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講的實像是什麼?

2021-01-15 原覺大乘佛法


明心見性、清淨法身、圓滿報身、千億化身…覺悟內求,不離自性. 推薦指數:★★★★★


  什麼是真實,大家看到的一花一木,房屋,車子,街道,動物等這些不都是真實的嗎?大家認為這些是能看到、觸摸到、聽到是實像是真實存在的,其實在聖人的眼裡看這些看法是錯的,是看的不真切的,好像病眼看花一樣,聖人看這個世界淨若琉璃,沒有人我也沒有一件事發生或毀滅,我們的感官所認識的現象界並非實像,所以以現象界為實像就是把幻覺當實像,把不真實的當真實,佛陀講的真實不是我們理解的真實,那麼有人就會問,什麼是這個世界的實像啊,實像是空,是因為空,才能明白萬物緣起性空,才能圓融無有自礙,一切放下,來去自由。


  我所見到的這個世界怎麼就不真實呢?要了解佛家講的真實就要了解這個空,空的論定是由緣起一說,緣起性空。萬事萬物萬法都是緣起的,是在關係中確立的,此有故比有,此無故比無,有了這個才有了那個,這個沒有那個也就消失了,因此這些事物是無我的,其性本空的,不能獨立存在的,好像在沙中做城一樣,風一吹就無影無蹤了,萬法都是依緣而生,依緣而滅的。緣來了就有,緣散了就滅,這個事物並沒有來去實在的自性,沒有實體性,那麼萬法的本質本性就是空的,這就是空的本意,那麼說你見到有啊,怎麼能說沒有呢?佛陀講四個字就解決了,叫做假有真空,你見到的這個事物是假有,是會隨時變換的,有變成無,美女變大媽,金剛經教我們要泯滅三相,我相、法相、非法相,要悟解三空:我空、法空、空空。只有這樣才能體會到佛教的波若畢竟空。無論是執取我相,不悟我空,還是執取法相,不悟法空,或是執取非法相,而不悟空空,都是應當破除的。


  佛陀在《金剛經》裡講: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這個空是實相,因為空也沒有相,佛陀給他起了個名字,方便眾生理解說是實相。實相無相無不相,因為沒有相才能產生出所有的形相,雖然這些人事物的本性是空,但是在當下因緣聚合還有這個相存在,諸相性空,不滅諸相《金剛經》若見諸相非相者見如來,若能見所有人事物的相都是假相,一眼望穿看到他的實相,就能見到如來,這裡的如來就是實相的意識,如來是佛陀十大名號之一,何明如來,金剛經裡講:無所從來,也無所去,故名如來,不來也不去恆常存在,沒有變異就是如來,就是實像,就空性,也是我們眾生的佛性。心經裡講:不增不減、不垢不淨,不生不滅描述的也是這個空性的實相。

小編作偈:

自心內外無一物,不滅善惡諸法相
空有之間覺不二,十地頓超無難事

您看此文用 · 秒,轉發只需1秒呦!


