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B肝抗體=肝癌絕緣? 臺大醫生搖頭:可能是帶原者的標記

2020-12-05 中國臺灣網

有B肝抗體=肝癌絕緣? 臺大醫生搖頭:可能是帶原者的標記

2017年11月10日 08:55:45  來源:中國臺灣網

  

  B肝病患接受腹部超音波示意圖。(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中國臺灣網8月14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肝病每年奪走約1.2萬臺灣人的性命。臺灣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臺大醫院內科名譽教授許金川表示,許多人以為能夠捐血又有B肝表面抗體,就代表肝臟健康,其實事實並非如此,很有可能是感染B肝病毒痊癒後留下的印記,且一旦感染過B肝病毒,就容易引起肝臟反覆發炎,日後還是有可能引發肝癌。

  據許金川今年62歲的蔡女士自1993年起,已獻血超過20年,每次捐血的檢驗報告都很正常,沒有B肝及C肝帶原,體內甚至還有B肝表面抗體。沒想到去年起腹部卻開始持續悶痛、嘔吐,檢查發現右側長出9釐米大腫瘤,甚至還破裂出血,差點危及生命。

  許金川表示,人體產生B肝表面抗體的方式有兩種,一為打B肝疫苗產生的抗體;另一種則是曾感染B肝病毒,後來人體免疫力戰勝病毒,而產生B肝表面抗體。後者因曾感染B肝病毒,可能會讓肝臟反覆發炎,進而導致肝纖維化、肝硬化,增加日後癌變的風險。

  因此,許金川提醒,若沒有打過B肝疫苗,卻有產生B肝表面抗體者,就代表曾感染過病毒,蔡女士應該也是屬於該類族群。此時若進一步檢測核心抗體檢測,幾乎都會呈現陽性。

  許金川提醒,沒有施打過B肝疫苗,卻有B肝表面抗體者,千萬不要掉以輕心,還是要定期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保護肝臟健康。(中國臺灣網 王怡然)

[責任編輯:王怡然]

