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從一個大的思維邏輯上,給大家理順了一遍,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承上,對學過的重點內容進行一個復盤,知道講了哪些主要的方面,
啟下,要在這個基礎上,來開始學習剩下的課程,
學習五運六氣,學習正宗的傳統中醫,是一定不能離開以農耕文明的視角的思維方式。
在之前的課程,我們反覆強調:四象、五行、天地人、更為細緻的24節氣,
今天的課程,就要從傳統的關於天幹、24節氣、月份的角度做一個切入,
大家覺得難是由於:甲乙丙丁是什麼?就是甲乙丙丁,沒有告訴你為什麼?
我們這個課程,就要告訴大家,為什麼會是有這樣的一個存在?天幹、地支、節氣。
中國的漢民族文化,有一個特別大的特點:
同樣的一種詞,同樣的一種表達的方式,
在不同的使用的環境裡,它代表的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意思,
很多人學習傳統文化,之所以學的不好學,
或者說學完以後,不知道怎麼用,甚至覺得,有很多自相矛盾的點,
都是因為我們傳統文化裡面所用到的這些,無論是字也好、詞也好,還是意思也好,
它一直在隨著年代的變遷,社會環境的變遷,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變化,一直在演變,
有很多意思,原本沒有的,後來有了,
有很多意思,原本有的,後來沒有了,
所以,它會牽扯到關於文化傳承當中的一個斷檔的問題。
這個斷檔,並不是說我們的文化傳承斷掉了,
而是說,由於我們每個人所處的角色環境的不同,
我們對於傳統文化的體悟,往往是以管窺豹,就是只見一般,只看到一點點,
那我們覺得這一點點的所見,就應該是傳統文化的樣子了,
當別人告訴我們,他們看到和我們不一樣的時候,
我們就開始覺得好像是有了衝突,有了問題了。
給大家講這些,是想告訴大家接下來的課,我去講什麼,大家就要去聽什麼,
因為我們現在要去講的,是要切合五運六氣裡面要用的,要用大家學會的方式去講的,
而不是以,說做一個名詞解釋的方式去講的。
因為,有些內容,有些說法,
在這樣的環境裡,它是成立的,
而在另外一個環境裡,可能它就是不成立的,
有的人會說,這就是傳統文化的矛盾點,或者說,
這個就是很多人覺得說,中醫之所以被人認為是偽科學的一個原因,
因為你總是能夠自說自話,自己把自己說過的話,無論說成什麼樣,你都能把它圓回來,
但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們講因時因地因人,是因為面對不同的對象,不同的環境,做的調整,
這正是我們中華文化,中醫藥文化裡面最為精華的所在,它充分的尊重了每個個體的差異性。
就像吃辣椒一樣,北方人相對來說要弱一點,因為在氣候環境裡吃辣過多對身體是不好的,
但是到了四川、重慶、湖南、江西,人民很能吃辣,覺得吃辣是一個特別好的享受的事情,
因為在那樣的氣候環境,辣椒對於他們帶來的是好處大過於壞處的,
北方人吃完後上火起痘痘,四川這邊人家一直吃辣椒,但是你看女孩子都是很水靈的。
你說這個辣椒是吃好?還是不吃好呢?是吃多少好呢?有一個定量嗎?沒有!
但是,到了具體的個人的身上的時候,就可以有一個量,
因為,你所處的地域的環境,氣候的環境,身體的狀態,生活,工作,起居等各個方面考慮進去的時候,你應當不應當去吃?應當不應當去攝入?應當攝入多少?
這個時候就可以根據你自己的情況,有一個大概的區間值的。
但是,我們不能說辣椒就不能吃,或者說辣椒就一定可以吃,
或者說一定要多吃,怎麼樣怎麼樣,你沒法定這個標準,
因為很多東西,它無所謂對錯的,它只是不同,
一個事物的運用,要放在不同的環境裡,它會起到是不一樣的作用,
所以,我們要辯證的去看。
現在開始切入今天課程的實質性內容和主題。
先講十天幹,
十天幹,所配套的12個月,
12個月,所配套的24節氣。
為了讓大家都能夠跟得上課程,我們不可能在一節課裡都給大家講完。
今天重點講:甲乙丙丁,以及它所配套的12個月份當中所對應的四個月份,以及它的節氣。
十天幹是什麼呢?
