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期
大家好,我是楊凱學長。昨天拍攝了一段微視頻,所以停更一期,不好意思,辜負大家的期待了,那今天我說的話題,你絕對在生活中用的到,我先給你講個故事。
有一個士兵中箭了,被送到醫生治療,醫生趕緊把他的未刺入身體的部分給據了,向他索取醫藥費,那士兵肯定不幹了,箭扎在我的身體,你怎麼就據了外面的箭,醫生說,這你得找內科大夫。
這個故事一定是虛構的,學長只是想說有很多事都是治標不治本。比如說醫院的大夫遇到緊急情況下,他們不會準確的看到患者的病症,他們第一做的是降低各種不良指標,缺什麼,來什麼,看到他開的每一張單,上面寫著,疑似病症啥,實際上具體情況,還需觀察。舉一個列子,你在賭場和大家賭牌,該輪到你出牌了,人家直勾著盯著你看,你沒有辦法每張牌經過理性的思考。換作醫生也是一樣,他不可能在極端的情況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短時間下結論,怎麼幹,幹哪裡?通常都是先把命給保住,以後商量決策。那為什麼我們的絕大決策都是治標不治本呢?因為人類的處理事情的件數有限,獲取信息的能力有限,大腦的處理速度有限,時間資源有限。那怎麼說的話,我們生活中大部分的決策都是治標不治本,這是最實際的方式。
在舉一個列子,你經常因為睡懶覺,上班遲到,你想治本,那就可難了,分析下,不喜歡這個工作,不喜歡這個企業,不喜歡你的同事等,你要想治這個本,確實要下點功夫(建議:一般是自己的心態問題,自己去調節就好,認真做好自己的事),那一般我們是怎麼解決的呢?定個鬧鐘嘛。用我們所謂的處理的工具幫助決定這個問題,雖不治本,但真的有效。
那有沒有除了治標不治本之外,還有沒有其他能做出決策的好方法?有兩個。
第一:壓縮選項
就比如你買股票,股票一大推,你怎麼買才讓你的股票有收益呢?比如你買美國的通用汽車,你一買,哇,你相信美國市場情況,車業市場情況,美國政策法規,這家公司的領導人背景,薪酬管理,創新資金,銷售量,銷售額,利潤,發展策略,售後服務,製造,材料渠道來源,生產技術水平,財務狀況,宣傳投入,定價,促銷等因素相對提高嗎。你需要去花大量的時間去做這些事,乾脆不買了,不幹了。這學長有方法,咱就買兩種股票,一個通用汽車,一個福特汽車,要麼一山坐穩,要麼一山做空。問學長一大推縮成兩個選項,還能不能壓縮為一個選項,還真能,不經過大腦思考,隨機選一個就行了。
第二壓縮我們選擇的時間
人類會面對一個典型的情境,只要把時間一代入,那就出現一個問題,「萬一以後遇到更好的,怎麼辦呢?」
在生活中,信息和選項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步出現在我們面前的,那我們怎麼確定以後會選擇出現更好的選項呢?這你需要記住37原則。舉一個列子,你去西瓜地裡摘最大的西瓜,只能前進,不能回頭,當你看到第37個大西瓜時,選擇你認為最大的西瓜第38個,大概率它就是最大的西瓜,這是從決策學得到的理論。
這個理論您去想吧,當然你想你見到的西瓜就和你有緣,你就覺得是他是你最大的西瓜。
我不是建議你相信這一套說法,只是建議不要去做窮盡理性的人,應該知道什麼時候該停止理性思考的人。(鄭秋冬就是這麼一個人)
歡迎大家評論,私信我
關注的話,兄弟,我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