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因素」理論與報業受眾滿意度研究(圖)

2021-01-07 搜狐網

  目前,「受眾中心」觀念已經成為新聞傳播學界的普遍共識。受眾研究也隨著媒介市場的發展和變遷而進入一個嶄新的研究階段。作為一個重要的方面,受眾的滿意度研究卻遲遲未能成為關注的重點。

  以往,對滿意度的研究多集中在心理學、市場營銷和圖書情報學等領域,就算是對媒介受眾的滿意度研究,也多是電視觀眾的滿意度研究。針對報紙的滿意度研究問津者較少,也沒有什麼大的成果;同時,研究理念和方法沉悶老舊,很難適應受眾研究的需要。

適當引入社會科學其他領域的研究成果,不失為良策。這裡,管理學著名的「雙因素」理論就提供了這樣一個重要的研究視角。  

「雙因素」理論概述及分析

  「雙因素」理論又稱「激勵—保健」理論,是美國的行為科學家弗雷得裡克·赫茨伯格於1959年在《工作的激勵》一書中提出的。該理論來自赫茨伯格對企業工人的勞動態度的研究,他把影響人們工作行為的因素劃分為保健因素(維持因素)與激勵因素(滿意因素)。

  所謂「保健因素」,就是只能維持在一個可以接受的水平上,否則就會引起工人不滿的因素,包括工作環境、工作水平、監督方式、公司的規章制度等。這些因素不會對工人起激勵作用,因而不會引起生產效率的提高;「激勵因素」指的是能帶來積極態度、滿意和激勵作用的因素,這些包括成就、賞識、挑戰等因素。這些因素的介入,將起到強烈的刺激作用,激發職工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促進工作效率的提高。①

  在報紙的生產流通過程中,也存在這兩類因素。報社經常調整報紙內容來刺激受眾的閱讀欲望,促使受眾購買報紙;有些訂戶會從報社那裡領取一些禮品、獎品;在一些重大節日,報社還會開展主題活動,吸引受眾參與進來。這些舉措就像「鋼琴」上不同的「琴鍵」,對報紙的銷量增加和人氣提升方面的作用是不同的,有些是作用甚微,有些則效果良好,這就是「保健」因素和「激勵」因素在起作用。

  對報紙而言,「保健」因素就是使其作為報紙存在所滿足的必要條件,缺少了這些基本條件,報紙將名不副實。而「激勵」因素則可以直接影響報紙在受眾中的傳播效果。

  因此,識別出報紙的「保健因素」和「刺激因素」,就掌握了積極影響受眾的「秘密武器」,把受眾引向報紙所期待的方向,這對於報社的發展壯大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滿意度評價指標體系的構成

  這要從影響滿意度的各個環節說起。趙彥華在其《媒介市場評價研究——理論、方法與指標體系》一書中指出,「『讀者滿意度』是指讀者需求獲得怎麼樣程度的滿足。」並分析了讀者滿意度與市場佔有率之間的相關性,指出研究報紙受眾的滿意度,對擴大報紙的市場佔有率意義重大。她還說,「將讀者滿意度數值化就是『讀者滿意度指標』」②。

  影響報紙滿意度評價的因素包括相互關聯的四個方面:報紙報導內容評價指標、報紙版面設計評價指標、廣告評價指標和報紙印刷/發行評價指標。

  這四個方面又可以具體分出21個影響滿意度的具體因素:報導的時效性、報導的真實性、報導的準確性、報導的全面性、報導的深度、報導的趣味性、報紙的知識性、報紙的文化品位、生活類信息實用性、報紙的可讀性、與受眾的互動;版面編排水平、圖片使用、標題製作、文章編輯水平;廣告數量、廣告吸引力、廣告可信度;印刷質量、投遞時效、零購方便等等。

  這21個因素貫穿在報紙滿意度評價的始終,基本涵蓋了影響滿意度的各個環節。認識並使用這21個指標來構成滿意度評價指標體系對於了解受眾與報紙之間的內在規律大有裨益。  

辨識並區分「保健因素」和「激勵因素」

  以「雙因素」理論的視角來審視以上的21個影響因素,可以得出驚人的結論。詳見表1。

  1.報紙報導內容評價指標

  在報導內容方面,報導的時效性、真實性和準確性無疑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而其他因素體現的是更高的報紙運作水平,對受眾來說,滿足了報導的時效性、真實性和準確性是起碼的要求,這些因素只能使受眾認識到它是一份報紙,而對他們沒有刺激閱讀的功效。

