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槓桿率是什麼意思?2017年中國居民槓桿率現狀

2021-01-08 閩南網

  追訪

  居民槓桿率上升過快

  「在過去十年,中國的槓桿率上升得很快,表面上企業槓桿率是最高的,但當前我們更應該警惕的是過去這幾年居民部門加槓桿加得很快,居民部門債務佔居民部門可支配收入的增長已經接近90%到100%,去年是標誌性的一年,中國居民部門的貸款超過了居民部門存款的增量,居民部門槓桿率高和房價有關係,這是一個潛在的風險。」日前,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投資研究室主任張明如此表示。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也直言,中國宏觀槓桿率在2017年出現下降,但是仍然相對偏高。分部門來看,主要是企業部門尤其是國有企業偏高,居民部門加槓桿速度較快。

  放眼全球,居民加槓桿最主要的用途是購買房產,所以各國居民槓桿率和房地產市場走勢高度相關。近年來,中國居民槓桿率快速攀升,被認為是我國此輪樓市繁榮的主要動力。

  華融證券統計,2016年一二線熱點城市居民債務/本地GDP的比為65%-70%(2014年為40%多),三四線城市這一比例為30%(近幾年變化不大)。從居民債務/可支配收入看,一二線熱點城市達到150%(2014年剛剛突破100%),三四線城市這一比例僅為60%。

  現象

  居民高槓桿催生房地產泡沫

  那麼,如果持續不抑制槓桿上升會有什麼惡果呢?

  海通證券姜超根據別國經驗總結出典型的歐美危機模式:在寬鬆貨幣政策的刺激下,居民加槓桿推動房地產市場發展,房價飆升進一步刺激居民加槓桿,在不斷循環作用下房地產市場也容易出現泡沫化,居民槓桿率飆升;而隨著通脹(或匯率)壓力的顯現,各國央行開始收緊貨幣政策,債務成本提高,達到一定程度後出現房產拋售、房價下跌,居民財富和銀行資產均縮水,轉入惡性循環的債務-通縮模式,居民破產、銀行債務減記導致槓桿率下降。姜超認為,絕大部分經濟體的居民槓桿率變化符合這一規律,

  姜超強調,居民槓桿率過快增長,用在資產價格泡沫的炒作上,短期內雖然對經濟需求也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但槓桿並沒有提升經濟增長的長期動力,這便為將來埋下了隱患。當利率上浮、房價下跌,經濟的脆弱性便暴露出來。

  聚焦

  抑制居民槓桿率須管好個貸投放

  抑制槓桿率意味著抑制新增貸款的瘋狂增長。事實上,對於大部分購房者來說,從去年3月各地樓市調控加碼之後已經領教到貸款的難度直線上升。

  「認房又認貸」、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等,既可有效堵住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執行過程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又顯著增加了住房炒作成本。監管還強化了商業銀行在個人購房貸款環節的借款人收入真實性審核,使不合格的貸款人無法鑽空子。央行營管部發布的信息顯示,去年北京市房地產信貸調控取得顯著成效,房地產貸款增加額與增速同步回落,個人購房貸款增速明顯回落。除了管好個人房貸,監管部門還及時發現了其他個人貸款的不正常增長,加大了對個人消費貸款、個人經營貸款用途的監管檢查,將不符合貸款門檻的借款人排除出去,進而在宏觀上降低了居民部門整體的債務負擔。

  深圳市房地產研究中心李宇嘉認為,抑制居民部門槓桿率必須要管控住個人購房貸款的非理性增長。要控制居民槓桿率,首先就要改變熱點城市房價「只漲不跌」、「長期上漲」的預期。其次,控制金融機構基於短期利益的融資行為。要嚴格落實「受託支付」(貸款直接支付到賣家),杜絕裝修貸、汽車貸等短期貸款違規進入樓市;嚴格落實近期五部委發布的資管新規,實現「去通道」、「去嵌套」;再次,保持適當的首付成數,要嚴厲打擊諸如「首付貸」、「尾款貸」、「贖樓貸」等變相降低首付的融資;最後,分散投資渠道、加快貸款證券化,避免槓桿集中,並實現房價平穩回調。(文/記者 程婕)

原標題:中國居民槓桿率到底有多高?

