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議息在即 美股資金虹吸效應顯現

2020-11-28 股城網

本周,美聯儲即將召開政策會議,加息周期啟動幾乎已無懸念。按照川普的主張,強勢美元將吸引資金回流,參與基建投資,拉動美國經濟增長。在美聯儲正式開會前,美國市場對全球資金的虹吸效應似乎已經顯現。

美股資金虹吸效應顯現

在今年表現普遍黯淡的全球市場,美股成為投資者眼中的奇觀。

自川普11月8日當選美國總統後,美國主要股指連創新高,美國股市的市值也越來越大。這股勢頭被市場稱為「川普行情」。上周五,紐約三大股指再次飆漲至紀錄高位,前期跑輸的板塊崛起。

與此同時,來自資金流向監測機構EPFR的數據顯示,美國股基以及和川普政策相關的行業基金連續吸引到大量資金湧入。

美股市值躍至全球40%空頭分析師「閉了嘴」

北京時間本周四凌晨,美聯儲即將公布其最新的利率決定。根據CME集團的FedWatch工具,目前美聯儲有94.9%的可能性會在此次會議上加息。

在美聯儲啟動加息周期之前,資金湧入美國市場。根據資金流向監測機構EPFR提供給上證報記者的數據,截至7日的當周,美國股票基金繼續吸引到資金淨流入。該類基金在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連續四周吸引到資金淨流入,吸金周期為2014年二季度以來最長。

上周五,美股繼續攀升,三大股指漲幅在0.5%至0.72%不等。上周,美股創下川普當選以來最大單周漲幅,道指、標普500指數均累計上漲3.1%,納指累計上漲3.6%。標普500指數已經實現6連漲,創2014年6月以來最長連漲天數,並不斷刷新歷史高位。

根據FactSet提供的數據,截至12月2日,美國股市的市值已達到近25.2萬億美元,佔全球股市市值的40.01%。美國股市在全球股市的份額擴大,反映出美股上漲和美元升值帶來的雙重推動。華爾街日報認為,投資者和交易員基本上都把候任總統川普的優先政策解讀為令美國的公司受益,尤其是川普下調公司稅和增加財政刺激措施的計劃。

彭博社的報導認為,「川普行情」使得看空股市的分析師們「閉了嘴」。

政策板塊輪番啟動資金虹吸效應顯現

不過,彭博社也指出,2017年市場依舊面臨著很多風險因素,特別是川普的計劃是否能真的作為政策執行,以及歐洲將發生眾多的政治事件。

但至少有一件事情可以讓多頭篤定地等待美聯儲政策會議到來:資金已經在為加息周期可能帶來的虹吸效應做準備。

EPFR的數據顯示,截至7日的當周,工業及金融基金均吸引到超過10億美元資金淨流入,基礎設施基金也在繼續延長當前的吸金周期。

分析人士認為,川普將實施經濟刺激舉措、減少稅收和監管的預期推高了金融和工業類股。從美國股市的表現看,之前跑輸股指的板塊,如醫療保健類股、必需消費者類股、公用事業類股和科技類股,上周五集體飆升。

「如果川普利用基礎建設支出及解除金融管制刺激經濟的措施獲得通過,美國股市自2009年以來的多頭行情將延續至2017年。」路透社調查稱,分析師預計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分股2017年獲利成長幅度可達12.4%,2016年的預估增幅只有0.9%。其中,金融、科技、工業以及受惠於經濟改善的其他景氣循環股將有不錯表現,公用事業以及一些在加息環境下會表現落後的個股則預期較差。

但是,「沒有人會知道在川普就任之後美國將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對於一個更加孤立主義的美國來說,其最大的輸家就是自己,因為還沒有哪個國家能像美國這樣從全球化中獲益如此之豐。投資者必須增強風險意識,加強資金保護,並且通過持有更多現金、減少投資額這樣一種伺機而動和極簡為上的方法去適時實施投資。」盛理達資產管理集團執行長兼聯合創始人GerardJ.F.Bichon對上證報記者表示。