  報導的全面性、深度、趣味性、知識性、文化品位、實用性、可讀性和互動性,對受眾的閱讀和購買行為有很強的刺激作用。一份報紙能夠全面深入地報導新聞事件,比那些所謂「易碎品」的新聞更能引起受眾的閱讀興趣,因為它告訴受眾的是新聞的來龍去脈,有故事的成分。這是採寫手法上對受眾的激勵作用;趣味性、知識性和文化品位分別對應的是新聞事業的娛樂性、教育功能和引導功能。這些功能可以進一步使受眾得到收穫和教益,也很有激勵作用;至於實用性、可讀性和互動性,都是照顧到受眾的心理而設置的,對生活有幫助的報紙更能贏得受眾的喜愛。

  2.報紙版面設計評價指標

  較高的文章編輯水平是確保報紙內容準確的必要保證,屬於基本的「保健」因素;而版面編排、圖片和標題製作都會在受眾的視覺上產生某種衝擊,誘發受眾的購買動機,屬於「激勵」因素。

  3.廣告評價指標

  刊登廣告是現代媒介的一項基本功能。在表1中,廣告數量的多寡不會成為受眾閱讀和購買該報的影響因素,它只是維持著報紙作為信息載體的功能,屬於保健因素;而廣告的吸引力和可信度,從視覺和心理上都會給受眾留下深刻印象,屬於激勵因素。

  4.報紙印刷/發行評價指標

  投遞時效和零購方便是保健因素,印刷質量是激勵因素。

  另外,價格也是一個值得考慮的評價指標。「受眾對內容的需求是靈活易變的,而且沒有止境。受眾對於書籍、雜誌、電影、音帶、碟片等媒介產品的消費需求,長期以來也一直受價格因素的支配。」③但是,應該把價格歸入「保健」因素,還是「激勵」因素呢?

  價格是一個靈活的因素,不能簡單地把它歸入「保健」因素或者「激勵」因素。原因是價格不能單獨成為滿意度的評價指標之一,它必須與內容相結合。它與內容的關係是這樣的「通常,當不同媒介產品的質量相同時,售價低的媒介產品銷量大;當不同媒介產品的售價相同時,質量高的產品銷量大」④。因此,當不同媒介產品的質量相同時,售價就是「激勵」因素,當不同媒介產品的售價相同時,價格就是「保健」因素。

  所以,在設計滿意度評價指標體系時,應當看到價格所處的具體位置,必須與內容的質量相聯繫來考量。  

設置滿意度評價指標體系的意義

  1.設置滿意度評價指標體系,通過劃分「保健」因素和「激勵」因素,能理清滿意度評價指標之間的關係,做到心中有數。地方黨報之所以難以與都市報爭奪市場,原因之一就是它們雖然具備了「保健」因素,但是,「激勵因素」不夠。也就是說作為一份報紙,它的基本功能具備了,但是,對受眾的閱讀和購買傾向刺激不足。

  報紙必須善於處理「保健」因素和「激勵」因素之間的關係。如果報紙以犧牲「保健」因素為代價而以更多的「激勵」因素吸引讀者,無疑其名聲將受到損害,不利於長久發展。如果報紙只看到了「保健」因素,而忽視「激勵」因素,長此以往,報紙也會難以辦出特色,在受眾中的滿意度會大打折扣。

  因此,理想的辦報思路是,「保健」因素是基礎,在這個基礎上不斷開發「激勵」因素。當然,這還要結合報紙自身定位。不同定位的報紙,其關注的「激勵」因素將有很大不同。比如《南方周末》,它也許更注重深度、文化品位和可讀性,而《北京娛樂信報》將更看重娛樂性、可讀性和互動性。

  2.認識到每個影響指標所屬的因素,有利於明確應當在哪個環節做出何種調整,做到有的放矢。設置滿意度評價指標體系的目的在於通過分析受眾對特定報紙的滿意度,發現報紙出現問題的環節和方面。

  但是最終目的還是在於及時糾正某些不良運作,最終使報紙在受眾群體得到更高的滿意度得分。

  3.滿意度研究應該建立在對受傳兩方關照的基礎之上。「保健」因素和「激勵」因素的說法,體現的是受眾一方;21個滿意度指標,體現的是媒介一方,這就避免了研究的片面性,做到了科學全面。

  「雙因素」理論幫助設置了滿意度評價指標體系,並開拓了研究視野,使受眾研究更具可操作性。將「雙因素」理論引入滿意度研究具有很強的建設性作用。

  注釋:

  ①張珏:《「三因素」理論在客戶滿意度研究中的探析》,《商業研究》2005年16期

  ②⑥趙彥華:《媒介市場評價研究——理論、方法與指標體系》,新華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

  ③④邵培仁、劉強:《媒介經營管理學》,浙江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作者單位: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責任編輯:安世者)

