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被切割27000次,她卻在賽博世界永生

2020-09-05 美國國家地理

8月29日,在埃隆·馬斯克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的直播發布會中,展示了一隻植入Neuralink設備的豬。新技術的問世一時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馬斯克已經開始帶領人們暢想一個可以上傳、轉移記憶的未來,記憶在未來似乎可以永生不滅。

新技術將更多在醫學上幫助人類——用於治療中風、記憶衰退等問題。然而在幾年前,一位女性用另一種方式達到了「永生」,且為醫學做出了貢獻。

請隨意用鋸子處理我的屍體

蘇珊·波特(Susan Potter)總是很輕描淡寫地談論她的死亡,她如此和醫生斯皮策說:feel free to put me under your saw.

圖丨斯皮策凝視著蘇珊的軀幹。

2015年2月16日凌晨5點15分,蘇珊死於肺炎,享年87歲。她的屍體被從丹佛臨終關懷醫院取走,即將走上一條不朽的歷程

15年前的某一天,72歲的蘇珊·波特第一次在科羅拉多大學遇見斯皮策(Dr. Victor M. Spitzer),她說服他讓自己成為「可視化項目」的志願者。可視化項目是斯皮策領導的研究小組在1991年發起的項目,旨在從屍體的冷凍切片中提取完整的正常成年男性和女性屍體的數據,主要工作是將人類屍體切成毫米厚的薄片,並對每一部分進行拍照,這樣這些圖像就可以拼湊成數位化的人體解剖學綱要。

最終,蘇珊·波特的遺體被捐獻給了醫學,它被冷凍,鋸成4塊,又切割了27000次,每切一次都要拍照。

在她死亡之前的15年,國家地理雜誌一直在記錄波特的旅程,今天讓我們來通過這些圖片了解蘇珊·波特,均出自攝影師LYNN JOHNSON。

值得一提的是,蘇珊也是一個普通人,她參與這個項目非出自高尚的動機,其背後的複雜動機也許我們可以通過圖片領略一二。

攝於2003/4月

項目開始的時候,蘇珊和斯皮策會定期見面,有時是在他的辦公室裡。彼時斯皮策還不是很確定蘇珊真的想捐贈自己的遺體,成為一個「可視化人類」。

攝於2003/4月

應蘇珊的要求,斯皮策帶她實地參觀了她身後屍體會被送去的實驗室。蘇珊和其他愛國者一樣,保險槓上的貼紙寫著God Bless America,不過是輪椅的保險槓。

攝於2003/4月

超聲波檢查可以幫助科研團隊建立起蘇珊的病史數據,當然,還有其他各項檢查。

攝於2004/4月

蘇珊喜歡和醫學院的學生見面,給他們講講同理心的重要性,她認為每個醫生都應該多點同理心。

攝於2005/8月

蘇珊·波特獨自一人住在丹佛市郊的一個簡陋公寓裡,有心愛的幾隻貓陪伴她。她此前遭遇車禍,之後只能依靠電動輪椅行動。

攝於2005/8月

蘇珊和斯皮策的關係持續了15年,主要通過電話和拜訪聯繫,但聯繫的頻率遠不能夠讓蘇珊滿意。斯皮策說:「她巴不得我天天都去看她。」

攝於2006/8月

儘管行動要依靠電動輪椅,蘇珊·波特非常獨立,她會自己進行生活物品的採購。

攝於2009/5月

斯皮策帶領的研究團隊裡的第一批學生們畢業了,蘇珊參加了他們的畢業典禮。在她的扇子上可以看到寫著畢業生的名字,前綴都是很酷的Dr. 可以看到她對這些孩子們的支持,當然這個團隊被命名為team Susan對她來說也是莫大的滿足。

