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構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如何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的生態修復保護補償機制,從各國的實踐案例分析看,在完善基本生態補償制度的基礎上,還需要優化財政資金支持的「權益型」補償機制,創新「以資源養資源」的「收益型」生態補償機制。生態文明建設迫切要求建立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深化生態補償制度改革的立足點,應當是解決當前領域內存在的主要矛盾。
-
在「三江源」設立生態補償機制試驗區(建言)
對於三江源地區的生態保護,我們應在《青海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總體規劃》實施的基礎上,依據進展和變化了的情況進行調整,推出新的以生態補償為主要政策的重大舉措,儘快研究在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整體設立生態補償機制試驗區。 建議以「三江源」地區為重點,形成全國第一個生態補償機制的綜合實驗區。
-
【專家視角】董戰峰:黃河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建設的思路與重點
生態補 償機制是調節生態利益與經濟利益的重要手段,國內外 在流域生態補償領域開展了較多的研究。黃河流域生態 補償研究主要集中於相關立法、流域某段或者某個地區 的補償機制與標準核算、補償方式等3】,研究難點是 上遊水源涵養與保護、水土保持、跨省界治水、黃河下 遊灘區等用】,生態補償有助於推動黃河流域協同共治叫 黃河流域面積大、生境脆弱,開發利用歷史悠久,不同 流域間經濟社會文化差異較大,落實大保護大治理要求, 需要就黃河生態補償機制創新進行流域尺度的整體性、 系統性研究,明確機制創新的基本思路和重點方向
-
亞行項目「北京市生態補償市場化機制研究」結題研討會成功舉行
三年多前,在聽取環交所的工作匯報時,原市委常委牛有成同志對環交所提出的結合北京碳市場建設、依託農林碳匯項目的開發與交易探索建立生態補償市場化機制的思路高度認可,希望尋找合適的切入點,把這件事情辦好。2014年,在市財政局的支持和市金融局的指導下,以市金融局作為執行單位、環交所作為實施單位,向財政部和亞行成功申報了「北京市生態補償市場化機制研究」的授權技援項目。
-
董戰峰:長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建設:框架與重點
2016 年 6 月,國務院發布的《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定位為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實施生態優先大保護戰略,從流域水生態系統整體性出發,統籌流域上下遊各方的經濟關係和生態關係,建立一種有效均衡的利益機制是關鍵。
-
基於政府間博弈的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研究
所以,生態補償將成為我國流域水資源環境利益平衡的重要手段。現階段,我國部分流域已經進行了生態補償實踐,對流域水資源利用及水環境保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於我國生態補償機制尚未完善,生態補償主體不明、生態補償標準不確定等問題使流域生態補償成效不顯著,尤其是國家與地方政府生態補償責任劃分不清晰,使流域水資源環境保護陷入困境。
-
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受困地域界限 建議加強上下遊配合
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受困「地域界限」 建議加強部門合作、上下遊配合 記者近日在貴州、湖南等地調研了解到,各地在探索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努力謀求在利益平衡基礎上的水生態和諧方面,取得初步成果,但也存在補償效率不高、地方單打獨鬥和以局部發展訴求為先等問題。
-
我國礦產資源開發的生態補償機制研究
我國礦產資源開發的生態補償機制研究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調研室副主任 薛惠鋒 來源: 瀏覽字號: 大 中 小2006年10月25日 00:00:00 三、礦產資源生態建設與補償的手段 由於補償是利益差別的整合器,可以改變成本收益的時空、動態關係,促使有害行為的外部不經濟性內在化,激勵有益行為的社會化並得到回報,國內應儘快建立以市場調節為手段,以法律保障為前提的生態補償機制。
-
關於印發《支持引導黃河全流域建立橫向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實施方案...
