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試劑「雜質」中發現一篇《自然·材料》:咔唑異構體誘導超長有機磷光

2020-09-22 高分子科學前沿

超長磷光又稱為餘輝(afterlow),主要源自於激發能的存儲和發光的緩慢釋放。自從發現波隆那石(Bologna Stone)是一種通過摻雜實現餘輝發光的材料之後,無機餘輝發光如今被廣泛應用於生產夜光漆、刻度盤以及緊急逃生信號等。而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也發現與無機材料相比,以咔唑、二苯並噻吩等為代表的有機餘輝發光材料具有柔性、高透明度、溶解能力以及顏色可調性等特點。然而,這類有機材料純度對磷光的影響一直飽受爭論。因此,對雜質的分子結構進行分析論證對於探索有機功能材料的磷光性能至關重要。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劉斌團隊發現與商用產品相比,高純度咔唑(Cz)的螢光發生了藍移現象,同時其室溫超長磷光幾乎消失。進一步的研究發現,這一異常現象主要來源於商用咔唑材料具有少於0.5 mol%的咔唑異構體雜質;通過在高純度咔唑中摻雜1 mol%咔唑異構體能夠恢復材料磷光性能.因此,研究認為異構體的引入為探索超長磷光的機制提供了新的視角。相關工作以「Carbazole isomers induce ultralong organic phosphorescence」為題發表在Nature Materials。

1、咔唑材料的超長磷光悖論

研究人員首先在實驗室合成了高純度的咔唑(Lab-Cz)。如圖1所示,與商用咔唑相比,其螢光發生了54nm的藍移,同時超長磷光幾乎消失。因此,研究認為少量雜質對於超長磷光具有極為重要的影響。通過對商用品牌TCI咔唑中分離的雜質進行X射線分析,發現這一雜質是一種咔唑的異構體(Bd)。雖然這一異構體自身不會表現出室溫超長磷光,但是對包括J&K、Sigma以及Aladdin等品牌在內的咔唑商品進行分析都發現了不同含量的Bd異構體。因此,研究認為這一與咔唑具有相似活性的異構體對一系列咔唑衍生物都具有重要的影響。

圖1不同品牌咔唑的超長磷光性能比較

於是,研究以CPhCz和DPhCzT兩種咔唑衍生物為例,研究了Bd對超長磷光的作用(圖2)。同樣地,實驗室合成的咔唑衍生物與經過柱層析法提純的商用品進行比較發現,實驗室合成的咔唑衍生物依然不表現超長磷光現象;同時,通過定量分析發現提純後的商用咔唑衍生物依然具有濃度為0.1 mol%的雜質,並且該雜質同樣為衍生物的Bd基異構體(分別為CPhBd和DPhBdT)。

圖2咔唑衍生物中的雜質效應

2、異構體摻雜對咔唑衍生的發射特性影響

為了理解異構體是如何影響超長磷光性能的,文章分別了具有不同異構體摻雜含量的Bd/Lab-Cz、CPhBd/CPhCz和PhBdT/DPhCzT的發射特性(圖3)。譜學表徵顯示,具有同一摻雜含量的Bd/Lab-Cz、CPhBd/CPhCz和PhBdT/DPhCzT均表現出相同的瞬發和延遲光譜,證實了異構體摻雜對超長磷光的影響。而隨著摻雜量的提高,材料的螢光也均發生紅移現象,表明高純度的/Lab-Cz或許可以發展為深藍發射體材料。而每一對異構體之間在瞬發發射中變現出的差異性則表明Bd和Cz具有不同的供電子能力。而Bd/Lab-Cz以及DPhBdT/DPhCzT的延遲LE發射則顯示,短波帶的延遲隨著摻雜量的變化而改變,表明異構體的螢光參與了延遲發射。

圖3不同異構體摻雜量的材料發射特性

3、機制研究

異構體與材料之間具有非常相似的分子結構和尺寸,使得異構體能夠與材料發生相互作用並產生缺陷以儲存激發能量。為了深入研究機制,文章研究了光激發前後的瞬態吸收譜和延遲發射譜(圖4)。在無摻雜的狀態下,光激發後8ms光譜只出現了噪音信號,表明Lab-Cz、Lab-CPhCz以及Lab-DPhCzT晶體並未出現電荷分離態(charge-separated states),相應地,肉眼也不能觀察到它們的超長磷光。與此相比,摻雜的材料中的電荷分離態在延遲發射和瞬態吸收譜中被捕捉到,進一步表明超長磷光源自於電荷分離態。通過比較低溫的瞬發發射譜和室溫下的延遲發射譜,研究發現超長磷光發射峰出現在525-675nm範圍,並顯示該峰源自於新近生成的電荷分離態。因此研究認為由於供電子能力不同,相近的Cz和BD組成了類似異質結的結構,從而產生了光誘導電荷分離態。研究進一步解釋稱,在光激發過程中,Bd和Cz之間的電荷轉移誘導生成了Cz自由基陰離子和Bd自由基陽離子,其中陰離子具有擴散行為,而陽離子則被困在缺陷之中,最終形成了電荷分離態。

