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報告】有機長餘輝發光

2021-01-13 MBA中國網

---

題目:有機長餘輝發光

報告人:安眾福 教授,先進材料研究院,南京工業大學

時間:2020年11月10日(周二)16:00

地點:化學B樓410

邀請人:袁望章 研究員

報告人簡介

安眾福,南京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江蘇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長期從事有機長餘輝材料的設計合成、性能調控與應用探索相關方向的研究。近5年,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在

報告摘要

有機長餘輝發光是一種退去激發光後材料仍然可以持續發光的現象。近年來,基於超長磷光的有機長餘輝材料受到了廣泛關注,併入選2019年化學與材料科學領域Top10熱點前沿。

基於單組份的純有機發光材料,我們提出並驗證了H-聚集結構穩定三線態激子實現有機長餘輝發光的分子設計思路1

隨後,我們利用分子工程、晶體工程以及超分子自組裝等策略,設計併合成了一系列新型有機長餘輝發光材料,研究了電子組份、分子結構、晶體堆積形態等對有機長餘輝發光性質(發光壽命、發光顏色、發光效率等)的影響2

基於長餘輝特徵,我們探索了有機長餘輝材料在生物成像、化學傳感、癌症治療、抗菌、信息加密等光電子學領域的應用3

[1] An Zhongfu, Zheng Chao, Tao Ye, Chen Runfeng *, Shi Huifang, Chen Ting, Wang Zhixiang, Li Huanhuan, Deng Renren, Liu Xiaogang*, Huang Wei *, Stabilizing triplet excited states for ultralong organic phosphorescence, 2015, 14, 685.

[2] Gu Long, Shi Huifang, Bian Lifang, Gu Mingxing, Ling Kun, Wang Xuan, Ma Huili, Cai Suzhi, Ning Weihua, Fu Lishun, Wang He, Wang Shan, Gao Yaru, Yao Wei, Huo Fengwei, Tao Youtian, An Zhongfu *, Liu Xiaogang *, Huang Wei *, Colour-tunable ultralong organic phosphorescence of a single-component molecular crystal. 2019, 13, 406.

[3] Suzhi Cai, Huili Ma, Huifang Shi, He Wang, Xuan Wang, Leixin Xiao, Wenpeng Ye, Kaiwei Huang, Xudong Cao, Nan Gan, Chaoqun Ma, Mingxing Gu, Lulu Song, Hai Xu, Youtian Tao, Chunfeng Zhang, Wei Yao, Zhongfu An*, Wei Huang*, Enabling long-lived organic room 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 in polymers by subunit interlocking, 2019, 10, 4247.

