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日一曲之 霍爾斯特《行星組曲:木星》
《行星組曲》的樂隊編制非常龐大,啟用了一般很少使用的低音長笛、低音雙簧管、低音單簧管、低音大管、次中音大號等管樂器,以及管風琴和眾多的打擊樂器,最後一個樂章中還有一段六聲部的女聲合唱(有時以兩支獨奏長笛取代)。如此眾多樂器的組合產生了豐富的音響色彩。但是,也由於樂隊編制龐大,這部作品一般很少全曲演奏,通常僅演其中的幾個樂章,有時則只是單獨演奏一個樂章。
-
霍爾斯特-《bE大調第一組曲》,現代交響管樂的開山之作!
霍爾斯特一生中創作了大量的音樂作品,其中有歌劇、管弦樂曲、鋼琴曲以及獨唱、合唱。其中,最為人們廣為熟知的,當數他的《行星組曲》。一生的主要作品有歌劇《莎維德麗》、《大笨蛋》、《在野豬頭酒家》,管弦樂《薩默塞特狂想曲》、《聖• 保羅弦樂組曲》、《行星》、《賦格式序曲》、《賦格式協奏曲》、《埃格敦荒野》、《鍛工》,合唱作品《梨俱吠陀讚美詩》、《雲霧使者》、《耶穌讚美詩》、《死亡頌》、《合唱交響曲》、《合唱幻想曲》等,其中除著名的《行星組曲》外,較著名的還有歌劇《十足的傻瓜》、交響詩《埃格敦荒野》和為弦樂隊而作的《聖保羅組曲》等。
-
熊貓組曲《璽徙喜》丹麥首演(張帥作曲 戴亞演奏 陳琳指揮)
「熊貓組曲」《璽徙喜》作曲:張帥 演奏:戴亞 指揮:陳琳 協奏: 哥本哈根愛樂樂團【最新協奏曲首發——「熊貓組曲」《璽徙喜》張帥作曲 戴亞演奏 陳琳指揮哥本哈根愛樂樂團2019年4月26日首演於丹麥】中央音樂學院黨委書記趙旻、院長俞峰高度關注和支持熊貓組曲《璽徙喜》的創作和首演活動。
-
全球最好聽的100首鋼琴曲,你值得收藏!
帕格尼尼)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Rachmaninov033.平沙落雁(中國古曲)平沙落雁龔一 - 出神入化: 國寶級大師國樂演奏精選第拾輯(古琴精粹)幻想即興曲Classical Artists - 世界著名音樂系列之三 - 鋼琴曲036.幽默曲(德沃夏克)幽默曲Josef Suk - Dvorak Family
-
【每日一曲】霍爾斯特 《行星》組曲-「木星」
他曾擔任過倫敦聖保羅女子學校音樂科主任,皇家音樂學院作曲教授。繁忙的教學任務使他只能在周末和假期作曲:《行星組曲》由此也花了他三年時間才得以完成。雖然心存疑惑的霍爾斯特並不認為這是他最傑出的作品,《行星組曲》卻使他一夜成名。
-
霍爾斯特: 行星組曲
本輯曲目:霍爾斯特 行星組曲 作品32倫敦愛樂合唱團/倫敦愛樂樂團
-
南宋博物館開建,《南宋》組曲先來了
期間,義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曾稱讚臨安為「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天城」。日前,杭州擬在中河高架東側,河坊街南側,建國南路西側,望江路北側建設德壽宮遺址保護工程暨南宋博物院(一期)(中西區除汪宅)工程,並有望在2022年前建成。
-
帶著藝術回家過年,交響組曲《上海》抒發華僑音樂家的濃濃鄉愁
原標題:帶著藝術回家過年,交響組曲《上海》抒發華僑音樂家的濃濃鄉愁 臨近春節,遠在異國的遊子愈發思念故鄉。對於旅居海外的中國音樂家們來說,音樂便是他們能帶回家鄉最好的禮物。昨晚,一場特別的新年音樂會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上演,寄託著海外華人華僑音樂家們多年旅居國外的濃濃鄉愁。
-
霍爾斯特 - 行星組曲
漫步音樂三百年(九)——20世紀「新民族樂派」之霍爾斯特《行星組曲》
-
趙曉生鋼琴演奏之道︱教琴學琴必備tips(高級篇)
但好的教學和練習之道可以事半功倍,趙曉生教授《鋼琴演奏之道》為鋼琴朝聖者圈點好了路標,以及到達下一路標可能努力。教琴學琴必備tips和參照...... 2、莫謝萊斯《鋼琴練習曲24首》作品70。L-莫謝萊斯(1794—1870)捷克-德國鋼琴家、作曲家、傑出的鋼琴教師。莫謝萊斯《鋼琴練習曲24首》作品70樂譜的序言裡指出:"作者的初衷不在培養完美的機械的技能,而在傾訴演奏之想像,使他善於處理明、暗細膩層次……",並且指出四個要點:「指觸」的說明;連奏的奏法;遵照節拍演奏;練習的正確方法。
-
小身材迸發大能量,維也納愛樂樂團、王羽佳聯手演奏「世界最難鋼琴...