相關焦點

  • 受眾研究|新傳理論22
    特徵:個人因素:受眾個人因素使受眾具有強烈的自主性,會導致選擇性心理等,影響媒介效果。群體因素:作為群體中的個體受眾會受到群體的人際傳播和社會關係影響。群體規模和組織能力越強,受眾受到的約束力越強。環境因素:特定媒介的受眾由具有共同經驗的個人組成,但由於社會環境、民族文化等「環境因素」會導致傳播效果的差異。
  • 搞懂雙因素方差,原來這麼簡單
    但在現實研究中,一個變量的影響可能不足以說明差異效果。有時候還需要考察兩個甚至多個因素對因變量的影響。概念:雙因素方差分析,用於分析2個定類數據與定量數據之間的關係情況。例如研究性別、學歷對網購滿意度的影響差異;以及男(女)性中,不同學歷是否有著網購滿意度差異性;或者同一學歷時,不同性別是否有著網購滿意度差異性。
  • 媒介素養理論框架下的受眾研究新論
    媒介素養理論框架下的受眾研究新論 2018年05月21日 09:54 來源:《現代傳播》 作者:張開 字號 內容摘要:【摘要】中國大陸媒介素養研究已歷經20年的發展,無論是因應新媒體時代的呼喚,還是回應該領域研究進程中出現的問題
  • 對於受眾研究的歷史與現狀發展的認識
    摘 要:文章涉及的理論研究起始於20世紀初,伴隨著此時的大眾媒介迅速發展的是對於受眾的研究。那麼,在這一百多年的時間裡,受眾研究是如何發展的?在發展的過程中有哪些理論是具有特殊意義的(對後來的理論產生影響或者獨樹一幟)?研究在哪個時代是突然轉變且為什麼會有所轉變?現今受眾研究的熱點和難點又是什麼?
  • 從麥奎爾的受眾理論視角分析電視劇和網劇的差異
    來源:《視聽》2019年第7期 摘要:麥奎爾的《受眾分析》是傳播學中受眾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麥奎爾的研究,受眾是媒介和社會共同作用下的產物,隨著技術發展,受眾分化是必然趨勢。但極度細分並不會改變受眾出於共同的主流價值觀而對內容產生相似需求。
  • 2018.03:家規家訓與生活滿意度研究(王琪延等)
    內容摘要:本文基於中國人民大學休閒經濟研究中心於2017年進行的北京市居民家規家訓調查數據,運用結構方程模型研究對家庭環境、個人因素、他人影響、對家規家訓的認可程度以及生活滿意度的複雜交互影響關係,探討家規家訓對生活滿意度的影響
  • 如何分析用戶滿意度?這4種常用滿意度分析模型,一定要學會
    本文將介紹4種常用的顧客滿意度模型,以及如何使用SPSSAU進行這些模型的建立和分析。1、四分圖四分圖,又稱為四象限圖,是一種簡單實用的滿意度評價模型。通過四分圖能夠幫助研究者快速找出問題關鍵,區分出各需求指標的輕重緩急,從而制定出有針對性的執行方案。
  • 一座景區廁所滿意度研究,哪些因素最影響如廁體驗,如何改進
    從學術上講,學者對包括景區在內的旅遊廁所研究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宋娟等人梳理了從1984年到2016年國內有關旅遊廁所的文獻,指出我國旅遊廁所的理論研究弱於實踐研究,未來應深化旅遊廁所區域性、旅遊廁所的分類細化、旅遊廁所使用者、定性定量相結合等方面的研究。文章整理了中國知網(CNKI)從2016年到2018年國內有關旅遊廁所的文獻,發現報紙類居多,說明實踐依然強於理論研究。
  • 受眾研究的發展路徑的轉移以及這種研究轉向的成因
    一、受眾研究的發展路徑:權力中心向受眾偏移 受眾研究的發展路徑與傳播效果研究的發展具有密不可分的聯繫,大體上受眾研究發展路徑分為四個階段:被動的受眾、頑固的受眾、主動的受眾及狂歡的受眾。 (一)被動的受眾 受眾研究的源流發軔於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大眾社會理論。其核心觀點認為,受眾在本質上是一種被動的存在。
  • 簡述雙因素理論的主要內容。
    簡述雙因素理論的主要內容。 查看答案解析【正確答案】 赫茨伯格認為,造成員工不滿意的原因主要是工資報酬、工作條件、人際關係等。這些因素即使改善了,也不能使員工變得非常滿意,不能充分激發其積極性,只能夠消除員工的不滿。這些因素沒有激勵人的作用,但卻帶有預防性,有保持人的積極性、維持工作現狀的作用,故稱之為保健因素。另一類因素能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使員工感到滿意,這類因素稱為激勵因素。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雙因素理論的主要內容。
