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有意思】讓大科學家愛因斯坦驚嘆不已的"飲水鳥"

2021-02-25 趣兀科學實驗站

中國古代玩具飲水鳥類似永動機的狀態曾經讓大科學家愛因斯坦也驚嘆不已。"飲水鳥"的形象最後一次公開出現是在上世紀30年代時一本國外的科普讀物上,之後就銷聲匿跡了。

球內裝有液體,管的下端浸在液面下。整個鳥身是密閉的,架在一個類似鳥腿的座上。它的頭部粘有尖尖的嘴,尾部粘有羽毛。為了讓人不能看清鳥身體裡的秘密,它的身體被塗上了黑色。而它的神奇之處就是,在鳥的面前放上一杯水,鳥就會俯下身去,把嘴浸到水裡,"喝"了一口後,又直立起來。可是直立一會兒它又會俯下身去,等到鳥嘴浸到了水,"喝"了一口,又會直立起來。就這樣,它不停地點頭喝水,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a.頭部受冷,氣壓下降,尾部的液體因為吸力沿頸部上升。這樣頭的重量在增加,尾部的重量在減輕,重心位置發生變化,當重心超過腳架支點而移向頭部時,鳥就俯下身到平衡位置。這個位置可以通過鳥嘴的重量來調試。

b.頭部降低,內部發生兩個變化。一是"飲水鳥"的嘴浸到了水,這樣鳥頭被打溼。二是上下的蒸汽區域連通,兩部分氣體混合,沒有了氣壓差,但由於吸收了周圍空氣的熱量,蒸汽的溫度略有上升。這時上升到頭部的液體,在本身的重量作用下流向下端尾部。

c.尾部變重,頭部向上翹,液體全部集中到尾部,同時,頭部的蒸汽因為剛粘到的水又開始冷卻。

原來"飲水鳥"頭部不斷蒸發所吸收的周圍空氣的熱量,就是這奇妙的"飲水鳥"能夠活動的原動力。

這種玩具不是一種利用環境中熱能的第二類永動機。"飲水鳥"是一種遵守熱力學定律的典型熱機,它之所以能不停地點頭喝水,是因為它利用了一些複雜的物理學原理。

飲水鳥的頭和軀體分別為兩個薄壁玻璃球( 以下簡稱"上球"和" 下球") , 其間以一根玻璃管連通, 內裝乙醚液體, 構成一個密閉容器。由於乙醚液體易揮發,因此液面上方充滿乙醚的飽和氣。鳥頭四周包有一層易吸水的布。平時, 鳥身略向前傾。啟動時給鳥頭滴少許水, 布上的水在蒸發時大量吸熱, 使上球內的乙醚飽和氣在降溫的同時降壓,又因為溫度降低乙醚蒸汽變得過飽和了,有少量乙醚蒸汽凝結成液體,乙醚蒸汽的量變少,氣體體積進一步縮小,並放熱阻止溫度降低, 此時下球中的飽和氣壓大於上球中的氣壓, 下球中的乙醚液體沿玻璃管往上壓,下球壓強變小,裡面的蒸汽變的不飽和,少量乙醚氣化,下球裡的乙醚蒸汽的量變大,同時從乙醚液體吸熱, 於是整個鳥的重心上移, 從而打破了支點的平衡狀態。鳥身隨上升的乙醚液體逐漸前傾, 當鳥嘴接觸液面時, 上下球剛好通過玻璃管連通 , 下球中的部分氣體進入上球, 兩部分氣體混合, 當上、下球中壓強一致時, 失去氣體壓力支持的液體將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倒流回下球, 飲水鳥的重心再次下移, 於是漸漸直立起來, 回到初始狀態。由於"喝水"時, 鳥嘴接觸水面, 沾溼了裹鳥頭的布,於是它又開始" 喝水"。飲水鳥內部變化的原理與超導體熱管一樣,通過氣化液化傳遞熱能,實際蒸汽的溫度並無大的變化。

