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帶石斑魚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至非洲東岸、紅海,東至西太平洋,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包括臺灣南部、東北部及蘭嶼、綠島、澎湖海域。主要棲息於水質較混濁的沿岸礁區,亦常被發現於汽水域,幼魚則經常出現於砂泥底之河口域、沼澤區或舄湖。
青斑體長橢圓形,側扁而粗壯,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9-3.7倍。頭背部斜直,眶間區微突。眼小,短於吻長,點帶石斑魚因皮比較敏感,成魚容易因搬運而紅腫潰瘍,遠距離運輸難度較高。
點帶石斑魚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深受海內外市場歡迎,具有較高經濟性價值的食用魚,臺灣西南部的重要養殖魚之一。
點帶石斑魚營養豐富,肌肉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和水分的含量充足分別為19.14%、1.41%、0.99%和76.63%。
18種胺基酸總量為21.85%(佔鮮樣),其中人體必需的8種胺基酸含量為8.87%,佔胺基酸總量的40.59%,4種鮮味胺基酸含量為8.53%。
清蒸做法
1.姜3 g切細絲,其餘切成片;蔥段5 g切成粗絲,用清水浸泡待用。
2.魚加工清洗後,在魚身兩側各斜剞四刀,用精鹽3 g、料酒5 g、薑片、蔥段碼味15分鐘。
3.將碼味後的魚放入蒸盤中,淋上由精鹽、料酒、胡椒粉、味精、鮮湯調成的味汁,放入蒸櫃中蒸10分鐘熟透取出,淋入醬油,撒上薑絲、蔥絲。
4.鍋內放油,用旺火加熱至120 °C時,淋在魚身上,燙出姜蔥香味成菜。
註:
本文來源:網絡,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果涉及著作權或轉載出處有誤,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