  • 伯明罕學派「主動的受眾」研究之緣起
    西方專業化的受眾研究自其誕生之日起,就秉承著濃厚的實用主義色彩,究其原因,正如絕大多數學者所公認的,研究活動的資金來源、關注內容、服務對象和研究方法,無一不承擔著再生產「行政化」「經驗化」受眾研究活動的角色,這也正是美國傳播研究主導下國際傳播研究的主導力量。
  • 鄉村的味道——淘寶「村紅」直播的受眾研究
    一、相關研究綜述 傳統的受眾研究大多根植於以傳統媒體為代表的歷史語境中,受眾表達自由有限,缺乏獨立思考與批判思維,傳播學研究中出現了從「傳者為中心」向「受者為中心」轉變。「使用與滿足」理論認為受眾不僅能參與到傳播活動中,傳播效果的反饋也依賴於受眾的配合,受眾才是傳播的主導者,媒介應該為受眾服務。
  • 2019.04:北京居民職住分離對生活滿意度的影響*
    ,並運用雙變量空間自相關法測算了兩者的空間相關特徵。研究發現,職住分離對北京居民生活滿意度有顯著負影響,城區居民受影響程度大於城郊居民。女性、低年齡、單身群體的生活滿意度受職住分離的影響更為顯著。從空間來看,生活滿意度與職住分離存在顯著空間負相關關係,主要有高—低和低—高兩種表現形式。從地理位置來看,呈高—低負相關的區域多分布在北京東部;呈現低—高負相關的區域多分布在北京西部。
  • 消費者接受理論的移動商務成功因素研究
    為此,從消費者接受問題的相關理論出發,結合B2C移動商務的消費者接受模型,研究B2C移動商務的成功影響因素,並從操作層面上提出相關成功因素的具體內涵。   網際網路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近幾年來,學者們和行內人士開始關注移動商務的研究。在1999至2002年期間,出現了很多關於移動商務如何給商業帶來利益的研究觀點,目前的研究重點更多的是轉向用戶,B2C移動商務的成功取決於消費者的接受。因此,本文在消費者接受模型的基礎上研究其成功因素。
  • 全國高等教育滿意度調查報告
    一、調查基本情況本研究借鑑了顧客滿意度理論模型和大學生學習與發展理論,構建了我國高等教育滿意度理論模型,具體包括教育總體滿意度、教育質量滿意度、教育公平滿意度、教育環境滿意度和教育期望值五個維度。
  • 客戶滿意度測評模型~常用的5個模型
    好長時間沒寫東西了,前段時間一直忙著做客戶滿意度提升相關的工作,作為一個理論先行派,在開幹之前,先了解了一下「別人家的」客戶滿意度評測模型,今天就把這份資料分享一下。一、四分圖模型四分圖模型四分圖模型:偏於定性研究的診斷模型。
  • 商業模式 | O2O電商外賣模式下重複消費意願影響因素研究
    199IT數據中心微信帳戶:i199IT在O2O電子商務模式下,本文以美國顧客滿意度指數模型(ACSI)為理論基礎,以結構方程模型為研究工具,構建包含平臺易用性、信息內容、服務響應、期望感知、消費感知、顧客滿意度和顧客重複消費意願
  • 基於消費者接受理論的移動商務成功因素研究
    為此,從消費者接受問題的相關理論出發,結合B2C移動商務的消費者接受模型,研究B2C移動商務的成功影響因素,並從操作層面上提出相關成功因素的具體內涵。   關鍵詞:移動商務;消費者接受;技術接受模型   Abstract:Mobile commerce is developing very fast in recent years.
  • 城市基本公共服務滿意度評價理論研討會暨藍皮書發布會
    城市基本公共服務滿意度評價理論研討會暨《公共服務藍皮書(2014)》發布會現在開始,本次論壇研討會和發布會由拉薩市委市政府主辦,拉薩市委宣傳部、中國社會科學院馬研院發展部、華圖教育共同承辦,今天上午是《公共服務藍皮書(2014)》的發布會,下午是城市基本公共服務滿意度評價理論研討會。
  • 傳媒觀察 | 從受眾視角看兒童電影研究
    湖南工業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金則霜在《傳媒觀察》2017年第8期刊文認為,這一現狀對兒童電影受眾研究提出了挑戰。從個體認知發展視角看,兒童電影受眾研究需關注不同年齡層的受眾在獲取、理解信息方面的不同;從社會認知發展視角出發,則關注兒童電影受眾通過媒介工具理解、甚至建構主流文化的過程。從社會心理發展階段視角看,兒童電影不僅要在內容上聚焦兒童的精神成長主題,更要重視兒童特有的、解決內在衝突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