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江豚該怎麼保護

2020-12-05 求是網

  我國目前有野生大熊貓1864隻,數量比上世紀80年代的1164隻增長了67%,67個保護區覆蓋了大熊貓棲息地面積的66.8%。長江江豚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現存1012頭,數量比1990年的3600頭下降了76%,而豚類自然保護區只有9處,保護形勢比大熊貓嚴峻得多。

  近日,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印發通知,批准從安徽和湖北的保護區內遷出14頭江豚到廣東珠海長隆和上海海昌極地海洋世界。「遷水族館」繁育是否可行、需求是否迫切?日前,在湖北武漢舉行的長江生物資源保護論壇上,長江江豚的保護策略成為與會專家討論的焦點。

  人工繁育與遷地保護相輔相成

  「在森林裡保護大熊貓可以進行封閉式保護,但長江系統十分複雜,水生生物保護主管部門在長江中的話語權有限,推進自然保護區建設的阻力很大。」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會長李彥亮感慨。

  長江江豚種群數量衰減是多種人類活動造成的共同結果,如攔河築壩阻隔了魚類的洄遊通道,造成長江江豚食物匱乏;水域汙染降低其生殖能力;交通航運和捕魚活動導致誤傷等。「長江江豚是長江流域的旗艦物種,其種群數量是能將長江的水資源、水環境和水生態保護牽起來的一個重要指標。」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副主任趙依民強調。

  「在過去多是搞江段保護,劃江段保護區,但保護區內通航不斷,食物匱缺的問題也沒有解決,效果不理想。」在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宜瑜看來,現階段應以自然遷地保護為主,讓長江江豚在相對封閉,受人類活動幹擾較少的長江故道中生存下來,並通過不同保護地交換個體的方式維繫種群的遺傳多樣性。

  「九曲迴腸」的長江經自然衝刷或人工的裁彎取直後,原先的航道成了一片「無人打擾」的長江故道,為長江江豚等珍稀水生生物提供了一片休養生息的天地。

  目前,湖北天鵝洲、何王廟和安慶西江等三處自然遷地保護區的長江江豚種群數量已超100頭,形成了自然繁殖種群。許多民間保護人士質疑,既然遷地保護成果豐碩,為何要讓長江江豚「背井離鄉」遷入水族館?趙依民解釋,治理好長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這個過程中必須把長江江豚這個種保存下來。「2008年的冰雪災害差點讓天鵝洲的長江江豚全軍覆沒,因此多種保護手段應當齊頭並進,『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在水族館進行長江江豚人工繁育可以起到科學普及和科學研究的雙重作用,是對遷地保護的一種補充手段,兩者並不矛盾。」 趙依民表示,長江辦正在和各地政府積極協調,計劃於湖北、江西、安徽和江蘇等地新增5處保護區。

  幼豚成活率低 科研水平亟待提高

  「2005年7月5日出生,存活;2007年6月2日出生,50天後死亡;2008年7月5日出生,5天後死亡……2018年6月2日出生,成活。」這組數據是長江江豚人工飼養條件下的繁殖記錄,13年來出生9頭,成活2頭。

  針對人工環境下小江豚成活率不高的問題,一位鯨豚類專家告訴記者:「幼豚每小時需要哺乳4到6次,一旦江豚媽媽缺奶,就需要採取人工哺乳的方式,但這面臨兩方面的風險,一是人工乳配方的不完善,二是頻繁人為幹擾會對小江豚造成強烈的刺激。」

  「長江江豚的人工繁殖並不存在技術瓶頸,幼豚的成活率低主要是受限於人工環境的不足,水族館環境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一位自然保護組織的研究人員向記者表達了不同的觀點,「長江江豚孕期超過一年,每胎僅產一子,想通過捕撈野生長江江豚進行人工繁育,以達到種群復壯的目的,很可能弄巧成拙,對為數不多的野外種群造成傷害。」

