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流逝越遠,人們對從前美好的東西越珍愛。那種縈繞心間的情愫就如千絲萬縷的流蘇被清風吹拂,風起的時候將搖曳生姿,風停的時候便安之若素。
在中國,人們對流蘇有一種特別的情結,想到流蘇就像看到中國結一樣,皆美好和吉祥。
流蘇常用於服裝和首飾。還有,冕旒,帝王頭上的流蘇,以珍珠串成,按等級劃分,數量有所不同。唐代婦女流行的頭飾金步搖,是其中一種。如今,人們製作和收藏一樣物件,也總少不了流蘇,比如說香囊和車掛,或者書籤,以不同色彩的絲線製成的穗子,打結在書籤上,夾在書頁裡,露在外面的穗子,既精緻又恰當。
羅曼·羅蘭曾經說過,人生應有兩盞燈,一盞是信仰之燈,一盞是理想之燈。夢想,需要靠自己去打拼,在築夢人生的旅途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在婺源,有一家田園鄉宿叫流蘇小築,不知這家鄉宿的主人是以怎樣的情懷去築夢,讓去過流蘇小築的人都流連忘返,沒去過的人,還在問路在何方。
流蘇小築鄉宿位於婺源縣秋口鎮、婺源東線旅遊線路上,距離婺源高鐵站、婺源汽車站均約18公裡。流蘇小築是一處面河靠山的田園鄉宿,共有19間客房,並提供配套餐飲、茶室、會議室多功能廳等功能。
流蘇小築鄉宿,全然以草、木、竹建築而成,且地面鋪了柔軟的地毯,進門後,赤腳在地毯上,勝似剛從沐浴間出來踩在腳毯上,舒適度頃刻從腳底滲入,像在沙灘漫步,又像在溫泉池裡小魚按摩,身心的疲勞瞬間釋放。其內,坐凳、茶桌、部分壁牆或隔間便用纖細的竹子緊密合成。房間布置和諧,線條優雅,細膩、動感,形成房間的基本格調和韻律。
在如詩如畫的婺源,越來越多的民宿各有千秋,流蘇小築的地理環境和創新理念可以說是別具一格。青山綠水、草木葳蕤、狗吠雞鳴、蔬果池魚、荷塘月色、幽幽花徑、一葉小舟、千年古樹等應有盡有。
建在大樹上的小木屋,可以容納十餘人品茗話桑麻。在此,可以了解和看見鄉宿周圍的蔬菜都是非轉基因,都是健康時蔬。留宿此地,每餐便可吃到應季瓜果蔬菜,飯桌上的黃瓜、茄子、南瓜、豇豆、玉米等,都是當日就地取材。
閒坐樹屋上,此地逗留,可以是一個萬物甦醒的清晨,也可以是一個夕陽西下的黃昏,甚至可以是煙雨濛濛一整天。眺望對岸青山如黛,或俯瞰河流輕輕的滌蕩,緩緩的流淌。
對著這裡布滿綠葉的窗外,看著大樹垂下兩根長長的藤葉,像極了流蘇,風起風落,動靜皆宜。
樹屋的露天陽臺,頭頂枝繁葉茂,陽臺間有一張圓形玻璃桌,似一面鏡子,樹影或光影折射其中,是最潔淨、自然、生態的護眼桌布。
看著大樹的倒影亦仿佛覺得,成長之路適當照照鏡子便是好的,大樹照鏡子,頭頂上的枝葉便可以看見自己的根部有多堅固,責任有多重大。人照鏡子,可以對比現在和過去有多堅強,夢想與現實還有多遙遠。由此可想,流蘇小築的每一個細節,不只是精緻,還令人深思。
樹屋拾階而下,便是長長的河流,靠岸處有一木船,見木船停靠水中,船槳還未划動,心已開始蕩漾。不知,將會有多少青年男女或恩愛夫妻,坐上那一葉小舟,劃在河中央,唱:妹妹你坐船頭,哥哥在岸上走……
再美的夕陽也會落山,再留念的山水也要上岸,再美的路總要歸家。回首間,突然發現行宿過的流蘇小築,讓人不知不覺過了一回陶淵明的田園生活。
一件質感好的衣服可以讓一個人穿得更加舒適,一盞用細膩的竹片編織的燈罩便可以讓一家鄉宿更加溫暖。
蜘蛛織網從來不是為了網住自己,它是為了網住一些經過的飛蛾和蟲子成為自己的囊中之物。我想,流蘇小築鄉宿的主人,建了十九間草木客房,種了滿地鮮花蔬果,也不是為了獨自享受安逸,亦期待更多熱愛田園生活的人可以從早到晚感受一回愜意的鄉宿生活。在這裡邂逅知音,用一盞茶、一炷香的時間感受生活原來還可以如此詩意美好。
訂房渠道:0793—7299333
電話:18979345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