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某生活垃圾焚燒企業用地土壤、地下水調查實例分析

2020-12-05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某生活垃圾焚燒企業用地土壤、地下水調查實例分析

作者:張滿成, 王 棟, 付益偉, 陶景忠, 王 水, 曲常勝(江蘇省環境工程重點實驗室 江蘇省環境科學研究院, 江蘇 南京 210036)

摘要

隨著國家和地方「土十條」的相繼頒布,場地汙染調查逐漸引起了廣泛關注,特別是工礦企業用地環境質量的調查已成為環境保護工作關注的重點。 以某生活垃圾焚燒企業用地為研究對象,開展系統的場地土壤、地下水環境調查,通過資料收集、人員走訪和數據分析發現,飛灰出口和垃圾滲濾液處理站周邊的土壤質量有惡化趨勢,在企業生產過程中,應加大環境保護力度,避免飛灰的堆放和滲濾液洩露問題。 通過實際案例分析,剖析潛在汙染來源,為企業的環境保護工作提供科學支撐。

引言

土壤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 關係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社會穩定, 保護土壤環境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維護生態安全的重要內容。 近年來由工業生產、廢水非法排放、固廢非法傾倒填埋等引起的土壤汙染事件頻發。 我國第一次土壤汙染調查顯示,全國土壤總超標率為 16.1 %,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不容樂觀,工礦業廢棄地土壤環境問題突出[1-3]。2016 年常州外國語學校汙染事件等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暴露了土壤的條條傷痕,也引起了廣大民眾對土壤汙染的密切關注[4]。

為切實加強土壤汙染防治, 逐步改善土壤環境質量,國務院於年 5 月 28 日印發了《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開啟了土壤汙染防治事業的新篇章。《江蘇省土壤汙染防治工作方案》 在國家基礎上進一步強調生活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處置。雖然焚燒處置已成為生活垃圾處理處置的主要手段, 但圍繞垃圾焚燒的環境影響問題引發的爭議層出不窮。為積極落實相關文件要求,掌握企業用地土壤環境現狀,強化土壤汙染預防工作。本文對某在產固廢焚燒企業所在地塊進行土壤、地下水初步調查,

通過資料收集、現場踏勘、人員訪談、生產設施環境汙染分析等,制定現場採樣方案,並開展土壤、地下水環境初步調查,依據實驗室檢測結果,篩選出潛在汙染區域,分析汙染原因,為該企業開展土壤和地下水環境保護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01

樣品採集分析方案

1.1 研究區域

概況本次選擇某在產生活垃圾焚燒處置企業所在地塊作為研究區域。 該企業於 2014 年建成投產,佔地面積約 15 萬 m2。 主要構築物包含卸料廳、垃圾坑、焚燒間和煙氣淨化間的生產車間、 滲濾液處理站和辦公生活樓。 本研究開展時,該企業正常運行。

1.2 生產設施環境汙染分析

1.2.1 潛在汙染物種類

參照企業環評、竣工驗收等資料,結合文獻資料[5]和企業工藝分析, 該企業土壤和地下水可能的汙染物為 Hg,Pb,Cd,Cu,Zn,As,Cr,Ni 和 Cl-,TPH(總石油烴),CODMn,NH3-N,NO3-N,NO2-N 等,以及 VOC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和 SVOCs(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1.2.2 潛在汙染區域

通過資料分析、人員訪談和現場踏勘,結合場內構築物分布情況、汙染物排放方式、汙染物的遷移特性等, 分析出場地潛在汙染區域為煙氣淨化間飛灰出口處、滲濾液處理站及煙氣排放下風向。該企業的廠區平面布置示意見圖 1。

1.3 樣品採集

根據對該企業潛在汙染區域的分析, 由於該企v>業處於正常生產狀態, 場地環境初步調查按照採用分區布點與專業判斷相結合的方法, 重點關注生產區、滲濾液處理區,兼顧生產生活區和場外煙氣落地區。 土壤、地下水樣品採集點位見圖 1。 煙氣淨化車間出口處布設1 個土壤和地下水樣品聯合採集點位(S1/W1); 滲濾液處理站周邊布設 3 個土壤和地下水樣品聯合採集點位(S2/W2 ~ S4/W4);辦公生活區與運動場之間布設 1 個土壤、 地下水樣品聯合點位(S5/W5), 作為生產區內無法採集土壤樣品的補充點位;廠區東南角布設 1 個土壤樣品採集點位(S6)。此外,在廠區下風向,煙氣落地區域布設 1 個土壤採集點位(S7)。

