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四維金融
11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發表研究文章《再論中國金融資產結構及政策含義》,文中再次提及降槓桿的話題。
文中說,研究發現,過去十多年來中國宏觀槓桿率上升較快,金融資產風險向銀行部門集中。針對這一問題,須著力穩住宏觀槓桿率,通過改革開放發展直接融資,讓市場主體能夠自我決策、自擔風險並獲得相應收益,由此在保持槓桿率基本穩定的同時,增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提升金融資源的配置效率。
易綱在文中表示宏觀槓桿率出現一定上升有其內在必然性,但上升過快就會積累風險,並擠壓經濟長期增長的空間。綜合考慮經濟增長對債務融資的需求,以及防範槓桿過快上升可能導致的風險,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是適宜選擇。
易綱指出,「穩槓桿」包含了穩經濟、穩房價、穩預期等多層含義,有其內在的經濟學邏輯。給定目前的發展階段,趨勢上看中國的宏觀槓桿率還有可能上升,宏觀調控的任務就是使槓桿率儘量保持穩定,從而在穩增長與防風險之間實現平衡,並為經濟保持長期持續增長留出空間。否則,若宏觀政策刺激力度過大,一是可能產生通貨膨脹的風險,二是可能導致槓桿率過快上升。因此,要儘量長時間保持正常的貨幣政策,維護好長期發展戰略期。
易綱指出發展直接融資根本上要靠改革開放。只有發展好直接融資尤其是股權融資,才能夠減少對銀行債權融資的過度依賴,從而實現在穩住槓桿率的同時,保持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不減的目標。
在推進改革方面,易綱表示要加快推進證券發行註冊制改革,提高資本市場的透明度,讓投資者真正通過自我決策,在承擔風險的同時相應獲得投資收益。完善證券市場法律體系,健全金融特別法庭,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發展多層次股權融資市場,支持私募股權投資發展,讓市場機制充分發揮作用,鼓勵創新發展。
按照易綱的意思,現在主要是穩槓桿,不是直接降槓桿,其中最看重的是提綱直接融資,就是股權融資的比重。
最重要的是易綱在講話中提到貨幣政策的問題,強調正常的貨幣政策,不能過於寬鬆,並提出了過於寬鬆的害處,這當然是穩槓桿的關鍵因素。
不過今天社科院的一個報告也是讓人關心的。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張曉晶今日在國新辦吹風會上說,今年中國宏觀槓桿率快速上升,前三個季度已經上升了27.7個百分點,槓桿率超過270%,預計今年宏觀槓桿率將上升30個百分點左右。這是個很高的水平,不過仍然低於2009年。彼時,全年槓桿率上升31.8個百分點。
從全球來看,有預測稱,今年全球的槓桿率上升35個百分點,中國是低於這一水平的。張曉晶指出,一方面,中國經濟最早復甦,若這一勢頭能夠持續,未來5年中國槓桿率上升總體幅度約為今年一年的水平,也就是說未來5年,每年大概增長5-6個百分點。另一方面,根據最新的中國政府淨資產估算,這一數字高於2016年時的120萬億元,中國完全有能力來穩定槓桿率。
重要的是未來如何穩槓桿,舉例子就是此前讓汽車加速的油門不能踩得太大,踩得太大容易翻車,要力度小點,力度小,在貨幣政策方面必然是相對緊縮,邊際上緊縮,那麼結果必然是資金相對緊張。
從國債利率上看,今天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突破3.3%,這是疫情後的一個新高,但是同時過去一周央行就向市場投放8000億資金,目前的情況就是資金投放越多,利率越高,這就是槓桿過高后的情況,因為槓桿和資金需求是一個正反饋,如果資金節奏跟不上,可能就出現翻車事件,這是未來最大的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