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1、半顯性遺傳的定義
2、半顯性遺傳例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
3、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疾病概述
半顯性(semidominance)又稱之為不完全外顯(incomplete dominance)或部分顯性(partial dominance)。半顯性遺傳指的是對於某一個等位基因相關的表型,雜合子狀態(A/a)相對於純合子狀態(A/A)表現為中間型的臨床表型(a代表野生型,A代表突變型),純合子狀態(A/A)更嚴重和/或發病年齡更早。
此處需要做幾點說明:
1、 純合子狀態(A/A)和雜合子狀態(A/a)對應的表型普需基本保持一致,如果兩者對應的表型普相差較大,那對應的是兩種疾病和兩種遺傳方式。半顯性遺傳不是同一個致病基因的兩種遺傳病的糅合。
2、 不完全外顯和共顯性不是一回事。共顯性指的是兩個等位基因A和a在雜合子狀態(A/a)時分別表現出了AA對應的表型和aa對應的表型。舉個例子:如果AA的表型是花的顏色是紅色,aa的表型是花的顏色是白色。不完全外顯情況下,雜合子狀態(A/a)的表型是花的顏色是粉色,即中間色;共顯性情況下,雜合子狀態(A/a)的表型是花的顏色為部分紅色,部分白色。
3、 不完全外顯和外顯不全是兩回事,外顯不全指的是在相同基因型情況下,有的個體有臨床表型,有的個體沒有臨床表型。
4、 不完全外顯和臨床異質性不是一回事。臨床異質性指的是同一個致病基因導致的疾病,不同的患者之間的臨床表型存在差異,即包括攜帶不同變異/基因型個體的臨床表型存在差異,也包括攜帶相同變異/基因型個體的臨床表型存在差異,這種差異和純雜合狀態沒有必然聯繫。
LDLR基因異常可導致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familialhypercholesterolemia,FH),FH的遺傳方式為半顯性遺傳。雜合型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Heterozygous FH,HeFH)和純合型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homozogous FH, HoFH)患者的臨床表型均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明顯升高,黃色瘤和心血管疾病。HoFH患者較HeFH患者而言,LDL-C一般升高更顯著,發病年齡更早。如HoFH患者多數會在 20歲前就出現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並可能因此死亡。對於HeFH患者,未經治療的男性在50歲時出現致命或非致命性冠狀動脈事件的風險為50%; 而未經治療的婦女在60歲時的風險為30%。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familialhypercholesterolemia,FH)是由LDL-C分解代謝的關鍵基因 之 一 發 生 突 變 所 引 起 的 一 種 遺 傳 性 疾 病 。據估計,70%-95%的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由三個基因(APOB, LDLR, PCSK9)中的一個發生雜合型致病突變導致,稱之為雜合型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HeFH)。純合型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HoFH)是由已知致病基因(APOB,LDLR,PCSK9)中的一個發生雙等位基因(純合或複合雜合)致病變異導致的。極少情況下,HoFH可能是由於雙雜合子變異導致,即在兩個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致病基因上分別發生了雜合致病變異,其中一個致病變異通常發生於LDLR基因。HeFH的發病率為1/200-1/250,是一種相對常見的疾病。HoFH罕見,發病率為1/60,000-1/250,000。
HeFH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有:血清LDL-C明顯升高,膽固醇沉積在皮膚、眼睛以及肌腱形成黃色瘤和脂性角膜弓。HeFH患者較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是冠心病(CAD),其可表現為心絞痛和心肌梗死; 中風發生較少。未經治療的男性在50歲時出現致命或非致命性冠狀動脈事件的風險為50%; 而未經治療的婦女在60歲時的風險為30%。
HoFH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有:出生後即發現 LDL-C水平明顯升高,膽固醇沉積在皮膚、眼睛以及肌腱形成黃色瘤、也可能出現指間黃瘤,脂性角膜弓。由於機體暴露於高水平的 LDL-C中,HoFH患者多數會在 20歲前就出現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並可能因此死亡。
參考文獻: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174884/.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