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歐陽志雲等生態補償研究獲進展

2020-11-29 生物谷

作為聯繫生態系統服務提供者和受益者、整合生態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效途徑,生態補償在全球範圍內得到廣泛應用,但目前對生態系統服務供給者、受益者的成本效益以及生態系統服務供給者生計變化關注很少,影響著生態補償項目的公平性與效率。尤其是生態補償項目參與者受到補償後的生計變化,可能通過影響區域經濟結構和自然資本而最終改變項目的總體效果和可持續性。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歐陽志雲研究員的研究團隊和美國史丹福大學Gretchen Daily教授、美國明尼蘇達大學Stephen Polasky教授合作,以2006年北京市和河北承德、張家口地區聯合在密雲水庫流域實施的生態補償項目——「稻改旱」工程為例,評估了該項目的成本、效益及對農戶生計的影響。

研究發現:「稻改旱」項目是一個成功的生態補償項目,「稻改旱」項目的成本效益比為1:1.5,生態系統服務供給者和受益者的成本效益比分別為1:1.2和1:1.3,通過下遊給上遊地區經濟補償,促進上遊地區土地利用改變,進而促進水質和水量改善。但項目實施後,農戶生計資本與生計活動也發生了兩方面的顯著變化,一方面,項目參與農戶家庭收入、打工收入、教育投入和物質資本顯著增加,農業用工顯著減少、薪柴使用也呈減少趨勢,生計資本和活動的這些變化有助於農戶生計和流域生態環境改善;另一方面,項目參與農戶農藥、化肥投入顯著增加。儘管因土地利用的變化而導致養分保持的淨效益是正的,但農藥、化肥投入的增加部分抵消了項目的預期目標,並將會對地下水汙染等帶來潛在風險。從長遠角度,這將產生不利的環境影響。

該研究為整合了農戶生計變化開展生態補償研究提供了框架,項目評估揭示了生態補償項目實施如何導致農戶生計活動發生有利的或不利的環境後果,強調了生態補償項目中考慮項目參與者行為變化的重要性,這在今後的生態補償項目設計、評估、農戶生計與環境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政策和方法應用。生態補償項目政策設計者應該仔細考慮合適的機制促進長期的、有利的環境和生計後果,避免或減小可能的不利影響。

該成果在線發表在國際著名綜合性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城市與區域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自主項目等資助。

生物谷推薦英文摘要:

PNAS  doi:10.1073/pnas.1312324110

Benefits, costs, and livelihood implications of a regional payment for ecosystem service program

Hua Zhenga,1, Brian E. Robinsonb,c,1, Yi-Cheng Liangc, Stephen Polaskyb,c,d, Dong-Chun Mae, Feng-Chun Wange, Mary Ruckelshausc, Zhi-Yun Ouyanga,2, and Gretchen C. Dailyc,f,2