我們不用去管它十天幹是什麼?這個天幹的「幹」,它就是一個兩「個」的意思,
它就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排了個序,
只不過它的這個排序,包含了文化的屬性,哲學的屬性,易經的屬性在裡面,
所以,甲乙丙丁有自己本身所代表的獨特的含義,
十天幹,天幹兩個字,大家不用浪費精力去做過多的解讀,就是十個代表符號。
幹:個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我們先來講十天幹的第一個:甲,甲乙丙丁的甲。
它除了作為符號本身的順序的意義,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排序,
包含了萬物:由發生~少壯~繁盛~衰老~死亡~重新更始(重新再獲得新生)的含義。
田
甲
大家看這個甲,如果把甲去掉小尾巴的話,它是不是就是一個田?
就是田地的田,下面伸出來一個小尾巴,
幾千年來文字的演化,如何演化我們先不用管,
就以現在看到了這個字而言,它是不是就是田地下邊出來一個小尾巴?
為什麼要用田這個字,來給大家拆解甲的含義?
是因為在康熙字典裡面,這個甲本身就是和田放在一起的。
我們來想像兩個東西,
昨天的課說到有很多東西,我們可以從生活經驗當中找到靈感的,
第一個,大家有沒有泡發過豆芽的經驗?
豆芽在泡發的過程當中,在豆子之外,長了一條尾巴,
一個種子的生發,需要往上走的,只有往上走突破了土地,
見到了陽光,感受到了雨露後,才能夠很好的去生長,
當你力量還不夠的時候,或外界對你制約的力量還比較大的時候,那你往上長是長不動的。
豆芽兒雖然是用水泡的,但是由於自身缺乏了很多的營養來源(如土地等),
雖然可以發出這個牙來,但並不是一種新生的芽,並不會長成一個豆苗兒。
原本它是作為一個豆子的,如果用象思維去形容的話,
這個豆子長得是比較圓的,很像是:圓圈,很像是:田地7的田。
大家看到圖片的豆子,它是個圓的,
現在看到的這個漢字,是作為楷書規範化以後的一個漢字,
在最早有這個漢字的時候,並不存在橫平豎直的寫法,
大部分都是從一個象形的文字演變過來的,
像寫日月的日,是一個圓圈,裡面畫個點,這樣的一種感覺是一樣的,
我們再去理解的時候,需要把自己的思維啊擴散一下。
如果這個豆子我們留著它,不去發豆芽,
在一個合適的時間,把它埋到土地裡,它可不可以發芽呢?是可以的。
從發豆芽的角度來講,由於它缺乏了很多的能量的供應,
或者,沒有一個特別適合它生長的環境,它只能發的是豆芽,
無法重新成為一棵豆子的這樣的農作物了。
那這個伸出來的小尾巴,是由於他缺乏一定的力量,
或者說,外界的力量不允許他去轉化,成為最終能轉化的那種形式的時候,
其實,他是一個迫不得已的一個選擇,
所以,甲的尾巴,從田的下面生出來,有一個什麼樣的含義呢?
