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的世界裡滿眼都是美食 沙漠飛蝗可食嗎?

2020-11-25 騰訊網

背景:

多災多難的冬春,我國冠肺、亞非蝗災、澳洲火災、北美流感。而我國這邊忙於新冠疫情的戰鬥,仍在繼續,那邊一場70年未見的大蝗災又開始從東非向全球蔓延。4000億隻,大蝗軍橫襲亞非!

本月起,由於印度和亞洲各國開始受到蝗蟲影響,最近處距離中國邊境僅有1000公裡,因此各種視頻和消息不斷在網上流傳,甚至引來農業農村部的緊急回應——「蝗災對國內造成危害的機率很小」。

吃貨奇想:

許多網友疑惑一非洲人幹嘛不吃呢 ?派國人過去,早就吃光了。吃貨的世界我們真心不懂啊!提出這樣的問題。

歷史上的治蝗:

我們的確和大規模蝗災漸行漸遠,以至於模糊了那些刻苦銘心的痛苦記憶了。

中國的歷史上,蝗蟲是和水旱並列的自然災害,為了 應對蝗災,先人們也曾窮盡各種方法,食用,自然是其中一種。在民間,直有唐太宗吞食蝗蟲以解民苦的傳說,而有據可查的是,大唐時期的民間的確形成了頗有規模的食用蝗蟲之風,及至明末,蝗已經不僅為人所食,更是被開發成飼料,以蝗蝻飼餵的鴨子品質上乘,山區貧民還以蝗蟲養豬。

但和這些民間軼事相襯託的,卻是中原地帶日益頻繁又逐漸深重的蝗災之苦,從唐到宋再到元,蝗災的規模和烈度一再加重,明清時期的蝗災也大體保持了元的水平。明崇禎十三年,山東冠縣蝗災肆虐,「死者相枕, 盜掘食新死人,至父子相食用,人行道絕」, 這是何等慘烈的景象。吃解決不了蝗蟲,面對災難也不能如此輕易地-笑而過。

新中國治蝗:

中國歷史上蝗災頻繁,但在新中國成立後,經過大力治理,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蝗區大為縮小,危害度有限,得到了較好的控制。但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著一些地方生態環境的退化,很多地方蝗災死灰復燃,新蝗災區不斷出現。

那麼,問題來了,這波從東非過來的沙漠飛蝗可食乎?

常見的蝗蟲介紹

個人認為,不可食,原因是小時候咱接觸過蝗蟲後過敏,說明食用時,會其有不適應的人群。

沙漠蝗蟲

沙漠蝗蟲是蝗蟲科一種棲息在沙漠的短角蝗蟲。沙漠蝗災已經威脅了非洲,中東和亞洲的農業數世紀。至少有全世界十分之一的人口的生計都會受到這種飢食昆蟲影響。沙漠蝗蟲可能是蝗蟲類中最危險的一種,因為這種蝗蟲的蝗蟲群能夠迅速飛到越遠距離。每年至少會生兩到五代蝗蟲。雖然僅僅單一隻沙漠蝗蟲不會造成饑荒,但它可能是重要的促成因素。

東亞飛蝗

東亞飛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別名螞蚱、蝗蟲,為遷飛性、雜食性大害蟲。東亞飛蝗屬昆蟲綱,直翅目,蝗科。據統計,蝗總科共有223個屬,859種。東亞飛蝗在自然氣溫條件下生長,一年為兩代,第一代稱為夏蝗,第二代為秋蝗。飛蝗有六條腿;軀體分頭、胸、腹三部分;胸部有兩對翅,前翅為角質,後翅為膜質。體黃褐色,雄蟲在交尾期呈現鮮黃色。雌蝗體長39.5~51.2毫米,雄蝗體長33.0~41.5毫米。成蟲善跳,善飛。

問題來了,那網上賣的禾蟲屬於什麼蝗?

其實能吃的蝗蟲有,就是禾蝦!對,是禾蝦,即稻蝗。不是劍蝗。

中華劍角蝗

中華劍角蝗,又名中華蚱蜢、東亞蚱蜢。成蟲體長30—81毫米,綠色或褐色。體形細長,頭圓錐狀。中華劍角蝗,學名:Acrida cinerea。又名中華蚱蜢、東亞蚱蜢。劍角蝗科昆蟲。

俗稱扁擔溝。大扁擔,也稱作「老扁」

河北南部地區稱作「擔杖」

陝西南部的漢中、安康等地稱為:尖頭螞蚱

內蒙古部分地區俗稱:簸簸箕

禾蝦

禾蝦,學名稻蝗。昆蟲科,直翅目,散居型動物。軀體細長、頭尖、鮮紅色嘴嚼式口器,後足強大,善造較多。全身透明,色澤隨禾葉而變化,禾稻未熟時呈青綠色,稻熟則變為微黃乳白色。幼蟲時以秧苗嫩葉汁為食,成蟲後啜食未熟谷穗漿液。除足及小嘴為軟甲殼質外,全身軟綿綿,腸臟極細小,透過皮肉可見。腹內全是乳白色脂肪質。本來是害蟲,由於鳥雀琢食及人們捕捉,繁殖量很少,故對禾稻為害不大。