聯繫我們

投稿郵箱:twwtougao@163.com

聯繫電話:010-83998731

相關焦點

  • 臺「衛生署」擬將B肝抗原列入明年成人免費健檢
    華夏經緯網10月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衛生署」計劃明年4月起,將B肝表面抗原檢驗納入成人免費健檢項目之一,一旦檢測結果為陽性,即應進一步做B肝檢測,以免「肝」苦。據報導,臺灣B型肝炎診斷率偏低,在沒有後續定期監測的情況下,肝硬化、肝癌就悄悄找上門。
  • 肝癌分大小,小肝癌和大肝癌有什麼區別?肝癌能不能治癒?
    在各種類型的癌症中,肝癌的發病率是非常高的,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有恐癌心理,認為只要患了肝癌,就是死路一條了。但大家或許不知,肝癌也分大小,有小肝癌和大肝癌,兩者之間有一定的區別,也有聯繫,下面郭醫生就向大家介紹一下。小肝癌和大肝癌之間有何區別?
  • 臺灣醫師:C肝威脅將超越B肝 刺青恐「壞肝」
    中新網7月8日電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臺灣醫師提出警訊,臺灣推動新生兒全面接種B肝疫苗以來,30歲以下的B肝帶原比率已不到1.5%,B肝導致肝硬化、肝癌逐年下降,但沒疫苗可打的C肝,據推估感染人數仍超過
  • 肝癌不痛不癢?醫生:3種「異常」,抓住1個,肝可能「獲救」
    在發生的之前,我們很難察覺到,但事實上,肝癌在「門」之前,身體就會出現這3個異常,卻是容易被人忽略的。  3種「異常」,抓住1個,肝可能還有救  1、消化不良  肝臟是排毒器官,同時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肝病往往會導致消化不良的出現。
  • 臺灣醫師稱C肝威脅將超越B肝 刺青或恐「壞肝」
    中新網7月8日電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臺灣醫師提出警訊,臺灣推動新生兒全面接種B肝疫苗以來,30歲以下的B肝帶原比率已不到1.5%,B肝導致肝硬化、肝癌逐年下降,但沒疫苗可打的C肝,據推估感染人數仍超過70萬,且逾半數不知感染。門診觀察,青少年耍帥,刺青、穿洞也成傳染隱憂。
  • 38歲男子腹痛一個月,診斷肝癌,醫生:5大檢查可篩查早期肝癌
    醫生給做了一些檢查,最後確診是肝癌,還好,醫生說是早期肝癌,經過手術切除肝癌後可能治癒肝癌。 但即便如此,也把王先生嚇出了一身冷汗。這次腹痛,如果不留意不處理,那麼問題就大了。 1. 哪些人更容易發生肝癌呢?
  • 47歲男子患肝癌,醫生說早2步養好肝,不會走到這一步
    因為醫生告訴他,他現在的情況已經到了肝癌晚期,癌細胞向全身轉移,最好的情況,也可能只剩半年時間。 劉先生很無奈地說:這些年賺了再多錢,也保不住我一條命。 其實早在幾年前,劉先生也來醫院檢查過的,但當時他還只是肝炎狀態,醫生提醒他不好好養肝就要走向肝硬化了
  • 為啥全球肝癌一半出現在中國?醫生提醒:3種傷肝食物,及時丟掉
    肝癌如今成為我國死亡率非常高的一種惡性腫瘤,而且據統計全球肝癌患者當中至少有55%都是發生在我國,為什麼我國的肝癌患病率這麼高呢?其實這跟我們國民的飲食習慣是有很大關係的,醫生提醒:3種傷肝食物,要及時丟掉!
  • 32歲男子肝癌離世,醫生提醒:身體一旦有3處「疼」,早查肝CT
    小劉平時工作比較忙,為了家中的生活開支,經常加班,想著可能是最近加班太過於頻繁晚上吃路邊的夜宵吃壞肚子所導致的。就在前幾天,朋友生日聚會,有個好哥們問道:「最近在減肥嗎?怎麼瘦的這麼快,你這臉色都有些黃的不想要,營養不足啊,今天多補補」。
  • 劉允怡:巴塞隆納臨床肝癌B期和C期患者施行部分肝切除術治療的國際爭議
    BCLC治療指南雖然已在歐洲和美洲地區被廣泛接受,但有不少肝癌研究者認為該指南過於保守,部分肝切除術應用範圍狹窄。近來,BCLCB期和C期患者是否可以接受部分肝切除術治療引起國際上肝癌研究者的激烈爭議。本文將對此進行討論。最新的EASL和AASLD指南明確地指出肝切除術的手術指徵為:(1)單個肝癌。(2)肝功能ChildA級。
  • 小肝癌和大肝癌有什麼區別?肝癌能治好嗎?
