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系統服務評估為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提供重要科學依據。自然植被對生態系統服務的供給十分重要,但在人類活動與土地開發等多因素驅動下自然植被正迅速減少。近年來,西雙版納低海拔地區大規模種植橡膠,導致當地自然植被面積減少,相關生態系統服務供給水平降低。因此,亟需探索協調農林經濟和生態可持續的發展與保護修複方案。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景觀生態組副研究員白楊等運用InVEST模型評估4個與當地利益相關者密切聯繫的生態系統服務指標(碳儲存、氮輸出、沉積物持留和產水量)隨海拔的空間分布差異,以及不同植被類型生態系統服務供給能力的權衡與協同。研究表明,低海拔地區(400-800 米)的橡膠林佔據大多數土地面積(65.97%)。高海拔地區(1000-2400 米)由於人類活動相對減少,天然林比例相對較高(42.58%-59.25%)。高海拔地區的各項生態系統服務供給能力顯著好於低海拔地區。但是,高海拔地區耕地帶來的化肥使用或加劇區域水質汙染與水土流失風險。
鑑於此,該研究提出不同海拔地區的生態管理和修復策略:(1) 800米以下區域,嚴格保護與修復季節雨林等天然林,嚴格限制橡膠林擴張,提高天然林的生態防護水平。(2)800-1000m區域,適度開展「環境友好型橡膠+林地」的農林混合模式,加強對落葉季雨林和山地雨林的保護,提高其固碳能力。(3)大於1000m區域,保護季風常綠闊葉林、暖熱性針葉林等天然植被,發展生態農業,減少農藥化肥使用,修復與提升其水源涵養、土壤保持和生物多樣性維持功能。(4)天然植被是生態系統服務供給的重要保證,建議通過構建利益相關者協商機制和電子商務平臺來實施生態補償和生態保護修復,提升利益相關者對該地區重要植被保護的積極性和參與度。
相關研究成果以Quantifying variations in ecosystem services in altitude-associated vegetation types in a tropical region of China為題,發表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
西雙版納不同植被類型生態系統服務供給能力層次聚類結果
來源: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溫馨提示:近期,微信公眾號信息流改版。每個用戶可以設置 常讀訂閱號,這些訂閱號將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因此,如果不想錯過「中科院之聲」的文章,你一定要進行以下操作:進入「中科院之聲」公眾號 → 點擊右上角的 ··· 菜單 → 選擇「設為星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