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侯林利) 今(17)日是中國國醫節,成都市檔案館首次對外公布了國民黨統紿時期四川中醫考取醫士的試題,以及當時獲準錄取的甲、乙、丙、丁四等醫士的花名冊,據悉,這次醫士考試在四川中醫史上是第一次。
最早中醫試題籤處方答題
在成都市檔案館厚厚的資料庫中,關於國民黨統治時期疾病治療、傳染病防治的史料圖文並茂。據了解,當時的中醫衛生屬四川省會軍事警察廳,試題標明考試時間為「民國九年9月14日」,題頭註明為「考取醫士題」。
「今有諸人病痢,脹滿惡食急痛、腹痛……」該中醫試題分為兩頁,全部用工整的毛筆字寫成,共有四道題目,主要是通過舉例描述病人狀況,讓參考人員開具相應的處方。每道題目所寫的病人狀況從風寒、虐寒、惡寒不等。
據成都市檔案館相關負責人介紹,依據考生提供的處方對相關疾病的治療程度,即看開出的方子對患者是否有效而打分。與現在的醫學考試不同,這次最早的醫士考試對於理論相對並不重視,而是更加注重考生在臨床應用上的經驗和實際效果,對其他綜合知識的要求也相對較弱。
最早醫士分甲乙丙丁四等
考試結果是一個月後公布的,分甲、乙、丙、丁四個等次張榜公布,其中四個等次中逐個錄取人數不一,以取得的成績高低在等次後加署阿拉伯數字作為分辨,最終確定醫士被錄取後從事什麼樣的醫術工作。
整卷檔案不僅收錄了當時首次被錄取的人數,還將被錄取人的排名以及姓名成績等一一列舉。同時,為防錄取通知書被別人混領,排名的檔案中還規整地註明了哪些是張榜後本人領取的,哪些是由別人代領的,以三角符號作為標記。
據檔案記載,這次醫士考試後錄取的甲等醫士共6名,乙等10名,丙等48名,丁等84名,其中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當時為避免有人作弊,錄取人數等多用大寫的數字,在進行等級的分別評定後逐一刊榜全街張貼,同時公布所有被錄取人數,當時的甲一也就是取得第一名的醫士是蔣志傑,年僅22歲。在醫士名次的發榜背後,還有當時的省會警察廳長的蓋章籤名,上面明確寫有總文案、總務科等5個部門的審查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