按照 HJ/T 166—2004《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範》 和 HJ 25.2—2014《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採集土壤樣品。鑑於該區域土層較薄,本次場地調查採集土壤樣品時達到礫石層為止。 採用 Geoprobe 採集土壤樣品,取樣間隔約 1 m,土壤表層樣品 0 ~ 0.5 m,採 樣管剪取 長 度 不 小 於 20 cm, 共採集土壤樣品 39 個。 依據 HJ/T 164—2004 《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規範》設置地下水監測井和採集地下水樣品,共採集地下水樣品 5 個。Geoprobe 鑽孔器具在每一次鑽孔前均進行清洗以防止交叉汙染;使用貝勒管採集地下水樣品,並做到「一井一管」。

1.4 樣品分析方法

重金屬檢測參照 USEPA 6020A—2007 和 USEPA200.8—1994;VOCs 的 檢 測 參 照USEPA 8260C —2006;SVOCs 的檢測參照 USEPA 8270D—2007;TPH的檢測參照 USEPA 8260C—2006;CODMn,NH3-N 等 水質常規指標參照《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中的基本項目分析方法。

02

結果與討論

2.1 評價標準

土壤評價標準參照 《建設用地土壤汙染風險篩選指導值》(三次徵求意見稿)中的工業類用地標準、上海市發布的 《上海市場地土壤環境健康風險評估篩選值》中非敏感用地標準和北京市發布的 DB11/T811—2011《場地土壤環境風險評價篩選值》中工業/ 商服用地標準。 本次評價執行上述 3 個標準中最嚴格的標準值。 地下水評價執行 GB/T 14848—1993《地下水質量標準》和 DZ/T 0290—2015《地下 水 水質標準》。

地下水水質評價執行 《地下水質量標準》,對該標準未列出的監測因子,參照執行《地下水水質標準》。

2.2 場地土壤環境質量評價

場地內土壤樣品檢測數據統計分析結果見表1。共檢出 10 種無機物,其檢出濃度遠低於篩選的評價標準值;與場地外的監測點位相比,場地內土壤樣品中檢出的無機物濃度與場地外樣品的檢出濃度相當,無顯著差異。 本次場地環境調查場內土壤樣品僅檢出 C6H5OH(苯酚)和 TPH 類有機物,且檢出濃度均遠 低 於 評 價 標 準 值;場 外 土 壤 樣 品(S7)僅檢 出C6H5OH,檢出濃度略低於場內土壤樣品。

將檢測因子在各點位的檢出濃度按照樣品採集深度進行作圖,探究汙染物的垂向分布情況,土壤樣品中 Pb 含量分布情況見圖 2。

由圖 2 可知,S1 點位土壤樣品中檢出 Pb 的含量隨採樣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而其他點位則呈現無規律變化。 其他檢測因子在所有點位均未呈現規律變化,以 Cd 和 Sb 為例,見圖 3。 據資料收集和現場走訪,該廠區原為農田和魚塘,在建廠過程中,使用外來土壤進行了大面積回填, 這可能是該地區土壤中大部分檢測因子的檢出濃度在垂向物明顯規律的重要原因。 S1 點位位於煙氣淨化車間出口處。 據了 解,飛灰經螯合處理後裝入噸袋,並時常在車間出口處堆放,由於 Pb 是垃圾焚燒飛灰中的重要汙染物[6], 因此 S1 點位中 Pb 含量的規律變化可能是該區域受到了飛灰汙染,汙染物隨雨水等向地下遷移。

2.3 地下水環境調查結果分析

場地內共設置 5 個地下水監測點位, 其檢測結果參照評價標準進行分析,地下水水質標準對照見表 2。

對照《地下水質量標準》和《地下水水質標準》,各監測點地下水水質情況總結如下:

1# 點,共檢出無機和常規水質指標 19 項,未檢v>出有機物。 其中,pH值、F-,Cl-,NO3-N,Cu,Cr,Ni,Cd 檢出濃度達到 I 類標準要求,CODMn,Zn 檢出濃度達到 II 類標準要求,SO42-,NH3-N,Sb,Pb 檢出濃 度 達到 III 類標準要求,NO2-N,Fe,Mn 檢出濃度達到 IV類標準要求,其餘因子均未檢出。

