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公裡跑進20分鐘難嗎?要怎麼練才能跑進20分?

2020-12-03 跑步時光機

大家好,這裡是跑步時光機,本專欄的內容主是解決在跑步中大家比較關注的問題,比如如何挑選合適自己的裝備?遇到傷病該如何恢復和預防?如何備戰馬拉松?如何提高自己的跑步成績?如何通過跑步瘦身?如何科學的補充營養等等,讓大家能夠科學無傷的跑步,跑得長長久久。

今天要討論的問題就是:5公裡如何跑才能跑進20分鐘?

5公裡,一個很神奇的距離。對於初跑者而言,5公裡是他們的第一個目標,也是最容易實現和突破的一個距離,跨過了5公裡這道坎,才會有勇氣向10公裡,20公裡甚至全馬發起挑戰。

對於大部分跑者而言,5公裡的成績大概是在25分到40分之間,這對身體的鍛鍊已經足夠了。但是對嚴肅跑者而言,這樣的速度顯然是不夠的,跑進20分鐘甚至更快才是他們的目標。

有些跑者跑過全馬或者半馬之後,可能會對5公裡不屑一顧,認為沒必要對5公裡進行專項訓練。這是不對的,5公裡能夠跑得快,才是你全馬或者半馬進步的保證。看看那些馬拉松成績跑得好的人,他們的5公裡成績絕對不會太差。提高5公裡的成績,是能夠助你在馬拉松成績上實現飛躍的。

在跑圈中,5公裡跑進20分鐘是大神和高手的分界線,很多跑者為了這目標孜孜不倦的訓練著。對有些跑者而言,5公裡跑進20分鐘內並不是很難,但有些人也許一生都跑不進20分鐘。

那麼,該如何提高5公裡的速度呢?怎樣訓練才能夠讓自己的5公裡能夠跑進20分鐘呢?

5公裡如何跑進20分鐘

5公裡想要有進步,就必須要做到這三點:

1、擁有強大的核心力量。

只跑步不練力量就是在耍流氓,力量弱是你沒辦法跑太快的原因之一,同時也是你容易受傷的原因之一。

要知道我們做的每一個動作都不是靠單個肌肉來完成的,都是多個肌肉協調完成的。而核心肌群在跑步中起著承上啟下的樞紐作用,當你的核心力量強了之後,就可以保證運動身體的穩定性,從而提高跑步的經濟性,讓你跑得更輕鬆,更快。

核心肌群指的就是附著在腰椎、骨盆的肌群和髖關節周圍的肌群,總共有29塊,將這些肌群都鍛鍊好了,跑起步來將會變得更為輕鬆、省力和持久。

這裡介紹幾個動作,平時可以多練一練,這為後來的提速會有很大的幫助。

1、深蹲。

注意幾個要點:深蹲時腰背要挺直,臀部向下蹲坐,蹲至大腿與地面平行,注意膝蓋不要超過腳尖。

2、臀橋。

注意幾個要點:平躺在地,收緊腰腹,將腳靠近臀部,依靠臀部發力將其上頂,要確保肩膀和膝蓋在一條直線上。

3、平板支撐。

注意幾個要點:手臂屈肘支撐,收緊核心,臀部、肩部與腳部在一條水平線上,不要塌腰或者駝背。

這些基礎的練核心動作適應了之後,可以再嘗試些升級版的動作,這些日後我再專門寫。

2、擁有足夠好的耐力。

想要擁有足夠好的耐力,長距離慢跑是少不了的,它是提升有氧基礎耐力必備的跑法,在每周可以進行一次長距離慢跑。

當然,僅僅通過長距離慢跑是沒辦法有效提高速度耐力的,特別是你想跑速度的時候,會因為乳酸清除能力不夠,導致乳酸堆積越來越多,就會越跑越累,直至跑崩了。

所以,在長距離慢跑的基礎上,要稍加一些改變,加一些速度訓練進去。

就比如今天要跑個15公裡的有氧跑,在跑完10公裡之後,後面的5公裡可以加一些速度訓練進去。比如,每隔1公裡配速就提高5-10秒,逐漸加速至15公裡跑完。

又比如在最後5公裡可以完成一次法特萊克跑,比如跑個3分鐘5公裡比賽配速,然後慢跑一分鐘;再用比5公裡比賽配速快10秒的配速跑個2分鐘,慢跑30秒;再用比上次速度快5-10秒跑1分鐘,慢跑30秒;再最後衝刺跑來個200米左右,慢跑1分鐘恢復;接著倒著順序跑回去。

通過這樣的跑法,可以提高機體的排乳酸能力,讓你在跑5公裡的時候不會因為乳酸堆積太快而降速。

3、通過間歇跑提高最大攝氧量。

想要提高5公裡的跑步速度,間歇跑是少不了的,雖然它又苦又累,但是對速度提升是非常有幫助的。

間歇跑跑法如下:

先熱身10分鐘,之後跑個2-3公裡讓身體適應跑步狀態,接下去開始間歇跑。

第一組:用85秒跑完400米,也就是330的速度,跑完休息85秒;