它這個時候的力量還不夠足,但是,它擁有了向上的這個能量,
能量不夠足的時候怎麼辦?往上不行的時候,就需要往下去使勁,
這個時候田下邊出來的尾巴,引申一下就是什麼?就是這個種子開始生根。
在12個月份裡,甲對應的是正月,就是一月立春的那個月份,
立春是什麼?就是開始到了春天,大家都知道正月肯定還是比較冷的,
雖然到了春天,可是這個氣候還沒有完全的回暖,冷的氣候還在統治這個的環境,
雖然說節氣到了,可是統治這個環境的寒氣的力量太過於強大。
作為種子本身,即使破土而出了,這麼冷也足以把它凍死,
為了保護自己,為了給自己積蓄更多的能量,這個時候無法向上長,就只能向下去長去紮根。
有一種說法,說天的生命之氣下潛,
還沒有來得及伸張(伸張正義),就是往外長的意思,
那沒有獲得自由,沒有自由就從下面出來了嗎,
在我們的文字上面,它就形成了一個甲。
發豆芽,我們可以想像成豆子長了個尾巴,尾巴長在哪兒?長在後面,長在下面。
甲字從這個角度來講,它就是一種想升發,但是力量不夠足的一個含意,
但是,畢竟它是一個種子要升發,所以,還有另外的一層的含義在裡面。
另外一層含義是什麼含義呢?龜裂,裂紋,破殼而出
種子要冒出芽來,不可能是種子自己從這個地底下跑上來了,
需要種子自己破裂開來,破裂開來以後,裡面的物質開始往外去生發,
這就是變成了什麼?出現了龜裂,裂紋,種子壓榨裂開了,
裂開了外殼後,裡面的物質才能夠得到很好的生長空間,
在這裡,甲代表生命開始萌動,開始掙扎,要破殼而出的含意。
甲,
代表一種生命萌動的含意,
代表由於自身力量不夠足,
還處於一個比較壓抑的狀態,
還處於一個不是很得力的狀態的含義。
甲對應一年的月份:一月份,
一月是整個一年當中,萬物初始的一個月份,
萬物初始建,雖然到了24節氣的立春和雨水這兩個節氣裡面
但是,由於冬天的寒氣還沒有完全消退,寒冷的氣候還在統治這個世界,
這個時候,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的,但又有了萌動的能量,那怎麼辦呢?
往上不行,那就往下,往地底下可以的慢慢越來越暖和,因為陽氣已經往上升了。
終歸而言,這個種子是要破土而出的,
即使當下的力量還不夠,總歸是一定要冒出頭來的,
這個種子的力量雖然弱小,但他有一種頑強的屬性在裡面,
頑強的屬性比較剛猛,要戳破地表的束縛,要冒出頭來,
這個力量好像是一個弱的狀態,但裡面蘊含了自己有強大要衝出去,非常有力量的一種感覺。
我們再去認識這個甲的時候,就要有兩種認識在裡面,
一是說,他力量還不夠足,還在處於一個蓄勢待發的狀態,
二是說,他雖然在蓄勢待發的狀態,但是,他勢必要去做這件事情,
它的勢和勢能是比較強勁的。
我們在五行的屬性的分配上才會把這個甲分配成了陽,
把它所對應的乙,分配成了陰,甲和乙對應的都是木,
春天的時候,就是草木要發芽的時候,
別的我們都不用管,不要去管他為什麼不是丙丁屬木,
我們從生活的體悟上,從我們文化是一定來源於生活的,
他是對我們生活的一種總結,一定不是生活去為了適應文化。
當把甲乙對應木的時候,也就註定了它對應的就是春天,
因為甲乙引申的所有的含義,都是我們是祖先在體察自然宇宙社會的時候,
體察出來後,以一種文字的方式,以圖案符號的方式,把它記錄和表達下來,
大家不要把這個順序弄混了,說為什麼先有甲乙,要給我解釋清楚為什麼不能是丙丁?
要反過來用正常人的邏輯去想,由於我觀察到了在這個狀態裡有這樣的一個屬性,
我們在造這字的,在引申和賦予這個字的含義時,才會把生活當中的現象賦予到他的身上,
而不是先有了文字,再去把我們的生活在給附帶到上面。
兩者其實是有非常嚴格的區分的,
很多人愛抬槓,為什麼這樣?我就不想讓它這樣,我就想改一改它,我就覺得這樣不好。
這樣的人,大家不必去理會,他們已經忘了:有一種東西是由我們的經驗和生活而來的。
沒有神,為我們創造我們現有的一切!