責任編輯:朱惠娥

相關焦點

  • 2020年槓桿率或將有限攀升
    2017年我國宏觀槓桿率僅上升了2.4個百分點,2018年甚至下降了1.9個百分點,因此,可以說「宏觀槓桿率高速增長勢頭已得到初步遏制」。依照前兩年的穩(去)槓桿路徑,2019年宏觀槓桿率的攀升有些意外。不過,鑑於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導致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以及2018年去槓桿速度過快需要調整,2019年槓桿率出現較快上升,亦在情理之中。
  • 「允許宏觀槓桿率階段性上升」是什麼意思?「水管」又打開了?
    「允許宏觀槓桿率階段性上升」是什麼意思?「水管」又打開了?一、 什麼是宏觀槓桿率,具體如何衡量?首先我們要弄清楚宏觀槓桿率是什麼含義。說起槓桿率,大家一般想到的是企業的資產負債率,也就是用總負債/總資產。而宏觀槓桿率反映的是一個經濟體的債務水平,通過一個經濟體的總債務/名義GDP進行衡量。首先來看分子端,一個經濟體的總債務,分別由非金融企業債務、居民債務和政府債務構成。而分母端方面,名義GDP(國內生產總值)=消費+投資+政府購買+淨出口,是反映經濟產出的指標。
  • 央行首次對宏觀槓桿率上升表示「鬆口」
    控制宏觀槓桿率被看作是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一個主要抓手。今年以來,在經濟增速下滑和信用擴張提速的共同作用下,宏觀槓桿率上升將是必然結果。受疫情影響,根據央行測算,一季度我國宏觀槓桿率提升了14.5個百分點。相比之下,2019年全年則是上升6.1個百分點。對於宏觀槓桿率上升,央行也多次表態。
  • 全面剖析中國企業槓桿率的異質性
    內容提要:本文基於Wind上市企業資料庫、工業企業資料庫和BVD Oriana亞太企業資料庫對中國企業槓桿率的結構特徵和風險進行測算、對比和分析,試圖全面的了解中國企業槓桿率的現狀。從宏觀結構來看,大企業的槓桿率是順周期的,而且上市企業順周期性更為明顯,而小企業槓桿率的周期特徵並不明顯;中國企業長期槓桿率分化而短期槓桿率趨同;製造業行業降槓桿比整體更為顯著。
  • 巴曙松:穩住槓桿率上升的斜率是更為現實的政策取向
    一、中國宏觀槓桿率特點:斜率陡峭、問題集中在國企與地方政府  2009年「四萬億」經濟刺激以來,中國宏觀槓桿率迅速攀升,從2008年底的141%上升到2016年底的254%,平均每年上升14%。2011年槓桿率出現小幅下降,但2012年之後繼續以年均15.6%的速度上升。
  • 張明、李曦晨、王喆|全面剖析中國企業槓桿率的異質性
    註:本文全名為「全面剖析中國企業槓桿率的異質性:規模、周期與盈利能力——基於三大資料庫的比較分析」,作為卷首文章發表於《金融評論》2020年第2期。由於篇幅限制,這裡僅給出內容提要、引言與結論。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
  • 張瑜評2020宏觀槓桿率:突發應急加槓桿 盡力而為求平衡
    居民槓桿:對整體槓桿率貢獻度抬升,貸款增速平穩下常態加槓桿。2020年前三季度政府部門上行5.6個百分點,對總槓桿抬升的貢獻度為23%(2009年同期+4.6pct,貢獻15%)。居民部門雖然槓桿率上行,但貸款增速小幅回落。數字上兩個指標的背離與居民部門負債常態化的高增長和槓桿率的計算公式有關。
  • 章言該:中國宏觀槓桿率的解析,以及未來趨勢和應對之策
    根據CNBS,2019年四季度、2020年一季度和二季度,中國實體經濟部門的槓桿率分別為245.4%、259.3%和266.4%,出現了較快上升。可以進一步拆分為非金融企業部門、居民部門和政府部門,2019年四季度三者的槓桿率分別為151.3%、55.8%和38.3%,而在今年二季度,三者分別上升到了164.4%、59.7%和42.3%。
  •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宏觀槓桿率顯著回升是短暫的
    央行有關方面於14日表示,當前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為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實體經濟發展提供了精準的金融服務,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高質量發展的基本面沒有變。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有關負責人分析,一方面,受疫情影響,居民消費減少,另一方面國家加大民生支持力度,居民名義收入保持正增長;企業獲得了較多信貸資金支持,有效對衝了收入下降,並為後續企業運營儲備了資金;財政性存款和機關團體存款合計增加256億元,同比少增1.56萬億元,體現了財政政策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
  • 宏觀槓桿率,與缺錢常態化