2# 點, 共檢出無機物和常規水質指標 17 項、 有機物 7 項。其中,pH值,F-,NO3-N,SO42-,Cr,Ni, 萘檢出濃度達到 I 類標準要求,Zn,Pb,As, 乙苯, 間 & 對-二甲 苯, 鄰-二甲 苯,1,2-二氯 乙 烷 檢 出濃 度 達 到 II 類標 準 要 求 ,Sb 檢出 濃 度 達 到III 類 標 準 要 求 ,Cl - ,CODMn 檢 出 濃 度 達 到 IV 類 標 準要 求 ,NH3-N,Fe ,Mn 檢出 濃 度 達 到 V 類 標 準 要求 ,2,4-二甲 基 苯 酚,苊在該點位有檢出但無評價 標 準 ,其餘因子均未檢出 。

3# 點, 共檢出無機物和常規水質指標 17 項、有 機物 1 項。 其中,pH值,F-,NO3-N,Cr,Zn,Cd 檢出濃度達到 I 類標準要求,Cl-,SO42-,Ni,Pb,1,2-二氯 乙烷檢出濃度達到 II 類標準要求,Sb 檢出濃度達到 III類標準要求,CODMn 檢出濃度達到 IV 類標準要求,NH3-N,Fe,Mn 檢出濃度達到 V 類標準要求,其餘因子均未檢出。

4# 點, 共檢出無機物和常規水質指標 19 項,未 檢出有機物。 其中,pH值,F-,NO3-N,Cu,Ni 檢出濃度達到 I 類標準要求,Cl-,SO42-,Zn,Cd 檢出濃度達到 II 類標準要求,Sb,Pb 檢出濃度達到 III 類標準要求,CODMn 檢出 濃 度 達 到IV 類標 準 要 求 ,NH3-N, Fe,Mn 檢出濃度達到 V 類標準要求,其餘因子均未檢出。

5# 點, 共檢出無機物和常規水質指標 20 項、有 機物 2 項。 其中,pH值,F-,NO3-N,Cu,Cr 檢出濃度達到 I 類標準要求,Ni,Zn,Cd, 甲苯,1,2-二氯乙烷檢出濃度達到 II 類標準要求,SO42-,Sb,Pb 檢出濃度達到 III 類標準要求,Cl-,CODMn,NH3-N 檢出濃度達到 IV 類標準要求,Fe,Mn 檢出濃度達到 V 類標準要求,其餘因子均未檢出。

在無機和常規指標檢出方面,1# 點位地下水樣品的 CODMn,NH3-N 等常規指標相對較好, 其他點位, 尤其是 2#,3#,4# 點位相對較差;5 個地下水監測點位水質樣品的其他無機和常規指標基本相當。 在有 機 物 方 面,2# 點位 檢 出 7 種物 質,5# 點位 檢 出 2 種,3# 點位檢出 1 種,1# 和 4# 點位均未檢出有機物。總體而言,2# 點位水質相對較差。

從採樣點位示意圖(圖 1)可以看出,2# 監測點v>位於垃圾滲濾液處理站北側,為滲濾液從生產車間向處理站轉輸的提升泵站所在區域。因此,2# 點位的水質異常可能是滲濾液滲漏引起的。 且在垃圾滲濾液區域的 3 個地下水監測點位(2#,3#,4#)水質相對較差,CODMn 和 NH3-N 等檢出數值相對於其他 2 個 監測井較高, 說明處理站區域對地下水質量具有一定的威脅。

03

結論

本次針對某在產生活垃圾焚燒企業的場地環境調查,主要關注重點潛在汙染區域,布設場內土壤採樣點位 7 個、地下水監測點位 5 個經資料收集、現場走訪、樣品採集和分析。