攝於2009/5月

一些畢業生和蘇珊建立了強烈的感情聯繫,但也有學生覺得她要求的關注太多了,給他們增加了很多的負擔和壓力。

攝於2015/3月,彼時蘇珊已經去世

在蘇珊的追悼會上,已經畢業的Shideh Majidi抱著蘇珊生前不離手的泰迪熊哭成了淚人,解剖學老師Norma Wagoner安慰著她。

攝於2015/2月

斯皮策醫生和他的助手在為蘇珊的屍體塗抹上聚乙烯醇,防止它被凍傷。

攝於2015/3月

蘇珊·波特的屍體已經塗滿了聚乙烯醇,即將被冷凍。蘇珊參與這個項目的最終目的就是有朝一日她的屍體可以用於教育未來的醫學生,而此刻斯皮策致力於實現她的心願。

現如今,蘇珊的屍體已經不朽,可以隨時隨地從賽博空間找到,供後來者研究。在未來的很長很長時間裡,她的3D影像會講述她的生命的過程。

美國雜誌編輯協會The American Society of Magazine Editors宣布追蹤Lynn Johnson和Kurt Mutchler兩人十五年來製作的照片集贏下了最佳照片集獎項。

合作、轉載請聯繫

ngcinfo@natgeo.com.cn

國家地理合股企業(National Geographic Partners LLC,簡稱NGP)是國家地理學會和華特迪士尼公司的合資企業。以探險和探知世界為核心發展理念,致力於通過卓越的媒體組合,在全球傳播優質的科普內容。131年來,國家地理始終以增進對世界的了解和認知作為核心目標;現在,國家地理將致力於為消費者不斷開拓、更加深入,以及突破邊界而努力。國家地理每月通過43種語言,傳播遍布全球172個國家,內容觸及數百萬人。與此同時,NGP每年會將收益的27%回饋給非營利組織——國家地理學會,用於支持其科研、探險、保育和教育等工作。更多信息請訪問natgeotv.com 或 nationalgeographic.com。

