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這本神書,講的是什麼?

2021-01-15 李秀筆記

《列子》一書,乍一聽,可能很多人以為自己不熟悉,事實上它卻是人們非常熟悉的一本書。在這裡,我先舉個簡單的例子,降低一下陌生感。「愚公移山」、「兩小兒辯日」都是出自其中。怎麼樣,是不是很熟?

按照歷史記載,此書距今應該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全書內容主要是由戰國時期列子、及其弟子所著的相關作品組成。在我國古代文學史、思想史和道家文化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說是一本非常偉大的先秦典籍。

這裡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研究者認為《列子》是魏晉時期(220-420年)所做,並非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在我看來,500年左右的歷史差,並不能抹殺《列子》一書的價值和重要意義,因此,這些研究者將《列子》說成「偽書」是不可取的。

在這裡,我主要從三個角度講述一下《列子》全書的主要內容。

從我國古代文學的角度來看,書中的寓言故事饒有趣味、包羅萬象、廣為人知,寓意深刻。千百年來,這些寓言故事一直激勵著華夏子孫前赴後繼,百折不撓。

讀《列子》,我們最初可能是被其中的寓言故事所吸引,因為《列子》的寓言故事極具趣味性,深入淺出,小孩子都能懵懵懂懂的理解其中的道理。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愚公移山」、「杞人憂天」、「兩小兒辯日」、「夸父逐日」都是《列子》一書中的名篇。

以「愚公移山」來說,我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奠基者徐悲鴻先生,就曾以這個寓言故事,創作了巨型中國畫《愚公移山》。我曾有幸在北京徐悲鴻紀念館近距離欣賞過此畫,其中體現出的中國人的力量是非常讓人震撼的。

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

當然,只有將愚公的上述語句,放在徐悲鴻先生創作此畫的年代(1939-1940),我們才能感受到其中表達的決心和毅力。

在今年(2020年)疫情期間,我們對抗冠狀病毒,靠的何嘗又不是這樣的精神呢?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夸父逐日,仔細體會都是如此。

從我國古代思想史的發展來看,《列子》一書包括了深邃的哲學內容。

愚公移山,表達了我們傳統文化中的一種矢志不渝、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的精神。

杞人憂天,凝結的則是我們傳統文化中,一種淡泊,不畏生死的坦蕩,在漫長的文化進程中,對於完全不必要的憂慮和擔心,逐漸演化成了一種人們會覺得非常可笑的態度。

兩小兒辯日,孩子們對於自然的觀察,並且按照自己的邏輯思路據理以爭,而孔夫子則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仔細讀其中的辯證邏輯,已經不是燒腦那麼簡單。

比如愚公移山中的愚公與智叟,從短期利益來看,一個愚一個智,從長期的結果來看,結果卻是恰恰相反。其中,蘊含的是哲學思想辯證法、矛盾論。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兩小兒辯日

兩小兒辯日,從邏輯學、辯論學上來說,兩小兒各執一詞,均可謂無懈可擊。哪怕現代人以科學來解釋,都需要很豐富的知識才能解決。其中至少需要包括人體科學(大腦,眼睛視覺原理)、地球大氣物理學、光學、天文學等等很多學科知識才能正確解讀。

從我國道家文化的角度來看,此書不僅是重要的道家經典,更是《道德經》的解讀和進一步延續,是《道德經》到《莊子》的重要中間節點和銜接內容。

從道家文化傳承來看,《列子》是一本道家經典典籍,也就是說這是一本講修行,如何修道的書。

在內容上,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人的養生、修身養性無所不包,是道家典籍的一個重要特點。舉例來說,在天文學上有「天體運動說」,有「地動說」,可謂精彩。再比如,杞人憂天的故事,其實是對當時的流星雨,以及隕石從天而降的真實歷史記錄,當時的杞國,就是現在山東的落星村。其中的養生說,更是比比皆是,其中的「天人合一」理念,與《黃帝內經》一致無二。

提起道家文化,我們一般馬上會想到《道德經》,然後是《莊子》,《列子》這本書似乎不那麼吃香。其實在歷史上,本書曾經有段時間非常流行,並被奉為道家經典,那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間,本書詔稱為《衝虛真經》。拋卻李隆基的荒唐不羈不談,皇帝的詔稱還是能說明一定問題的,這本書一定是有重要的道家傳承在其中。

從內容來看,《道德經》最為簡練、深奧,章節排列和文字內容排列至今爭議最大,《莊子》在三本著作中講述的內容顯得最為容易理解一些,而且邏輯清晰;而《列子》一書的內容則顯得雜亂,並與《莊子》的部分內容有所重合,按照學術界的考證,其中至少有17個章節完全重合。也就是說,《道德經》理解起來難度最大,《莊子》最容易,而《列子》的難度位列中間。受篇幅所限,在此就不再舉例論述了,有興趣的可以關注我的頭條。