(1)場地內外土壤樣品中檢測因子的檢出濃度均遠低於評價標準值。 煙氣淨化車間飛灰出口處可能存在 Pb 汙染。

(2)場地內地下水樣品檢測表明,垃圾滲濾液處理站所在區域的地下水水質相對較差, 疑似存在滲濾液洩露。

(3)建議企業在日常運行過程及時處理螯合飛灰,嚴謹在廠區內堆放;在滲濾液處理站做好防滲措施,並開展地下水例行監測,切實降低滲濾液洩露引起的地下水汙染隱患。

文章來源:《環境科技》2017第30卷轉載自:土行者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生態修復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乾貨】石油類汙染場地土壤與地下水汙染調查實例分析
    【乾貨】石油類汙染場地土壤與地下水汙染調查實例分析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以冀中平原某石油類汙染場地為例,從汙染源分布勘察、場地水文地質模型建立、土壤及地下水的現場調查人手,採用物探、坑探、鑽探綜合調查技術和定深取樣等一些取樣方法,對不同深度土壤及地下水的有機汙染進行調查和樣品分析。
  • 「案例分享」重慶某六價鉻汙染場地土壤修復工程案例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重慶某六價鉻汙染場地土壤修復工程案例劉益風1,李 潔2,申源源1,張 建1,鄧 磊1,曹 俊1,龍 宇1(1重慶美天環保工程有限公司,;2重慶市固體廢物管理中心,)摘要選取重慶某六價鉻汙染場地治理修復工程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對修複方案設計、項目工程實施以及修復效果評估等方面進行分析研究
  • 上海環境科學研究院關於江橋生活垃圾焚燒廠的回覆
    (2)江橋生活垃圾焚燒廠位於上海市市級工業區-上海未來島物流科技園內,該地塊的土地利用規劃屬於環境衛生設施保留用地。該選址的北部地區也是工業區。在項目選址的區域功能定位和土地利用屬性方面符合項目選址的基本要求要求。   (3)項目地區的環境空氣、聲環境、土壤和地下水環境質量現狀符合國家環境質量標準的要求。
  • 貴州松桃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環評公眾...
    3185萬,佔總投資9.8%;建設規模:規劃生活垃圾總處理規模1200t/d,本期工程建設1臺600t/d機械爐排爐及煙氣處理系統,配1臺中溫中壓餘熱鍋爐和1臺12MW抽凝式汽輪發電機組,預留遠期工程建設用地。
  • 全文|環保部發布《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調查評估技術指南》
    二、原則規定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調查評估工作應當依據《場地環境調查技術導則》(HJ25.1)、《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HJ25.2)、《汙染場地風險評估技術導則》(HJ25.3)和《工業企業場地環境調查評估與修復工作指南(試行)》,並符合本指南相關要求。
  • 土壤環境學習時刻 · 導則規範⑩|《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調查評估技術...
    二、原則規定 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調查評估工作應當依據《場地環境調查技術導則》(HJ25.1)、《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HJ25.2)、《汙染場地風險評估技術導則》(HJ25.3)和《工業企業場地環境調查評估與修復工作指南(試行)》,並符合本指南相關要求。
  • 某重金屬汙染場地土壤修復案例分享
    某重金屬汙染場地土壤修復案例分享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按照汙染物的性質,可將土壤汙染物分為無機汙染物和有機汙染物兩大類,而重金屬汙染則在無機汙染中佔據了較大的比重,出現頻率較高。重金屬汙染對包括土壤環境在內的陸地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蓄積毒性,可以通過植物吸收、生物累積和和生物放大作用對人體和動物的健康造成危害。
  • 「技術分享」關於土壤調查、監測、評價等29個問題匯總
    答覆:涉及取土的建設項目,所取土壤應滿足佔地範圍對應的土壤環境相關標準要求,並說明其來源;棄土應按照固體廢物相關規定進行處理處置,確保不產生二次汙染。03哪些項目要開展土壤和地下水現狀調查?05部3號令要求土壤和地下水現狀調查、報送與信息公開?
  • 生態環境部:《生活垃圾焚燒飛灰汙染控制技術規範(徵求意見稿)》
    日前,生態環境部印發《生活垃圾焚燒飛灰汙染控制技術規範(徵求意見稿)》。詳情如下:   關於徵求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生活垃圾焚燒飛灰汙染控制技術規範(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   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規,規範生活垃圾焚燒飛灰收集、貯存、運輸、利用和處置過程的汙染控制,防範生活垃圾焚燒飛灰汙染環境
  • 關於企業用地調查樣品取樣量不足的問題探討和方法建議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國標GB36600發布後,樣品取樣量一直土壤環境調查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結合當前企業用地調查試點工作過程發現的樣品取樣量不足的問題,做一些探討和交流。主要圍繞以下四個方面。一、鑽機設備類型鑽機設備類型對土壤樣品的取樣量影響很大。
  • 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對垃圾焚燒發電的影響應對措施
