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簡容 (經濟學博士,就職於國有大型銀行)
新冠疫情的意外衝擊,終結了美國經濟長達128個月的經濟擴張
北京時間11日凌晨,美聯儲在6月份議息會上公布了今年對美國經濟的首份預測結果,與其上次預測相比,美聯儲對美國經濟增長前景的判斷十分黯淡,不僅將今年美國GDP預期增速大幅下調8.5個百分點至-6.5%,而且還將美國經濟中長期平均增速下調至1.8%,尤其是美聯儲預計到今年年底美國失業率仍會停留在9.3%的水平,對應的失業規模約1500萬人,也就是說截至年底前,美國失業規模僅僅能由目前的2000萬減少500萬左右。
數據來源:美聯儲網站6月8日,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發布了最新的美國商業周期測算表,確認美國經濟已於2月份在觸及本輪周期峰值之後,進入實質性衰退,而且從季度的頻率來看,美國經濟則已於去年4季度觸及本輪周期峰值。換而言之,美國最長的經濟擴張周期已經於去年末結束,自2009年6月至2020年2月的128個月期間,美國經濟平均增速為2.3%,PCE平均漲幅1.5%。今年一季度美國經濟增速已由去年四季度的2.1%快速降至-5.0%,PCE漲幅則由疫情前的1.8%降至0.5%,鑑於二季度美國受到的疫情衝擊更為嚴重,二季度美國經濟增速還會繼續大幅下滑。
NBER公布的美國經濟周期數據顯示,在外生性因素衝擊下的美國經濟衰退,衰退期最短僅為6個月,而新冠疫情的衝擊雖也是外生性的,但由於衝擊帶來經濟產出缺口十分巨大,因此本次經濟的修復時間可能會超出以往的數據經驗。由此,就不難理解,為何在11日的議息會上,美聯儲承諾將把資產購買速度至少維持在當前水平,並將保持零下限利率政策延續至2022年末,會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還承諾將動用一切工具幫助美國經濟從疫情衝擊中復甦。
美聯儲快速擴表,為政府、家庭、實體企業、金融機構和海外五部類部門提供流動性救助
由於新冠疫情的衝擊,3月13日川普宣布美國進入緊急狀態,而早在3月3日,美聯儲就進入應對緊急狀態模式,不僅快速地將基準利率目標區間重新降至0%-0.25%、宣布無上限的「量化寬鬆」,重啟應對2008年金融海嘯時的政策工具,而且還最大程度地運用《聯邦儲備銀行法》的授權,新創設出了一系列救助政策工具。
與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的應對相比,本次美聯儲的動作速度更快,幹預的範圍更廣,歸納起來,應對新冠疫情,美聯儲在重返零利率下限之外,還重點進行「1+5」模式的應對。
「1」是通過流動性注入,保證金融市場的穩定運行。新冠疫情衝擊下,美股在3月中旬創紀錄地出現了四次熔斷,顯示美國金融市場出現了恐慌式的踩踏,為此美聯儲啟動了無上限「量化寬鬆」、恢復向證券公司貸款(PDCF)、給貨幣基金提供流動性便利(MMLF)以及承諾無限量通過公開市場回購操作提供美元流動性。
「5」是指美聯儲分別為給銀行、實體企業、家庭居民、政府部門和海外四部門提供融資。
「5」-1:刺激銀行放貸。美聯儲不僅下調貼現利率(由1.75%降至0.25%),還將貼現期延長至90天,並且對於銀行貼現申請進行消除汙名的機制設計,另外美聯儲還階段性放鬆銀行放貸的資本監管要求。
「5」-2:支持實體企業。美聯儲不僅重啟了了商業票據融資工具(CPFF),還創設PMCCF和SMCCF兩個政策工具,用於支持實體企業的債券發行,之後還創設薪資保護計劃便利工具(PPPLF)以及制定大眾商業貸款計劃(MSLP)用於支持美國小企業局對於美國小企業的救助。
「5」-3:支持家庭居民。美聯儲重啟了定期資產支持證券貸款工具(TALF),並且擴大抵押品範圍,用於支持保證家庭居民消費貸款的維繫。
「5」-4:為州政府提供融資。美聯儲創設市政流動性工具(MLF),用於為美國州政府和市政當局提供信貸融資,另外美聯儲將市政債券納入MMLF和CPFF兩項工具的抵押品範圍內,來提高市政債券的市場流動性,進而促使金融機構投資市政債券的積極性。
「5」-5:為海外提供美元流行性。為了防止全球美元流動性出現危機,美聯儲先後與14家央行籤訂互換協議,隨後創設回購便利工具(FIMA),為全球央行和貨幣當局提供隔夜美元流動性支持。
綜上可見,針對新冠疫情的衝擊,美聯儲不僅採取「大水漫灌」的方式來為金融市場提供流行性,而且還採取了「直升機撒錢」的方式來給經濟運行的各個部類提供融資支持。
路徑依賴效應下,美聯儲難言退出
正是在美聯儲「1+5」模式的幹預下,美國金融市場在經歷了3月份的驚心動魄之後,逐漸歸於平穩,美股還實現了有史以來最快速度的反彈。例如,標普500指數自3月23日2191.86開始反彈,截至昨日累計反彈幅度已有30%(期間累計漲幅最高曾近43%,昨晚標普500指數下跌了188.04點,跌幅為5.89%)。
數據來源:Wind作為一個硬幣的兩面,經過此次疫情應對,包括量化寬鬆在內的多項非常規政策工具事實上已變為了美聯儲的常態政策工具,而按照目前美聯儲表的擴錶速度,至年底其資產負債總額就將接近10萬億美元,即美聯儲資產負債規模佔GDP比重即將接近50%。由此,一方面在美國經濟復甦之前,金融市場穩定和功能正常發揮就顯得更加至關重要,即美國經濟對金融市場的依賴越來越高;另一方面實際上自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以來,金融市場對美聯儲的依賴也越來越高,所以從路徑依賴的角度而言,對于越來越常態化的非常規幹預,美聯儲已經「難言退出」。例如,鮑威爾在昨天新聞發布會上,就明確表示為了保證金融市場平穩,美聯儲不會在乎資產價格的變化。
路徑依賴下,超寬鬆貨幣政策環境的長期存在,則讓美聯儲難免背負激化華爾街(Wall Street)與緬因街(Main Street)之間矛盾的罵名。尤其是本次新冠疫情以來,美國也被迫採取了相對嚴厲的社交隔離措施,受此影響,美國居民的自由流動受到了極大限制,而對於一些可以遠程辦公的行業和人員而言,這些限制並沒有影響其收入,反而還促進了其業務的拓展,但對於那些無法通過遠程辦公維繫工作狀態的居民和企業而言,收入和經營前景則受到了嚴重衝擊,雖然美國財政部的救助計劃也考慮了這些差別,但客觀上在救助資金使用上很難做到精準區分。由此一來,擁有較多的金融資產的富裕人群不僅受到疫情衝擊不明顯,反而可能因美聯儲的救市而獲益(美股三個月反彈了30%)。在11日的新聞發布會上,鮑威爾就被記者當場質問:「美聯儲在大金融危機後將利率長期保持在低水平並將目標對準市場,導致了美國的財富不平等,對此你如何應對」,鮑威爾對此並未做出明確回答。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責編郵箱:yanguihua@jiem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