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的《天瑞》一文不僅闡述了宇宙是怎樣形成的,而且還對宇宙作為一個整體,內部是如何運行做了說明,列子說:天地無全功,聖人無全能,萬物無全用。故天職生覆,地職形載,聖職教化,物職所宜。然則天有所短,地有所長,聖有所否,物有所通,何則?
這段話的意思是,天地不是萬能的,聖人也不是萬能的,世界萬物並不是都有用,天的職責是包裹宇宙萬物,大地的職責是承載萬物,聖人的職責是向民眾傳授知識,萬物的職責是各司其職,天有所短地有所長,聖人也會犯錯誤,萬物也有變化的時候。
所以物質之所以有生命,有形狀,有聲音,有色彩,有味道,都是各有各的作用,不能相互替代,生命可以死去,但是創造生命的機制卻不會死,有形狀的東西可以變成真實的物質存在。
但讓這個變化發生的自然法則卻不會變,而這些世間的形態都不是它們自己要這樣,而是一個看不見的自然法則賦予了它們這樣的屬性。
列子把整個宇宙看作是一個完整的系統,這個系統背後有一個自然法則在約束和支配每一個部件,甚至天和地也只是構成整個系統的一個部件而已。
自然法則賦予了每一個部件相應的功能和屬性,我們不要輕易改變它,,一旦改變,後果是會很嚴重的,因為你解決了老問題,又會冒出新問題。
比如轉基因農作物,通過基因編輯手段,你解決了病蟲害和產量的問題,但是新的問題如同定時炸彈一樣隱藏在那裡,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爆發,以上是列子的宇宙觀,下面是列子的生死觀。
列子在去衛國的途中,看到路邊一副骷髏,他指著骷髏對學生百豐說,只有我和他知道生命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你是不是會因為死亡而憂傷,為出生而喜悅,這句話說的很突兀,也很玄,什麼叫生命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呢。
列子接著舉了一個生命在不同生物體內循環的例子,來進一步說明生命的真相,他描述了食肉動物,食草動物和植物構成自然界的一個完整的食物鏈,表面上它們相互之間互為食物。
但在列子看來,那是生命在不同的生物體之間不斷轉換,列子認為生命一直存在,它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人只有在死亡之後才會明白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