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頂擒龍》簡介:
長久以來,證券市場上的投資者一直在不斷探尋有效的投資之道,在長期的投資實踐過程中人們總結出了多種不同的證券投資理論和方法,也創造出大量的技術指標用於證券價格走勢的研判。技術指標依託於數學模型,更容易通過定量的數據為投資者提供決策依據,因此受到投資者的廣泛青睞。
與基本面分析相比較 ,技術分析以其理論通俗易懂、操作方便易行等特點而得到更為廣泛的應用。近期大量的實證研究證明 ,一些簡單的技術規則具有可觀的獲利能力 ,這些結論對有效市場假說提出了極大地挑戰 ,指標分析是技術分析中最具代表性的分析方法 ,是數學工具在金融學領域的最大運用。
一:斐波那契數列的發現者
「斐波那契數列(Fibonacci)」的發明者,是義大利數學家列昂納多·斐波那契(Leonardo Fibonacci,生於公元1170年,卒於1240年,籍貫大概是比薩)。1202年,他撰寫了《珠算原理》(Liber Abaci)一書。他是第一個研究了印度和阿拉伯數學理論的歐洲人。他的父親被比薩的一家商業團體聘任為外交領事,派駐地點相當於今日的阿爾及利亞地區,列昂納多因此得以在一個阿拉伯老師的指導下研究數學。他還曾在埃及、敘利亞、希臘、西西里和普羅旺斯研究數學。
二:斐波那契數列及其特點:
斐波那契數列通項公式:斐波那契數列指的是這樣一個數列:1、1、2、3、5、8、13、21、……
菲波納契數列既謂神奇數字,上述數字自有神奇之處,其特點包括:
1、從第三項起,任何一個數字均是其前兩個數字的和數,例如1+1=2;1+2=3;2+3=5;3+5=8;5+8=13;8+13=21;13+21=34等。
2、任何兩個相隔的數字彼此順序相除或倒轉相除,所得數字分別接近0.382及2.618。
接近0.382比率,例如:8÷21=0.381;13÷34=0.382;21÷55=0.382等。
接近2.618比率,例如:21÷8=2.625;34÷13=2.615;55÷21=2.619等。
3、除首四個數字(1、1、2、3)外,兩個相鄰數字彼此相除,所得數字分別接近0.618及1.618比率。
接近0.618比率,例如:5÷8=0.625;8÷13=0.615;13÷21=0.619等。
接近1.618比率,例如:8÷5=1.6;13÷8=1.625;21÷13=1.615等。
三:斐波那契數列與黃金分割數值的密切聯繫以及在自然界的神奇應用
隨著數列項數的增加,斐波那契數列前一項與後一項之比越來越逼近黃金分割的數值0.6180339887…… (黃金分割是指把一線段分為兩部分,使得原來線段的長跟較長的那部分的比為黃金分割的點。兩個這樣的點,約等於0.618:1 )
黃金分割與人類的演化和人體正常發育密切相關。人的進化過程中,骨骼方面以頭骨和腿骨變化最大,軀體外形由於近似黃金而矩形變化最小,人體結構中有許多比例關係接近0.618,近年來,在研究黃金分割與人體關係時,發現了人體結構中有14個「黃金點」(物體短段與長段之比值為 0.618),12個「黃金矩形」(寬與長比值為 0.618的長方形)和2個「黃金指數」(兩物體間的比例關係為 0.618)。例如肚臍是頭頂-足底之分割點;咽喉是頭頂-肚臍之分割點;膝關節是肚臍-足底之分割點;肘關節是肩關節-中指尖之分割點等等。神奇的0.618黃金分割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也是中老年人養生長壽的密碼。最佳睡眠時間:從子時到午時共12小時,乘以0.618,約為7.5小時。
黃金分割是我們在生活中接觸得比較多的數學美學問題,有了它生活的色彩就更顯多彩:建築師們早就懂得使用黃金分割比了.在公元前3000年建成的埃及法老胡夫的金字塔和公元前432年建成的雅典帕特農神廟就採用了這個神奇之比,因此它的整個結構以及它與外界的配合是那樣的和諧美觀.我們現在的窗戶大小,一般都按黃金分割比製成.在藝術領域裡更是神奇.眾所周知的維納斯女神像,她優美的身段可說是完美無缺,而她上下身的比正是黃金分割比.芭蕾舞演員頂起腳尖,正是為了使人體的上下身之比更符合黃金比.在1483年左右完成的"聖久勞姆"畫,作畫的外框長方形也符合這個出色的黃金分割比.像二胡,提琴這樣的弦樂器,當樂師們把它們的碼子放在黃金分割比的分點上時,樂器發出的聲音是最動人美麗的。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跑贏大盤的王者。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