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曾稱中國胃催盛非洲鱷魚養殖業,13日,美國石英財經網又解釋了中國人為什麼愛吃鱷魚肉。
作者以第一人稱講述了自己吃鱷魚治病但並未成功的經歷,而《本草綱目》記載,鱷魚肉「至補益」,能治療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美國石英網13日報導標題:中國人為什麼愛吃鱷魚肉
全文如下:
23歲的我一直在與過敏性鼻炎(在西方叫做花粉症,hay fever)作鬥爭。小時候,父母曾讓我試用治療過敏的非處方藥,還有一種中醫偏方:雞蛋花加中國黑蜂蜜煮雞蛋。
去年,他們做了一種像奶昔那樣粘稠的白色肉湯,並告訴我這有利於治療呼吸系統。這種湯味道清淡,嘗起來像豬肉湯,而肉的味道像雞肉。
其實它是鱷魚肉。很多廣東人(我也是廣東人)都吃過,或出於好奇,或因為其藥效。
在非洲,鱷魚養殖業正盛,與中國市場需求不無關係。業界估計,整個非洲鱷魚養殖業目前年增長幅度為22%。中國大陸、香港及臺灣地區加在一起佔非洲鱷魚出口市場份額的85%。去年,非洲各國共向中國出口價值約1.96億美元的鱷魚。
「四條腿的板凳不吃,兩條腿的活人不吃,天上飛的飛機不吃,地上跑的火車不吃,水裡遊的輪船不吃」,這個段子常被用來調侃廣東人除了這些,其它通吃不誤,甚至與2003年「非典」有關的果子狸。
鱷魚作為中藥被食用至少可追溯到16世紀的明朝。據《本草綱目》記載,鱷魚肉「至補益」,能治療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家人說吃鱷魚肉能養生,每隔一兩天,冰箱裡就有一塊真空包裝的鱷魚肉,」22歲的廣東居民孔敏瑩說,她不知道這些肉從哪兒來,只知道是鱷魚背部的肉,而且「相當貴,大概500塊」。
「鱷魚肉算得上大餐,」25歲住在廣州的潘某說,「我曾在湛江(廣東西南部城市)一家高檔餐廳吃過。」它的烹飪方法很多,包括但不僅限於燉、煮。中國最近的一個節目(9日央視財經頻道《消費主張》播出的《消暑夜市全攻略——瀋陽》——觀察者網查詢),就展現了中國北方的鱷魚肉燒烤攤,每串賣30元。
中國的在線購物平臺上也有新鮮鱷魚肉銷售。他們大多號稱有治哮喘的功效,售價從1斤半129元到4斤310元不等。
據英國BBC報導,供應食用鱷魚肉只是非洲鱷魚養殖業發達的原因之一。奈洛比一個飼養了3萬多條鱷魚的養殖戶穆克說,他還可以賣鱷魚皮,用來做鞋、手包、皮帶,大概能賣到123美元。
就個人而言,我並不熱衷鱷魚製品,而且吃鱷魚肉也沒有改善我的病。父母后來放棄了這個偏方,轉而尋找其他傳統中藥。
(觀察者網趙可心/編譯自Quar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