---

相關焦點

  • 發光學報(特約綜述)| 有機夜明珠:高分子長餘輝發光材料
    原創 長光所Light中心 中國光學 收錄於話題#發光學報13個招募撰稿人/主筆高分子長餘輝發光材料具有無定態結構、可加工性能好、發光壽命長、成本低廉等優點,對拓展純有機長餘輝發光材料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 黃維院士團隊:有機小分子的多彩長餘輝發光
    隨著柔性電子的發展,短短幾年時間,具有長餘輝發光性質的有機「夜明珠」更加受到關注。科學家通過調控分子結構、晶體分子堆積等策略,基於不同發光材料結構,實現了長餘輝發光顏色調控。但該策略不僅操作複雜,而且不可控,具有一定偶然性。此外,如何在單一材料結構中實現多彩長餘輝發光也是該領域面臨的重大研究挑戰之一。
  • 【期刊】封面故事 | Nb⁵⁺、Sm³⁺共摻雜YTaO₄的長餘輝發光性質 | 發光學報
    、螢光和長餘輝發光特性。光譜分析表明,共摻Nb5+不僅可大幅提高YTaO4中Sm3+的長餘輝發光強度,而且可實現長餘輝發光顏色的調控。對Sm3+和Nb5+共摻雜調控長餘輝發光特性的機理也進行了分析。關鍵詞: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長餘輝;Nb5+;Ta5+;顏色可調
  • 華中科技大學朱錦濤團隊在室溫長餘輝發光材料及指紋成像方面取得...
    2019-04-01 10:55:41 來源: 高分子科學前沿 舉報   有機長餘輝材料
  • 合肥工大在長餘輝發光材料發光機理研究方面獲重要進展
    合肥工大在長餘輝發光材料發光機理研究方面獲重要進展 2015-03-30 11:02:51  長餘輝材料,俗稱夜光材料或蓄光型發光材料,在可見光或紫外光激發後,可以保持幾十分鐘到幾十小時不等的持續發光。該類材料在弱光照明、應急指示、信息存儲和顯示、節能建築、智能交通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  據介紹,CaAl2O4:Eu,Nd是一種典型的發藍紫色光的長餘輝發光材料,餘輝時間可長達19個小時以上,是目前發現的餘輝時間最長、具有最廣泛應用前景的長餘輝發光材料。
  • :有機長餘輝新進展——調控晶體中三線態發色團的堆積實現超長有機磷光
    近年來,超長有機磷光(UOP),即有機長餘輝發光,因具有超長發光壽命和豐富的激發態性質,在化學傳感、顯示、生物成像以及防偽等領域展現出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前景而受到人們的關注
  • 新有機夜光材料發光超一小時
    長餘輝發光(LPL)材料又被稱為蓄光型發光材料,常被用作夜光塗料,廣泛應用在儀表、光電子器件、緊急標誌等物件以及國防軍事領域上。它的原理是一種光致發光系統,在光源激發下發出可見光,並將獲得的部分光能儲存起來,當激發停止後,能以光的形式將能量緩慢釋放出來。但是,大部分商業性夜光塗料以無機系統為基礎,不僅需要稀有元素才能長效發光,而且製造溫度需要達到1000攝氏度以上。
  • 【科技】科學家研發新有機夜光塗料,發光超1小時可用於國防軍事領域
    英國《自然》雜誌近日發表研究報告稱,日本科學家研發了一種能夠發光超過一個小時的有機夜光材料。
  • 光致發光材料–黃維院士、Chihaya Adachi、楊朝龍,潘梅課題組成果...
    Chihaya Adachi課題組 電荷轉移與局部激發態之間的能隙對有機長餘輝發光影響的研究 有機長餘輝發光材料(LPL)是一種可將存儲的激子能量緩慢釋放為光的有機發光系統。
  • 中山大學池振國教授團隊:超長有機磷光材料發光效率取得新突破
    超長有機磷光(UOP)材料具有長的發光壽命,當撤去激發源後仍然維持一段時間的發光,所以也被稱為有機長餘輝材料。這類材料在緊急照明、交通標識、防偽、光學記錄以及生物成像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潛在應用,近年來受到廣泛關注。尤其在細胞成像等實際應用方面,它能有效地消除背景光或激發光的幹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信噪比。
  • 昆明理工構建具有高於室溫條件超過12h高亮度長餘輝發光材料
    長餘輝發光(LPL)是一種激發停止後發光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的光學現象。商業化CaAl2O4:Eu2+, Nd3+(藍色),SrAl2O4:Eu2+, Dy3 +(綠色),Y2O2S:Eu3+, Mg2+, Ti4+(紅色)螢光粉在室溫下提供廣泛的應用。環境溫度的升高從根本上降低了LPL螢光粉的性能,抑制了LPL在惡劣環境下的實際應用。
  • 中國稀土發光材料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稀土發光是由稀土4f電子在不同能級間躍出而產生的,因激發方式不同,發光可區分為光致發光、陰極射線發光、電致發光、放射性發光、X射線發光、摩擦發光、化學發光和生物發光等。稀土發光具有吸收能力強,轉換效率高,可發射從紫外線到紅外光的光譜,特別在可見光區有很強的發射能力等優點。
  • 川航3U8633事故報告出爐,「中國機長」竟有「超能力」?
    近期,民航局發布了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風擋玻璃空中爆裂脫落嚴重症候調查報告,報告全文很長,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仔細研讀,我們就先看結論:本次事件的最大可能原因是:B-6419 號機右風擋封嚴(氣象封嚴或封嚴矽膠)可能破損,風擋內部存在空腔,外部水汽滲入並存留於風擋底部邊緣。
  • 資深機長解讀「中國機長」的「空中玻璃破損」報告
    今天各大媒體都在報導川航之前「空中玻璃破損」的最終報告。應多家媒體之邀,我把這個專業的報告進行一個通俗易懂的解讀。 雖然報告裡沒有寫,但是我想首先應該強調的一點是這個最終報告的目的是這個:按照國際民航組織公約附件13:
  • 稀土發光材料有哪些應用?
    稀土發光材料是由稀土4f電子在不同能級間躍出而產生的發光材料,因激發方式的不同,發光可區分為光致發光、陰極射線發光、電致發光、放射性發光、X射線發光、摩擦發光、化學發光和生物發光等。其因吸收能力強,轉換效率高,在可見光區發射能力強等優點,而有極為廣泛的應用前景。
  • 稀土發光材料有哪些應用?
    稀土發光材料是由稀土4f電子在不同能級間躍出而產生的發光材料,因激發方式的不同,發光可區分為光致發光、陰極射線發光、電致發光、放射性發光、X射線發光、摩擦發光、化學發光和生物發光等。其因吸收能力強,轉換效率高,在可見光區發射能力強等優點,而有極為廣泛的應用前景。那稀土發光材料有哪些應用?
  • 夜光材料發光機理研究獲重要進展
    央廣網合肥3月30日消息(記者劉軍 通訊員周慧)記者從合肥工業大學獲悉,該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科研團隊與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合作,在一種長餘輝發光材料的發光機理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研究成果近日以在國際著名期刊Chemistry of Materials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