相關焦點

  • 美國大選前最後一次開會,美聯儲將表什麼態?
    美國大選前最後一次開會,美聯儲將表什麼態?4#美聯儲1#甲骨文1#TikTok2#疫苗3美股正擺脫連續兩周的跌勢。9月15日至16日,美聯儲將召開11月大選前的最後一次議息會議,並公布經濟預估摘要。當地時間9月14日,美股收高,道瓊指數勁揚超過300點,三大指數漲幅都超過1%。
  • ...虹吸效應對外不對內 金融科技巨頭上市將會吸引更多場外資金
    中,多位專家分析認為,這些金融科技巨頭的上市並不會給A股場內帶來風險,反而會吸引更多的場外資金入市。金融科技巨頭上市會對場外資金產生虹吸效應聯儲證券首席投顧胡曉輝認為,這些金融科技的龍頭企業上市,並不會對市場產生很大衝擊,相反,A股市場迫切第需要更多的像螞蟻金服這類企業進來。
  • 簡容:路徑依賴下,美聯儲「難言退出」
    文 | 簡容 (經濟學博士,就職於國有大型銀行)新冠疫情的意外衝擊,終結了美國經濟長達128個月的經濟擴張北京時間11日凌晨,美聯儲在6月份議息會上公布了今年對美國經濟的首份預測結果,與其上次預測相比,美聯儲對美國經濟增長前景的判斷十分黯淡,不僅將今年美國GDP
  • ...為何錯判美股行情?|對衝基金|美股|斯坦利·德魯肯米勒|美聯儲
    比如,近日華爾街傳奇對衝基金經理、億萬富翁斯坦利·德魯肯米勒(Stanley Druckenmiller)坦言,在過去美股持續大漲40%期間,他管理的對衝基金僅僅收穫3%的回報。在他看來,自己之所以錯判行情,主要原因是自己低估了美聯儲的「實力」。
  • 虹吸效應
    上證報援引觀點稱,資金已在減持抱團股,騰出的資金大多是為配置低配的中小創股票。這也是金融、地產、家電等周期股近期出現調整的原因。有媒體發文稱,資金已經減持抱團股,這些減出來的資金大多為了配置低配的中小創股票。這種節奏已經開始加快。抱團股的業績低於預期容易引發踩踏,這是老闆電器出現跌停板的一大因素,但深層次的原因是虹吸效應已經從去年底反轉,基金超配股跌、低配股漲已說明了問題。
  • 「虹吸效應」顯現 臺灣青年眼中的福建平潭
    「辦公場所租金全免,這大大減輕了我們創業初期的資金壓力。」來自臺灣的「90後」黃柏豪,目前在平潭臺灣創業園內的一家旅遊發展公司擔任招商經理。公司有一群志同道合的臺灣年輕人,他們各施其能,投入平潭北港村的改造中。
  • 美聯儲降息!寬鬆開啟為何全球股市紛紛下跌?最新解讀說清了
    美股估值有一定壓力,新興市場中長期受益。綜上,我們認為美聯儲降息方向不會改變,降息進程可能根據美國經濟走勢而相機抉擇。由於美股當前已處於歷史高位,若美聯儲持續降息,印證美國基本面展望消極,則美股估值未必有進一步上升空間。美聯儲降息為其他國家貨幣政策打開空間,總體上對新興市場有利。
  • 內外資金形成虹吸效應 A股市場資金流向正在改變
    今年來,隨著秉承價值投資理念的資管團隊業績持續向好,相關產品對場內外資金的吸引力正在形成強烈的「虹吸」效應,並正在改變A股市場的資金流向、價值取向和投資者結構。價值投資風潮正在中國股市興起。上證報記者獲悉,東方紅睿豐在9月19日三年封閉期滿打開申購後,獲得了場外資金追捧。
  • 降息為美國經濟打上「強心針」美股指數再創新高但風險仍存
    10月30日,美聯儲年內第三次降息,助推美股再創新高。其中,標準普爾500指數當日收報3046.77點,再一次刷新了收盤歷史紀錄。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意味著美股的未來走勢將是一片坦途,接下來美股還將面臨財報季、經濟數據等多重因素考驗。高點過後,美股「牛市」風險仍存。
  • 東北證券:科創板落地對現有成長板塊的共振效應大於資金虹吸效應
    東北證券發文稱,科創板的落地對於現有成長板塊的共振效應會明顯大於資金的虹吸效應,2009年創業板落地後,對中小板不論是股價還是成交額
  • 樓市去庫存須抑制「虹吸效應」