Despite broad interest in using payment for ecosystem services to promote changes in the use of natural capital, there are few expost assessments of impacts of payment for ecosystem services programs on ecosystem service provision, program cost, and changes in livelihoods resulting from program participation. In this paper, we evaluate the Paddy Land-to-Dry Land (PLDL) program in Beijing, China, and associated changes in service providers』 livelihood activities. The PLDL is a land use conversion program that aims to protect water quality and quantity for the only surface water reservoir that serves Beijing, China’s capital city with nearly 20 million residents. Our analysis integrates hydrologic data with household survey data and shows that the PLDL generates benefits of improved water quantity and quality that exceed the costs of reduced agricultural output. The PLDL has an overall benefit–cost ratio of 1.5, and both downstream beneficiaries and upstream providers gain from the program. Household data show that changes in livelihood activities may offset some of the desired effects of the program through increased expenditures on agricultural fertilizers. Overall, however, reductions in fertilizer leaching from land use change dominate so that the program still has a positive net impact on water quality. This program is a successful example of water users paying upstream landholders to improve water quantity and quality through land use change. Program evaluation also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considering behavioral changes by program participants.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歐陽志雲:美麗中國如何打造「三...
    關注·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如何打造「三個空間」        ——訪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歐陽志雲  記者 孫秀豔就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歐陽志雲。  安排好「三個空間」有什麼意義  對於發展來說,土地是最重要的資源,也是最大的約束  記者:報告提出「三個空間」,其中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的概念人們容易理解,生態空間的內涵是什麼?
  • 歐陽志雲小組闡明多種生態系統服務相互關係—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生態環境中心歐陽志雲小組闡明多種生態系統服務相互關係   日前,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歐陽志雲研究組以水資源保護與農業發展矛盾突出的北京密雲水庫流域為對象,採用InVEST模型和情景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流域土地利用變化趨勢和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多種生態系統服務的相互作用關係。
  • 綠水青山的生態價值核算
    對話嘉賓簡介:歐陽志雲,現任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生態學會理事長,中國生態經濟學會副理事長。主要從事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評估與保護研究。建立區域生態系統評估方法體系、生態功能區劃理論與方法,提出以生態資產與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為基礎的生態效益評估理論和方法。
  • 生態補償問題國外研究進展綜述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生態補償已成為當前國際公認的重要的生態環境保護手段之一,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廣泛實踐,也引發了眾多學者的關注。本文嘗試通過全面梳理近年來發表於國外主流期刊的相關研究文獻,詳細述評國外關於生態補償的概念、機制設計與效應評估等核心問題的研究進展。
  • 歐陽志雲:中國生態學研究發展40年
    3281 引言 3282 城市生態學簡史與研究範式變遷 3283 城市生態學研究進展 3293.1 城市景觀格局研究進展 3293.2 城市生態系統構成、過程、功能與服務研究進展 3304 城市生態學研究的挑戰與展望 342參考文獻 343第20章 土壤生態學研究進展 360
  • 生態系統服務:搭建人與自然的橋梁—新聞—科學網
    歐陽志雲 這一方法在海河流域和陝南生態移民補償項目中得到應用,揭示了關注多個尺度利益相關者福祉對生態補償政策的關鍵作用。 獨特的視角、先進的方法,生態系統服務研究集體的成果得到國際的關注。近五年,《科學》、《自然子刊》、《美國科學院院刊》等國際一流科研期刊刊登了五篇相關論文。
  • 濟南市政府與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籤署框架合作協議