圖4超長磷光的機制研究

結論:該項工作比較了實驗室合成的高純度Cz和商用Cz的磷光性能差異。研究揭示了商用Cz中存在的Bd異構體雜質能夠形成異構體摻雜系統並激活體系的超長磷光。而對Bd分子結構的研究則為有機功能材料的發展提供了分子設計原則,能夠大大推進基於異構體效應的有機功能材料的發展和研究。

參考文獻:

Carbazole isomers induce ultralong organic phosphorescence

文獻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3-020-0797-2

來源:高分子科學前沿

投稿模板:

單篇報導:上海交通大學周涵、範同祥《PNAS》:薄膜一貼,從此降溫不用電!

系統報導:加拿大最年輕的兩院院士陳忠偉團隊能源領域成果集錦

相關焦點

  • 一篇誕生於試劑「雜質」的Nat. Mater
    ,近年來在超長有機磷光、熱激活延遲螢光、有機發光自由基和有機半導體雷射器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然而,商業咔唑中存在的低濃度異構雜質對合成分子性質的影響需要進一步分析。本文亮點1. 作者合成了高純度的咔唑,並觀察到其螢光相對於商業樣品藍移了54nm,其室溫超長磷光幾乎消失。2. 這種差異是由於商業咔唑源中存在濃度小於0.5mol%的咔唑異構體雜質所致。
  • 常州大學開發D-C(sp3)-A型高效率超長有機室溫磷光材料
    室溫磷光(RTP)材料因發光效率高和壽命長等優勢,近年來在顯示、加密、防偽、傳感以及生物成像中的潛在應用備受研究者的青睞。RTP材料。這類貌似「四面體」的分子具有與眾不同的結構特點,其非共軛的亞甲基可有效「打斷」D-A單元之間的電子離域,阻礙激發態躍遷中的結構變形,從而抑制分子的非輻射躍遷,實現高效率超長有機室溫磷光。
  • 【材料】安眾福教授和黃維院士團隊Angew. Chem.:有機長餘輝新進展——調控晶體中三線態發色團的堆積實現超長有機磷光
    近年來,超長有機磷光(UOP),即有機長餘輝發光,因具有超長發光壽命和豐富的激發態性質,在化學傳感、顯示、生物成像以及防偽等領域展現出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前景而受到人們的關注
  • 科學家合成超長磷光氫鍵有機芳香骨架多孔材料
    >   一種以便捷節能的物理化學方法製備的「夜明珠」,能用於癌症、中風、心血管疾病等的檢測診斷,能用於人民幣、商標等的防偽……南京工業大學安眾福教授研究團隊合成了一種超長磷光氫鍵有機芳香骨架多孔材料
  • 中山大學池振國教授團隊:超長有機磷光材料發光效率取得新突破
    超長有機磷光(UOP)材料具有長的發光壽命,當撤去激發源後仍然維持一段時間的發光,所以也被稱為有機長餘輝材料。這類材料在緊急照明、交通標識、防偽、光學記錄以及生物成像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潛在應用,近年來受到廣泛關注。尤其在細胞成像等實際應用方面,它能有效地消除背景光或激發光的幹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信噪比。
  • X射線激發Al-N單晶超長磷光
    磷光是一種常在摻稀土無機晶體和有機分子晶體中觀察到迷人的光電子現象,在光信息存儲、彩色顯像和生物劑量學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潛力。近日,來自中山大學等單位的研究人員通過X射線激發,在AlN單晶閃爍體中發現了超長本徵磷光(>20000秒)。
  • 【材料】外消旋化增強有機室溫磷光
    近年來,有機室溫磷光(RTP)材料因在光電器件和生物電子學等方面的潛在應用而備受關注。
  • 北理工在寬範圍顏色可調的超長有機磷光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所以開闢有機RTP材料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近年來通過將客體材料嵌入到剛性或晶體基質中,製備新的RTP已經有報導。然而,傳統的理論認為基體的剛性結構限制客體分子的分子運動,從而提高其輻射躍遷速率促進其磷光發射;此外,剛性宿主有利於避免與溼度和氧氣對三線態激子的猝滅。
  • 華東理工大學在有機室溫磷光水凝膠材料研究領域新進展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的馬驤教授團隊在有機室溫磷光材料領域連續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分別在線發表於化學領域國際著名期刊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 科學家製備出新型室溫磷光非晶態材料