禾蝦美食太誘人

網上有一段關於稻蝗美食的文字:

70年代的小時候,在惠州各農村,爸媽去割稻穀,我們小孩子總不會忘記隨媽媽去捉禾蝦,那時的帽子是用竹條及竹葉織的,我們捉到禾蝦後,媽媽把它們一隻一隻地夾在大鬥笠(客家話:笠麻)裡面,每天收工回來,我們首先摘下母親的笠麻找禾蝦,摘下後,放在火炭上烤,或者在鐵鍋裡炒,那滿肚子都是油的禾蝦,香味撲鼻,令我現在回味時也會咽口水。

中華美食不愧是名滿天下,吃貨的世界,我們也懂一點點。

至於吃的辦法能不能吃掉蝗災,網絡段子,調侃,權當一笑而過吧。

總結:

以上介紹了幾種蝗蟲,經實踐,能吃的個人覺得稻蝗即禾蝦最靠譜,至於其他幾種,有一定的風險。

相關焦點

  • 蝗蟲都被吃貨擼了嗎?
    蝗蟲俗稱「螞蚱」,蝗蟲的種類非常多,在生物學分類上有一個蝗總科,地球上大約有1萬多種昆蟲屬於蝗總科,分布最廣泛的蝗蟲則是飛蝗。蝗災,通常就是飛蝗所造成的。但是,現在,我們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蝗蟲在我國已經成為一道特色美食了,甚至在有的地方,野生蝗蟲已經不夠吃了,還需要養殖,這一點和小龍蝦的「傳奇經歷」非常類似。
  • 吃貨請注意,吉林省非遺美食地圖來了~
    吃貨請注意,吉林省非遺美食地圖來了~ 2020-06-10 04: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愛斯基摩人的美食,中國吃貨都難以下咽,你敢挑戰吃一口嗎?
    對於生活在吃貨的中國,對每個中國人來說是件很幸福的事。華夏文明擁有五千年的歷史,中國飲食文化也伴隨華夏文明源遠流長。中國被世界公認為美食「強國」,連自傲的法國人都認為世界上只有兩大菜系,一個是法國菜,另一個就是中國菜,可見中國菜系是多麼的偉大。
  • 山形美食,不能錯過的極度銷魂米澤牛!吃貨公認的極品美食!
    也由於山形的米澤牛是許多吃貨公認的極品美食,讓遊客造訪山形縣時,都不能沒吃米澤牛呢!1、有超高的平日商業午餐,米澤牛黃木僅距離米澤車站徒步1分鐘路程的米澤牛黃木,特別注重牛肉的肥育期間及年齡,讓吃貨吃到的每一口,都包含著主廚的堅持與用心!
  • 「它」是淡水魚中的「王者」,以鱷魚為食,卻難逃吃貨的嘴
    「它」是淡水魚中的「王者」,以鱷魚為食,卻難逃吃貨的嘴說起吃魚,相信很多人都特別喜歡,魚肉鮮美就不說了,而且還可以多吃不長肉,特別是魚湯,喝起來特別鮮香可口,經常吃,反而會越來越健康,而且不管是海魚還是淡水魚,都特別的好吃,在中國,魚還有一種非常美好的寓意
  • 愛斯基摩人最愛的「美食」,讓中國吃貨自愧不如,網友們甘拜下風
    對每一個生活在中國的吃貨而言,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因為中國飲食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世界上公認的美食大國。中國有著數不清的美食,幾乎在每座城市都有著特色小吃,對於吃貨而言幾乎沒有不能吃的東西,哪怕是一些難以接受的食材,對於吃貨來說卻是一種很難得的美味。
  • 這些才是滄州特色美食,沒有鐵獅子頭,吃貨們都被神醫喜來樂騙了
    但身為一個滄州人,鍵叔要告訴大家,滄州有很多特色美食,卻沒有什麼鐵獅子頭。其實獅子頭是江蘇省揚州等地的傳統名菜,屬於淮揚菜,肉質鮮嫩、清香味醇,揚州話叫大劗肉,說白了就是大肉丸子,裡面有螃蟹肉、蟹黃、調料,下面再墊上青菜心,上籠燜,食後清香滿口,齒頰留芳。但和滄州八竿子打不著。
  • 蝗蟲外號「飛蝦」,美食地位堪比小龍蝦,你吃過嗎?
    隨著人類食品工業的發展,昆蟲的食用價值也越來越受到重視,比如黃粉蟲,蟋蟀等,都是非常有前景的健康食品。今天我們要給大家介紹的這種昆蟲,是正兒八經的大害蟲,人類已經討厭了它好幾千年,但是現如今,它卻成為了真正的網紅美食,江湖地位不遜於小龍蝦,人送外號「飛蝦」。它就是螞蚱,也就是蝗蟲。