    10月29日下午,《濟南市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框架合作協議》在北京籤署。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孫立成和市委副書記、市長孫述濤在中國職工之家會見了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歐陽志雲一行,並見證協議籤署。
  • 實現生態產品的經濟價值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黨委書記 歐陽志雲  從生態學角度理解「綠水青山」就是高質量的森林、草地、溼地、湖泊、河流、海洋等自然生態系統的總稱,標誌著生態系統能夠提供豐富的生態產品,生態產品具有巨大的生態價值,生態價值可以帶來經濟效益。
  • 雲南大學校長方精雲獲「馬世駿生態科學成就獎」和「中國生態學...
    來自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300多個大學、研究機構等的3000餘名生態學科技工作者以及部分國外學者參加了大會。雲南大學校長方精雲院士,河北大學校長康樂院士、中國科學院劉叢強院士、於貴瑞院士,國際生態學會主席Eun-Shik Kim、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Spencer Barrett,中國生態學學會理事長歐陽志雲,以及其他相關領導出席了開幕式。
  • 加快研究起草生態補償條例
    報告介紹,總體來看,我國的生態補償機制還沒有根本確立,誰開發誰保護、誰受益誰補償的利益調節格局還沒有真正形成,在促進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還需要付出長期艱苦的努力。  報告要求,要通過完善政策和立法,建立健全生態補償長效機制。抓緊修改完善《關於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的若干意見》,在認真總結近年實踐經驗基礎上,研究提出推進工作的主要措施。
  • 全國首個城市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自動核算平臺在深圳上線
    記者8月7日從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和深圳市環境科學研究院聯合召開的發布會上獲悉,深圳市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系統正式啟用。據悉,這是全國第一個城市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自動核算平臺,將為協調城市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提供新的支撐。
  • 深圳「曬出」生態狀況圖:生態系統擴張減速 人居環境顯著改善
    阮煜琳 攝中新網北京11月2日電 (記者 阮煜琳)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深圳市環境科學研究院在北京公布《深圳市陸域生態調查評估綜合報告》及系列專題報告,首次「曬出」深圳市生態資源的家底,表明最近幾年,該市城鎮生態系統擴張明顯減速,生態系統總體格局趨於穩定,城市發展正從「增量擴張」向「存量優化」轉變。
  • 【中國科學報】生態系統服務:搭建人與自然的橋梁
    從生態文明建設重大科技需求、構建國家生態安全格局、加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三方面需求出發,生態系統服務研究要解決三個科學問題:「生態系統服務形成和相互作用機理」「生態系統服務集成評估方法」「生態系統服務與科學決策的整合途徑」。  「1997年,由中科院資助,中國生態區劃研究得到支持。
  • 吳超:統籌研究生態補償機制
    一是漢江中下遊地區水資源和水環境問題突出,需要給予生態補償。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調水95億立方米,水資源利用率超過48%,已高於國際公認的40%利用率紅線。調水使漢江中下遊徑流量減少約16%。雖然實施了丹江口大壩加高等「四項補償工程」,但由於漢江中下遊梯級水庫群尚未建成等原因,尚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水量進一步減少的問題,客觀上帶來沿線地區漢江幹流流速明顯減緩、水位明顯下降、水體自淨能力明顯減弱等資源環境問題,給武漢等沿線大中城市生產生活造成明顯影響。二是漢江上遊及丹江口庫區經濟發展與水源地保護矛盾突出,需要加大生態補償力度。
  • 深圳發布全國首份城市陸域生態調查評估報告
    近日,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深圳市環境科學研究院在北京公布了《深圳市陸域生態調查評估綜合報告》及系列專題報告,這是我國首份城市陸域生態調查評估報告,「曬出」了深圳市的生態家底,以及生態系統服務供給狀況。
  • 中國首份城市陸域生態調查評估報告發布
    22萬噸氧氣,減少了3萬噸空氣灰塵,保護了38%的海岸線……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深圳市環境科學研究院11月1日在北京公布了《深圳市陸域生態調查評估綜合報告》及系列專題報告,這是我國首份城市陸域生態調查評估報告,「曬出」了深圳市的生態家底,以及生態系統服務供給狀況。
  • 生態補償研究項目通過鑑定
    本報訊 近日,由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等單位共同完成的科研項目「江西東江源區流域保護和生態補償研究」通過專家鑑定予以結題,並經審查成為符合登記條件的江西省2010年度第二批132項科技成果之一。
  • 生態系統服務評估研究獲進展
    自然植被對生態系統服務的供給十分重要,但在人類活動與土地開發等多因素驅動下自然植被正迅速減少。近年來,西雙版納低海拔地區大規模種植橡膠,導致當地自然植被面積減少,相關生態系統服務供給水平降低。因此,亟需探索協調農林經濟和生態可持續的發展與保護修複方案。
  •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歐陽志雲生態產品是自然生態系統為人類生存與發展提供的物質資源和生態環境服務,不僅包括糧食、肉、魚等食物,水資源、木材、生態能源等物質產品,更提供了水源涵養、氣候調節、洪水調蓄、汙染物淨化等重要生態調節服務產品,以及景觀美學價值、生態旅遊、身心健康和生態文化產品。
  • 寶安與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市生態環境局籤約!規劃建設國際...
    寶安與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市生態環境局籤約!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歐陽志雲、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張亞立、區長郭子平、副區長朱恩平、美國卡裡生態系統研究所教授Steward Pickett等出席籤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