,加快推動黃河流域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財政部、生態環境部、水利部和國家林草局研究制定了《支持引導黃河全流域建立橫向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實施方案》,請遵照執行。以開展生態補償機制建設為重要抓手,支持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修復,逐步形成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生產生活方式,努力實現保護與發展共贏,使綠水青山產生巨大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 2.全域推進、協同治理。 建立橫向生態補償機制應統籌上中下遊,整體設計、全面推進。
-
四部門:建立黃河全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
試點期間,中央財政專門安排黃河全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激勵政策,緊緊圍繞促進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和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兩個核心,支持引導各地區加快建立橫向生態補償機制,獎勵資金將對水質改善突出、良好生態產品貢獻大、節水效率高、資金使用績效好、補償機制建設全面系統和進展快的省(區)給予資金激勵,體現生態產品價值導向。
-
施懿宸:關於黃河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建立的建議
在開展流域內各項水汙染控制工作的同時,生態補償作為一種重要的有效管理資源與環境的措施,已有一些如三江源區生態補償、陝甘渭河跨省流域上下遊橫向生態補償等實踐。這些實踐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時,也暴露出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建設存在的一些問題。
-
建立綜合生態補償機制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我們認為當務之急,可從建立綜合生態補償機制入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2007年,國家環保總局下發的《關於開展生態補償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環發〔2007〕130號),為進一步探索做好生態補償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據。
-
加快研究起草生態補償條例
國務院關於生態補償機制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提出 加快研究起草生態補償條例
-
四部門:支持沿黃九省(區)探索建立橫向生態補償機制
中新經緯客戶端5月9日電 財政部、生態環境部、水利部、國家林草局9日發布《支持引導黃河全流域建立橫向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實施方案》指出,2020—2022年開展試點,探索建立流域生態補償標準核算體系,完善目標考核體系、改進補償資金分配辦法,規範補償資金使用。
-
建立橫向生態補償機制,京津冀如何破題
要實現京津冀生態環境協同發展就必須建立省際橫向生態補償機制,政府層面建立健全與生態補償相關的法律法規,京津冀三地設立專門的生態補償政府機構,同時完善縱向生態補償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協同發展戰略下的京津冀省際間建立「成本共擔、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橫向生態補償機製成為一種可選的良策。橫向生態補償機制遵循誰受益、誰付費,責、權、利對等的原則,較大程度地調動生態提供地區的積極性。通過橫向生態轉移支付機制的有效構建,使京津冀地區綠色協同發展的內生動力得到真正激發,實現京津冀運用經濟槓桿進行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形成保護和治理的協同發展長效機制。
-
【實踐新論】科學推進大氣汙染治理生態補償機制
強化生態補償機制的頂層設計 之所以要建立生態補償機制,是因為一個區域為了保護生態環境可能會付出一定的成本,但帶來的生態環境的積極變化會使相鄰區域受益。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建立有效的生態補償機制,合理體現生態環境作為公共品的價值,統籌區域協調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和反覆強調生態補償機制建設。
-
建立和完善與水有關的生態補償機制項目部分專題研究招標公告
《建立和完善與水有關的生態補償機制研究項目任務書》已經水利部批覆,項目所需資金已落實。現擬對「建立和完善與水有關的生態補償機制項目」中的「與水有關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研究」和「不同類型經濟活動對與水有關的生態環境影響及生態損益關係分析」專題研究項目進行招標。招標人為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特邀請願意承擔本項目的單位投標。
-
探索中國特色生態補償制度體系
作者: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生態環境補償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 劉桂環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筆者在認真學習四中全會《決定》精神的基礎上,結合對生態補償政策的長期跟蹤研究,就落實生態補償制度、探索中國特色生態補償制度體系提出若干建議。 生態補償是以保護生態環境,可持續利用生態系統服務,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的,根據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生態環境保護成本、發展機會成本,綜合運用政府和市場手段,調節生態環境保護各利益相關方之間關係的制度安排。
-
生態補償問題國外研究進展綜述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生態補償已成為當前國際公認的重要的生態環境保護手段之一,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廣泛實踐,也引發了眾多學者的關注。本文嘗試通過全面梳理近年來發表於國外主流期刊的相關研究文獻,詳細述評國外關於生態補償的概念、機制設計與效應評估等核心問題的研究進展。
-
生態補償研究項目通過鑑定
本報訊 近日,由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等單位共同完成的科研項目「江西東江源區流域保護和生態補償研究」通過專家鑑定予以結題,並經審查成為符合登記條件的江西省2010年度第二批132項科技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