    >  純有機室溫磷光材料憑藉其長壽命的發光、多樣化的設計和方便製備等特點,有望在光電材料和生化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目前,室溫磷光材料多數為無機物或含貴金屬的有機配合物,其價格高昂且毒性較大,難以實現大規模的工業製備。純有機室溫磷光體系的構建大多集中於高度有序的晶態結構或剛性基質包埋材料,但此類體系在製備固體薄膜發光器件方面仍面臨重複性不佳和加工過程煩瑣等問題,進一步限制了該類材料的商業應用。
  • 一種發色團-溶劑反應導致的雙組分聚集誘導磷光
    近年來,室溫磷光(RTP)作為一類較為特殊的長壽發光現象,其在生物成像和傳感、信息加密和柔性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等材料方面的應用非常廣泛。由於大多數室溫磷光分子的三重激發態在溶液中會受到各種淬滅機制(如:分子內旋轉、生物分子碰撞和電子轉移等)的影響而被削弱。因此,在實際應用中,大多要求室溫磷光分子為固態,如有機RTP分子在固態基質(如聚合物)中用作分子固體或摻雜劑。
  • 科學網—製備出新型室溫磷光非晶態材料
    本報訊(記者黃辛)純有機室溫磷光材料憑藉其長壽命的發光、多樣化的設計和方便製備等特點,有望在光電材料和生化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 腫瘤成像新突破,南開大學在水中純有機室溫磷光上取得新進展
    純有機室溫磷光(RTP)由於其壽命長、Stokes位移大、有三線態參與等優點,在有機發光二極體、數據安全、傳感和生物成像等方面被廣泛應用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關注。更重要的,RTP易於與細胞器中的自發螢光和背景螢光區分開,因此有望在體內提供許多優勢。
  • 腫瘤成像新突破,劉育團隊在水中純有機室溫磷光上取得新進展
    純有機室溫磷光(RTP)由於其壽命長、Stokes位移大、有三線態參與等優點,在有機發光二極體、數據安全、傳感和生物成像等方面被廣泛應用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關注。更重要的,RTP易於與細胞器中的自發螢光和背景螢光區分開,因此有望在體內提供許多優勢。
  • 新材料或助高效率藍色磷光發射
    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在全彩色平板顯示和固態白光照明等領域展示出誘人的前景,引起了人們極大關注。
  • ...子刊:腫瘤成像新突破,南開大學劉育團隊在水中純有機室溫磷光上...
    純有機室溫磷光(RTP)由於其壽命長、Stokes位移大、有三線態參與等優點,在有機發光二極體、數據安全、傳感和生物成像等方面被廣泛應用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關注。更重要的,RTP易於與細胞器中的自發螢光和背景螢光區分開,因此有望在體內提供許多優勢。
  • 北師大閆東鵬團隊在熱阻型室溫磷光材料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分子發光材料由於其在照明、顯示和生物成像等領域的廣泛應用而受到關注。眾所周知,分子體系的發光通常對溫度較為敏感,溫度的升高往往會引起分子發色團的旋轉和晶格振動的增強,從而導致普遍的發光熱猝滅。這種熱猝滅效應嚴重阻礙了高效率發光,同時限制了發光材料高溫下在商業LED的實際適用性。在純無機發光材料中,通過引入中間能級或缺陷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熱猝滅效應。
  • PHOLED(磷光有機發光器件)顯示技術
    PHOLED(磷光有機發光器件)顯示技術 Stanley Ch 發表於 2009-02-09 11:07:49 PHOLED的誕生PHOLED(磷光有機發光器件)是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的一種,它的效率可以高達傳統螢光
  • 鄭州大學物理學院在水溶液中碳納米點磷光發射研究取得新進展
    另外,碳納米點表面豐富的表面官能團和其內部的氫鍵相互作用可以穩定其三重態,並促進載流子的系間竄越,使其表現出優異的室溫磷光發射性能。但由於三重態激子不穩定,在水環境下容易被自身的分子振動和水中的溶解氧消耗掉,因此絕大多數磷光現象都是在固態條件下實現的,而如何在水溶液中實現磷光發射仍然面臨艱巨挑戰。
  • 基於主客體作用構建純有機室溫磷光材料的最新進展
    ,大的斯託克斯位移以及在分析、生物成像、有機發光二管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近幾年來,純有機室溫磷光(RTP)材料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廣泛關注,與無機發光材料和有機金屬配合物材料相比,純有機室溫磷光材料具有柔性、低毒性、低成本、易修飾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