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運六氣與太陽風暴

2021-01-21 導航中醫藥

正文共:2376字,預計閱讀時間: 6 分鐘

1962年,美國「水手2號」探測器發現,太陽會在太陽黑子活動的高峰時爆發太陽風暴。爆發時釋放大量帶電粒子所形成的高速粒子流,嚴重影響地球的空間環境。當太陽風掠過地球時,會使電磁場發生變化,引起地磁暴,破壞臭氧層,並影響通訊,特別是短波通訊,影響輸電、輸油、輸氣管線系統的安全,對運行的衛星也會產生影響。幹擾無線通信,對人體健康也有一些的危害。
太陽風的發現是20世紀空間探測的重要發現之一,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對太陽風的物理性質有了基本了解,但是至今人們仍然不清楚太陽風是怎樣起源和怎樣加速的,太陽風是怎樣得到等離子體的供應及能量的供應的問題是空間物理學領域中經長期研究仍懸而未決的一大基本課題。太陽風分為兩種,一種是所謂的「持續太陽風」或稱「寧靜太陽風」,起源於平靜日冕區的冕洞,開始時日冕物質以較低的速度作膨脹,漸漸離開太陽表面。隨著離太陽距離的增加,膨脹的速度變大,密度不斷減小,等到達地球的時候,射流速度一般在每秒鐘450千米左右,每立方釐米含質子數通常不超過10個。由於射流速度比較小,微粒含量也不大,這種太陽風通常對地球的影響不是很大。另一種則是「擾動太陽風」,即在太陽黑子活躍時期噴射出的粒子流。這種太陽風與太陽拋射物質事件或爆發現象有關,有時還伴有高能荷電粒子的大量增加,其射流速度一般可以達到每秒鐘1000-2000千米,粒子密度也比較大,每立方釐米可含質子幾十個。擾動太陽風由於其高速高粒子含量的特點,可以對地球產生產生比較明顯的幹擾。這是因為太陽風所含的微粒主要為氫粒子和氦粒子,當到達地球的電離層時,就會對地球磁場產生擾動,因而對地球的通信等方便造成影響。
太陽黑子有11年的主要活動周期,22年的磁極性轉換周期。在一個周期內太陽黑子活動有峰谷,峰值大太陽風強烈,谷值低太陽風平和。一般認為太陽黑子實際上是太陽表面一種熾熱氣體的巨大漩渦,該區域的背景溫度緩慢地從6000攝氏度降至4000攝氏度。
較差自轉理論認為太陽的較差自轉使光球下面的水平磁力線管纏繞起來,到一定時候上浮到日面形成雙極黑子,由於大量的雙極黑子磁場的膨脹和擴散使得原來的普遍磁場被中和掉了,接著就會出現極性相反的普遍磁場,這樣解釋太陽的22年磁周。
磁場湮沒理論認為,強磁場是太陽黑子最基本的特徵,黑子的低溫、物質運動和結構模型都與磁場息息相關,在活動區內一個強度為幾百高斯的磁場一旦湮沒所蘊藏的磁能便全部釋放出來,引起耀斑爆發。
有研究表明,太陽黑子各個周期與行星運行周期相關,主要受金星、地球、木星、土星引力和引潮力影響,又以木星影響為最。
筆者研究五運六氣得出結論,五運是金星與地球會合周期,六氣是地球與木星和土星會合周期的運行規律。並提出一個假說,太陽表面物質洋流假說,太陽表面物質做著類似於地球大氣、大洋一樣的環流運動。會合的行星引力讓隨同太陽自旋的表面物質做流體運動,太陽黑子如同地球的洋流中的旋渦。
歐洲航天局「星簇」計劃有眾多研究成果表明,地球能夠產生自己的「太陽風」,由電離粒子構成的「等離子體層風」,從地球大氣層內部流入外部的磁氣圈。磁氣圈由地球磁場產生,形成一道保護屏障,保護地球免遭太陽風輻射侵襲。行星的磁氣圈要遠大於該行星所在的大氣層,這意味著帶有磁場的行星將從太陽風中吸引更多的能量,這些額外能量將呈現漏鬥狀朝向地球磁極,因此在地球極地上空電離層的分子能夠加速逃逸。受磁氣圈影響,地球大氣層每年損失6萬噸氣體,而對比地球大氣層數千萬億噸的氣體總重量,這一損失量並不會對大氣層構成損害。當太陽風攜帶的質子衝擊到上層大氣層,就會分解臭氧層中的氮氣分子,形成氮氧化物。這些氮氧化物可以存在幾周甚至幾個月之久,因而足以破壞高度為15至50公裡的上層同溫層中9%的臭氧。
太陽風中的質子向早晨方向運動,電子向傍晚方向運動。
太陽表面的物質,也就是帶點粒子隨著太陽自轉做差異運動會產生垂直於它的磁場,而太陽黑子做的是旋渦運動,會產生旋渦磁場,帶電粒子會在旋渦電磁場中做圓周運動,獲得加速度。
按著廣義相對論原理,引力是重力引起的時空彎曲,也就是電磁波彎曲。黑子旋渦磁場像個漏鬥,嘴部是從光球層到色球層、日冕層的太陽磁場,體部是各個行星差異運動圍成的行星際磁場。帶電粒子在這個磁場中,一部分會克服太陽引力向星際發散,但大部分還是被太陽的強大引力吸附回去。按著引力權重,主要有金星與地球,木星和土星構成的行星際磁場,前者是五運,後者是六氣。
由於行星公轉速度不同,兩組行星從會合到對衝,從對衝到會合,角度從0度到180度變化,磁場強度由弱變強,又從強變弱,太陽風會隨之做強弱變化。由於太陽黑子是成群出現,而且具有偶極性,那麼,太陽風就猶如若干股噴湧的流體,並且具有偶極性。

