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系統服務評估研究獲進展

2021-02-28 中科院之聲

生態系統服務評估為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提供重要科學依據。自然植被對生態系統服務的供給十分重要,但在人類活動與土地開發等多因素驅動下自然植被正迅速減少。近年來,西雙版納低海拔地區大規模種植橡膠,導致當地自然植被面積減少,相關生態系統服務供給水平降低。因此,亟需探索協調農林經濟和生態可持續的發展與保護修複方案。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景觀生態組副研究員白楊等運用InVEST模型評估4個與當地利益相關者密切聯繫的生態系統服務指標(碳儲存、氮輸出、沉積物持留和產水量)隨海拔的空間分布差異,以及不同植被類型生態系統服務供給能力的權衡與協同。研究表明,低海拔地區(400-800 米)的橡膠林佔據大多數土地面積(65.97%)。高海拔地區(1000-2400 米)由於人類活動相對減少,天然林比例相對較高(42.58%-59.25%)。高海拔地區的各項生態系統服務供給能力顯著好於低海拔地區。但是,高海拔地區耕地帶來的化肥使用或加劇區域水質汙染與水土流失風險。

  

鑑於此,該研究提出不同海拔地區的生態管理和修復策略:(1) 800米以下區域,嚴格保護與修復季節雨林等天然林,嚴格限制橡膠林擴張,提高天然林的生態防護水平。(2)800-1000m區域,適度開展「環境友好型橡膠+林地」的農林混合模式,加強對落葉季雨林和山地雨林的保護,提高其固碳能力。(3)大於1000m區域,保護季風常綠闊葉林、暖熱性針葉林等天然植被,發展生態農業,減少農藥化肥使用,修復與提升其水源涵養、土壤保持和生物多樣性維持功能。(4)天然植被是生態系統服務供給的重要保證,建議通過構建利益相關者協商機制和電子商務平臺來實施生態補償和生態保護修復,提升利益相關者對該地區重要植被保護的積極性和參與度。

  

相關研究成果以Quantifying variations in ecosystem services in altitude-associated vegetation types in a tropical region of China為題,發表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

西雙版納不同植被類型生態系統服務供給能力層次聚類結果

來源: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溫馨提示:近期,微信公眾號信息流改版。每個用戶可以設置 常讀訂閱號,這些訂閱號將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因此,如果不想錯過「中科院之聲」的文章,你一定要進行以下操作:進入「中科院之聲」公眾號 → 點擊右上角的 ··· 菜單 → 選擇「設為星標」

