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雌激素是具有類似動物雌激素生物活性的植物成分,屬於植物化學物質的一種,具有抗癌、抗氧化和抗過敏作用。已發現有幾百種植物中含有植物雌激素,包括異黃酮類、木酚素類、香豆雌酚等,以大豆異黃酮為代表。植物雌激素可發揮雌激素和抗雌激素兩種作用。
科研已證實植物雌激素對機體激素代謝有影響,表示雌激素對某些腫瘤生長有輕度促進作用,植物雌激素可以在人體肝臟內,誘導一種性激素結合球蛋白的合成,而這種物質可增加與雌激素的結合,從而降低雌激素的促腫瘤細胞生長作用。並且植物雌激素還可以減少人體內源性細胞生長促進物質的形成。
所以植物性雌激素具有抗腫瘤作用,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結腸癌、胃癌、肺癌及卵巢癌。並且,人體實驗結果表明多吃大豆及其製品,還可以增加骨密度。
據以往經驗,大家較為關注的事情,還是大豆異黃酮和乳腺癌的關係。
雖然大多人都知道,更年期女性食用大豆食品有利於減輕更年期的不適症狀,而且有利於預防老年女性的骨質疏鬆。但同時也有很多女性患有乳腺增生、子宮肌瘤,醫生會告誡她們不能喝豆漿,不能吃豆製品,避免增加乳腺癌的危險。那麼,到底是怎樣的呢?
多項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在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和歐美的亞裔女性中,吃大豆製品的數量,和乳腺癌風險之間呈現負相關。至今沒有研究證明喝豆漿、吃豆腐會促進乳腺癌發生。
2015年,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得出的結論是,大豆異黃酮不會增加乳腺癌、子宮內膜癌等女性相關癌症的危險,有研究令更年期女性服用大豆異黃酮(也就是我們說的植物雌激素)3年以上,亦未發現不良作用(SchmidtM, Gynecol Endocrinol. 2016)。
也有臨床研究證明,即便是已經患上乳腺癌,在治療期間攝入含大豆異黃酮的食物和補充品,對疾病的治療和進展也是有益無害的,能減少復發,改善預後(Messina M, AJCN,2014)。
雖然不排除極少數女性可能對大豆異黃酮有特殊敏感,或者有大豆蛋白質有過敏問題,但絕大多數女性不必因為害怕乳腺癌而遠離豆漿和豆腐。通過食物攝入尤其安全,因為大豆中除了大豆異黃酮,還有植酸、蛋白酶抑制劑、凝集素等成分,它們都有抑制癌細胞增殖的作用。
掃描下面二維碼,添加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孫建平臨床營養醫師微信,可接受個性化指導。
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康養思及普公眾號,在這裡有更多的營養「乾貨」,為腫瘤患者及普通人群提供正確的營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