當然,從三人在世的生平年代來考證,老子(約公元前571年-約公元前471年),列子(約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莊子(約公元前369年-約公元前286年),列子在老子與莊子之間。三者的文化傳承性,也能得到佐證。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從古代文學、思想哲學和道家文化三個角度,講述了《列子》一書的內容。從古代文學的角度來看,是豐富有趣的寓言故事;從古代思想史的角度來看,其中的包含的則是極其深邃的哲學內容;若從道家文化來看,則是道家典籍,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歷史,無所不包,修行的經典。

相關焦點

  • 道家人物除了老莊,就屬列子,出自《列子》的三個成語,真智慧!
    提到道家,我們首先會想到老子和莊子,老莊是道家學派的扛把子,可是還有一位道家人物列子。列子,又名列禦寇,華夏族,周朝鄭國圃田,今河南省鄭州市人。列子之,本於黃帝老子,主張清靜無為。《列子》又名《衝虛經》,是道家重要典籍。
  • 讀《列子》有感:影子裡的「秘密」
    諸位,壺丘子林是列子的老師,他告訴列子人生大道理就藏在影子裡,叫他自己去觀察,列子通過觀察自己的影子發現自己的影子是跟隨自己的身形變動的,悟出了「持後而處先」的人生道理。另一位老師關尹又跟列子講了上述一番道理,跟他說明「先知之理」。什麼是「先知」?類似於我們平常說的沙盤推演。
  • 這是一本神書,真不是吹,這書名字就叫《神書》!
    這是一本神書,真不是吹,這書名字就叫《神書》!到了玄幻火爆的時代,小說的書名就又不一樣了,比如《遮天》、《神墓》、《鬥破蒼穹》、《武動乾坤》、《萬界天尊》、《太古神王》等等,在名字上就能感受到一種霸氣,而到了現在的時代,這回就厲害了,如今是個腦洞出奇蹟的時代呀!小說書名越來越不得了,比如什麼《我穿越成一個國》、《我被系統託管了》、《我有一張沾沾卡》、《我奪舍了魔皇》、《我家後門通洪荒》等等,大家能感受到其中的風味吧!
  • 化學是變化的科學,讀完列子,才知道化學在古代並非煉丹那麼簡單
    講什麼內容?老師說,古代化學和道家有關,和煉丹有關。聽起來,古代化學實在過於神秘,是玄而又玄的內容,於是興趣不了了之。但是,古代化學的神秘色彩總是帶動我的好奇,古人在化學方面到底都研究了哪些內容?  當然後來讀完《列子》之後我才理解,愚昧無知的其實是我。  列子所講的變化之學,今天看來其實是有機化學,也許說是生物化學更準確,是我國古代的自然科學  《列子》一書的開篇,有很大一部分內容,都在講這種變化之學。  燕之為蛤也,田鼠之為鶉也。——列子  《列子》一書,變成蛤蜊的不是麻雀,而是燕子。
  • 這本神書讓起點尷尬無比,只好偷偷刪除,假裝它從來不存在
    這本小說讓起點尷尬無比,只好偷偷刪除,現在沒人再提它。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網絡小說多了什麼書都有,有些神作的出現會讓你直接懵逼。作為起點三大神書之首的《異天途》,其實並沒有什麼實質內容,完全是胡亂敲鍵盤打出來的字,和亂碼沒什麼區別。就是這麼一本書被發到了起點上,結果很順利的通過了審核。眾多苦逼寫手一看就怒了,這是幾個意思,那還有啥可說的了,大家開玩吧!於是一頓捧場,直接把這本神書頂的飛起,最後到了強推的位置。
  • 列子說有一個東西貫穿自然界食物鏈,生命沒有開始也不會結束!
    列子的《天瑞》一文不僅闡述了宇宙是怎樣形成的,而且還對宇宙作為一個整體,內部是如何運行做了說明,列子說:天地無全功,聖人無全能,萬物無全用。故天職生覆,地職形載,聖職教化,物職所宜。然則天有所短,地有所長,聖有所否,物有所通,何則?
  • 出自《列子》的名人名言,充滿了哲理,凝聚了智慧
    ——《天瑞第一》列子這是混沌的概念,含有對事物本質的認知觀。元氣、形體、本質都具備了,而沒有相互分離開,所以叫做渾淪(即混沌)。3、清輕者上為天,濁重者下為地,衝和氣者為人,故天地含精,萬物化生。——《天瑞第一》列子此語具有樸素的唯物論。
  • 杞人憂天:憂天者、憂人者和列子,三種哲學觀念的碰撞
    戰國前期著名道家學派思想家列子,與弟子以及其後學彙編了《列子》(又名《衝虛真經》)一書,對後世哲學、科技、文化等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中,就包含了諸如「愚公移山」、「兩小兒辯日」等膾炙人口的寓言故事。