    2.3大氣環境影響分析在大氣環境影響分析中,應該嚴格遵照《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的相關內容對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其中需要關注的內容包括:(1)環境空氣品質調查現狀,根據地區的環境保護要求,在項目選址區域進行定點採樣,根據採樣結果檢測各項汙染物情況並記錄環境大氣濃度。
  • ...分享」有機汙染場地修復工程中的大氣環境二次汙染防治及案例分析
    生態環境部要求,企業在結束原有生產經營活動改變原土地使用性質時,必須對原址土地進行調查監測,對遺留汙染物造成的環境汙染問題進行治理並恢復土壤使用功能。我國汙染場地修復工程大量開展的同時,場地修復過程中的二次汙染問題日漸暴露,如2016年曝光的常州外國語學校新址汙染事件,受到廣大人民群眾、政府和環境保護部門的關注。
  • 河北省《生活垃圾焚燒大氣汙染控制標準》(附解讀),垃圾焚燒,垃圾...
    9.2生活垃圾焚燒廠應根據自行監測相關要求,對周邊大氣、土壤環境質量開展重金屬和二噁英類監測。   9.3對生活垃圾焚燒廠排放廢氣的採樣,應根據監測汙染物的種類,在規定的汙染物排放監控位置進行。   9.8對汙染物監測,生活垃圾焚燒廠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其批覆或其他環境管理政策有更嚴格要求的,從其規定。   9.9大氣汙染物的分析測定應按照表4 所列方法標準的適用範圍,選擇適宜的測定方法。   9.10本標準實施後國家發布的汙染物監測方法標準,如適用性滿足要求,同樣適用於本標準相應汙染物的測定。
  • 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發電量提升因素分析
    北極星固廢網訊:摘要:目前,焚燒是一種重要的生活垃圾處理方法,在我國許多城市得到了應用,焚燒垃圾的同時兼備發電上網效益,是一種非常貼合我國國情的垃圾處理方式.近年來生活垃圾焚燒噸發電量提升迅猛,主要剖析了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噸發電量關鍵因素,希望對今後工作有所幫助.我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企業的噸垃圾上網電量均值在2011~2018年間提升42kW·h。
  • 南京某化工企業搬遷場地土壤有機汙染調查及健康風險評價研究
    南京某化工企業搬遷場地土壤有機汙染調查及健康風險評價研究北極星環境修復網  來源:《四川環境》  作者:王甫洋 田珺 夏晶 陳華 劉寧  2020/12/1 9:49:02  我要投稿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
  • 新建65座垃圾發電廠 安徽省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中長期專項規劃(2019...
    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運營模式應多樣化,按照政府引導、企業經營、市場化運作的建設運營思路,強化政府責任,加大財政投入,完善政策措施,鼓勵各類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垃圾無害化設施,調動社會資本和專業企業建設管理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的積極性。
  • 「科普」地下水汙染及其影響因素
    ,某地區地下水鎘金屬含量較高(超過國家限制標準20幾倍),當人工開採此地下水長期飲用後,就會造成鎘中毒。隨後,我分析了地下水中為什麼鎘金屬含量較高的原因,鑽孔資料顯示,該地區曾經發現過鋅礦,伴生有鎘金屬,品位不高,未開採。既然有鎘金屬礦,當鎘溶解在地下水中時,自然會造成地下水中鎘含量增多。慢性鎘中毒會造成「痛痛病」。
  • 北京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的收運和處理現狀分析
    因此,以北京市的垃圾焚燒發電產業作為研究對象,從循環經濟的角度出發,對北京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的收運和處理環節分別進行討論。首先,對該市的垃圾收運模式進行了分析,對比了不同收運模式的優缺點;其次,對垃圾焚燒發電的處理現狀進行了分析,指出了焚燒發電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後,針對生活垃圾處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合理的改進建議。希望研究能夠提高垃圾發電項目的經濟與環境效益,充分利用垃圾資源,逐步實現循環發展。
  • 垃圾焚燒發電廠生產危險性分析與對策
    北極星固廢網訊:近年來,我國相繼發布了一系列鼓勵垃圾焚燒產業發展的政策,垃圾焚燒發電得到較大的發展。但是,垃圾焚燒發電運行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危險有害性,本文結合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生產工藝,分析了垃圾焚燒發電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險有害因素,並提出相應的安全對策措施與建議。
  • 生活垃圾焚燒廠煙氣淨化系統提標改造工藝選擇及工程案例分析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生活垃圾的產生量與日俱增,多城市出現了「垃圾圍城」現象。利用垃圾焚燒發電,不僅解決了垃圾處理問題,同時變廢為寶,產生電能,其環境價值、經濟價值較高。我國新建的垃圾焚燒發電廠數量逐年增加,2016年底已運行的垃圾焚燒發電廠為250座,焚燒法在生活垃圾處理方式中所佔的比例也逐年上升,到2020年底,全國設市城市垃圾焚燒處理能力佔總處理能力的50%以上。但不可避免的生活垃圾在焚燒過程中會產生含有顆粒物、HCl、SO2、NOx、二噁英等有害物質的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