第二組:用3分鐘跑完800米,也就是345配速的速度,跑完休息3分鐘;

第三組:用4分42秒的速度跑完1200米,也就是355配速的速度,跑完休息4分42秒;

接著倒著回去跑,先用4分42秒跑1200米,然後就是3分鐘800米,最後85秒400米;

如果在跑的時候,越到後面越跑不下去,說明你的實力還不夠,要適當的降低一些難度。

當年能夠輕鬆的完成這一組間歇的話,就說明你已經有5公裡跑進20分鐘的實力了。

業餘跑者5公裡想要跑進20分鐘,是需要努力去訓練的,它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忍受得了訓練的苦,才能迎來成績進步時的喜悅。

跑步速度一快就喘得厲害?間歇跑,讓你不再一跑步就拼命喘氣

相關焦點

  • 30分鐘跑完5公裡,這個水平怎麼樣?
    但是如果作為一個經常跑步的老手來說,5公裡是最常見的一個跑步距離了,對於保持身體健康來說,每天能跑一個5公裡是非常好的選擇。那麼30分鐘跑完5公裡,這是一個什麼水平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跑步5公裡的10個等級,看看你在哪一個級別吧。
  • 5公裡跑進20分鐘就是王者級別?3個技巧,讓你邁上新臺階
    通常而言如果5公裡能跑進25分鐘以內便已經是非常優秀的成績,但如果要想再進一步提升到20分鐘以內,想必要付出更多努力,畢竟這是一個不可跨越的鴻溝。對此也有網友說,5公裡能跑進20分鐘就已經是王者級別了。5公裡如何跑進20分鐘呢?要知道1公裡跑4分鐘,事實上也並不容易。以下小編推薦三個辦法,讓你可以逐漸進階,達成高級跑者的目標。
  • 5公裡跑進20分,一學就會!
    6分鐘 適合人群:一次跑8-10公裡,一周4次,可以在5分40秒至45秒間輕鬆完成1公裡路程的跑者 嘗試在30分鐘內完成5公裡跑,雖然具有挑戰性,但對於初學者、缺乏鍛鍊者,以及長期以娛樂為主的跑者而言,還算是可以實現的目標。
  • 5公裡如何跑進20分鐘?跑步教練告訴你秘訣!看看你屬於哪一級
    對很多跑步老司機而言,五公裡不過就是一個熱身的距離。對新手小白而言,勤快鍛鍊一下,五公裡跑進半小時的問題也不大。 但,五公裡跑進20分鐘,說實話,對大多數跑者而言真的很難了。能20分鐘跑完5公裡的,在業餘跑者中可以說是跑步大神了。
  • 3公裡跑進12分鐘?你認為這是什麼水平?
    跑步一直是很多人熱衷的一項運動,而且近幾年健身運動的普及越來越廣,喜歡和參與到跑步當中的人也越來越多,與此同時各種大大小小的馬拉松比賽也是層出不窮但是跑步除了這種超長距離的耐力跑之外還有一些中等距離的跑步是鍛鍊和測試一個人耐力和爆發力很好的選擇比如說像1公裡3公裡和
  • 田徑5千米跑和5公裡健身跑的區別在哪裡?普通跑者需要分清楚
    男子田徑5千米的世界紀錄是12分37秒女子田徑5千米的世界紀錄是14分11秒田徑的5千米跑和我們通常說的5公裡跑是有區別的,因為前者是為了挑戰身體極限,普通人的5公裡健身跑,耗時大多在25分鐘以上,其中30-40分鐘的居多,如果哪一位朋友5公裡能跑到20分鐘,那他通常會被跑友們稱為大神級,但這個速度和真正的田徑比賽還是有很大差距的,這其中主要有兩個原因:是健身5公裡跑屬於慢跑範疇,通常體力還會留有餘量,因為健身跑步中很少有人會竭盡全力去跑5公裡的。
  • 5公裡的配速如何提升?附5公裡配速等級表,對照參考
    那麼為什麼新手要從5公裡開始呢?從難易度來看,5公裡的距離不算太遠也不是太近,具有一定的挑戰性。跑完大概需要30-40分鐘,作為跑步新手,如果能不間斷跑完5公裡,就意味著具備了30分鐘中強度耐力運動的能力。從日常訓練來看,在跑步場地的選擇上5公裡也有它的優勢。
  • 跑步:隔天跑每天4-5公裡 每次20-30分鐘是正道
    原標題:跑步:隔天跑每天4-5公裡 每次20-30分鐘是正道 醫學指導 廣州體育學院運動醫學教研室主任廖八根教授 廣東省人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主任醫師譚寧 跑步愛好者信奉的「每天跑步一小時,多活七年」的信條,受到網上一則信息的衝擊
  • 風靡跑圈的5公裡跑步測試,進來看看你是哪個等級!
    而對於普通跑者來說,大部分人都保持在30-40分鐘之間, 而當你想突破5公裡的PB、跑進30甚至20秒以內;女子:20分00秒以內。
  • 跑步十公裡,要如何跑才好?一般需要多久?