  據介紹,我國建立的大熊貓科學專家庫人數超過百人,但全國從事「水中大熊貓」長江江豚研究的專家僅10餘人,科研水平亟待加強。「長江江豚的科研到處都是空白,人工繁育技術進展緩慢,為這個種的滅絕埋下了隱患。」李彥亮提醒道。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張先鋒表示,水生所白鱀豚館近年來利用飼養種群開展了大量長江江豚的繁殖生物學、生態學等基礎研究,為長江江豚的遷地保護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持,也為如今正在討論的長江江豚進水族館增添了信心和希望。

  記者發現,在水族館開展野生水生哺乳動物的繁育和科研工作有不少成功先例:本次參與繁育長江江豚的兩家水族館5年以來繁殖了超過10頭瓶鼻海豚;遼寧省海洋水產科學研究院與海洋館合作研究斑海豹的洄遊路徑和行為習慣。「長江江豚進水族館後,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也會參與科研,成果三方共享。」趙依民說。

  提高公眾對長江江豚的關注度

  公眾關注是推動野生動物保護事業發展的重要動力,長江江豚進水族館能否讓公眾認識江豚,保護江豚?水族館能否承擔傳播野生動物保護理念的重擔?

  「我國水族館飼養的瓶鼻海豚超過500頭,南瓶鼻海豚超過300頭,白鯨約300頭,鯨豚類動物的種類和數量都是世界第一。」張先鋒認為,水族館是水下世界的窗口,把人和水下自然界聯繫了起來,是不可替代的科普平臺。

  也有動物保護人士對江豚進水族館能起到的科普效果提出質疑:「水族館中活動空間狹小,承受著生理和心理雙重壓力的鯨豚類動物會出現各種刻板行為,身上往往遍布著互相攻擊的咬痕。」

  「在以動物表演為賣點的水族館中,人們往往會以看小丑的心態來看動物,雖然長江江豚不參與表演,但能起到的教育意義或許有限。」這名保護人士希望能將長江江豚進水族館的爭論,化作推動水族館行業逐步取消動物表演,加強科普教育的重要契機。

  長江新螺段白鱀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主任郭立鶴補充,長江江豚進水族館可以提高公眾的生態保護觀念,普及野生動物保護的法制教育。他也提醒道:「遷水族館是一種積極的嘗試,但棲息地保護是根本之道,保護長江江豚目的不僅是保護物種,更是為了保護長江的整體生態環境。」

  李彥亮表示,我國有200多家海洋館,數量佔全球的40%,接待遊客能力超過世界一半。應當把這些場所合理利用起來,開展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的科普宣傳工作,讓公眾在輕鬆快樂的遊覽中,從看到江豚、認識江豚,自發轉化為喜歡江豚、保護江豚。

  「保護的手段,保護的認識應當是多樣化的,只要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長江江豚的保護就有希望。」趙依民說。