相關焦點

  • 地理資源所在森林生態系統功能評估與結構優化研究中獲進展
    地理資源所在森林生態系統功能評估與結構優化研究中獲進展 2017-11-03 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因此,在贛江流域及其典型區開展區域和景觀尺度上的生態系統服務權衡/協同效應研究,對區域森林生態系統的結構優化和功能評估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 青海省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與生態資產評估研究項目全面完成
    歷時三年半,由國家林業局生態監測評估中心、青海省林業廳、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北京林業大學共同完成的「青海省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與生態資產評估研究」項目全面完成。  該項目通過整合我省多來源、多尺度、多過程、多時相的生態環境數據,結合大規模的野外調查和長期定位觀測數據,利用3S技術和開發改進的生態系統過程模型、生態位模型、經典方程等技術方法,全面評估了我省全區域森林、溼地、荒漠、草原、農田五大生態系統及三江源、青海湖流域、祁連山區等重點生態區域的服務價值和生態資產。
  • ...山東東營溼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與保護對策研究」項目...
    2019年12月16日,我辦組織來自北京林業大學、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東營市自然資源局、山東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等單位的專家,在北京召開了聯合國綠色經濟行動夥伴計劃—中國東營市綠色經濟試點示範項目(三期)「山東東營溼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與保護對策研究」項目評審總結會。
  • 國家標準《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規範》發布
    本報訊 記者吳兆喆報導 3月6日,國家標準《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規範》(GB/T 38582-2020)發布,自2020年10月1日起實施。這是繼《森林生態系統長期定位觀測方法》(GB/T 33027-2016)和《森林生態系統長期定位觀測指標體系》(GB/T 35377-2017)之後,中國森林生態系統長期觀測研究與服務功能評估系列國家標準中發布的第三個標準。
  • 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IPBES)全球評估報告...
    2019年3月27日,生態環境部在京組織召開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以下簡稱IPBES)全球評估報告專家研討會。自然資源部、中國科學院、西南大學、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培訓與研究中心等部門和單位的專家學者受邀參會。
  • 生態系統服務、生物多樣性和土地管理的社會感知評估
    因此,該研究評估了PPGIS的效用,以確定生活在保護區內和周圍的人們如何看待各種生態系統服務和生物多樣性,以及他們對土地管理的偏好如何在整個景觀中分布。城市景觀管理涉及許多現有的城市空地,例如公園,遊樂場和住宅綠地等,並涉及眾多參與者和組織,其實踐對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作為研究領域,它還需要進一步的理論發展和共同的定義。
  • 典型湖沼溼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價研究年度總結會在京召開
    國家林業局政府網4月27日訊 近日,林業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重大項目「典型湖沼溼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價研究」項目2012年度總結會在北京舉行。  會上,項目負責人對項目進行了簡要總結,重申了典型湖沼溼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價研究的重要性及任務的緊迫性,並著重明確了項目研究中的要點、難點。
  • 煙臺市首次發布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成果
    □記者 楊秀萍 報導  本報煙臺訊 10月25日,煙臺市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成果新聞發布會舉行,這是煙臺市首次全面系統評價森林生態服務功能、作用和貢獻的有益探索,對弘揚生態文明新理念、全面推動國土綠化、譜寫森林城市美麗煙臺新篇章,具有重要意義
  • 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實現路徑
    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把看不見、摸不著的生態效益轉化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既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重要舉措,更是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有益探索。  日前,記者採訪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典型林業生態工程效益監測評估國家創新聯盟首席科學家王兵,他從宏觀理論到具體實踐,講述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一些模式與路徑,以及生態價值核算的最新進展,全方位展示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重要意義。
  • 山西省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成果新聞發布會
    省林業廳廳長任建中,省林業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張雲龍,中國森林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網絡管理中心主任、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態與環境保護研究所首席科學家、民進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兵,省林科院研究員孫拖煥介紹山西省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成果並回答記者提問。
  • 【中國科學報】生態系統服務:搭建人與自然的橋梁
    從生態文明建設重大科技需求、構建國家生態安全格局、加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三方面需求出發,生態系統服務研究要解決三個科學問題:「生態系統服務形成和相互作用機理」「生態系統服務集成評估方法」「生態系統服務與科學決策的整合途徑」。  「1997年,由中科院資助,中國生態區劃研究得到支持。
  • 內蒙古大興安嶺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結果出爐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8月1日,中國內蒙古森林工業集團揭牌儀式暨內蒙古大興安嶺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新聞發布會在牙克石市舉行。發布會對內蒙古大興安嶺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與價值評估成果和內蒙古森工集團發展改革成果進行介紹。據悉,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生態系統每年通過光合作用固定的碳匯當量為2329.58萬噸/年,折合成二氧化碳為8541.79萬噸/年,相當於吸收了內蒙古自治區工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67.26%,佔內蒙古全區工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三分之二。
  • 生態系統服務:搭建人與自然的橋梁—新聞—科學網
    從生態文明建設重大科技需求、構建國家生態安全格局、加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三方面需求出發,生態系統服務研究要解決三個科學問題:「生態系統服務形成和相互作用機理」「生態系統服務集成評估方法」「生態系統服務與科學決策的整合途徑」。 「1997年,由中科院資助,中國生態區劃研究得到支持。
  • 我國海島生態系統綜合評估研究取得新進展 已在廟島群島開展示範應用
    近日,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岸帶科學與海洋發展戰略研究中心科研人員在海島生態系統綜合評估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發表在環境科學與生態學領域TOP 期刊。論文第一作者為池源副研究員,通訊作者為中心負責人劉大海博士。
  • 遼寧舉行森林溼地草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12月24日遼寧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全省森林溼地草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有關情況  12月24日10時,遼寧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請省林草局發布介紹全省森林溼地草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PNAS:歐陽志雲等生態補償研究獲進展
    作為聯繫生態系統服務提供者和受益者、整合生態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效途徑,生態補償在全球範圍內得到廣泛應用,但目前對生態系統服務供給者、受益者的成本效益以及生態系統服務供給者生計變化關注很少,影響著生態補償項目的公平性與效率。尤其是生態補償項目參與者受到補償後的生計變化,可能通過影響區域經濟結構和自然資本而最終改變項目的總體效果和可持續性。
  • 雲南省自然保護區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報告正式發布
    12月13日,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對外發布雲南省自然保護區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報告。 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是人類能夠直接或間接從生態系統中獲得利益的功能,將為揭示生態系統服務的重要性和價值,科學評判保護成效,把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觀念融入決策體系,妥善處理好保護和發展的關係提供重要的依據。
  • 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一些服務,如侵蝕控制,根據其時間尺度和影響的直接程度,可以分別歸類於支持功能和調節功能。由此可見,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是人類文明和可持續發展地基礎。  ◆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  隨著生態經濟學、環境和自然資源經濟學的發展,生態學家和經濟學家在評價生態系統服務的變動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生態環境評價已經成為今天的生態經濟學和環境經濟學教科書中的一個標準組成部分。
  • ...全國率先實現森林、溼地、草地「三位一體」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
    央廣網瀋陽12月25日消息(記者張靜)遼寧省林業和草原局昨天發布:在中國林科院的大力支持下《遼寧省森林溼地草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已經完成編制,在全國率先實現了森林、溼地、草地「三位一體」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
  • 自治區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站召開廣西農田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
    12月29日,自治區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站組織有關專家召開《2015-2019年廣西農田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報告》專家評審會。會上,編制單位就《報告》編制情況進行了匯報。經評審,與會專家認為此《報告》測算方法合理,數據詳實,指標涵蓋全面,準確評估了廣西農田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具有較強的指導性,可為廣西制定農田生態保護和糧食安全等相關政策措施提供科學依據。原則同意《報告》通過評審,並提出優化完善《報告》的意見和建議,要求編制單位進一步修改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