  • 「兩小兒辯日」僅是小兒科,《列子》一書的哲學思想,何止燒腦
    列子:一個能御風飛翔的有趣的人在《莊子》一書的逍遙遊篇中記載,列子其人是能夠御風而飛的。誠然,在現代人看來,這只是個神話傳說,列子也不過是個傳說中會飛的神仙。但列子無疑是文字歷史記載中極少能「飛」的人之一,承載了古人的浪漫與溫情。
  • 被稱作網文第一的四本神書,引領一個時代,至今無人超越
    這期推給大家四本神書,每本都是在網文界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有太多的書友們都是通過這幾本書入坑的。話不多說直接進入正題。第一本全網搜索前十的網文小說《星辰變》起點首發,已完結。總推薦:668.64萬總字數:285.18萬這本書可以可以說是我吃西紅柿走上網絡文學巔峰的一部神書,這是番茄的txh第三本書,相對於作者前兩本來說文筆更加老練,雖然現在來看略現小白,但作者構架的宏大背景,人物設定的純粹熱血,依然是一本可以讓讀者爽到飛起的作品。同時這本書也是我吃西紅柿筆下鴻蒙三部曲的第一部,為後期的《盤龍》、《吞噬星空》成功吹起了衝鋒號。
  • 豆瓣評分9.4,這本神書的作者為你揭秘人類思維的本質!
    原標題:豆瓣評分9.4,這本神書的作者為你揭秘人類思維的本質! 1 參差多態乃幸福本源。這本書為時年34歲、第一次出書的侯世達贏得普利茲非虛構類作品文學獎和美國國家圖書獎。我知道這有點異想天開,可我真正喜歡幹的就是這個。
  • 什麼時候該停止思考?
    昨天拍攝了一段微視頻,所以停更一期,不好意思,辜負大家的期待了,那今天我說的話題,你絕對在生活中用的到,我先給你講個故事。有一個士兵中箭了,被送到醫生治療,醫生趕緊把他的未刺入身體的部分給據了,向他索取醫藥費,那士兵肯定不幹了,箭扎在我的身體,你怎麼就據了外面的箭,醫生說,這你得找內科大夫。
  • 中國出了一本神書,讀懂的兩個歐洲人,都成為現代科學殿堂級人物
    呂洞賓寫過一本書叫做太乙金華宗旨,這本書中所記載的主要內容,就是他修煉成神過程中發生的一些哲學領悟和具體的方法,這本書在中國很少人知道,但是在歐洲它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在1920年代的時候這本書先後被翻譯成德文、英文、義大利文等,叫做金花的秘密,在當時影響了很多歐洲的頂尖學者,其中影響最深的一個人就是榮格。
  • 道教講「承負」,佛教講「因果」,儒教講什麼?
    所以說「無為」並非無所作為,什麼事情都不做,而是應該按「道」行事,處世立命必須摒棄妄自作為,遠禍慎行,追求樸素節儉、清靜寡慾的境界。佛教佛教講因果,所以佛說:「諸法因緣生,緣謝法還滅。」一切存在著的事物叫諸法。
  • 寄生蟲講了什麼 寄生蟲講了什麼意思
    寄生蟲講了什麼《寄生蟲》講了一個底層人家與富貴人家之間發生的一連串離奇故事。影片對人性陰暗面刻畫露骨直白,具有很強烈的社會批判寓意。導演奉俊昊是目前韓國最有影響力的導演,之前的代表作《殺人回憶》、《漢江怪物》、《母親》等片,都是影迷心目中的經典。
  • 歸墟到底是什麼?歸墟一詞源自哪裡?
    這篇稿子來自於知北遊。東晉初期,有人偽造了《列子》,在《湯問》這篇裡,記載了商湯和夏革的對話,商湯問事物有大、小的分辨嗎?夏革說「有」,他舉「大」的例子就是龍伯國的大人,其中說到「大壑」,他說:「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裡,有大壑焉,實惟無底之谷,其下無底,名曰歸墟。八紘九野之水、天漢之流,莫不注之,而無增無減焉。」
  • 芒種 這首風靡抖音的歌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一想到你我就wu~~空恨別夢久wu~~燒去紙灰埋楊柳這首被抖音屢次翻唱的神曲是有音闕思聽成員Morri3on組合創作,由趙方婧主唱的古風流行音樂。歌曲以深遠的意境和充滿古風韻味的旋律深受粉絲們的喜歡。但這首歌的到底講了些什麼?
  • 佛教講的實像是什麼?
    大家認為這些是能看到、觸摸到、聽到是實像是真實存在的,其實在聖人的眼裡看這些看法是錯的,是看的不真切的,好像病眼看花一樣,聖人看這個世界淨若琉璃,沒有人我也沒有一件事發生或毀滅,我們的感官所認識的現象界並非實像,所以以現象界為實像就是把幻覺當實像,把不真實的當真實,佛陀講的真實不是我們理解的真實,那麼有人就會問,什麼是這個世界的實像啊,實像是空,是因為空,才能明白萬物緣起性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