    原標題:樓市去庫存須抑制「虹吸效應」   年初以來,國家出臺了包括降低個人按揭貸款首付成數,提高住房公積金存款利率,降低住房交易契稅和營業稅等多項政策,積極推動全國房地產庫存消化。考慮到當前我國樓市愈演愈烈的非熱點城市資金向熱點城市集中的資金「虹吸效應」,為實現政策預期,需防止資金過度追捧少數熱點城市,導致相關住宅供應呈泛豪宅化態勢,金融風險聚集,而非熱點城市資金熱度快速下降,住宅庫存消化進展整體緩慢。
  • 辯證看待「虹吸效應」
    然而,在前幾日我市召開的「兩會」期間,無論是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還是政府官員,都在熱議高鐵開通而由此帶來的「虹吸效應」 。  「虹吸效應」原本是一個物理現象,指的是:利用連通器原理,將高端水位的水,通過一根或多根裝滿水的管子,利用壓力差,將水由壓力大的一邊流向壓力小、低水位的一邊。
  • 千奇百怪的效應——虹吸效應
    最近看文章總是見到虹吸效應或者是虹吸現象這個詞。那虹吸效應指什麼呢? 虹吸效應歷史悠久,我們先從一個物理現象說起。物理上由於液態分子間存在引力和位能差能,液體會由壓力大的一邊流向壓力小的一邊。我們平常魚缸抽水時使用的虹吸管就是人類在這種物理現象的基礎上的古老發明.
  • 人保A股IPO發行規模「折上折」 戰略配售消減資金虹吸效應
    有投行人士指出,近期市場波動較大,中國人保縮減募資規模並實施戰略配售,主要考慮到當前市場資金的承受能力,以進一步減緩巨額募資對市場的影響,減少對二級市場資金的虹吸效應。  募資規模兩度縮減  經過數年等待,中國人保終於在2017年5月正式對外宣布將登陸上交所。
  • 美聯儲放水承諾提振投資者做多信心 美股高開道指漲逾百點
    金融界美股訊 北京時間6月5日消息,投資者權衡ADP就業數據及經濟數據,同時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暗示美聯儲隨時做好準備以降息手段為經濟提供支持的表態極大地鼓舞了投資者的做多信心,美股延續周二強勢表現微幅高開,道指漲逾百點。標普500指數高開16.38點,漲幅0.58%,報2819.65點。
  • 美股持續下跌,投資者應如何做好防衝擊準備?
    因此,我們認為明年美股預期回報下降,但預計仍有小幅正收益。從產出缺口的預期曲線來看,美國經濟仍處於擴張周期但動力放緩,美股崩潰轉熊概率不大。但當前產出缺口正接近高位,股票預期收益或將下降。低利率環境不再,信用緊縮逐步顯現  由於美聯儲加速加息以及縮表,美元流動性以及信用環境開始收縮。金融條件的收縮意味著美國股票市場將進入「業績-估值」的再平衡階段,同樣不利於經濟的擴張。
  • 海通策略:對比美股 A股龍頭效應望強化
    對比美股,A股龍頭估值溢價、成交額佔比空間還很大。②龍頭效應強化原因之一:轉型期行業集中度提高,龍頭業績更優。對比美國,中國各行業集中度提升空間較大。③龍頭效應強化原因之二:機構投資者佔比上升,且內部趨向頭部化,而機構尤其是大機構持倉偏向龍頭。
  • 驚險一跳 美元流動性黑洞虹吸市場 離岸人民幣跌800BP
    美元之外,傳統避險資產美債與黃金亦難逃跌勢;即使美聯儲貨幣政策All in,利率一降到堆,重啟QE,包括祭出種應急工具安撫市場;即使全球各國央行亦跟隨降息等;但枯竭的美元流動性尤如一個巨大黑洞虹吸所有市場之資產。 恐慌也好,超調也罷,這就像國際金融市場的驚險一跳。
  • 美股反彈之路能否避免二次探底?
    美聯儲貨幣政策支持及美國國會2萬億美元財政刺激法案即將落地預期的提振下,美國股市在經歷大幅回調後企穩反彈,道指自今年2月6日以來首次實現日線兩連陽。然而短期美債市場收益率跳水依然顯示出投資者的謹慎情緒,在經濟下行壓力驟增的背景下,美股反彈之路或荊棘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