行星磁場強度、磁距與其重量、引力、自轉速度成正比。以地球為例,地核、地幔、巖石圈、水圈、大氣圈運動速度是不同的,所帶電荷也不盡相同,在不同時間不同空間不同強度行星際磁場中做切割運動,所產生的磁場強度也不盡相同,而且不同圈層的差異運動、星體引潮力、核聚變亦會產生磁場,這就構成了複雜的地球磁場形態。然而,太陽風是地球磁場變化影響的最大因素。

儘管有大量觀測數據表明,地球電磁場與太陽風周期密切相關,但在太陽風形成機制上沒有給出更為合理解釋。而通過筆者以上研究(準確地講也就是一種思考),發現黑子周期與行星運動周期相關,故提出天體定子與轉子假說。天體之間的相互運動猶如電機的定子與轉子之間的運動,使得太陽系就像一組磁流發電機,只不過不是僅僅發電,而是電磁相互轉換。太陽系的電磁場不同時刻具有不同的電磁結構和強度,對地球的磁場和電離層造成幹擾。


相關焦點

  • 五運六氣與人體經絡的關係探討
    直到我潛心於《黃帝內經》,才知道中醫也講究「運氣」,那是「五運六氣」學說的簡稱。是專門討論天體運動→氣候→物候(生態)→症候(人體)的連鎖感應規律,就是中醫基礎理論的核心「天人相應」,也叫「天人合一」。它是中醫科學性的根本所在,靠了它,中醫才能千年不衰。
  • 五運六氣推算快速入門!
    前言經歷了SARS和新冠疫情的衝擊,大家越發對中醫充滿信心,也越發對「五運六氣」充滿興趣。網上多了很多關於「五運六氣」講解的小課,但內容往往balabala都是比較晦澀難懂,自然很多普通民眾都打起了退堂鼓~五運六氣的內容,是宇宙星系對地球影響作用的體現,也是地球氣侯變化規律的總結,甚至也包括了異常氣侯的分析(可參考龍砂學派顧植山教授早年講義內容)。
  • 五運六氣之甲乙丙丁
    昨天從一個大的思維邏輯上,給大家理順了一遍,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承上,對學過的重點內容進行一個復盤,知道講了哪些主要的方面,啟下,要在這個基礎上,來開始學習剩下的課程,學習五運六氣給大家講這些,是想告訴大家接下來的課,我去講什麼,大家就要去聽什麼,因為我們現在要去講的,是要切合五運六氣裡面要用的,要用大家學會的方式去講的,而不是以,說做一個名詞解釋的方式去講的。
  • 黃帝內經 | 從甲流到非典,中醫是如何通過五運六氣,預測及治療瘟疫...
    02 五運六氣對健康有哪些影響 就時運而言,中醫講究「五運六氣」。什麼叫「五運」?它是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氣在天地間的運行變化。五運是由天幹來控制的,一共有十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 「科玄與道」程獻忠:五運六氣有著非同尋常的天學淵源
    而羅睺」、「計都」兩顆隱曜又名太陽首、太陰首!也正如日月陰陽之軌道交叉(如陰陽)之冥王星與海王星!《內經》中多數篇章似乎表明,五運六氣與天幹地支源自太陽系五星,而今人靳九成教授在其著作《生命(醫易)百年曆》中表示,其用現代科學破解了幹支、幹支陰陽、六十甲子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等背後玄機,即認定天幹來源於水星視運動的10年周期性,地支來源於木星視運動的12年周期性,幹支陰陽來源於火星!真是如此嗎?