    那麼,接下去來看看,到底今年發生了什麼!——————————————現在打開界面新聞,基本上都是盛讚中國經濟2020年的表現。說實話,我們確實是相當好,防疫做的好,經濟修復也不錯。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張曉晶昨日在國新辦吹風會上說:今年前三個季度,中國宏觀槓桿率已經上升了27.7個百分點,槓桿率超過270%,預計今年將上升30個百分點左右。這是個很高的水平,不過仍然低於2009年的31.8個百分點。
  • 這是一個分子與分母的故事:黃益平詳解中國槓桿率為什麼這麼高
    關於對中國槓桿率的關注,國內的很多學者在2011年到2014年一直在討論這個問題,就是槓桿率高了最後也會有問題。我猜測全球範圍內對中國槓桿率引起的關注主要是麥肯錫在2015年的時候寫的一份報告,具體的數字我忘記了,根據世界各國總體槓桿率在全球危機以後變化的情況,得出一個基本的結論:中國的槓桿率是最高的之一,在全球危機以後2007年到2014年之間中國總體的槓桿率大概上升了80個百分點,這是在全世界絕無僅有的,也就是說槓桿率本來就很高,上升速度又很快,中國的槓桿率問題就變得非常突出了。
  • 中國影子銀行報告:釋疑影子銀行後續監管 避免槓桿率快速上升
    風險隱患一度居高不下中國影子銀行在2008年後迅速發展,隨著金融業務範圍的拓展和跨行業、跨市場綜合經營的擴張,影子銀行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到2016年底,我國影子銀行規模已經相當龐大,廣義影子銀行超過90萬億元,狹義影子銀行亦高達51萬億元。
  • 宏觀槓桿率迅猛攀升 如何穩槓桿
    文中說,研究發現,過去十多年來中國宏觀槓桿率上升較快,金融資產風險向銀行部門集中。針對這一問題,須著力穩住宏觀槓桿率,通過改革開放發展直接融資,讓市場主體能夠自我決策、自擔風險並獲得相應收益,由此在保持槓桿率基本穩定的同時,增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提升金融資源的配置效率。
  • 宏觀槓桿率都不是事,年輕人不肯生孩子才是最要命的
    前不久,出了這麼一個官宣,我趕緊發給幾個朋友,基本上都沒有什麼特殊感覺。事實上,作為深度經濟史愛好者,這種數據一出來,我是「浮想聯翩」的。中國今天生育率如此之差,後果是極為嚴重的地!同樣的情況,日本用了40年,韓國用了30年,中國只用了20年。而這三個國家都是極為成功的出口導向國家,卻最終殊途同歸!
  • 劉鶴:目前金融大局穩定,宏觀槓桿率高速增長勢頭已得到初步遏制
    國務院副總理劉鶴13日在出席第11屆陸家嘴論壇並發表演講時指出,中國正在發生巨大的結構性變化,從外需導向轉向國內巨大市場驅動。目前金融大局穩定,宏觀槓桿率高速增長勢頭已經得到初步遏制。劉鶴說,目前形勢正在全面地好轉,大局已經得到穩定。
  • 央媽首次確認宏觀槓桿率顯著上升,這意味著什麼?
    事實上,在此後,我就不止一次研判,中國宏觀槓桿率飆升是大勢所趨。   大家可以通過關鍵詞「宏觀槓桿率」搜索我公號裡的歷史文章,就知道了。  因此,按照宏觀槓桿率的公式,一季度的宏觀槓桿率不飆升,才奇怪了:   宏觀槓桿率 = 國家總負債餘額 / GDP   雖然我們2018年強力降槓桿,可真到紓困式加槓桿時,就像巴菲特抄底那樣,永遠覺得錢是不夠的。
  • 【中國央行:應當允許宏觀槓桿率階段性上升】中國央行調查統計司...
    2020-10-14 17:27:47來源:FX168 【中國央行:應當允許宏觀槓桿率階段性上升】中國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14日在發布會上表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信貸和社融增速合理增長,還沒到偏快增長的狀況。
  • 從十張圖看融創中國、萬科和恆大哪家槓桿率最高 | 圖說
    昨天,融創中國再斥資600多億收購萬達旗下13個文旅項目和76個酒店,截至7月10日,融創今年的收購交易金額超過1000億元。孫宏斌在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帳面上還有900多億。這不禁讓人想問,融創的錢都是從哪裡來,這家房地產企業的槓桿率和現金流情況和同行相比如何?
  • 中國宏觀槓桿報告:2019
    2019年一季度居民部門槓桿率為54.3%,較2018年底上升1.1個百分點,保持平穩上升趨勢。近年來居民槓桿增速放緩,主要源於個人住房貸款增速顯著下降。2016年「930新政」全面收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房住不炒」,房地產市場逐漸降溫,居民槓桿過快上升的勢頭得到初步控制。  中國居民部門槓桿風險總體可控。
  • 預測2018年宏觀經濟關鍵詞:防風險、控槓桿
    中誠信國際研究院首席宏觀分析師袁海霞告訴經濟觀察報,2017年是監管強化的一年。在監管持續趨嚴下,中國的債務風險有所緩釋,無論是總體槓桿率還是非金融企業部門槓桿率、政府部門槓桿率均出現邊際改善的態勢。但是,當前中國債務風險「灰犀牛」並沒有完全消失,債務結構性風險仍存,非金融企業部門槓桿率依然處於高位,居民部門槓桿率出現攀升勢頭,地方政府債務存在結構性和區域性風險,未來仍需通過推動金融去槓桿、加強金融監管、推動國企改革等一系列措施進一步推動宏觀槓桿率改善。那麼,如何控制宏觀槓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