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們已經進入21世紀的第3個10年,外媒對未來10年,2020-2030年的科技進行了20個預測。
第10,基因編輯將廣泛應用人體試驗
在過去的十年中,人類基因編輯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遭受了嚴重的倫理道德問題。隨著CRISPR和基因編輯工具進入2020年代,這些人體試驗將繼續在美國和世界各地廣泛應用。
儘管基因編輯的未來前景廣闊,但直到2018年,美國才開始招募此類臨床試驗的參與者。由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一個小組牽頭的有爭議的試驗,旨在使用CRISPR編輯癌症患者的DNA。他們希望切除癌症的DNA片段,取而代之的是增強免疫力的DNA。
該試驗仍在進行中,儘管研究人員表示到目前為止他們對結果感到樂觀,但要真正看到這項研究的成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項研究有望將其研究擴展到至少2033年。
加拿大於2017年宣布了使用CRISPR的類似臨床癌症試驗,歐洲也於2018 年宣布了類似的臨床試驗。
中國一直處在CRISPR研究的最前沿。2014年,南京大學的研究人員宣布成功創造出定向突變的基因工程猴,這是有記錄以來首次在非人類靈長目動物身上成功使用此項技術。
2016年8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腫瘤學家盧鈾率領的一個中國科學家團隊將開展全球首例對人體使用革命性基因編輯技術CRISPR的試驗。該團隊計劃於2016年8月開始在肺癌患者身上測試經過CRISPR技術編輯的細胞。
2018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由於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CCR5)經過修改,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病毒HIV。這一消息迅速激起軒然大波,震動了中國和世界。
這種道德上的超越不僅使嬰兒處於過早死亡的危險中,而且陷入危險的倫理道德難題。2019年12月30日,「基因編輯嬰兒」案在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他的不道德實驗使他被判三年監禁和罰款人民幣三百萬元。
如果我們開始選擇胚胎中的「良好」性狀,我們將在怎麼劃清界限?
選擇「良好」的健康特徵更多是主觀的「良好」的特徵,例如智力或力量?能夠選擇這種特徵無疑只會成為富豪權貴的特權,從而導致更加嚴重的經濟和社會差距。這樣的防洪閘門一旦打開,將很難重新關上。
CRISPR在生物醫學研究領域引起一場巨變。不像其他基因編輯手段,它使用起來廉價、迅速且簡單,並因此席捲全球實驗室。研究人員希望利用它調整人類基因以消除疾病,創造生命力更加頑強的植物,並且消滅病原體。
毫無疑問,這個10年,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在人體的試驗將更加廣泛,但隨之而來的,可能是更多的倫理道德問題。
科技的進步,總會帶來許多新的問題,因噎廢食不可取,但人類必須限制這些技術在一定框架內運用。
(網圖侵刪)
----每天知了一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