  • 個人體質「五運六氣」推算法:每個人的先天缺陷在哪裡?
    運氣,是五運六氣的簡稱。運氣學說是中國古代研究氣候變化及其與*健康和疾病關係的學說,在中醫學中佔有比較重要的地位。運氣學說的基本內容,是在中醫整體觀念的指導下,以陰陽五行學說為基礎,運用天幹地支等符號作為演繹工具,來推論氣候變化規律及其對*健康和疾病的影響的。
  • 五運六氣的天學基礎
    圖3 用晷儀測量冬至和夏至時太陽的出沒方位:通過位於中心的立表望向1線是冬至時太陽的落入方位,望向69線是冬至時太陽的升出方位;通過位於中心的立表望向19線是夏至時太陽的落入方位,望向51線是夏至時太陽的升出方位。圖中晷儀為現存於北京古觀象臺的複製品。2009年我對西漢晷儀作了一點研究,後以《對晷儀的再認識》發表在《中國科技史雜誌》2010年第4期。
  • 太陽風暴抵地球或引全球大停電 2012年九大預言
    日前,各國天文臺觀測到太陽表面發生劇烈的太陽風暴,科學家預測,攜帶大量帶電粒子的太陽風預計於8月4日抵達地球,在兩極產生強烈的極光現象。劇烈的太陽風暴可引起地球磁場震動,太陽風暴或引起全球大範圍的停電。太陽的磁場活動主要是太陽風和太陽黑子。太陽風聯繫著太陽和地球磁場。
  • 太陽風暴是什麼?太陽風暴的影響及風暴時間
    2、太陽風暴基本性質  在太陽系中,太陽風的組成和太陽的日冕組成完全相同。73%的是氫,25%的是氦,還有其他一些痕量雜質。目前還沒有精確的測量結果。2004年的Genesis的取樣分析還沒有結果。它在返回地球是因為緊急降落,被損壞了。這是因為它再次進入地球大氣層時,沒有打開降落傘。在地球附近,太陽風速為200-889km/s。
  • 木星發現「六眼風暴」,天文學家:風暴面積跟美國一樣大
    在太陽系,木星一直是個充滿謎團的「老大哥」,在眾多行星中,它不僅體積最大,質量最大,同時,作為一個氣體巨行星,它總產生一些「異象」,前有震古爍今的「大紅斑」,最近又出現了詭異的「六眼風暴」。上個月,美國宇航局的朱諾(Juno)探測器飛越木星南極,觀測到了一場巨大的風暴,這個風暴與美國德克薩斯州一樣大,更令人驚奇地是,該風暴與南極地區的其他五個風暴組成了一個六邊形,堪稱「六眼風暴」。這場「六眼風暴」以出人意料的方式排列。
  • 太陽風暴來了
    對於在地球上繁衍生息的人類來說,太陽是光明與溫暖的來源,但在它平靜溫和的外表下,劇烈的日冕物質拋射所形成的「太陽風暴」會以高能帶電粒子流和磁化等離子體的形式,衝擊地球的磁層,引發地球上的一系列問題,電影《2012》甚至將太陽風暴與世界末日相聯繫。太陽風暴真的有如此大的威力嗎?2012年已經到來,人類又該如何面對?
  • NASA批准SunRISE CubeSat任務 以研究太陽風暴
    美國宇航局(NASA)已批准一項新的CubeSat任務,以研究太陽產生的巨大太空天氣風暴。 計劃於2023年7月1日之後發射的太陽無線電幹涉儀太空實驗(SunRISE)將使用六架烤箱大小的太空飛船編隊,形成一個非常大的射電望遠鏡來監視太陽粒子風暴。
  • 「庚子年夏至 觀氣錄」五運六氣釋疑:有夏至冬至,為什麼沒有春至和...
    夏至陽交於陰,氣化迅烈每年太陽運行至黃經90°時即為二十四節氣之夏至,一般在公曆6月21-22日交節。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且緯度越高白晝越長。從卦氣上來看,夏至對應「姤卦」。乾上巽下,乾卦下方的一道陽爻開始變成陰爻,陽交陰,男遇女,是為「姤」。夏至為「姤卦」的初成期,是十二消息卦周期能量「消」的開始,天道的能量由顯性漸變為隱性。