弘揚正法願所有眾生都能明心見性

推薦閱讀:壇經 金剛經 楞嚴經

微信公眾號: ff4org長按複製

明心見性 真空不空

見一切相不著相 實相無相無不相

相關焦點

  • 道教講「承負」,佛教講「因果」,儒教講什麼?
    承負」即佛教中的「因果」,但又不同於「因果」。所以說「無為」並非無所作為,什麼事情都不做,而是應該按「道」行事,處世立命必須摒棄妄自作為,遠禍慎行,追求樸素節儉、清靜寡慾的境界。佛教佛教講因果,所以佛說:「諸法因緣生,緣謝法還滅。」一切存在著的事物叫諸法。
  • 實像、虛像、影子的區別
    折射中的凸透鏡成像你能分清這些像哪些是虛像、哪些是實像嗎?首先看實像從成像的原理上看,實像都是實際的光束照射到像的位置上,造成該位置被照亮而形成的。它其實是以水面為鏡面,物體在水中形成的虛像,真正的影子是什麼呢?
  • 學佛問答:佛教與外道宗教的區別是什麼?聽聽師父講得很清楚
    弟子問:佛教視其他宗教為外道,也同樣為其他的宗教所排斥。目前有位知名的佛教人士提出要三教歸一,要眾教平等,和諧相融,請問師父如何看待?如何處理其它外道的關係為好?五臺山圓照寺心利上師開示:佛教是最平等的宗教,佛教本身最平等,不排斥任何一個宗教,只是佛陀在世間當中為闡述人生宇宙的真理。什麼是真理?苦集滅道——四諦法。或者叫緣起法——如是因遇如是緣感如是果,或者主要是闡明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讓我們一切眾生明白這個道理——眾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成佛怎麼成的?
  • 【微課賞析】實像與虛像-初中物理-龍巖市微課大賽一等獎
    作品是「實像與虛像」,次作是我參加本市(福建省龍巖市)的一個微課比賽中的作品,獲得了市一等獎第一名。實像與虛像備註:作品公布已取得原作者的同意。「實像與虛像」在初中物理光學中,是學生們學習的一個難點,同時也是一個重點。學生們在考試中非常容易混淆而丟分,因為搞不清究竟是成實像還是虛像。這節微課,深入淺出的介紹了初中階段常考的幾種虛像例子以及實像的例子,幫助同學們理解和記憶。
  • 實像?虛像!
    例3 做凸透鏡成像實驗,當蠟燭距透鏡15cm時,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當蠟燭距透鏡18cm時,所成的像(    )A.一定成放大的實像B.一定成縮小的實像C.可能成縮小的實像D.可能成放大的虛像分析:物距是15cm時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說明15cm是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間,我們把它寫成
  • 2015中考物理複習:如何區分實像和虛像
    物體通過透鏡可能成實像,也可能成虛像。而實像和虛像的區別是什麼呢?   (1)成像原理不同,物體發出的光線經光學器件會聚而成的像為實像,經光學器件後光線發散,反向延長相交形成的像叫虛像。   (2)成像性質上的區別,實像是倒立的,虛像是正立的。
  • 八年級:判斷實像與虛像的方法
    實驗證明:1、什麼是實像?2、什麼是虛像?實際光線能用光屏承接形成像,這個像在物理學中稱為「實像」1、有實際光線形成的像為實像;2、能用光平承接的像為實像。2、(2019菏澤)下列關於平面鏡成像的說法,正確的是(    )A.平面鏡成像是光的折射現象B.平面鏡所成的像是實像
  • 中考物理知識點:實像和虛像
    中考物理知識點:實像和虛像        實像和虛像:   實像:是實際光線匯聚而成的像;光屏能承接到所成的像;物和實像在凸透鏡的兩側。能成實像的光學元件有:照相機、投影儀、攝像機。   虛像:是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交匯的位置;光屏不能承接到所成的像;物和實像在凸透鏡的同側。
  • 初二物理凸透鏡知識點:正確區分實像和虛像
    正確區分實像和虛像   物體通過透鏡可能成實像,也可能成虛像。而實像和虛像的區別是什麼呢?   (1)成像原理不同,物體發出的光線經光學器件會聚而成的像為實像,經光學器件後光線發散,反向延長相交形成的像叫虛像。   (2)成像性質上的區別,實像是倒立的,虛像是正立的。
