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鏈和食物網
說課稿
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號考生,我說課的題目是《食物鏈和食物網》。接下來,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始我的說課。
(過渡:首先我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一、說教材
《食物鏈和食物網》是五年級下冊生物與環境單元的第五課,學生從《種子發芽實驗》、《蚯蚓的選擇》當中認識到生物的生存是需要一定條件的,並會根據自身生存的需要對環境條件進行選擇的。本課的內容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過渡:教師不僅要對教材進行分析,還要對學生的情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來我將對學情進行分析。)
二、說學情
五年級的學生在心目中建立起初步的生態系統的概念,形成「生物與生物之間是一個相互關聯的整體」的認識。對食物鏈和食物網的認識變得順理成章。雖然學生的科學意識在不斷的提升,科學素養也在不斷的提升,但是學生對平時的生活觀察較少,科普知識不足,導致在尋找食物鏈的時候有諸多困擾。所以教師應採用多種教學方式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過渡:基於對教材和學情的理解與分析,我將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會正確使用食物鏈、生產者、消費者、食物網等詞語描述生物之間的食物聯繫。
【過程與方法】
通過畫、找食物鏈,認識食物網,意識到食物網反映了群落和生態系統中的動植物的之間的複雜的食物能量交換關係。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大自然的神奇,認同生態系統的統一性,養成保護環境的意識。
(過渡:本著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了解學生特點的基礎上,我確立了如下的教學重難點。)
四、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
描述食物鏈、食物網的概念,並會畫簡單的食物鏈。
【難點】
尋找食物鏈,形成食物網,體會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五、說教學方法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將採用直觀教學法、活動探究法、討論法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興趣,在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所以我採用的學習方法是: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觀察歸納法。
(過渡:厚積而薄發,在做了一系列準備活動之後,我的教學過程將分為四個環節呈現。)
六、說教學過程
環節一: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上課伊始教師提出問題:你們看過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嗎?你知道動畫片中的主人公是誰嗎?繼續追問:喜羊羊吃什麼?灰太狼吃什麼呢?引出生物之間的食物關係,順勢引出新課。
這樣做能夠在一開課就創設教學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設下懸念激發學生思考質疑,開啟學生對於本課內容的好奇。
環節二:新課講授
第一部分:探究食物鏈
教師播放視頻:草原生態群落
視頻中看到的動植物,按照誰被誰吃的關係是什麼呢?
通過播放視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觀察能力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為探究食物鏈做好準備。
(1)誰被誰吃
引導學生按照「誰被誰吃」順序說一說。然後明確用箭頭將其連接起來。請生觀察,箭頭朝向誰?(指出是獲取營養的動物)
(2)分析食物關係,認識食物鏈。
繼續提出問題:想像一下,他們的食物關係像什麼連在一起?(鏈環)你能給他們起一個形象的名字嗎?能說說什麼叫食物鏈嗎?
師生總結:生物之間這樣一種像鏈環一樣的食物關係,稱為食物鏈。(板書:食物鏈)
緊接著在大屏幕出示薔薇花叢圖片,提問題問:你能根據圖中的生物說出它們之間的食物關係嗎?請寫出食物鏈。觀察這幾條食物鏈,你發現了什麼?(引導學生注意:起點、結束)
這幾條食物鏈中,樹葉和花能自己製造食物。我們把能自己製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產者,把通過直接或間接消費別的生物製造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費者。
並提問學生這幾條食物鏈中,誰為生產者、誰為消費者?
通過進一步畫寫箭頭表示生物之間的食物關係,強化食物鏈的概念。認識什麼是生產者,什麼是消費者。培養學生分析問題,歸納問題的能力。
第二部分:探究水田裡的食物網
展示圖像:在一片金色的稻田裡共同生活著這些動物,現在看大屏幕你認識它們嗎?水田裡除了這些動植物之外還有其他生物嗎?
請各小組拿出記錄單,在上面用不同的顏色畫出相關的食物鏈,並且進行小組討論。
交流後請小組分享討論的結果,各小組相互補充。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這些食物鏈,你發現了什麼?
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同學發現這些食物鏈交叉在一起就像網一樣,引出食物網的概念。
通過觀察思考,小組討論、交流匯報等活動,進一步提高學生歸納綜合思維能力,注意在討論分析活動中及時吸收別人的學習成果,體驗小組合作學習的樂趣。
環節三:鞏固提升
美國亞裡桑那州北部的森林實施獵狼護鹿的實例。
提問:請你預言一下,將會出現怎樣的後果?
師生總結: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密切聯繫的,只有保護好每一種生物,與生物和諧相處,我們的生活才會更美好。
通過這個實例拓展學生思維,分析食物鏈中某種生物的增減會引起其他生物怎樣的變化,樹立生命現象是運動的、普遍聯繫的觀點,突破教學難點。
環節四:小結作業
小結歸納不應該僅僅是知識的簡單羅列,而應該是優化認知結構,完善知識體系的一種有效手段,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這個環節我打算組織學生通過繪製概念圖歸納的形式達到對知識總結。
針對五年級學生素質的差異,我進行了分層訓練,這樣做既可以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可以使學有餘力的學生有所提高,從而達到拔尖和「減負」的目的。
七、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能夠體現教學重難點,方便學生梳理課堂中學到的知識,我的板書直觀而簡明,這就是我的板書設計
謝謝各位老師,我的說課到此結束!
中公教師精心為大家準備了說課試講備考資料,點擊「教師招聘面試」查看更多試講、答辯、說課等相關內容。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視頻示範即可查看各學科面試試講視頻
回復我要考特崗即可查看特崗考試備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