  • 暑假美食趴!吃貨們打開《手工星球》的正確方式!
    暑假美食趴!吃貨們打開《手工星球》的正確方式! 我們的星球冒險從不缺少發現美食的眼睛!在不同的星球環境下,「吃貨」冒險家們都能找到最合適的飲食搭配!美景配美食,除了能增加飽腹感,還能回血加BUFF!這麼神奇的美食哪裡找?下面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
  • 新疆沙漠裡喝泉水長大的小龍蝦會更好吃嗎?
    劉飛租用的水塘四周長滿了鬱鬱蔥蔥的蘆葦,塘裡的水較為清澈,基本保持了原生態。水塘不遠處是庫木塔格沙漠,兩者直線距離約200米。空運來的種蝦投入水塘20天後出現「驚喜」這口塘是否適合養殖小龍蝦?劉飛最初並沒有百分百的把握。為了控制風險,他只從安徽老家空運了400多公斤種蝦放到塘中養殖。
  • 味道微甜獲吃貨肯定!柳州洋紫荊花或將成美食界新寵
    不少吃貨對這一問題頗為關心。剛剛公示的「2020年柳州市第八批科技計劃擬立項項目清單」中, 「不同花色洋紫荊選育及花可食用性生物活性研究」赫然在列,或許過不了多久,這一問題將會有確切答案。吃貨已先行洋紫荊花的味道微甜每年的三四月間,柳州街頭就會被粉紅色的花海浸沒,滿城怒放的洋紫荊花,讓柳州成為全國網紅城市,吸引無數遊客前來打卡。
  • 中國吃貨都接受不了的東西,非洲人卻當成美食,補充蛋白質全靠它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美食非常的豐富,而且中國人可以說大部分的食材都能夠接受,也善於把不好吃的食材烹飪成美食,所以這些年在世界上中國遊客一直被稱為中國吃貨。但是世界那麼大,其實也不是什麼樣的食物中國吃貨都能夠接受得了。
  • 吃貨節上的浙江美食,色香味之外原來還有另一種風情
    江南吃貨節之浙江省篇以紹興、衢州、麗水、平湖、海鹽等5個城市為代表的浙江美食有哪些?浙菜具有悠久的歷史,黃帝《內經素問導法方宜論》 曰:「東方之城,天地所始生也,漁鹽之地,海濱傍水,其民食鹽嗜鹹,皆安其處,美其食」。具有悠久歷史的浙江菜品種豐富,在中國眾多的地方風味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許多菜餚也都富有美麗的傳說,文化色彩濃鬱是浙江菜一大特色。此次「江南吃貨節」,紹興、衢州、麗水、平湖、海鹽等多個城市,帶來了當地的特色美食,讓大家品美味的同時,聽美食故事。
  • 這種被公認為是可食用魚裡「最髒」的魚,很多吃貨都不敢輕易嘗試
    這種被公認為是可食用魚裡「最髒」的魚,很多吃貨都不敢輕易嘗試現在很多人對於美食都是特別的喜愛,不管是什麼食物,只要它們的肉質可口總是會被人們選擇,但也有一些美食讓吃貨很難下得了口,比如說一些比較奇特的食材,有一種魚就被公認為是可食用魚裡面最髒的魚
  • 佔據聯合國評選「世界美食之都」一半數量的中國小城,究竟憑什麼?
    可以說 中華民族是全世界最會烹飪美食的民族 這一點絕對不是自誇 這不聯合國組織評選的8座 #世界美食之都# 榜單官宣了!
  • 沙漠裡的駱駝真的沒有天敵嗎?
    在我小的時候就學過一篇課文,課文的題目就叫《沙漠裡的駱駝》稱駱駝是「沙漠之舟」駱駝是食草動物,常年生活在沙漠之中。 駱駝體型龐大,說到體體型龐大,我又想起了一句俗話叫「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說的是就算肉太瘦死了,但是照樣比馬還要大。
  • 非洲物種「入侵」中國,還是寄生蟲的原宿主,連中國吃貨都認慫
    隨著旅遊業的大火,國與國之間的交流也是越來越密切,因此也就出現了關於物種入侵的問題,很多物種都開始隨著人類的腳步,入侵到了很多的國家,而中國可以說是入侵物種最多的國家之一了,據說物種入侵名錄上記載的100多種入侵物種,有一半都曾入侵過中國。一直以來我們都知道中國是一個美食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