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和現實生活中,某些事物或現象在一定條件下,必定會導致某種確定的結果,像這種「確定性現象」,正是通常自然科學各學科的研究和認知主體:尋求這種必然現象的因果關係,把握數量規律。
那麼自然界、現實生活中除了「確定性現象」,就沒有其他現象了麼?大千世界中的萬事萬物之間滿是必然性的因果關係麼?顯然世界不是那麼單調的!有些現象在一定條件下,它的結果就是不確定的。因為這些現象是受主要條件,以及許多次要條件或偶然因素共同作用的,而對偶然因素往往難於預料和掌握,導致無法建立必然的因果關係,對結果給出確定的答案。而這種「不確定性的現象」就叫做隨機現象。
在自然界,社會生產實踐中,隨機現象十分普遍。在同樣條件下,進行多次同一試驗或調查同一現象,所得結果不一,且無法預測下一次所得結果;從表面上看,結果似乎是雜亂無章、毫無規律可循的。但實踐證明,如果同類的隨機現象大量重複出現,其總體就呈現出一定的規律性,並且隨著觀察次數的增多而愈加明顯。
這種大量的同類隨機現象所呈現出來的集體規律性,叫做統計規律性。而概率論和數理統計就是研究統計規律性的數學學科。
概率論的產生和發展
概率論產生於17世紀的保險事業,但也來自賭徒的請求,為數學家們提供了思考概率論的問題。
1654年,一個賭徒向數學家帕斯卡提出一個困擾他很久的問題:
兩個賭徒相約賭若干局,先贏 m局的人勝出,並獲得全部賭本。但當其中一人贏了 a (a<m)局,另一人贏了 b (b<m)局的時候,賭博中止。問:賭本應該如何分法才合理?
1657年,著名的荷蘭天文、物理兼數學家惠更斯企圖單獨解決這一問題,並寫成了最早的概率論著作《論機會遊戲的計算》。
近幾十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概率論廣泛應用到國民經濟、工農業生產等學科領域。興起了諸如資訊理論、對策論、排隊論、控制論等以概率論為基礎的應用數學學科。
說到隨機現象的研究,還有一個與概率論密切聯繫的同類學科——數理統計。但概率論、數理統計、統計方法又有各自不同的內容。
【概率論】基於大量同類隨機現象的統計規律,對隨機現象的結果可能性作出科學客觀的判斷,並對其可能性大小做出數量上的描述,從而形成一整套的數學理論和方法。與其他數學學科相比,在研究方法上,概率論有其特殊性:
概率統計是通過觀察、試驗、調查的基本研究方法,對大量同類隨機現象進行研究。但作為數學學科的一個分支,反映隨機規律的本學科的定義、公理、定理確定的,不存在任何隨機性;概率統計的研究中,使用的是「由部分推斷全體」的統計推斷方法。因為隨機現象的範圍很大,不可能也沒必要全部進行觀察、試驗。由部分資料所得出的結論,要全體範圍內推斷其可靠性;隨機現象的隨機性,是指試驗、調查之前。即對於每一次試驗結果,只可能是不確定結果中的某一種確定結果。【數理統計】應用概率的理論來研究隨機現象的規律性;嚴格的理論證明實驗所得到的統計方法;並判定各種方法的應用條件、公式、結論的可靠程度和局限性。致力於根據一組樣本來判定某一現象發生的概率,並控制發生錯誤的概率。
【統計方法】關心的是概率論和數理統計方法在各種具體問題中的應用,而不去注意其理論根據、數學論證。
概率論的內容
概率論所研究的內容包括隨機事件的概率、統計獨立性和更深層次上的規律性。在客觀世界中,存在大量的隨機現象,隨機現象產生的結果構成了隨機事件。用變量來描述隨機現象的結果,就叫做隨機變量。
概率是隨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數量指標。如果隨機事件只有有限個可能的結果,且概率相等,那麼這種隨機現象叫做「古典概型」。
隨機變量有有限和無限的區分,又根據變量的取值分成兩類:離散型隨機變量,一切可能的取值能夠按一定次序一一列舉,比如二項式分布;非離散型隨機變量,可能的取值充滿了一個區間,無法按次序一一列舉,比如正態分布。
數理統計的內容
數理統計包括抽樣、適線問題、假設檢驗、方差分析、相關分析等內容。
【抽樣檢驗】通過對子樣的調查,來推斷總體的情況。那麼接下來的首個問題是抽樣究竟要抽多少,於是產生了「小樣理論」,在子樣很小的情況下,進行分析判斷的理論。【適線問題或曲線擬合】根據積累的經驗數據來求出理論分布曲線。那麼數理統計中的適線問題就是要解決:根據什麼原則求理論曲線?如何比較同一問題中求出的幾種不同曲線?選配好曲線後,又該如何判斷誤差等問題。【假設檢驗】用數理統計方法檢驗產品時,先作出假設,然後根據抽樣的結果,在一定可靠程度上對原假設做出判斷。【方差分析或離差分析】用方差的概念去分析由少數試驗就可以做出的判斷。由於隨機現象在自然界、社會和科學實踐中廣泛存在,為滿足現代工農業、近代科技的發展需求,形成了許多諸如隨機過程、資訊理論、極限理論、試驗設計、多元分析等數學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