圖文摘自網絡

相關焦點

  • 科技小製作 教你自製飲水鳥!
    中國古代玩具"飲水鳥"類似永動機的狀態曾經讓大科學家愛因斯坦也驚嘆不已。"
  • 獨領風騷,中國"人造月亮"光明喜人。面對自然規律,是利是弊?
    造一個"人造月亮"掛在天空上,這個想法絕非是中國科學家首次提出來的。其實,這個想法和做法世界上個別國家的科學家早有之。赫爾曼、奧伯特。據查百度資料得知,最早提出"人造月亮"想法的是赫爾曼、奧伯特。他的提出的構想是,在地球上空掛一圈的鏡子,通過反射陽光,讓巴黎的大街小巷再無黑夜的煩惱。
  • ​科學家通過"摘除"魷魚的色素基因,出生後魷魚是透明的
    科學家通過"摘除"魷魚的色素基因,出生後魷魚是透明的科學家歷史上第一次通過摘除一種產生透明生物的色素基因,產生了基因變化的魷魚胚胎。研究小組使用 CRISPR-Cas9來"去除" Doryteuthis pealeii中的基因,從而消除眼睛和皮膚細胞中的顏色。
  • 中國科考馬裡亞納海溝再獲新突破,"海鬥一號"首次完成萬米潛。
    三是"奇":據考證,馬裡亞納海溝是太平洋板塊俯衝地帶。其特點主要是海底地質運動非常活躍,海底火山巖的物質組成以及成因,一直都是海洋地質科學家們很感興趣的問題。另外,據這個"美國國家地理學會"介紹說:馬裡亞納海溝底部是永恆黑暗,而且海水的溫度只有幾攝氏度,水壓相當於大約1000個大氣壓。4、日本數次探測馬裡亞納海溝:在探測馬裡亞納海溝上,日本共進行了三次探測,而且做的絕對不會遜色於美國。
  • 溫哥華公園裡的那麼多"野兔",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加拿大家園」可快捷關注家園君微信號:canadau  歡迎勾搭!那這些兔子是從哪兒來的呢?溫哥華公園管理局(簡稱VPB)表示,兔子和公園有一段歷史故事。VPB生物學家Nick Page說,這些兔子已經在公園生活了15年之久。
  • 添了這對雙胞胎女兒,一瞬間張杰的評論開始"炸"了!
    點擊上方「多倫多城市知道」可快捷關注"新年大促"來啦!
  • 像牛頓、達文西、特斯拉、愛因斯坦科學巨匠中國歷史為什麼沒有呢
    對科學技術更是視為洪水猛獸,把它們當作"洋夷之技""奇技淫巧「而加以排斥。一直到了列強用炮艦打開了中國大門,才意識到落後,有了第一次短暫的變革(洋務運動),但很快就失敗了。之後中國又陷入了戰爭,對科學的重視和打壓反反覆覆,一直到了現代改革開放以後,科學的春天才開始萌現。所以,近現代以來,中國現狀使基礎科學研究已經大大落後於世界,這樣一種狀況,也出現不了世界級的偉大科學家。
  • 歷史上諾貝爾獎最大的諷刺,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獎的艱難和坎坷
    當時科學界非常有威望的荷蘭物理學家洛倫茲稱,"引力理論,特別是對水星近日點進動及光線彎曲的計算使愛因斯坦已經成為有史以來的第一流物理學家","很近於通往諾貝爾獎的道路"。 事實上,由於愛因斯坦對物理學的貢獻,從1910年起就不斷有人提名授予愛因斯坦諾貝爾物理學獎。以下是諾貝爾委員會的檔案關於提名愛因斯坦物理學獎的記錄。
  • 中科院2nm晶片研究突破瓶頸獲得成功,"無芯"之痛將為期不遠。
    因為,美國和他的一些所謂"鐵哥們",就是用這把"鹽"來擦抹我們這處已經受傷的傷口,也正因為我們的晶片研發落後,才讓這痛很難癒合。然而,在這種繁華的背後卻難以掩飾國人的無"芯"之痛。既然是「無芯之痛」,痛在哪?痛就痛在在中國核心集成電路國產晶片佔有率上,多項為零。作者這麼說,也許會有人不同意:"華為就是我們自主產權的呀"!是啊,華為的的確確是我們自己的品牌。但是,有一點你必須要弄明白,這就是華為所使用的晶片並非是自己製造的啊,而是臺積電為華為代工的。
  • 科學的死角與希望