  • 近5年來最強太陽風暴將襲地球 通訊受幹擾
    資料圖:太陽風暴中會對地球的空間環境產生巨大的衝擊。  美國太空天氣預測中心聲稱,近5年最強烈的太陽風暴在將在美國東部標準時間8日早7時(北京時間8日20時)對地球產生強烈影響。屆時全球電網、GPS和飛機航行都會受到幹擾。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研究部門的科學家喬·昆切斯表示,此次太陽風暴「瞄準地球」,釋放出大量的帶電粒子,應該是太陽版的「超級星期二」。
  • 資料圖:太陽風暴中會對地球的空間環境產生巨大的衝擊。
    資料圖:太陽風暴中會對地球的空間環境產生巨大的衝擊。  據外媒7日報導,美國太空天氣預測中心聲稱,近5年最強烈的太陽風暴在將在美國東部標準時間8日早7時(北京時間8日20時)對地球產生強烈影響。屆時全球電網、GPS和飛機航行都會受到幹擾。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研究部門的科學家喬·昆切斯表示,此次太陽風暴「瞄準地球」,釋放出大量的帶電粒子,應該是太陽版的「超級星期二」。
  • 天有天運 地有地運 人有人運 三元九運中兌七運對我們的影響
    俗話說風水輪流轉,今天我們來說一說運氣,我們應該都感受過運氣好的時候做什麼事都是很順的,運氣不好時想做成一件事都很難,從風水地運的理論來說地的運氣是180年一個輪迴,因為一甲子是六十年(天幹地支組合是60組),180年有三個甲子,所以稱為三元,每二十年有一個星當運,所以有九運,術語稱為三元九運
  • 常識|什麼是太陽風暴?
    2、1989年3月太陽風暴-魁北克省大斷電事件1989年3月,日面上出現了一個超級活動區,該活動區掀起了一場劇烈的太陽風暴,使地球上發生了一次史上有名的強磁暴,同時也給人類社會帶來了一系列災難。此次太陽風暴的危害主要表現為對加拿大魁北克省電力系統的嚴重破壞。
  • 特稿:被「誤讀」與「妖魔化」的太陽風暴
    新華社北京2月25日電(記者 張淼)日前,一條「毀滅性太陽風暴將導致大規模停電」的新聞在國內網絡廣泛轉載,引發不少民眾對太陽風暴的困擾與擔慮。    事實上,太陽風暴並不神秘,也並不罕見。只是在部分媒體高喊「狼來了」的報導下,太陽風暴被「妖魔化」。
  • 太陽風暴,就在您身邊
    在科學家眼裡,太陽風暴就是太陽強烈爆發,會給地球帶來一系列影響。每次太陽風暴來臨,都要嚴陣以待,謹防產生的各種危害。在公眾眼裡,太陽風暴仍然一個神秘模糊的事物,有點像洪水猛獸,又有點像背後的幽靈,不時地帶來一些我們意想不到的威脅。它看不懂、摸不著,那到底距離我們有多遠?
  • 太陽風暴再抵地球 太陽耀斑是什麼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太陽風暴再抵地球 太陽耀斑是什麼 周日晚上,美國宇航局的太陽動力學觀測衛星發現了一顆強大的太陽耀斑.這次噴發可能引發一場太陽風暴,預計最早將於周四上午襲擊地球. 太陽耀斑是一種強烈的輻射,就像太陽的明亮區域一樣,可以持續數分鐘到數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