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江豚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湖口參與聯合投資的動畫電影《江豚》今年將上映!

2021-02-13 湖口發布

官宣啦!「微笑精靈」長江江豚「升級」啦~

2月5日,經國務院批准,新修訂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正式公布,長江江豚等65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升為國家一級。

長江江豚,在地球上已生存了約18萬年,是這顆藍綠色星球上很早很早的「原住民」。在18萬年的時間長河裡,它們見過遠古原始的荒蕪森林,也見過如今被水泥鋼筋包裹的哄鬧城市。這期間,一批又一批的同伴離開了:白鱀豚被宣布功能性滅絕,白鱘已基本滅絕,中華鱘更是岌岌可危,而長江江豚也在近30年,從本就為數不多的2700頭,銳減到1012頭。

2013年,長江江豚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成為這條古老河流中唯一的哺乳動物,從此孤獨遊弋在江水間。

成群憨厚的江豚追逐著小船,在江水中浮潛、翻騰、跳躍、嬉鬧,這樣的畫面,如今再難得一見。

是人類的活動幹擾,造成了長江江豚如今極度瀕危的狀況。

據不完全統計,由於捕撈誤傷死亡的豚類幾乎達到死亡總數的一半。2012年,長江安慶段至少有5頭長江江豚餓死;2018年,江西發現一頭死亡江豚,全身被3層漁網緊緊包裹。非法捕魚、繁忙航運、工業汙水.這些,都讓長江江豚的生存環境雪上加霜。

