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科學評論》影響因子達到8.0 位列全球綜合類期刊第五
《國家科學評論》影響因子達到8.0 位列全球綜合類期刊第五 2016-06-22 科學出版社 2014年創辦的我國第一份英文版綜述性學術期刊《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NSR)成為亮點之一,它的首個影響因子達到8.0,在全球綜合類期刊中緊隨《美國科學院院刊》,位列第5名。 NSR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科學出版社)主辦、《中國科學》雜誌社有限責任公司出版。
-
Light最新影響因子14,國際光學類期刊排名第2
-
Light獲得首個影響因子:8.476,列光學類期刊第四位
費城時間7月29日,湯森路透集團發布了2014年科技期刊引證報告(JCR 2013),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光:科學與應用》,以下簡稱Light)獲得了它自創刊以來的首個影響因子,8.476,在JCR收錄的82種光學類期刊中排名第4位。
-
2019化學類期刊SCI影響因子
影響因子這個東西對眾多科研工作者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影響因子,以及的它的意義。
-
sci期刊發表影響因子的計算公式
科學影響力因子用于衡量科學期刊的學術水平.作為JCR的重要指標,通常認為它代表期刊的重要性.如何計算科學期刊的影響因子如下:IF(k) = (nk-1+nk-2)/Nk-1+Nk-2IF是影響因子,k是某一年,Nk-1 + Nk-2是該期刊在前一年或兩年中發表的論文數,nk-1和nk
-
2017年SCI影響因子公布,17個中國期刊首次獲得影響因子
,來自中國的期刊《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影響因子 9.408,排名綜合類第 6 。被稱為「兩刊」之一的《科學通報》(Science Bulletin)影響因子 4.136,排名綜合類第 11 位。
-
Chinese Optics Letters迎來發展新機遇
根據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7月29日公布的期刊引證報告(JCR),Chinese Optics Letters(COL)2013年的SCI影響因子為1.073,首次突破1,在全球被SCI收錄的82種光學類期刊中排名52,總被引頻次排名37。
-
sci論文如何分區和影響因子
發表sci論文有一定的用途時,比如評獎、評職稱等,要滿足相應的評審標準要求,否則會導致發表的sci論文達不到目的。在提出的評審標準要求中,不少人對分區和影響因子一頭霧水,鬧不懂它們怎麼來的。本文就回答下關於sci論文如何分區和影響因子的問題。
-
COCO期刊首個影響因子4.915,躋身全球同類期刊第七
COCO期刊首個影響因子4.915,躋身全球同類期刊第七在近日發布的最新期刊引用報告(JCR)中,由中國複合材料學會與Elsevier出版社合作開辦的國際期刊Composites Communications第一個影響因子為4.915,在SCI收錄的Materials Science: Composites類全球學術期刊中,排名第7。
-
什麼是sci影響因子
什麼是sci影響因子?sci影響因子是湯森路透出品的期刊引證報告(JCR)中的一項數據。即某期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該報告年份中被引用總次數除以該期刊在這兩年內發表的論文總數。sci影響因子用來衡量sci期刊的學術水平,作為JCR的一個重要指標,通常被認為代表著期刊的重要性。
-
《國際數字地球學報》影響因子登頂中國地球科學SCI期刊第一名
7月30日,美國湯森路透發布《2013年期刊引文報告》。報告顯示,《國際數字地球學報》(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Earth,IJDE,以下簡稱《學報》)2013年影響因子突破2.0,2年期影響因子為2.056,5年期影響因子達2.242,2年期和5年期影響因子在全球27種遙感類期刊中分別位列第10位和第8位。
-
新疆師範大學社科學報複合影響因子位列全國綜合類人文社科期刊第2位
據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聯合發布《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2016版)顯示,新疆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複合影響因子為2.568,在全國623家綜合類社科期刊資料庫中名列第2位,僅次於《中國社會科學》。綜合影響因子為1.854,在全國623家綜合類社科期刊資料庫中名列第3位,僅次於《中國社會科學》和《開放時代》。
-
2018年頂級期刊SCI影響因子公布(生物類)
2018年最新SCI影響因子(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已於6月23日公布,每年的年度SCI期刊的最新影響因子會在下一年度出來。因此今年公布的影響因子是統計的2018年度sci期刊分析報告。
-
影響因子一直穩居13分以上的SCI期刊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光:科學與應用》)是由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與中國光學學會共同主辦,由Springer-Nature集團出版的一本全英文開放獲取光學國際學術期刊。
-
2018SCI期刊影響因子新鮮出爐(附全部SCI影響因子)
增加2017年圖書引文索引資料庫(Book Citation Index)對JCR期刊的引用,其中,自然科學領域的期刊被引用了120萬次(11.8萬計算入期刊影響因子),社會科學領域的期刊被引用了30.3萬次(1.8萬計算入期刊影響因子)。
-
2018植物科學和農學SCI期刊影響因子變化趨勢!
在222中期刊中,影響因子在10以上的有3個,在5-10之間的有12個期刊,4-5之間的有3個期刊,3-4之間的有23個期刊,其他期刊影響因子均在3以下;因此,在植物科學領域在3以上期刊上發表文章也很不錯了。
-
2015(2014年度)生物醫學期刊SCI影響因子分析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SCI影響因子公布的日子,各大期刊的排名和分數都產生了變化。本文中谷君選取了生物醫學類中排名前20的期刊,並就他們的變化趨勢進行了整理。梅斯醫學的期刊智能查詢系統已經對影響因子進行了全面更新,有需要的網友可以訪問http://www.medsci.cn/sci/進行查詢。點擊下載期刊助手APP,影響因子隨手可查!
-
中國首份SCI收錄藥劑學期刊,影響因子已超5分
Asian J Pharm Sci是中國第一個SCI收錄的藥劑學期刊,連續三年位於JCR Q1區,目前的即時影響因子已達到5.4。在近日發布的《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出版的《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引證年報(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2020)中,期刊入選"2020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是唯一入選的遼寧省高校期刊,位列37種高校入選期刊的第12位。
-
這本國產SCI,今年影響因子超16分,連續兩年超10+
從現有的記錄來看,NSR的2020年影響因子(JCR2019)是16.693,2019年影響因子(JCR2018)是13.222,2018年影響因子(JCR2017)是9.408。中文官網:http://engine.scichina.com
-
我國自主創辦科技期刊影響因子首超20
本報訊 (見習記者陳妙然)國際權威機構科睿唯安近期發布的2019年度《期刊引證報告》顯示,上海科技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為20.507。據《解放日報》報導,這是我國自主創辦的科技期刊影響因子首次超越20,在本學科領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