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大學池振國教授團隊:力致發光材料體系的新設計策略
2017年,武漢大學李振教授團隊與池振國教授團隊合作,發現了一些純有機磷光材料具有力致發光現象,把力致發光拓展到有機磷光領域(Angew. Chem. Int. Ed., 2017, 56, 15299-15303;Angew. Chem. Int. Ed., 2017, 56, 880-884)。
-
中山大學池振國教授團隊:力致發光材料體系的新設計策略
2017年,武漢大學李振教授團隊與池振國教授團隊合作,發現了一些純有機磷光材料具有力致發光現象,把力致發光拓展到有機磷光領域(Angew. Chem. Int. Ed., 2017, 56, 15299-15303;Angew. Chem. Int. Ed., 2017, 56, 880-884)。
-
中山大學池振國教授團隊: 靈敏可逆的光致發光變色晶體材料
光誘導有機自由基在有機材料的化學和物理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有機合成、光電子器件和生物技術等領域有廣泛的研究和應用。然而,凝聚態下的光誘導自由基發光卻鮮有報導。儘管有機自由基的雙自旋躍遷是自旋允許的過程,理論上有利於激子輻射躍遷產生高效率的螢光,但是光誘導產生的自由基通常是不發光的,因為它們非常不穩定,存在壽命太短。另一方面,有機自由基在凝聚態下非常容易發生電子轉移或自旋交換,其發光受到聚集猝滅作用的限制。
-
常州大學開發D-C(sp3)-A型高效率超長有機室溫磷光材料
室溫磷光(RTP)材料因發光效率高和壽命長等優勢,近年來在顯示、加密、防偽、傳感以及生物成像中的潛在應用備受研究者的青睞。近日,常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朱衛國教授團隊和南京工業大學安眾福教授團隊合作,巧妙利用sp3雜化的亞甲基聯姻給體(D)和受體(A)單元,發展了一類新型D-C(sp3)-A型高效率超長有機RTP材料。
-
天津大學科研團隊純有機室溫磷光研究取得新突破
本站訊(通訊員 高寧)近日,天津大學分子聚集態科學研究院楊傑博士等在純有機室溫磷光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在Cell Press旗下材料旗艦期刊《Matter》在線發表,題為「Förster能量轉移:一種開發刺激響應性室溫磷光材料的高效途徑及其應用」。
-
腫瘤成像新突破,劉育團隊在水中純有機室溫磷光上取得新進展
純有機室溫磷光(RTP)由於其壽命長、Stokes位移大、有三線態參與等優點,在有機發光二極體、數據安全、傳感和生物成像等方面被廣泛應用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關注。更重要的,RTP易於與細胞器中的自發螢光和背景螢光區分開,因此有望在體內提供許多優勢。
-
腫瘤成像新突破,南開大學在水中純有機室溫磷光上取得新進展
純有機室溫磷光(RTP)由於其壽命長、Stokes位移大、有三線態參與等優點,在有機發光二極體、數據安全、傳感和生物成像等方面被廣泛應用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關注。更重要的,RTP易於與細胞器中的自發螢光和背景螢光區分開,因此有望在體內提供許多優勢。
-
【材料】安眾福教授和黃維院士團隊Angew. Chem.:有機長餘輝新進展——調控晶體中三線態發色團的堆積實現超長有機磷光
近年來,超長有機磷光(UOP),即有機長餘輝發光,因具有超長發光壽命和豐富的激發態性質,在化學傳感、顯示、生物成像以及防偽等領域展現出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前景而受到人們的關注
-
有機發光二極體研究取得新進展:提高螢光發光材料發光效率
據報導稱,吉林大學化學學院、超分子結構與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李峰教授團隊利用有機發光自由基材料製備有機發光二極體,實現了接近100%的量子效率,解決了傳統螢光發光材料發光效率低的問題。該成果以吉林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在《自然》刊發。
-
...子刊:腫瘤成像新突破,南開大學劉育團隊在水中純有機室溫磷光上...