2020年1月,得益於長江大保護戰略,長江開始全流域禁漁,水生態保護進入了一個全新階段,江豚種群快速下降的趨勢得到遏制,但,這還遠遠不夠。

保護江豚,不僅僅是一個物種的保護,而是對整個長江的保護。

保護江豚,也不是一個人的一蹴而就,而需要你、我、他每個人的朝夕堅持和擔當。

我們需要做的,還有很多;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

相關焦點

  • 長江江豚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動畫電影《江豚》今年將上映!
    「微笑精靈」長江江豚「升級」啦~2月5日,經國務院批准,新修訂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正式公布,長江江豚等65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升為國家一級。長江江豚,在地球上已生存了約18萬年,是這顆藍綠色星球上很早很早的「原住民」。
  • 長江江豚等擬升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長江江豚等50多個物種擬升為一級保護憨態可掬的長江江豚,是長江特有的鯨豚類動物,被譽為「水中大熊貓」,目前僅存1000餘頭。前不久,湖北武漢有市民在江邊釣魚時,看到10多頭長江江豚在江面嬉戲跳躍。過去數十年來,由於人類活動影響,長江江豚種群數量不斷萎縮,瀕臨滅絕,不斷有專家和保護組織呼籲將長江江豚升級為一級保護動物。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國家對野生動物實行分類分級保護,對珍貴、瀕危的野生動物實行重點保護。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分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和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 助推長江江豚升級為一級保護動物 全國人大代表李莉被授「江豚愛心...
    (通訊員王克禮攝)  湖北日報網訊(全媒體記者楊宏斌、通訊員王克禮)「全國人大代表李莉的建議案,對長江江豚由二級保護動物升級為一級保護動物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11月25日,在黃石「保護長江、拯救江豚」公益活動啟動儀式上,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秘書長王克雄為李莉頒發「江豚愛心大使」證書。
  • 江豚將「晉升」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據繆學剛透露,江豚有望在新版國家動物保護目錄上,晉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搜尋遺憾:3天未發現江豚  11日,兩艘科考船從武漢起航,40名科考人員將用7周時間對長江江豚「普查」。其中,將經過我省安慶、銅陵等地,最後到達上海江段,全程尋找蹤跡。這是自「2006年長江豚類考察」宣布白鰭豚「功能性滅絕」以來,首次針對江豚的全面科考。
  • 助推長江江豚成一級保護動物 李莉被授「江豚愛心大使」
    湖北日報網訊(全媒體記者楊宏斌、通訊員王克禮)「全國人大代表李莉的建議案,對長江江豚由二級保護動物升級為一級保護動物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11月25日,在黃石「保護長江、拯救江豚」公益活動啟動儀式上,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秘書長王克雄為李莉頒發「江豚愛心大使」證書。
  • 長江江豚擬升一級保護
    10月4日是世界動物日,分享一條關於小動物的好消息。施行30餘年《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終於迎來首次大幅修訂。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名錄》)公開徵求意見,這是自1989年野生動物保護法施行以來第一次大幅度修訂《名錄》。
  • 阜新關注:長江江豚等擬升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長江江豚等50多個物種擬升為一級保護憨態可掬的長江江豚,是長江特有的鯨豚類動物,被譽為「水中大熊貓」,目前僅存1000餘頭。前不久,湖北武漢有市民在江邊釣魚時,看到10多頭長江江豚在江面嬉戲跳躍。過去數十年來,由於人類活動影響,長江江豚種群數量不斷萎縮,瀕臨滅絕,不斷有專家和保護組織呼籲將長江江豚升級為一級保護動物。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國家對野生動物實行分類分級保護,對珍貴、瀕危的野生動物實行重點保護。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分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和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 ...名錄》徵求意見:長江江豚、北方銅魚擬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6月19日,國家林草局、農業農村部聯合發布一重磅消息,公布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徵求意見稿。一起來看看,這次新增或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的,大家認識多少?
  • 長江江豚擬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現有名錄將進行調整
    6月19日,國家林草局、農業農村部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根據野生資源的變動情況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兩部門擬對現行名錄進行調整。如中華鳳頭燕鷗、勺嘴鷸、長江江豚等擬升級或新增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
  • 長江江豚擬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數量比大熊貓還少
    19日,國家林草局、農業農村部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擬升級長江江豚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長江江豚被稱為長江中的」微笑天使「 ,他們性格活潑,智商相當於3-5歲人類孩童。根據2017年科考結果顯示,長江江豚僅存約1012頭,數量比大熊貓還少。
  • 環保|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30年來首次大改,長江江豚擬升為一...
    施行30餘年,《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終於迎來首次大幅修訂。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名錄》)公開徵求意見,這是自1989年野生動物保護法施行以來第一次大幅度修訂《名錄》。
  • 《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 長江江豚擬調整為一級保護動物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封面新聞記者6月19日從農業農村部了解到,《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名錄》)當天發布。長江江豚等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物種名錄列為極危物種,本次調整考慮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
  • 救救長江江豚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NO.1627-保護長江的微笑作者:斯文的樊學長校稿:貓斯圖 / 編輯:帥帥在長江裡,有一種在古書中不時出現的動物,它代表著長江生態的多樣性,如今卻又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戰。它便是長江江豚。
  • 原創 長江江豚保護刻不容緩
    ,建議從國家層面出臺一個以長江江豚為代表的水生生物保護規劃  在長江經濟帶推進建設中,作為我國珍貴淡水獸類的長江江豚生存狀況一直備受輿論關注。    王丁表示,相比於就地保護,遷地保護的效果更好。從天鵝洲保護區的江豚數量來看,「保種」的任務基本可以實現。張振華介紹說,近幾年,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全社會對生態保護越來越重視,農業部設立專門的機構,並將江豚的「地位」提升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加大增殖放流力度和救護措施等,使得遷地保護區成為江豚生存的「避難所」。
  • 長江江豚擬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
    19日,國家林草局、農業農村部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根據野生資源的變動情況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兩部門擬對現行名錄進行調整。如中華鳳頭燕鷗、勺嘴鷸、長江江豚等擬升級或新增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黃胸鵐在鳥類貿易中佔有很大份額,由於錯誤宣傳其藥用功效,遭到過度獵捕造成野生種群數量大幅度下降,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考慮將其新增為國家二級保護等。這些調整你同意嗎?
  • 建議閉殼龜屬、東亞江豚等升國家一級,並加大對長江黃河本土魚的保護
    6月19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兩部委聯合發布《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名錄》),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這是該《名錄》繼1989年首次頒行的第二次修訂。公開徵求意見的時間為一個月。中國綠髮會作為一家長期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的基金會,對此高度重視。
  • 長江江豚:留下那抹微笑
    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長江江豚等物種擬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這是1989年以來,我國野生動物保護名單第一次大規模調整。長江江豚,俗名江豬。這種長江流域僅剩的淡水豚類,在地球上已生存2500萬年,是世界自然基金會確定的13個全球旗艦物種之一。
  • 長江江豚該怎麼保護
    長江江豚種群數量衰減是多種人類活動造成的共同結果,如攔河築壩阻隔了魚類的洄遊通道,造成長江江豚食物匱乏;水域汙染降低其生殖能力;交通航運和捕魚活動導致誤傷等。「長江江豚是長江流域的旗艦物種,其種群數量是能將長江的水資源、水環境和水生態保護牽起來的一個重要指標。」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副主任趙依民強調。
  •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擬調整,長江江豚或成一級保護
    記者統計發現,此次《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擬將約400個物種新增或提升保護級別。這也是該名錄自1989年實施以來,第一次進行大規模調整。其中,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物種名錄列為極危物種的中華鳳頭燕鷗、勺嘴鷸、 長江江豚等,自然種群已極其瀕危的北方銅魚,遭到過度獵捕造成野生種群數量大幅度下降的黃胸鵐等,均考慮升級或新增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
  • 長江江豚瀕危程度比大熊貓更嚴重
    白鱘,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由於其吻形長如象鼻也叫「象魚」,重可達千斤,歷史上分布在長江和錢塘江,已有15年未被發現。分布於西部的四川、陝西以及東北部的黑龍江等省區,體形修長,最大者體長可達2米讓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長江鱘,又稱達氏鱘,已連續18年未監測到自然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