一切都是人類在繁衍中,我們的先祖一點一點摸索出來的,世世代代的傳承。
一定是先有了生活,我們為了表達所見所聞所知所想,然後創造了文化,創造了文明。
所以甲乙屬木,為什麼屬木?我們不如換成那木,為什麼是甲乙木?為什麼不能是丙丁?
那這樣的話,我們發現世界完全就不一樣了,
我們從文字的選擇,或者說我們,對於這個文字賦予它意義的角度來講,
我們就可以找到很多的依據,去佐證它為什麼是這個樣子的,
所以,邏輯的順序很重要。
講了甲,就該講乙,乙是什麼呢?
乙,我們看到寫起來的時候,是一個橫彎鉤兒,就可以把它寫成了,
這個橫彎鉤兒,乙跟甲比,從直觀上看,是不是感覺這個乙,比甲更加的柔軟呢?
那這個柔軟是什麼意思呢?
甲已經在蓄勢了,一定要破土而出了,那它破土而出,出來了以後,怎麼辦呢?
他就不能再直愣愣地再去往上長了,一直長到天頂上,把天穿出個窟窿,它不行。
它長出來以後,一定要想方設法地多接受陽光雨露的潤澤和滋養,
這個時候他需要把自己的身軀,放的扁一些,放得柔軟些,放到舒展一些,
可以看到好多的小草,這個曹子啊,圓圓的,特別特別小,它長出來那個草,都是葉子,有的很長,有的很圓,有的像個心形等等,都是為了舒展自己。
舒展自己是為了什麼呢?就是為了獲得更多的能量,
由於已經從地底下出來了,這個時候已經沒有了土地這樣的一層保護,
它就需要儘可能的把自己,放在一個可以經得起風吹雨打的角色上,
如果過於直挺挺的往上走,但是硬度又不夠,這個時候,來一陣風或雨就可以把它吹倒,
果樹不怕下雨,怕下下冰雹,冰雹沙塵的力量把枝條打折掉把果子打爛。
乙是甲的另一種形式的展現,
我已經使足了勁兒破土而出了,
以後,我為了適應這個世界,讓自己變得更柔軟,
這個時候木的力量,已經屬於一個比較佔上風的狀態了,
已經脫離了土地的束縛,土地對它的束縛已經變成了土地對它的營養,
之前是土在它的上面蓋著它,現在是土在它的下面託著他,兩者是有明顯的區別的。
乙所對應的月份,就是每一年當中的第二個月,春天的第二個月,就是一月二月的二月。
這個時候,其實天氣已經開始慢慢變得暖和了,但是足夠暖和嗎?
還不足夠,在這個天地之間,還是有這個寒冷的氣存在的。
只不過,這個寒冷的氣,比冬天,一月份的時候要弱了一些,可畢竟還是存在的,
乙為什麼要變得柔軟?它要避免跟天氣寒冷的氣產生一個特別直接的對抗,
乙會低低地浮在地面上,不要生長的過高,不去受到寒冷之氣的侵害,
乙會匍匐在地面上,讓陽光直接去溫暖它,不讓自己長得特別高,跟空中寒冷的氣進行爭鬥。
乙即使代表了已經掙扎地破土而出,力量更足的意思,
但由於還擔心受到寒氣的侵害,所以選擇一種比較委婉的,比較柔軟的姿態去存在,
匍匐在地面之上團成團兒,捲曲著,攀扶在巖石,高大強壯的樹木之上,
選擇了一種委婉的存世的一種態度。
講完了甲乙,就要講丙丁,
我要在這裡給大家強調一點,
現在講的十天幹,不會以過多的角度去講,
以免會干擾同學們學習的邏輯性,
在接下來的具體用法,大家看到我們的講義,就會知道裡面會涉及到了,
不僅有醫的部分,還會有易的部分(易經的部分),
在這個方面,還會從一些卦象的角度再去解釋十天幹,它所代表了一些含義,
大家就先按照現在這樣的一個邏輯順序去聽,不要做過多的引申。
丙是什麼意思呢?