相關焦點

  • 原創 長江江豚保護刻不容緩
    ,建議從國家層面出臺一個以長江江豚為代表的水生生物保護規劃  在長江經濟帶推進建設中,作為我國珍貴淡水獸類的長江江豚生存狀況一直備受輿論關注。    實際上,我國從上世紀80年代起就制定出就地保護、遷地保護和人工繁育相結合針對性保護長江江豚的策略。   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在長江中下遊幹流及洞庭湖、鄱陽湖先後設立近10個長江豚類自然保護區,並開始嘗試長江江豚的自然遷地保護和人工繁育保護。這些舉措對整個長江漁業資源和江豚的保護起到了一定效果。
  • 助推長江江豚成一級保護動物 李莉被授「江豚愛心大使」
    湖北日報網訊(全媒體記者楊宏斌、通訊員王克禮)「全國人大代表李莉的建議案,對長江江豚由二級保護動物升級為一級保護動物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11月25日,在黃石「保護長江、拯救江豚」公益活動啟動儀式上,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秘書長王克雄為李莉頒發「江豚愛心大使」證書。
  • 長江江豚升獨立物種 「獨立」意味著保護更加緊迫
    憂心  「獨立」意味著 保護更加緊迫  長江江豚成為獨立物種,對江豚保護意義重大。楊教授告訴記者,曾有觀點認為,長江江豚只是一個亞種,即便滅絕了,只代表在這一棲息地中滅絕,對於物種來說並不算什麼。它在海裡還有亞種生存,所以這個物種並不會滅絕。
  • 獻給長江江豚的四季戀曲
    怎麼進到長江呢?話說1萬到7萬年前,冰河期即將結束,但結束之前,氣候不穩定,間冰期來了,海冰融化,海江混合,一群海生江豚闖進長江,而冰期又來了,江海分割,再也找不到海洋裡的兄弟:印太江豚和東亞江豚。怎麼辦?
  • 救救長江江豚
    在今年出臺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中,長江江豚提升至一級保護動物,保護等級的提升意味著形勢的嚴峻。其實,江豚是站在水體食物鏈頂端的生物。可是長江的生存空間並不大,留給頂端生物的容錯率也很小。更糟糕的是,江豚水生的特性,讓對水感到陌生的人類難以長期予以跟蹤,它們也無法依靠賣萌獲取更多關注。
  • 助推長江江豚升級為一級保護動物 全國人大代表李莉被授「江豚愛心...
    (通訊員王克禮攝)  湖北日報網訊(全媒體記者楊宏斌、通訊員王克禮)「全國人大代表李莉的建議案,對長江江豚由二級保護動物升級為一級保護動物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11月25日,在黃石「保護長江、拯救江豚」公益活動啟動儀式上,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秘書長王克雄為李莉頒發「江豚愛心大使」證書。
  • 長江江豚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動畫電影《江豚》今年將上映!
    「微笑精靈」長江江豚「升級」啦~2月5日,經國務院批准,新修訂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正式公布,長江江豚等65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升為國家一級。長江江豚,在地球上已生存了約18萬年,是這顆藍綠色星球上很早很早的「原住民」。
  • 中科院水生物所白暨豚館王丁教授:江豚保護是長江大保護的抓手
    比如白鱀豚瀕危,我們提出了三大保護措施等解決辦法,至於保護工作的推進,從某種意義上講,不是科學家的問題。我們做到了我們該做的。記:感情上應該很難過,聽說「淇淇」離世後,你一度無法靠近她生活過的池子。王:「淇淇」去世後,幾乎每天都有媒體來,大家一致希望我到養「淇淇」的那個池子邊講幾句話。當時我的情緒很激動,一直沒有接受。
  • 江豚,滅絕還是保護?
    為了拯救長江江豚這一瀕危野生動物,他們下洞庭、長江巡邏,勸導漁民不要濫捕濫撈;手持自費印刷的江豚保護資料、招貼畫,在市民中宣講,連今年春節都沒有休息。他們只有一個目的:為子孫守護這一珍貴物種,永遠留住江豚的微笑!  江豚是啥?江豚就是長江水生生物的「國王」,是「水中大熊貓」  「你知道熊貓嗎?你知道江豚嗎?」
  • 長三角「壓軸」長江大保護 改過江通道「給江豚讓路」
    長江江豚作為全球唯一的江豚淡水亞種,是長江生態的「晴雨表」,也被稱為「長江微笑天使」。曾幾何時,長江中下遊地區江豚常見,站在崇明島的江邊,南通啟東啟隆鎮興隆社區黨總支書記張愛華告訴記者,小時候,當地居民常看到成群的江豚,不僅是江豚,那時丹頂鶴、大雁、野鴨等也會在蘆葦蕩出沒,後來漸漸少了。可喜的是,在2018年前後,他又在江上看到成群結隊的野鴨。
  • 長江江豚:留下那抹微笑
    雖然就地保護理應是最好的保護方式,但長江江豚原有的「家園」環境發生了變化,對其生存造成了很大影響,而一些長江故道水文條件和長江幹流較為類似,且人為破壞較少,是比較合適的遷地保護之所。農業部多次下發相關文件,以推動江豚保護工作的開展。
  • 長江江豚擬升一級保護
