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馬在和女人相處時表現地更好,有些馬和男人相處時表現更為出色。這種性別偏見是否是真實存在的?還是這只是我們的想像?專家針對此進行了實驗,得出來一些很有趣的結論。「女士專屬」、「更喜歡男騎手」、「討厭有激情的男騎手」
這些都是真實從賣馬帖子上摘下來的描述詞,這些詞所描述的現象被稱為「馬的性別偏見」(gender bias in horses)這個概念在馬主中被廣泛應用,通常用於描述這匹馬更喜歡和男人或是女人相處,表現地也更好。當然,馬可以感受出來自己背上的騎手的水平,但他們是否也能感受到騎手的性別?或是,他們是否有對騎手的性別偏見?更喜歡男騎手或女騎手?如果有,這種偏見是從哪裡來的?研究員調查採訪了很多馬行為學家,經驗豐富的騎手和普通馬主,並進行了一系列調查研究,得到很多關於馬的天性和人類天性的啟示。
對騎手的性別偏見的一個潛在原因是該性別的騎手曾經虐待過這匹馬,尤其是在馬較小的時候。如果在馬很小的時候,被一個男騎手暴力虐待過,這匹馬在長大後很可能會對男騎手有心理陰影,從而牴觸與男騎手接觸。當然,很多情況下這種聯繫不一定是在性別之中的,也可能是其他的身體特徵,比如高矮胖瘦。
康奈爾大學動物行為學博士凱薩琳·霍普特說:「如果小馬總是被一個戴著牛仔帽的人虐待,那麼這匹馬很可能會對戴牛仔帽的人有偏見,而不會對某個性別的人有偏見。」賓夕法尼亞大學新博爾頓中心馬行為實驗室主任,蘇·麥克唐納博士說道,在她和一群種馬做實驗研究的時候,相對於男研究員,種馬們更喜歡和女研究員相處,特別是種馬更服從女研究員,而且表現會更溫順。因為通常相對於肌肉強壯的男研究員,女研究員會看起來沒有那麼強勢,對種馬的威脅也就更小。女研究員通常表現出的是一種「柔軟」和溫柔,而不是強勢和肌肉。種馬脾氣相對大,又強勢好勝,女研究員的溫柔會壓低這種好勝,而男研究員無意間的強勢很可能激化種馬的強勢和好勝心。
德克薩斯州的一個普通馬主洛娜·尼爾認為,「重要的是騎手的舉止,而並非性別。」洛娜有20年的截牛、瑞寧和馭馬控牛比賽經驗,是德州馴馬師湯姆·尼爾的妻子,「雖說大多數情況確實是男人更具有攻擊性、更強勢,女人更溫柔,更能理解馬的感受,站在馬的角度去引導,但這個說法並不絕對。我們以前也碰到過馬主稱『不適合男人』的馬,但湯姆卻能找到適合馬的、正確的方法去引導教育馬,馬和他相處地同樣很愉快。」
德克薩斯州馴馬師查理·科爾說道每匹馬生來性格就不同,在面對一匹新馬時,不要嘗試去用你自己的舊方法套用到新馬身上,而是應該去發掘什麼樣的方法最適合這匹馬。比如說一個更被動的馬需要騎手以更溫和的方法對待,不論是男騎手還是女騎手。簡單來說,馬看重的是騎手的行為,討厭讓他們感受到威脅和恐懼的語言動作,而不是某個性別。
《馬術革命及其對人類的意義》(裡昂出版社,2005年)一書的合著作者羅伯特·米勒堅持認為性別會影響馬匹對騎手的認知和偏見。早在1970年間,米勒從事獸醫職業時,米勒就發現了很多人認為自己的馬有性別偏見。「記得有一次,一個馬主對我說,這匹馬害怕男人,我當時有點生氣,覺得這是馬主沒有好好調教馬的藉口;但後來我慢慢發現,確實是這樣,因為一般來說,男人的身體姿態、聲音和走路方式比女人更強勢更『雷厲風行』,所以尤其對於那些非常敏感的馬來說,他們自然會更害怕男人。」
