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清華錄取通知、首創浙工大撓頭討論社、獨家創作詩歌上百篇、他的生活融進了數字的理性和文字的優雅!
他就是 2016級理學院學生
陳嘯

步履不停,從討論班到清華直博
「多參加討論班是我認為比較重要的學習方法之一。」大二開始,陳嘯作為撓頭討論社首創之一,他認為,討論社不同於一個人獨自鑽研,在這裡每個人可以聽到大家的見解,聽講的效率也比獨自學習要高很多。
「有些時候,主講的證明中也存在錯誤,如何快速地指出問題並完成證明,這對主講者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正如陳嘯所說,他也在一次次宣講中,鍛鍊了自己的瞬時思維能力。同樣,討論班的同學對陳嘯也有極高的評價,討論班同學表示:「他很喜歡動腦筋,創意十足,每次和他交流總會碰撞出很多思想的火花。」
2019年春,清華的直博考即將開始,在別人加班加點、熬夜複習之時,陳嘯卻沒有打亂自己的生活節奏。他根據自己的計劃去學習,不急不緩、不驕不躁。並且,由於在討論社的多次宣講,很多考試需要的知識,他早有接觸,對於這部分的知識,這些新的知識點對他來說只需做到複習。
從討論班到清華,「熱愛」二字貫穿始終。陳嘯直言,自己加入討論班,沒有任何功利的目的,只因興趣。熱愛是一顆種子,在無人處隱秘生長,最終收穫累累碩果。
初心未變,被基礎數學的美所震撼
大一那年,陳嘯參加數模比賽,贏得了一等獎。首戰告捷,讓陳嘯萌生了參加2018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的念頭。備賽路上,陳嘯的心態十分平穩,他回憶道:「我對我的隊友有信心,我也篤信我可以將模型建立出來。」最終在數模老師的指導下,陳嘯及其團隊斬獲大賽一等獎。
此外,陳嘯對基礎數學的喜愛是發自內心的。他的數學系老師這樣評價他:「陳嘯有著對數學永久的求知慾和嚴謹的數學邏輯,也有勇於探索,善於發現,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陳嘯自己也展現出對基礎數學深深的熱愛,他認為基礎數學,只要你深入的研究過,就會深深地被其中的美所震撼。在別人眼裡枯燥且晦澀的數字,在陳嘯的概念裡更像是一件藝術品,「基礎數學是追求優美的過程,這種過程的優美在於其具有創造性而不失嚴格的思路。」在他看來,對基礎數學的學習更多的是一種對真理的探求。
陳嘯坦言:「如果帶有功利心去學習數學,那會學得很痛苦。」對他來說,探索數學是一個永遠不會重複的精彩過程。
在這過程中,總會有新問題的出現,也總有不同的解決方案,這是他熱愛數學的原因。
不負時光,詩意可居
陳嘯攝影作品Loften極光
陳嘯攝影作品霧裡金門大橋
陳嘯的生活絕不僅僅只有數學,在日常生活中,他還喜歡哲學、藝術、文學……寫詩是陳嘯高中時養成的習慣。到目前為止,陳嘯總共寫了兩百多首詩。
城裡人用木桶裝紅酒城外人用木桶裝火藥遠處的帆船將太陽從海水中撈起醃製了一晚青藍的光線鮮甜鮮甜......城外人用木桶裝火藥 遠處的帆船將太陽從海水中撈起醃製了一晚青藍的光線鮮甜鮮甜......
陳嘯的詩有的俏皮,有的沉重,記錄生活,記錄思想。在他看來,靈感來源於生活,生活中的事物並不是主體,事物之間的複雜而有趣的關係才是主要的。陳嘯的詩句不僅僅是他的所見所聞,也住著他那萬裡挑一的有趣靈魂。
同時,陳嘯也認為文學和數學之間有著相似之處,兩者數學和文學都注重『問題的如何可能』,而非『問題是否可能』。文和理的碰撞,仿佛在冥冥之中,有著某種深層次的關聯。
陳嘯攝影作品,攝於聖巴巴拉
他的輔導員對此深有感觸:「他喜歡寫詩、喜歡旅行、喜歡藝術!他同樣也認為數學就是一門藝術,裡面有很多美的東西值得去探尋。」
一路走來,陳嘯對數學的熱愛始終不減,「相信他可以帶著這份美好的心情,走得更遠。未來可期,加油,少年!」
不驕不躁,無名無利堅持著初心而又不斷開拓自己的工大男孩過著有溫度的生活
來源:浙江工業大學 文字/ 王蕭揚 孫海洋 圖片 / 陳嘯 推送 / 蔡含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