    跑步十公裡,前提是跑步,不能走,再慢也要連續跑下來,一般需要70分鐘左右,慢的需要90分鐘,快的需要34分鐘,34分鐘到90分鐘應該就是一個業餘跑步愛好者的用時。如果是快走的話,怎麼也需要100分鐘左右才能走完十公裡。
  • 慢跑5公裡需要30分鐘,什麼水平?
    5公裡,是很多跑者經常跑的一個距離。以前剛開始跑步那會,覺得速度就是跑者的王道,所以拼命的練習速度,只為追求擁有更好的成績。但是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觀念也發生了改變,不再一味地追求速度,而是為了健康,所以基本上現在我跑5公裡,都是以6分的配速在慢跑。
  • 5公裡跑多少分鐘,就是什麼樣的等級?不是誰都能天天跑步
    基本上都有著5至10年的跑步經驗,5公裡的成績基本上都是破20分的。他們是專業的跑者,天天跑步也是進行著專業的訓練。他們想要的,並不止是健康,而更多是想要參加馬拉松比賽,並拿得名次。對專業跑者來說,天天跑步並沒有感覺到身體疲累。因為他們有著多年的經驗,漂亮的跑姿和強健的力量,所以他們天天跑步,還能跑得超快。
  • 3公裡跑進「多少分」才能通過軍事科目考核?答案在這裡!
    上高中或者大學的時候聽到老師說要測試800或者1500,回應老師的是一片哀嚎。現在3公裡對於各位戰友來說,卻已經是家常便飯了。3公裡作為部隊的常規考核項目,當然也會出現在軍考的考核內容當中,那麼計分方式是怎樣的呢?
  • 為什麼說10公裡成績能決定你全馬跑多快?
    當個人的耐力水平已經達到一個當前極值時,提高速度是下一步必須要做的。撰文/柳條編輯/柳條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最近有跑友留言問達子,說自己平時要上班,跑步鍛鍊的時間有限,月跑量最多200公裡,該怎麼練習才能提高馬拉松成績呢?
  • 為什麼說10公裡成績決定你全馬能跑多快?
    很多業餘跑者,馬拉松成績提高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進入瓶頸期,這個時候你會覺得無論怎麼訓練似乎都很難再進步。這時候,很多專業運動員和經驗豐富的教練就會提到5000米和10000米的專項能力訓練。也就是說,當個人的耐力水平已經達到一個當前極值時,提高速度是下一步必須要做的。既然10公裡成績對全馬成績影響很大,那麼業餘跑者如何提高10公裡成績?
  • 5公裡跑25分鐘是什麼水平?這速度已經很快了吧!你覺得呢?
    5公裡,對我來說實在是太熟悉了,至今,我還是大多數堅持著每天跑5公裡。個人感覺5公裡是跑步圈裡最為被大家接受的跑距。相對來說,5公裡對於經常跑步的人來說,並不是很長。對於沒怎麼跑的人,也並不是很短。所以5公裡算是跑步圈裡的一個標準,我的朋友圈跑步打卡最多的也是5公裡。
  • 一般人跑10公裡,多長時間才能算是比較好的水平?
    一般人跑10公裡,多長時間才能算是比較好的水平?像業餘跑者,跑十公裡,四十五分鐘到五十分鐘,這個屬於高水平了。業餘跑步愛好者,頂尖的跑者十公裡能跑進四十分鐘以內。
  • 先看看你10公裡、半馬成績是否達標
    比如你一年前10公裡能跑45分鐘,但最近一年訓練懈怠,估計就比較難跑到340以內;再比如氣溫10度左右跑出了半馬PB 1小時50分,之後跑全馬比賽卻遭遇20以上高溫,可能跑進4小時也成問題。  因此,長距離不是跑的越長越好,按照5-6成力的體感控制在90-120分鐘之內比較好。
  • 為什麼5公裡才是跑步的關鍵距離?你能跑到哪個級別?
    於是,網友們紛紛曬起了自己的5公裡跑。比如,小編的朋友就曬了一張圓圓的軌跡圖,也是5公裡,並正能量地寫道「加把油,爭取跑進28分以內。」事實上,韓寒在高中是長跑體育生,後來放棄了訓練。直到去年才重新開始跑步,恢復跑步後的第一個五公裡也跑了30分鐘。
  • 50分鐘跑完10公裡,在「跑步界」屬於什麼水平,進來對比一下吧
    最近有朋友問小編,一個人用時50分鐘跑完10公裡大概什麼水平,在跑步界屬於什麼段位呢?天啊,一般人能夠跑完1000米就都累得氣喘籲籲了,更何況是跑十公裡呢,不管時間是多少,只要能夠跑完十公裡的肯定是大神啊,哪裡還分什麼段位啊。其實,筆者作為一位一名純業餘的跑步愛好者,跑齡5年了,對這個問題特別有發言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