB36600發布後,樣品取樣量一直土壤環境調查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結合當前企業用地調查試點工作過程發現的樣品取樣量不足的問題,做一些探討和交流。主要圍繞以下四個方面。
一、鑽機設備類型
鑽機設備類型對土壤樣品的取樣量影響很大。現有環境調查設備中的大口徑直推式鑽機的取樣量大,樣品原狀性好,巖芯採取率高,是理想的環境調查設備,適用於大部分地質條件(巖石及碎石含量高的地質不適合),但此類設備目前國內保有的數量較少。30鑽機是地質勘察過程中的常用設備,設備數量和專業隊伍人員龐大,設備適用性強,適合多種地質條件。30鑽機也可以用於企業用地調查採樣,但必須按照相關技術規定要求進行規範操作。前期發布的企業用地調查採樣技術規範的要求也主要是以該類型鑽機作為模板來編寫。
二、明確取樣的目的
企業用地調查的目的是捕獲汙染,是預設地塊存在汙染而去找證據,而不是為了達到檢測多少樣品的指標和數量而去服務取樣量。取樣量是否滿足測試,不能以簡單以不同口徑下多少長度的土柱可以滿足測試要求為出發點,這種滿足測試要求的導向是錯誤的,所以在方法上可能也會有問題。從捕獲汙染的角度出發,更準確的做法應當是:
(一)鑽取一個採樣點深度上基本完整的土柱;
(二)在垂向上劃分為不同深度的「取樣單元」,可以基於設備鑽杆長度和採樣點計劃取樣數量設置1米或1.5米為一個取樣單元;
(三)根據地層情況和汙染物分布特點選擇更容易捕獲汙染的取樣單元,可以結合現場檢測設備和感官識別進行輔助判斷;
(四)在取樣單元內,根據現場快速檢測和感官(氣味、性狀)識別的方式逐一採集不同待測指標(如重金屬、揮發性、半揮發性、石油烴)的樣品。這種做法基於汙染物的分布特點不一樣,不同性質的汙染物不會集中於某一狹小的深度範圍,同時充分利用了整個取樣單元內的樣品數量。對於取樣密度大的調查項目,可以不必這樣繁瑣,直接增加「取樣單元」的數量料想也能提高捕獲汙染的概率,但是對於有限樣品的企業用地調查來說,這種做法幾乎是增加汙染捕獲概率同時也能減輕取樣壓力的不二辦法。
三、關於測試需要的樣品量
我國現有分析測試標準方法中對於待測樣品有風乾樣(一般針對難揮發的無機指標)和鮮樣(一般用於有機指標)的區別。根據現有國標GB36600中基本項目45項所推薦方法估算測試所需土壤樣品量(感謝某權威單位提供的資料統計),滿足國標45項指標的測試大約需要幹樣60+g和鮮樣200+g。考慮到測試方法對土壤粒徑的要求(即幹樣還需要過篩),以及土壤中不可避免存在的雜質(石頭、生物質等)需要剔除,一般現場取樣量應達到樣品測試需要量的四倍方能滿足要求。因此,非平行樣的取樣單元,待測樣品的鮮樣質量加起來應能達到1kg就較為穩妥。
另外,企業用地調查不限測試方法,可儘量選擇廣譜性的測試方法,即一次進樣可以檢測多個指標的檢測方法。廣譜性的檢測方法會降低取樣量的壓力,以土壤中的SVOC為例,國內目前主要參考HJ834,可覆蓋64種化合物(不包含苯胺),而EPA8270可覆蓋200多種化合物。另外,實際操作中,同一地塊、同一樣品,送給一家實驗室的樣品需求量也小於分送給不同實驗室的需求量。所以選擇實驗室時,還是要儘量選擇資質覆蓋更全更廣的。
四、關於平行樣的選取
一般情況下,平行樣大多會選擇在同一「取樣單元」內的樣品。例如某一採樣點計劃在深度3至4.5米內採集平行樣,於是對於待測的重金屬、VOCs和SVOCs等樣品都出自這一深度,按照前述計算,此時樣品量要達到1kg×3=3kg才能滿足測試需要。其實這樣做並不是必須的,且有一些不科學之處。平行樣還是應立足於採集汙染樣品,否則對於有機指標,沒有汙染的都是ND,又如何去評判平行樣的質控效果。為了便於取樣和數據分析,一般可以建議在地塊汙染物種類最豐富的採樣點採取平行樣。在取樣量難以滿足要求時,可以考慮如下方法:
平行樣在採樣點的不同取樣單元按待測指標分別採集,甚至也可以延伸到該地塊的不同採樣點按待測指標分別採集。例如,可在採樣點0至1.5米的取樣單元內採集待測重金屬樣品的平行樣,VOCs和SVOCs的待測樣品平行樣可在3至4.5米的取樣單元內採集。這樣可以把平行樣所需的2kg樣品分散在同一點位的不同取樣單元裡,能很大程度地緩解平行樣取樣量的壓力。這種做法客觀上也是更科學的,因為不同類型汙染物難以在一個採樣點的同一取樣單元內均有分布。對於地下水的取樣也面臨取樣量的壓力,例如一個低滲透性的地塊,僅滿足監測需要的取水量本就已經十分困難,很可能需要為了多出的平行樣間隔一日或者多日後再來補採,這種間隔多日的平行樣是否還有意義?這種低滲透性地塊的情況在我國蘇南和珠三角地區都比較常見。這種情況下,把平行樣分擔到不同的地下水監測井內,也是一種事急求全的辦法。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