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是《金剛經》中的四句話。
1,佛祖用這句話對《金剛經》做了一個總結。總結了什麼?總結了一切世間萬事萬物都如同「夢幻泡影「一樣虛幻,如「晨露閃電「一樣轉瞬即逝。為什麼佛祖在悟道後要人們這樣去認識世界?或者說,為什麼生命宇宙是這樣的?
2,人們聽得最多的佛語是「四大皆空」(「四大」指「地水火風「,它們是組成人體的四種元素)。為什麼「四大「是皆空的?
3,自古大德居士們張口閉嘴都在「談虛說幻「。佛經核心奧義講的真是這些內容嗎?為什麼人們摸到硬邦邦的東西硬要說成是「空「,是「幻「的呢?
4,「金剛經「中講;「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以及「實相無相「,為什麼「相」是「非「是「無「的?
5,在《圓覺經》中,佛祖說,只有「永斷無明,方成佛道而「云何無明?」佛祖接著說;「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
這句話是說,自遠古以來的一切眾生對生命宇宙的認知都是顛倒和錯誤的,即都錯誤地認為「四大「是自己的身體,而將感知到的「色香味觸法」等六塵認為是自己的「真心「。這種錯誤的認識如同「病眼人看到虛空中有花朵「,以及「夜空中出現第二個月亮一樣。如果能夠你斷這種錯誤認知,你就「立地成佛「了。
那麼如何認識清楚「四大「不是自已的「真身「,「六塵緣影「不是自己的「真心「呢?在今天是否有「斷無明「更科學的方法?
下面以「六根(眼耳鼻身意)「如何生出「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為切入點,開始認識清楚為什麼「四大「不是自已的「真象」,」六塵緣影「不是自己的「真心「?為什麼一切皆「幻」?也即開始」斷無明「,以及明悟生命宇宙真像。
第一節 六根是如何看到這個世界的(眼)
一,我們是如何看到這個世界的(眼)
當你看到一朵玫瑰花的時候,玫瑰花並沒有直接進入你的腦中,那麼你是如何看到它的呢?
在人視網膜視覺神經細胞的「視杆細胞外節「的膜上,存在著一種叫做「視紫紅質「的大分子。之所以稱其為「大分子「,是因為它是由一分子的視蛋白和一分子的視黃醛組合成的。
視黃醛分子在以其中間節點被折彎成90度角的方式嵌人到視蛋白分子中。當一個光子射到視黃醛分子彎折處的碳原子中的電子在接收到光子後,能量會突然增大而飛得離原子核會更遠一些(熱脹冷縮就是這樣形成的),這樣碳原子就膨大了一點,就導致這個碳原子所在視黃醛分子的彎折節點處發生微結構變化,引發了整個視黃醛分子突然由彎形彈伸為直形(被稱為11一全反型)。因為變為了直形,所以視黃醛分子突然從視蛋白分子中彈射出來,由此視蛋白分子的構型突然由凹形變成了凸形。
這種凸形的變化進一步激活細胞膜「轉運蛋白「的結構發生變化(裂開了一個小口),讓原在細胞膜外的大量帶正電的鈉離子瞬間湧入神經突觸未梢內。然後由水平神經細胞,雙極神經細胞收集這些「微電量「當電流的量度經過時間,空間總和達到爆發一次動作的閥值時,雙極神經細胞就會因此形成一次動作電位即一段電流的神經纖維內流動。
這段電流會傳遞給神經節細胞,神經節佃胞會繼續把這個動作電位(一段電流的波的移動)繼續傳問大腦。
在視覺皮層中存在著對各種刺激敏感的神經細胞(比如對形狀,顏色,運動速度等敏感的神經細胞)。當這些神經細胞被來自眼晴的神經電流衝動激活時,我們就產生了與之對應你視覺體驗(如看到一片樹葉或一隻燕子)。
我們的思念(妄想)也就是我們的「意「不是一個脫離大腦而存在的東西,而是腦皮層代表區神經細胞相互之間電流的流動。同是因為」意」是對「眼耳算身意「感覺連接後的綜合體驗,所以意=眼耳鼻舌身。
我們平常人認為的」得」與「失「,老師說「夲來無一物「,,「當體即空,了可不得「你認為得不過是是我們的「妄想與分別!
說的不對請大家指出,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