  • 八年級物理:實像與虛像
    八年級:[製作]小孔成像實像:判斷實像的方法:1、由實際光線匯聚而成的像叫實像。2、能用光屏承接的像是實像。
  • 凹透鏡也能成「實像」【學科探究】
    提出問題  凹透鏡能成實像嗎?  猜想和假設  凹透鏡能否成實像,可能跟景物射來的光線性質有關。  設計實驗  將雷射電筒、凹透鏡和光屏依次擺放(如圖所示)。    用帶有圖案鏡的雷射電筒照射凹透鏡,並改變凹透鏡到光屏的位置,觀察成像情況。
  • 佛教≠迷信,佛教是「無神論」!
    佛教能打通生死之門嗎?師父有神通嗎?師父,我獨自念經的時候老是感覺有冤親債主在我身邊!師父,我時常感覺自己不自主的去做一些事情,這是佛菩薩在指示我嗎?……佛教不是迷信,是在唯心之上的「無神論」!學佛有十萬法門,佛陀將自己的般若智慧以佛教諸經典傳於後人,可是每個時代仍有不少人以偏執和偏信去學佛,世間多以迷信和偏見去看待佛教和三寶。
  • 「天」在佛教裡面實際的含義是什麼?幾乎沒人真懂!
    佛教講六道輪迴,六道輪迴就是地獄、餓鬼、畜生、人、阿修羅、天,這是六道輪迴。天當中有二十八重天,二十八重天用印度教的話來說,在傳統上來講,是有二十八種不同福氣的、不同能力的、不同神通的人。比如說我們現在一個學校一個年級分多少個班,什麼好一點的班,差一點的班,很多班。好的跟好學生,差的跟差學生,有二十八重天之多,這是印度教。
  • 【每日一題】實像和虛像
    實驗表明,實像總是     立的,實像和物體總是分居在透鏡的     (填「同」或「異」)側且實像      (填「能」或「不能」
  • 相忘集 學習筆記-117-【佛教十五題】-11-【第五講】吐火羅文-佛的勝利
    佛教十五題主題課,文字基礎稿由群主【安端】及群友團隊整理、校對提供。群友團隊名單如下:【安端】、周志華、王增惠、始料不及、大東135*****220、本節課音頻首次上線:2018-3-13本節課講《佛教十五講》的第五講——浮屠與佛。
  • 八年級:判斷實像和虛像的方法
    其中物體通過小孔所成的像在物理學中被稱為「實像」。2.光射到物體表面時,要發生光的反射,如果反射面粗糙不平會發生漫反射,如果反射面是平面就會發生鏡面反射。平面鏡成像就是鏡面反射的典型實例,在物理學中把平面鏡成的像被稱為「虛像」。
  • 2018中考物理知識點:實像與虛像的區別
    下面是《2018中考物理知識點:實像與虛像的區別》,僅供參考!   實像與虛像的區別     實像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當然也能用眼看到。虛像不是由實際光線會聚成的,而是實際光線反向延長線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 佛學智慧,什麼是佛教教義的基礎,什麼是感應道交
    所以,釋迦尼牟佛才是佛教的創立者,也是娑婆世界的教主,被後人尊稱為佛祖。一切的經典都是佛祖自性流露萬物的真相,都是佛祖的智慧,所以都一樣殊勝。無論什麼經典學說,都是圍繞佛祖所講的真相而來,萬變不離其宗,只是見解不同而已,最終還是萬法歸一。
  • 對話淨因法師:生命是延續的,佛教不講生死
    對話淨因法師(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淨因法師:生命是延續的,佛教不講生死主持人曾瀞漪:我們生一定會面臨死,但是人死一定會再有生嗎那麼生命是什麼呢?生命就像一個流淌的河水,它只有延續性,沒有生死。普通民間講生死,佛教不講生死,佛家講延續性,生命是延續的,它就是相當於陽光的那一種光的那個波,一步一步的往前走,一直在流淌。所以你說的有代表性,這樣它不一定很專業。
  • 佛教中的「羅漢」是什麼「級別」?
    那麼佛教裡的羅漢在佛教中的地位是怎麼樣的呢?羅漢堂裡的羅漢羅漢就是佛經中阿羅漢,他是佛教中小乘佛教的一種修行果位。……」《無量壽經》裡說:「極樂國土人民,有的在地講經,有的在地誦經,有的在地聽經、思道、坐禪,有的在虛空中講經,有的在虛空中誦經,有的在虛空中聽經、思道、坐禪。沒有得須陀洹果的,因此就得須陀洹果;沒有得斯陀含果的,因此就得斯陀含果;沒有得阿羅漢及不退轉菩薩果的,因此就得阿羅漢及不退轉菩薩果。根據不同的氣質 都能隨意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