相關焦點

  • 意識上傳與數字永生:我們離賽博朋克的世界還有多遠?
    「 我們離賽博朋克的世界還有多遠?」2020年12月遊戲界最大的新聞應該就是波蘭遊戲開發商CDP Red跳票了3次的大作《賽博朋克:2077》(Cyberpunk: 2077) 終於發布了。雖然遊戲發布初期充滿了各種的bug和屎一樣的優化以至於遊戲被廣大玩家調侃稱作《賽博朋克2077個bug》,但是遊戲緊湊的劇情與龐大的世界觀依舊讓幾乎所有玩家都大呼精彩。遊戲的故事發生在2077年的一個科技極度發達但是人類貧富差距巨大的美國虛構城市:夜之城 (Night City)。這座城市被巨大的公司控制著,並使用著自動化的機器來運營整個城市。
  • 基努·李維斯在《賽博朋克2077》中扮演的約翰尼究竟是誰?
    基努·李維斯在今年E3上的出場引發了許多玩家的狂熱反應,而在《賽博朋克2077》的世界裡,你很可能也會覺得約翰尼太贊了。玩家可選擇的其他童年英雄同樣出自原作桌遊《Morgan Blackhand》和《Saburo Arasaka》你一定很想知道,約翰尼究竟是誰?
  • 讀經典科幻小說《神經漫遊者》,了解一下什麼是賽博朋克
    其實這本書的故事情節並不複雜,但故事裡充滿了大量高科技元素,作者還用了大量筆墨去描述那些破敗物體的材質、光澤、氣味等細節,並且時不時地深入到主人公凱斯的身體感覺和心理狀態中,創造出了兩個逼真的世界:一個是頹敗的外部世界,一個是迷亂的人物內心。所以這個故事的奇妙之處全在細節之中,而要想把握這些紛繁細節的真正意義,我們就必須引入解讀《神經漫遊者》的第一個關鍵詞,「賽博朋克」。
  • 薦戲|飛向索拉裡斯:賽博世代的古典復歸盛宴
    然而當夜,一場突然發生的謀殺案掀開屬於整個人類的記憶漣漪,一個鬼魅而脆弱的精緻傳說在飛船裡傳開:據說在索拉裡斯的「意識之海」裡,我們都能再次見到自己曾經失去的人……南國劇社集全社力量,當代青年劇場導演孫曉星監製,「所有死去的人都還活著,他們都在意識之海裡永生。」
  • 《賽博朋克》最後選什麼 最後選擇分析
    導 讀賽博朋克最後怎麼選 賽博朋克2077中,只有最後一個任務【夜曲OP.55 N.1】裡的選項才會對結局造成影響,具體的情況有: 最後會觸發自殺結局; 後面的劇情就會前往空間站與赫爾曼籤合同,此...
  • 富豪們的永生方式有多狠?
    Ambrosia,希臘語「永生之血」的意思;而這些所謂的永生之血的來源大多為16~25周歲的年輕提供者。,還是現如今的改造技術都很難達到永生。 也有富豪認為未來可以將人腦數據化,保存在硬碟中,當未來克隆技術成熟時將其下載至某一個人造軀體,這便是賽博重生之路了。
  • 賽博朋克究竟是什麼?
    一名女子正在化妝,隨著鏡頭拉遠,你會發現她的臉失去了下半部分,只有一副張開的機械咽喉。一根電纜直接插進一位商人的頭骨,冒出火花和白煙。一部公寓大小的電梯升上高空。今年早些時候,波蘭開發商CD Projekt Red公布了《賽博朋克2077》的首部預告片,上述場景都是視頻中的片段。
  • 美劇也可以演繹成「銀翼殺手」的賽博朋克感覺
    網飛的這部劇,與去年上映的科幻電影《銀翼殺手2049》和《攻殼機動隊》都是賽博朋克題材之作,所以免不了會被拿來和它們比較。摩天大樓、空中飛行的車輛、絢麗無比的的霓虹,以及永遠陰暗潮溼和霧氣蒙蒙的街道等等這些,似乎都是「賽博朋克」特有的味道...就像上面這些影片中的畫面,如果沒有LOGO的標識,你能識別出它們來自哪部作品嗎?
  • 《賽博朋克2077》配置需求公布 RTX體驗CDPR神優化
    就在前幾天,CDPROJEKTRED官方公布了《賽博朋克 2077》PC 版的最新配置需求,包括 1080P 最低配置與推薦配置、1440P 超高配置、2160P 極高配置,以及 1080P、1440P 與 2160P 的光追配置要求。
  • 《賽博朋克2077》配置 RTX體驗CDPR神優化
    《賽博朋克2077》的存儲空間需求為70GB,且CDPR均建議使用SSD。    賽博朋克2077是一款開放世界動作冒險遊戲,故事發生在夜之城。這是一座五光十色的大都會,權力更迭和身體改造是不變的主題。
  • 賽博朋克(2)-世界真的存在嗎? ——透過《十三層空間》看賽博朋克
    賽博朋克,說到起源,就不得不說《神經漫遊者》的作者-威廉·吉布森,他是科幻文學的創派宗師與代表人物,被稱作賽博朋克運動之父,他開創了賽博朋克科幻小說運動
  • 世界上有哪些生物能永生?人類為什麼不能永生?