    肝癌在各類癌症中發病率很高,對大多數人來說,癌症是一種心理恐懼。。你可能不知道肝癌也分為小肝癌和大肝癌,兩者之間有一定的區別和聯繫,醫生郭會介紹給你的。小肝癌和大肝癌有什麼區別?在醫學上中,我們稱直徑小於5釐米的肝癌為小肝癌,直徑大於5釐米的大肝癌稱為大肝癌。如果癌細胞生長在同一肝葉,總直徑不超過5釐米,也被認為是小肝癌。小肝癌與大肝癌之間既有區別又有密切聯繫。小肝癌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變成大肝癌,肝癌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情的進程。判斷肝癌是大肝癌還是小肝癌,可以分為標準,治療方法會有所不同,治療效果會更好。
  • 59歲患者肝癌晚期去世,醫生:錯過2次機會
    很快他微信發了一張圖片給我,是腹部CT報告單,報告顯示有肝硬化,而且右肝有個10cm大的腫塊,看報告的描述,很有可能是個肝癌了。但由於僅僅是個CT平掃,醫生還不敢確定,只能建議進一步做CT增強掃描。CT增強做了麼?我問。做了,昨天剛做,還沒有結果。他回復我說。
  • GPC3在肝癌治療中的應用進展
    1  GPC3基因治療對肝腫瘤增殖的影響目前已經有研究[4-5]顯示,通過GPC3 microRNA(miRNA)、小發卡RNA(shRNA)和小幹擾RNA(siRNA)介導的基因治療肝癌取得良好的療效。
  • C肝有好幾種不同的類型,哪一型丙肢肝最嚴重?聽聽醫生怎麼說!
    C肝目前雖然可以臨床治癒,但有些C肝基因型的治癒率還是會相對低一些,即使「治癒」,仍然可能有一些病例會復發。據統計,2015年全球大約有7100萬慢性C肝病毒感染者。而在中國,根據2006年的統計,1~59歲的人群,C肝抗體陽性率為0.43%,感染率雖然不高,屬於低流行地區,但是由於中國人口基數很大,感染人數還是很多的。
  • 肝不好,懷疑得了肝癌,該怎麼判斷?醫生:這6個檢查即可查清
    如果檢測出血清甲胎蛋白的含量過高,就需要引起重視,這有可能是肝癌引起的,需要及時配合其他檢查來診斷。三、血液生化檢查血液生化檢查的項目有很多,該檢查可以幫助大家來掌握自己的而身體情況,如果懷疑自己有肝癌的風險,可以通過該方法來檢查穀草轉氨酶、膽紅素和乳酸脫氫酶的含量,如果這些含量過高,就有可能是肝癌搞的鬼。
  • B肝為什麼會轉為肝癌,機率有多大?不妨聽聽醫生怎麼說?
    在眾多體檢項目中,大家都比較關注B肝,因為這種疾病不但讓我們自身工作時精力不足,還讓我們飽受痛苦侵擾,最重要的是這種疾病還有發展為肝癌的可能。那麼B肝轉換為肝癌的比例究竟有多大。事實上,根據醫生所言,B肝病毒攜帶者中大概有0.625%~2.5%會發展為肝癌。能有讀者會疑問,畢竟從肝炎發展為肝癌,是需要一個長時間過程的,需要經歷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三個環節,所以為何能得出這樣的數據呢?
  • 12人就有1人患B肝 紐約25萬人感染肝炎
    據了解,全球有將近4億的人感染肝炎,每年的都有至少600萬新增的肝炎患者。那麼預防肝炎有哪些方法呢?帶你詳細去了解了解。之稱的B型肝炎或C型肝炎,而亞裔更是作為肝癌主因之一的B型肝炎高危人群,12人中便有一人感染B肝,其中三分之二對自己的感染毫不自知。
  • 43歲男子,確診肝癌,醫生嘆息:1件事做太多,比喝酒還傷肝
    案例:今年43歲的呂先生,在幾個月前明顯的感覺自己有消瘦和乏力的情況,他在來到醫院檢查後得知,自己患了肝癌,並且已經到了晚期。呂先生在悲痛之餘,詢問醫生,自己患有肝炎,但是很早就戒了酒,為什麼病情還會惡化呢?
  • 闢謠:知名遊戲主播PDD因患肝癌停播?醫生說這個腫瘤不會癌變
    最近,知名遊戲主播PDD劉謀在直播時坦言自己複查發現肝臟腫瘤又增大了2cm,需要再次複查後聽從醫生建議是否手術,也因此可能要停播一段時間。隨後就有網帖說PDD停播一年多時間是因為得了肝癌,有的帖子用「惡化」來形容PDD的肝腫瘤,還有模有樣地給大家科普起原發性肝癌的知識,教大家怎麼預防原發性肝癌。
  • 甲胎蛋白高不等於肝癌,說明檢查沒意義?肝病醫生分析真實病例!
    甲胎蛋白,簡稱AFP,是第一個被確定的肝癌腫瘤標誌物。有些人的甲胎蛋白高,醫生說肝癌的可能性不大,但又不能明確具體是原因是什麼,因此一直放心不下。1 女性,家庭有肝硬化患者,甲胎蛋白高一位女患者,是同事的親戚,有次託同事找到我。她給我看了一張檢查報告單,甲胎蛋白60多,說近幾個月查了好多次,每次都是高的,大概在30~80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