米勒在《馬不害怕捕食者;他們害怕捕食行為》(Horses don’t fear predators; they fear predatory behavior)一書中提到,真正讓馬感到害怕的並不是獅子老虎,而是他們的捕食行為,這就是為什麼有時候在大草原上可以看到斑馬在大草原上優哉遊哉地吃草,但是他們的視線範圍內有一頭獅子,當然是正在睡覺的獅子。斑馬知道他們的存在,但是卻沒有跑掉,而是留意獅子的動向,一旦獅子站起來或有想要衝上來的趨勢,他們會立刻跑掉。馬也是同樣的。男人的行為通常是「更強勢、更具有攻擊性的」,比如低沉的聲音,走路的衝勁和踏地的力度,都可能讓馬認為男人是更具有攻擊性的。
很多馴馬師認為這種馬對騎手的性別偏見只是缺乏訓練和馬匹對騎手尊重的藉口。著名馴馬師John Lyons說道,「像我這樣的馴馬師,經常會在數百人面前調教陌生的馬,來展示我們自己的調馬技術和水平。如果說性別偏見真的會影響到騎手和馬匹的關係,那麼我們這些馴馬師在展示生馬調教前一定會問馬主這匹馬是更喜歡男人還是女人。但事實上據我所知,沒有任何馴馬師問過這個問題。「而且,不止一次,我調教馬主口中討厭男人的馬,但進行簡單的調教過後,相對於他以前的女主人,這匹「討厭男人的馬」更親近我這個男人。」
馬活在當下,他們更關注眼前這個人現在正在做什麼,而不會去回想曾經有個相似的人做過什麼,並開始聯想。這也就是為什麼水平高的馴馬師在兩個半小時之內就可以給馬的行為上帶來改變。加州的阿拉伯馬繁育師、馴馬師希拉瓦裡安 Sheila Varian 不認為世界上會有馬對騎手有性別偏見,除非這匹馬在小的時候被某個性別的人非常暴力地對待過,不然馬不太可能有真正的性別偏見。每匹馬都喜歡一個非常溫和、能給清晰指令的騎手。我認為大部分馬匹暴躁、不服從騎手的情況都是因為騎手沒有給馬足夠清晰和可行的指令,從而「逼迫」馬自己去決定應該往哪走、幹什麼;馬都希望你們能和平共處,無論你是男是女,只要用正確的方式和清晰的指令對待他們,他們都會以非常溫和的態度來對待你。當然,有的時候人們也會根據自己的一些偏見或是心理作用去看待某件事,人們可能會「臆想」馬對騎手的性別偏見。科爾說「人們內心所想的才是偏見的始作俑者。馬可能沒有偏見,人們認為有,偏見就有了,而且人們的這種想法還會影響到馬匹的行為表現,據我觀察,有些時候人們假想的馬匹偏見是造成馬匹行為問題的主要問題。」我們都知道,馬是能感受到騎手緊張的心裡的,如果我們先入為主地認為因為性別偏見,馬不喜歡自己,那麼在與馬接觸的過程中會變得特別小心翼翼,對馬任何微小或是毫無惡意的動作都加以揣測,認為這些都是馬不喜歡自己的表現,那麼在相處過程中,必然會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給馬一種擔心和威脅的信號人,讓馬更加地感受到不安。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小編認為除非馬在小時候真的被虐待的很嚴重,不然馬並不會對騎手有真正意義上的性別偏見,一切都是人們的臆想。作為騎手,我們應該做的就是打消性別偏見這種想法,在與馬相處的過程中放鬆地去感受馬,當發現馬在行為上的問題後,去理性分析問題的來源,包括從自己的行為、馬的成長史還有馬的能力等等相關方面去分析,而不要把這些問題歸因為某些黑科技或是「迷信」。
相關閱讀:
【視頻】怎樣使用套索
調教速度要因馬而異
【總結】騎馬過程中會用到的拴馬扣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