丙我們要去把它還是要用一種象思維去想,就是說在這個最早的這個象形的文字裡呢,
丙火,丙火丁火的丙,它是一個有兩隻腳的燃著燈的青銅器。
這個青銅器的意義
在很多方面已經把它忽略,但在醫學和易經上,仍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思,是什麼意思啊?
這個有著兩隻腳的青銅器,它本身是不會著火的,裡面 必須要有起火的燃料,
無論是動物的油脂,礦物的油脂,還是木炭等等,總歸是需要有燃料才能把這個火燃起來。
這個青銅器更多是一個承載的意思,
丙對應到五運六氣的角度的話,代表了什麼? 代表本身陽氣的充足與否的意思。
更加簡單的話,就是說,你是否足夠的熱。
為什麼說你是否足夠的熱呢?
青銅器或這個器皿本身,是不會含有燃料,也不會含有火的,,
兩隻腳的青銅器裡面冒出來一個小火苗,是因為裡面有燃料,
當裡面所儲存的燃料越多的時候,火就越旺,燃燒的時間就越長。
為了使它燃燒的時間越長,火越旺,就需要不停的注入更多的燃料,
對應到五運六氣,甚至細化到人身上的時候,就需要使人有足夠的這種熱量,
我們把它理解為是足夠的陽氣,只有體內儲存的陽氣越多,人的狀態才會越好,氣色才會紅潤,聲音才會越洪亮,身輕才能體顯,腳步才能夠輕盈。
一旦這個火不足了,也就是人的陽氣不足了
兩隻腳的青銅器,可以理解為我們這個軀殼,
軀殼裡的燃料不足,火的大小,火燃燒的時間受到影響,
人體儲存的燃料不足,就是陽氣不夠足的時候,
人的生活,工作,運動等各方面會受到影響,
變得不再那麼的有力量,變得不再那麼的長壽,變得不再那麼的健康。
丙在12月當中,對應的是四月,
大家不要去想,說剛才講的甲乙是一月二月,
現在怎麼直接到了四月的,三月先不講,講到的時候自然會給大家講,現在不著急,
丙對應的是四月,從24節氣來講的話,正好是立夏的節氣。
立夏小滿,
大家一聽這兩個詞,立夏就是進入夏天,小滿就是剛剛滿的意思,
進入夏天天氣剛剛真正的熱起來的時候,這叫小滿,
萬物慢慢變充實的階段,剛剛立夏,剛剛小滿,還沒有走到一個盡頭,還屬於一個上升狀態。
跟甲乙木的甲一樣,已經在上升了,可是仍還沒有到達頂點,但又具備到達頂點的勢能,
我們把丙歸為陽,是陽火,是一種有力量,向上的,還可以進一步有所為的火。
與丙放在一起的丁,我們認為是一種陰火,為什麼是一種陰火呢?
大家看到這個字,是一個一橫一豎勾,
大家把釘子拿到手裡,釘帽朝上的時候,是不是只能看到釘帽,看不到下面的勾了。
在遠古最早的時候,是沒有鐵釘,鋼釘之類的,用的是可能是竹釘木釘,
這個丁,用木頭錘子把他錘進去之後,最終那個長長的豎鉤的部分看不見了,
我們只能看見這個帽兒,露在外面兒這個帽兒。
這個丁,像什麼?
其實就是一種外來的意思,原本是沒有的,現在我需要把一個東西掛上去,
但是,缺一個掛的東西,把這個釘子釘在牆上,
現在做一個木頭的凳子,這個凳子的腿兒和坐板之間有點兒晃,
我在它這個縫隙裡面插入一個小東西,這也叫釘子,
所以,這個丁,他就有一個外來的意思。
什麼叫外來呢?