純有機室溫磷光(RTP)由於其壽命長、Stokes位移大、有三線態參與等優點,在有機發光二極體、數據安全、傳感和生物成像等方面被廣泛應用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關注。更重要的,RTP易於與細胞器中的自發螢光和背景螢光區分開,因此有望在體內提供許多優勢。
-
科學家合成超長磷光氫鍵有機芳香骨架多孔材料
一種以便捷節能的物理化學方法製備的「夜明珠」,能用於癌症、中風、心血管疾病等的檢測診斷,能用於人民幣、商標等的防偽……南京工業大學安眾福教授研究團隊合成了一種超長磷光氫鍵有機芳香骨架多孔材料
-
從試劑「雜質」中發現一篇《自然·材料》:咔唑異構體誘導超長有機磷光
超長磷光又稱為餘輝(afterlow),主要源自於激發能的存儲和發光的緩慢釋放。自從發現波隆那石(Bologna Stone)是一種通過摻雜實現餘輝發光的材料之後,無機餘輝發光如今被廣泛應用於生產夜光漆、刻度盤以及緊急逃生信號等。
-
北師大閆東鵬團隊在熱阻型室溫磷光材料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分子發光材料由於其在照明、顯示和生物成像等領域的廣泛應用而受到關注。眾所周知,分子體系的發光通常對溫度較為敏感,溫度的升高往往會引起分子發色團的旋轉和晶格振動的增強,從而導致普遍的發光熱猝滅。這種熱猝滅效應嚴重阻礙了高效率發光,同時限制了發光材料高溫下在商業LED的實際適用性。在純無機發光材料中,通過引入中間能級或缺陷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熱猝滅效應。
-
臺清大研發低成本OLED新材料,發光效率全球第一
,目前,臺灣清大化學系教授鄭建鴻與劉瑞雄、材料系教授林皓武共同研發的「新型雙硼發光材料組件」,效能打破目前世界紀錄,給臺灣的面板界帶來新一波高峰。目前臺灣LCD面板產業面臨產業轉型與技術升級的轉折點,鄭建鴻、劉瑞雄、林皓武組成的團隊,成功地在「新型雙硼發光材料組件」研究上有重大突破,成果登上國際光電領域排名第一的《自然光電(Nature Photonics)》期刊,在臺灣獲得專利、並已申請美、日、大陸專利。
-
華東理工大學在有機室溫磷光水凝膠材料研究領域新進展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的馬驤教授團隊在有機室溫磷光材料領域連續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分別在線發表於化學領域國際著名期刊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
南開大學劉育教授課題組《Nat.Commun.》:在水中純有機室溫磷光上...
大部分RTP通常是通過磷光基團的晶體化或在剛性基體中嵌入磷光基團來實現的,並且純有機分子固有的弱自旋耦合導致其磷光發射效率很低,所以開發簡單有效的方法以提高磷光壽命和量子產率具有重要的意義。 針對這一問題,南開大學劉育教授課題組發現有機小分子溴苯基甲基吡啶PYX(X= Cl, Br, I, PF6)的抗衡離子不同,發光效率也不同(從0.4%到24.1%),同時,他們選取了葫蘆[6]脲(Cucurbit[6]uril)作為主體,利用固相合成法與PYX鍵合,所得複合物的磷光得到了極大地增強,達到了81.2%。
-
發光學報(特約綜述)| 有機夜明珠:高分子長餘輝發光材料
近日,西北工業大學黃維院士、南京工業大學安眾福教授與太原理工大學孫靜博士在《發光學報》(EI、核心期刊)發表了題為「高分子長餘輝發光材料研究進展」的綜述文章。該綜述重點介紹了近年來高分子長餘輝發光材料的分子結構特點、發光性能(發光效率和壽命等)及其在氧氣傳感、數據加密等領域的應用,以及在未來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1.
-
西北工業大學黃維院士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訊...
但是,目前只有少數報導的有機餘輝效率(被吸收的光子轉化成餘輝的效率)能超過10%,這是由於有機超長室溫磷光(OURTP)需要通過三線態激發態(T1)的自旋禁阻輻射躍遷而得到,因此有機餘輝材料要實現高的餘輝效率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針對這一問題,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研究院(IFE)黃維院士與南京郵電大學信息材料與納米技術研究院陳潤鋒教授帶領的團隊提出了通過合理的分子設計實現長壽命激子的有效轉變
-
PHOLED(磷光有機發光器件)顯示技術
PHOLED(磷光有機發光器件)顯示技術 Stanley Ch 發表於 2009-02-09 11:07:49 PHOLED的誕生PHOLED(磷光有機發光器件)是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的一種,它的效率可以高達傳統螢光
-
【材料】外消旋化增強有機室溫磷光
近年來,有機室溫磷光(RTP)材料因在光電器件和生物電子學等方面的潛在應用而備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