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曾橋石帶領的團隊通過高溫結合高壓的調控和原位檢測,實現了對金屬玻璃原子結構序的有效雙向調控。相關研究日前發表於《自然—通訊》。
金屬玻璃兼具金屬和玻璃兩種材料的特性,具有廣泛的潛在應用前景,同時為玻璃態物質的基礎研究提供了特殊的模型體系。
在過去的研究中,人們發現,儘管金屬玻璃的性質可輕易地通過不同的製備方法和後期樣品處理實現調節,但它們的原子結構在衍射和成像技術檢測下總是高度相似,差別極小。這些結果挑戰了對金屬玻璃結構的理解。
曾橋石及其團隊長期致力於金屬玻璃的高壓—高溫結構和物性的原位研究。最近,該團隊又在金屬玻璃的結構序調控問題上取得重要進展。
他們通過高溫、高壓原位高能X射線衍射及高溫、高壓原位小角散射測量,發現溫度、壓力能對Ce65Al10Co25金屬玻璃樣品的結構有序度進行有效的雙向調控。同時,研究人員在其他組分的金屬玻璃中也發現了類似的溫度壓力雙向調控現象。
研究揭示的溫度—壓力對金屬玻璃結構雙向調控的可行性,有助於在金屬玻璃中尋找更多非常規中間過渡結構態,對玻璃體系的構型空間進行更廣泛、系統的實驗探索,並且促進在玻璃結構普遍規律研究方面取得突破。(閆潔)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19-14129-7
《中國科學報》 (2020-01-20 第1版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