這個丁本身它代表了是另外的一種從外而來的一種力量。
是一種,你原本沒有,可是可以通過某種形式使得你有的力量。
疔瘡,這個疔瘡的疔,是病字旁,裡邊一個丁,是什麼意思呢?
是一個外來的東西,擊中了你的人體,使你得了這樣的一個病。
我們除了從這個角度去理解,還要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
既然在那個小縫隙裡,可以把你釘進去,那是不是代表你有一種力量?
有一種去充實的意思,原本是晃動的,是有縫隙的,你來了,把縫隙填上了,
丁是不是有力量,可以使他們充實呢。
例如,生了男孩叫添丁,當兵,修長城抓壯丁等等,
丁就是你有力量能楔入,
在這兒是一個崗位?就是一個螺絲釘,你能歇在這兒,
丁它代表一種充實,一種力量的含義。
釘子,只有往物體裡邊釘的,沒有往物體外邊釘的,
對著空氣釘一個釘子,那不合適,
只有說對著板凳,對著牆,對著桌子,可以訂一個釘子,
但是,對著空氣的永遠是釘不進去的,因為空氣是無限大的,
這個丁,其實是一個向內的,往裡走的一個趨勢,,
丙,在青銅器裡,它點著後這個光是向上發的,熱是向周圍散發的,是一個向外的狀態,
而丁,這個力量是一種向內的狀態,
所以,在陰陽的屬性上,就把丙認為是陽,丁是陰。
芒種夏至,四月是立夏,小滿五月就是芒種夏至,
丁火的丁,對應的就是一年12月份當中的五月,
五月正好就是芒種夏至,開始真正的變熱的那個時間,
四月份的時候,剛立夏,剛小滿熱氣正往上走,
而到五月的時候就是芒種夏至,夏至就已經是陰陽幹嘛啦?
這要發生一個轉化了,白天最長的一天,晚上最短的一天就在這,
過了這天后,白天慢慢變短,晚上慢慢變長,
這個時候是陽氣到達頂點的一個狀態,到達了頂點就需要回落,
這個回落像不像是那個釘子,讓這個能量從地底下往上邊兒走,
那現在,等於是說要把這個能量,再重新打回到這個地底下去。
丁在這裡,其實已經起到了一個收斂的作用,
代表了一個收斂的含義,它的力量已經開始變弱,開始要往回收斂,要往下走,要降了,
雖然還沒有到沉潛的那個地步,
但是,已經有了一個往下降的趨勢,往內走往裡收,往下引的一個趨勢。
所以丙丁他們兩個,我們把屏這個點著了之後,發光發熱,讓周圍的一切都能看得見的,這樣的一個火較為洋,火兒把這個火慢慢開始變得小,慢慢變得往起藏的這樣一個火,叫他陰火,所以丙丁在這裡分陰陽就是這樣來分的,我今天。
今天給大家講了:甲乙丙丁,
之後要給大家講的剩下的十個天幹地支
都是在原本的天幹地支本身的含義之外,給大家多加了一層含義,
我們如何用一個易的思維,就是易經的易思維去理解他
甲乙本身所代表的含義,丙丁所代表的含義,
丙是往外走的,是向上衝,有力量的,這樣一個勢頭,
丁是上下引的,往回引,往下引的,這樣一個勢頭,
這個對於我們去用它去讀易,去解易是十分重要的,
這種的解法,是十分重要的一種解法。
關於甲乙丙丁,他們本身還有別的含義在裡面,
與我們五運六氣相關的含義,我這兒講了一部分,
在後面實際的用法當中,就是後幾節課程中,會講到說他的12地支的含義,
包括會講到他和天幹地支相配的時候,它會有一個什麼樣的意思的時候,
我們還會再講,還會把一些別的方面事,一些有關的含意給大家再講過來
到那個時候,大家對他的認知,才會越來越立體,越來越全面,
在這裡的時候,大家今天就先聽這一部分,別的不要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