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張小妹)到了吃螃蟹的季節,海鮮市場裡大閘蟹無疑成了熱門產品。北京青年報記者從豐臺區食藥局了解到,今年加大了對大閘蟹的檢查力度,沒有產地證明和7天內檢測報告的大閘蟹不得進入市場銷售,經營者需實名銷售大閘蟹。今年9月大閘蟹上市以來,豐臺區已抽檢了80批次大閘蟹,均未發現不合格產品。
大閘蟹「體檢」重點查抗生素和孔雀石綠
昨天下午,豐臺區食藥局對京深海鮮市場的大閘蟹進行了「體檢」。現場,工作人員隨機抽取了兩批次四隻大閘蟹,並對大閘蟹的水質進行了快檢。「如果大閘蟹打了氯黴素等抗生素,從水質裡就可以立刻查出來。」豐臺食藥局駐京深海鮮市場辦公室主任高建立說。
幾分鐘後,檢測結果顯示,水質合格。大閘蟹樣本則送往了設在市場內的實驗室,工作人員立刻對大閘蟹進行了解剖,「重點監測是否含有孔雀石綠、硝基呋喃代謝物等物質,實驗大約需要十個小時,如抽檢結果不合格,會依法進行查處下架。」
「無證」大閘蟹禁入市場
作為大閘蟹的集中銷售地,京深海鮮市場日均銷售大閘蟹約5萬隻。豐臺區也加強了對大閘蟹的監管力度,進入市場的大閘蟹必須有產地證明和檢測報告,缺一不可。「檢測報告必須是7天內的,產地證明必須是原件,不符合條件的一律不得進入市場銷售。」高建立介紹說。
事實上,在大閘蟹進京前,今年還增加了源頭考察環節,提升大閘蟹入市門檻,延伸監管觸角,前往大閘蟹供應基地開展實地調查,並率先提出「全程監控、冷鏈運輸、專人專車、專庫暫養」的儲運標準。
實名銷售大閘蟹全程可追溯
今年豐臺區要求大閘蟹商戶均實名銷售,消費者可全程追溯。大閘蟹經營者使用統一印製的「銷售憑證」,載明食用農產品名稱、產地、數量、銷售日期,同時設有二維碼,公示銷售者名稱、地址、聯繫方式等。加上店內保存的每一批次大閘蟹的產地證明,實現全程追溯。
京深海鮮市場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今年大閘蟹豐收,因此價格比去年低。「同一個規格的蟹,價格會下降20%至30%,挑選大閘蟹的時候選擇乾淨、有活力的比較新鮮」。
目前,豐臺區五大批發市場均在重點食品攤位設置了經營信息公示牌,消費者可現場通過經營信息公示牌查閱產地、供貨商名稱等相關信息。如果買到不合格產品,可以撥打12331進行舉報。
攝影/本報記者魏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