    人類"進化",從朦朧意識感知到科學觀察實驗,"科學技術"迅猛"發展"至今,倒底是助益了人類進步還是加速了人類的災難甚至毀滅進步論者說,人因科學發展更深入地了解著自然界和自身,並因此極大地改善了社會的效率,方便性和財富,也使人更健康、長壽,甚至因為更有"知識"而更"聰明"了。
  • 讓愛因斯坦都驚奇不已的「永動機」——飲水鳥
    古人用高純度酒精替代乙醚,因為需要燒制玻璃,所以年代不會太久遠不論是誰先提出與發明,飲水鳥的奇妙原理都讓人嘆為觀止,這個玩具也被別人叫做「愛因斯坦也吃驚的玩具」。沒見過覺得很神奇,看懂後也很簡單,也很巧妙。是內封有適當沸點液體(如乙醚)的玻璃管、球套接燒結封閉結構,上部模擬頭嘴覆有親水性纖維膜,與乾濕溫度計有所類似。
  • [喜訊] 強烈祝賀藍旗魚品牌創始人"藍狼"成功路亞真正的"藍旗魚」!
    以下是中國國慶當天,"藍狼"發自澳大利亞聖誕島的實戰情報。建議WIFI環境下觀看,土豪隨意,精彩圖文附後,歡迎品讀!好大啊!好大好大啊!藍馬林!漂亮極了!身體條紋閃著藍色光芒!
  • 嫦娥四號在探索"秘境中的秘境"時,在月球的背面究竟看到什麼?
    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帶著中國幾代科學家的夢想成功的在月球背面軟著陸這對更全面地收集這個區域巖石數據,幫助科學家們更好地理解月球的組成,具有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另外,根據嫦娥四號拍攝傳回的圖像資料我們看見:1、月球的背面與月球正面的地形有著很大區別與不同。
  • 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哲學意義!
    因為善不可能單獨的存在,如果沒有惡,就不知道什麼是善,更重要的是"惡"讓人返回善,因為惡的體驗是痛苦的,痛苦本身就是惡。那麼善惡都是上帝的安排。只是善是上帝的寵兒,而惡是上帝創造的思維的寵兒。上帝創造了"生命樹",是為人類提供善。也創造了"分別善惡知識樹"。這本身是要人能夠分辨善惡,知道善惡,認識善惡。
  • 【物理科普】愛因斯坦驚奇稱之為「永動機」的玩具——喝水鳥的原理
    中國古代玩具飲水鳥類似永動機的狀態曾經讓大科學家愛因斯坦也驚嘆不已。
  • "北境"就是在加國?《權力的遊戲》中的鐵王座在加拿大小鎮被發現!
    Birgit告訴大家,要想找到鐵王座,就在52號公路上行駛到距離滕不勒嶺以南20公裡的地區,路過Core Lodge路上的Peace River煤礦岔道,往前再開1公裡,右側會出現一個出口,王座就在那裡。其實在這次尋寶遊戲的活動頁面上,劇中的馬泰爾親王已經給大家做了一個小小的遊戲劇透。
  • 俄羅斯發現巨型火山口,科學家近距離觀察,對火山口規模驚嘆不已
    據悉,斯科爾科沃科學技術研究所(Skolkovo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科學家隨即出動近,距離觀察了該火山口,發現其呈圓柱形,深達50米,周圍的土壤和冰塊是由震中心朝火山口噴出的,這一壯觀場景讓科學家們驚嘆不已。
  • 李彥宏:資助生命科學大獎 希望鼓勵更多孩子走上科學道路
    連續舉辦五年 每個獎項每年獎勵100萬美元2015年1月20日,百度公司創始人李彥宏,聯想集團CEO楊元慶,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北京大學教授饒毅等幾位科學家、企業家組織創辦了未來論壇,在這次論壇上,設立了未來科學大獎。不同於其他的官方或者行業組織的獎項,這是國內第一個由華裔科學家、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