    水螅身體,是由大部分還未徹底分化的幹細胞組成,而幹細胞是一種具有無限更新能力的細胞,能產生至少一種類型(比如造血幹細胞,神經元幹細胞)等子代細胞。 而水螅,就是由大量還未徹底分化的幹細胞組成,因此它的身體可以不斷更新,已經分化的細胞在死亡後會被新細胞接替,從而永遠保持年輕,永遠不會死亡。
  • 西瓜視頻:三種強悍的生物揭曉人類永生的正確方向
    根據金氏世界紀錄可得知,目前為止人類的壽命區間是0~256歲。人類壽命各有長短,但無論怎樣,大家都逃不過一個命運,那就是死亡。水熊蟲是一個特例,被稱為世界海洋最深處的馬裡亞納海溝具有1100個氣壓,但它卻能夠承受75000個大氣壓。1個標準大氣壓等於1公斤力,也就是說,水熊蟲最大能夠承受75000公斤力。一般情況下,人體最多可承受3個氣壓。
  • 最強的賽博朋克女戰士是如何煉成的?她的強大來源於這三點!
    漫畫描寫近未來世界動作格鬥的賽博朋克故事。主角是全身改造成Cyborg(合成人)並擁有優秀戰鬥能力的少女加裡(也即是電影裡的阿麗塔),使用一種被稱為機甲術的機械合成人格鬥術與接踵而來的強敵戰鬥。能讓她如此強大的,包括了由內而外的一套裝備,這些在電影裡都有再現,下面我們就來看看。01狂戰士軀體電影中,狂戰士的身體是阿麗塔親自在URM(火星聯合共和國)的沉沒飛船上找到的,也讓她想起過往擔任99號戰士時的革命往事。
  • 這個女人只活了31歲,但她的細胞卻永生不死
    她是美國南方的貧窮菸農,在她的黑奴祖先世代耕種的土地上生活。她患宮頸癌後,腫瘤細胞被醫生取走,並成為醫學史上首例經體外培養而「永生不死」的細胞,解開了癌症、病毒、核輻射如何影響人體的奧秘,促成了體外受精、克隆技術、基因圖譜等無數醫學突破,涉及幾乎所有醫學研究領域,並貢獻多個諾貝爾獎。她的細胞是無價之寶,但是她的家人卻毫不知情地生活在貧困中,海瑞塔·拉克斯的名字也無人知曉。
  • 2045年人類或能實現永生,不再受身體的束縛,變成虛擬形態
    對於人類來說,永生,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特別是在古代,很多帝王都希望自己可以長生不老,希望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可以千秋萬代。比方說秦始皇,歷史上著名的徐福六次出海拜訪仙山的故事,就是來自於秦始皇時期,不過,秦始皇最終卻並未如願,秦王朝也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滅亡了。
  • 賽博朋克的標配元素都有哪些?賽博朋克的精神內核究竟是什麼?
    賽博朋克的標配元素都有哪些?花裡胡哨、陰沉黑暗,就一定是賽博朋克嗎?賽博朋克的精神內核究竟是什麼?在賽博朋克的世界裡,整個社會被科技和網際網路壟斷組織所支配。人腦與電腦連通,人類儼然成為了科技的奴隸。因此,賽博朋克的第一大標配元素便是:網絡。
  • 人類可以永生嗎?擁有永生細胞的黑人婦女,最終還是在痛苦中死去
    在這個理論中人的生命極限,取決於細胞分裂的次數,人的一生中細胞大約可以分裂50—60次,而每次分裂的周期是兩年多,也意味著人的壽命極限在110-130年之間。如果人類想突破生命的極限,獲得永生的話,勢必要加大細胞分裂的次數,如果把細胞分裂的次數擴大10倍,那麼細胞就可以分裂500次,那麼人的壽命是不是就擴大10倍,達到1000多歲了,如果人體細胞可以無限分裂,人類是否達到永生了呢?
  • 陸正蘭 趙勇 | 數字時代的身體意義——科幻電影中的三種虛擬人身體範式探析
    人類身份給予它神聖的維護城市安全的使命感,它愛這個城市; 同時賽博的機器身體又為維護社會安定提供了技術支持。所以《未來戰警》中的賽博人使用了另一套接近實用主義的理想解決方案。代理人 (賽博人)走向尋常百姓家。人們可以為了認同某個身份,各取所需地選擇與之相稱的賽博身體。賽博人體現了一種身體的「雜揉」,它呈現出舊的身體範式逐步瓦解、新的身體雛形內生於其中的狀態。
  • 世界上有哪些生物能永生?
    永生的水螅咱們常說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但卻有一些生物逃脫了自然規律,演化為長生不老的生物。比如水螅,1988年,美國波莫納學院的研究人員研究並追蹤水螅四年發現,水螅並沒有任何衰老現象。水螅身體,是由大部分還未徹底分化的幹細胞組成,而幹細胞是一種具有無限更新能力的細胞,能產生至少一種類型(比如造血幹細胞,神經元幹細胞)等子代細胞。值得注意的是,幹細胞一旦分化,就不會有無限更新自我的能力了,只會演化成一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