    擬新增物種比原先受保護物種總量還多長江江豚、藍鯨等50多個物種擬升為一級保護憨態可掬的長江江豚,是長江特有的鯨豚類動物,被譽為「水中大熊貓」,目前僅存1000餘頭。前不久,湖北武漢有市民在江邊看到10多頭長江江豚在江面嬉戲跳躍。過去數十年來,由於人類活動影響,長江江豚種群數量不斷萎縮,瀕臨滅絕,不斷有專家和保護組織呼籲將長江江豚升級為一級保護動物。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國家對野生動物實行分類分級保護,對珍貴、瀕危的野生動物實行重點保護。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分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和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在《名錄》修訂過程中,這些呼籲得到回應。
  • ...微笑天使」江豚數量日趨穩定 港媒:長江生態保護措施換來良好成效
    目前,科研人員對長江江豚保護主要以遷地保護和人工飼養為主。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攝  中國日報網12月26日電 長江江豚是一種古老的水生哺乳動物,在地球生活已有2500萬年,被稱為長江生態的「活化石」。作為長江的「原住民」,江豚是長江食物鏈頂端的哺乳動物,它的命運直觀反映了長江的健康狀況。
  • 長江江豚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湖口參與聯合投資的動畫電影《江豚》今年將上映!
    「微笑精靈」長江江豚「升級」啦~2月5日,經國務院批准,新修訂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正式公布,長江江豚等65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升為國家一級。長江江豚,在地球上已生存了約18萬年,是這顆藍綠色星球上很早很早的「原住民」。
  • 長江江豚:我該怎樣來愛你
    長江江豚吃什麼呢?他們吃不了大的魚,主要以體長在20cm以下的小魚為主,像小鯽魚,餐條等聽起來都是很普通的魚,菜市場就能買到的魚,都是他們的主要食物。這樣不挑食,至少吃飯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吧?有問題,問題還很大。首先,即使不怎麼挑食,吃的也不管夠。
  • 《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 長江江豚擬調整為一級保護動物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封面新聞記者6月19日從農業農村部了解到,《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名錄》)當天發布。長江江豚等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物種名錄列為極危物種,本次調整考慮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
  • 長江揚州段首啟江豚環境DNA檢測
    5月22日將迎來國際生物多樣性日,5月20號上午,江蘇首支江豚協巡隊、長航公安鎮江分局揚州派出所、揚州市江豚保護實驗室聯合行動,組織人員進行長江大巡護。
  • 長江江豚瀕危程度比大熊貓更嚴重
    作為長江生態系統的旗艦物種,中華鱘、長江江豚、長江鱘是論壇關注的焦點。然而,這些長江精靈的保護形勢十分嚴峻——白鱀豚、白鱘等長江水生野生動物已多年未見,中華鱘、長江鱘、長江江豚等珍稀物種瀕臨滅絕。旗艦物種就像一把傘,保護好旗艦物種,就保護了傘下的生物和環境。保護好中華鱘、長江江豚、長江鱘等珍稀動物,就是保護長江母親之河。
  • 長江江豚等擬升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長江江豚等50多個物種擬升為一級保護憨態可掬的長江江豚,是長江特有的鯨豚類動物,被譽為「水中大熊貓」,目前僅存1000餘頭。前不久,湖北武漢有市民在江邊釣魚時,看到10多頭長江江豚在江面嬉戲跳躍。過去數十年來,由於人類活動影響,長江江豚種群數量不斷萎縮,瀕臨滅絕,不斷有專家和保護組織呼籲將長江江豚升級為一級保護動物。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國家對野生動物實行分類分級保護,對珍貴、瀕危的野生動物實行重點保護。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分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和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 長江江豚擬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數量比大熊貓還少
    19日,國家林草局、農業農村部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擬升級長江江豚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長江江豚被稱為長江中的」微笑天使「 ,他們性格活潑,智商相當於3-5歲人類孩童。根據2017年科考結果顯示,長江江豚僅存約1012頭,數量比大熊貓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