有著「世界最難鋼琴協奏曲」之稱的《第三鋼琴協奏曲》,作者拉赫瑪尼諾夫在寫下這部作品的時候,開創性地試圖讓鋼琴以己之力與整個樂團的管弦樂力量匹敵,使其在曲目中佔有絕大部分的話語權和表現力。也因此,它所迸發出的似乎逼近鋼琴演奏力量之極的激情為世人所罕見,讓這部作品得以被推上神壇,歷史上與音樂相關的電影《閃亮的風採》當中曾有過這樣一個著名橋段——主人公在彈奏拉赫瑪尼諾夫《第三鋼琴協奏曲》的演奏會上當場昏厥,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鋼琴演奏家們對於這個片段的共鳴在於對這樣讓人窒息的演奏難度的認同,而對於觀看這部電影的平凡觀眾,則更多是會被這種將自己全部燃燒而貢獻給音樂的藝術感動,這樣的作品誠然會讓聽者暢快
-
《流浪地球》裡的恐怖木星,《行星組曲》中竟是「歡愉之星」!
不過在英國作曲家霍爾斯特的《行星組曲》中,木星是一顆歡愉之星,是一位歡樂使者。《行星組曲》完成於1914年到1916年之間,分為七個樂章,分別以九大行星中的七個星球(地球和當時不為人們所知的冥王星除外)命名。熱愛佔星與神話故事的霍爾斯特,有一天心血來潮,想出了結合這兩項興趣與音樂的好主意,決定寫一首關於佔星的交響曲,最終完成了舉世矚目的《行星組曲》。
-
2018」打開藝術之門」藝術節 上演76場精彩演出
76場精彩演出 6大藝術版塊 北京交響樂團開幕 中央芭蕾舞團閉幕 今年「八喜·打開藝術之門」 演出場次再推新高,76場精彩演出輪番上演。根據演出類型及特色,共分為名家名團、匠心經典、國樂瑰寶、紫禁城聽戲、藝動童心、樂享青春6大系列。藝術節由北京交響樂團開幕,中央芭蕾舞團閉幕,延續強大的演出陣容。
-
霍爾斯特《行星組曲》
如果需要什麼音樂上的指引,那麼,尤其是從廣義上來說,每一曲的小標題足以說明與某些慶典活動有關的那種禮儀性的歡樂。評論家認為,長笛和法國號的延音表達蟬鳴,豎琴表現溪水,種琴和鋼片琴表現清泉,小提琴表現情歌。
-
霍爾斯特的行星組曲,薩金特
薩金特指揮倫敦交響樂團《行星》組曲是一部由英國作曲家霍爾斯特創作的管弦樂組曲
-
行星組曲:木星
《行星》組曲是一部由英國作曲家霍爾斯特創作的管弦樂組曲,該組曲一共分為七個樂章,啟用了多種樂器,可全奏也可選奏。在科幻音樂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行星》組曲是一部由英國作曲家霍爾斯特創作的管弦樂組曲,完成於1914年到1916年之間,分為七個樂章,分別以九大行星中的七個星球(地球和當時不為人們所知的冥王星除外)命名,樂隊編制也非常龐大,啟用了一般很少登臺的低音長笛、低音雙簧管、低音單簧管、低音大管、次中音大號等管樂器,以及管風琴和眾多的打擊樂器,最後一個樂章中還有一段六聲部的女聲合唱(有時以兩支獨奏長笛取代
-
原創歌手必須要了解的舞曲、組曲作品的分析
庫普蘭出版了27套組曲,他將其命名為「orders」,而不是「suites」,共四卷,分別作於1713年、1717年、1722年和1730年,每卷標題為「鋼琴曲集」。除此之外,他還創作了大量獨立的舞曲。他同時也是鍵盤演奏論文「羽管鍵琴演奏法」。
-
《行星組曲》一趟百萬光年的旅行
然而霍爾斯特並不希望大家過分去解讀這些標題,因為它只是以佔星術中每個行星所代表的象徵有關,例如火星象徵戰爭,金星象徵和平,而許多人喜歡只演奏其中某一兩個樂章,可能是因為演奏全曲的時間太長,有些樂章也難以理解的關係,但這樣是違反了霍爾斯特的意願,其實細細聆聽,不難發現很多樂章與最後一首《海王星》有很多的相關性,可見這是一首互相呼應的完整作品,不宜拆開演奏,星際的聯想與壯觀的管弦樂
-
亨德爾音樂作品——組曲、賦格與管風琴協奏曲
1735年在倫敦出版了第四冊,很有可能作於1720年左右包括6首羽管鍵琴或管風琴的賦格曲。亨德爾的主要作品大都收集在了四冊《亨德爾古鋼琴作品集》內,在體裁上主要有組曲、賦格曲及變奏性樂曲等。其中1720年在倫敦出版的第一冊收集了唯一經亨德爾本人審閱並同意出版的8套組曲。
-
長影周末音樂會《古典之約》11月27日奏響
    11月27日晚19時,由長春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主辦、長影集團承辦的《古典之約》交響音樂會在長影音樂廳精彩上演。這是長影周末音樂會2020-2021演出季啟幕以來,長影樂團舉辦的第三場古典音樂系列專場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