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著名節目主持人白巖松寫了一本書名叫《幸福了嗎》,「幸福了嗎?」這一看似尋常但卻經常被人忽視的提問,其實是值得深入思考的。讀了俄羅斯著名作家契訶夫的短篇小說《醋慄》,讓人強烈地感受到:狹隘的幸福觀就是一食一湯三俄尺土地構成的一個封閉的生活,而博大的幸福觀裡別有天地。
1、 小說《醋慄》命名的含義
醋慄是最初的弟弟一直想擁有的東西,想像的所有畫面都有醋慄,醋慄成為弟弟人生追求和人生目標的象徵。醋慄是弟弟用來麻痺自己的物象,原本是一個善良溫和的人,也變得「幸福」,忘掉祖父的身份和父親曾經當過兵。醋慄見證了一個善良溫和的人的變化,以前在職場甚至連一點自己的想法都不敢有,現在也滿口「我們這些貴族」。從一個膽小怕事的小職員到一個真正的地主老爺。與錢結婚並且對於妻子的去世絲毫不認為有自己的錯誤存在,這些都需要有醋慄的存在(他所喜愛的果實)去支持一個原本善良溫和的人的心,人在變,只有對醋慄的喜歡沒變。醋慄是他維持自己麻木不仁狀態的必需物,是他狹隘幸福觀裡的重要物質。
2、 小說《醋慄》的幸福觀一碗飄香的菜湯不應該成為你追求的幸福生活,一次愜意的懶覺不應該成為你追求的幸福生活,三俄尺土地不應該成為你追求的幸福生活,作者契訶夫批判自私懶散、毫無功績的修道生活。「金錢如同伏特加,能把人變成怪物」作者契訶夫鞭撻過於追求物質生活對於人心的腐蝕作用。「生活變富裕了,酒足飯飽,遊手好閒,養成了俄羅斯人的自命不凡和厚顏無恥。」作者契訶夫強調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同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者契訶夫希望看到的幸福世界裡,強者不是遊手好閒,僅僅滿足於現狀;弱者思進取,圖自強。作者契訶夫想喚醒麻木不仁的世界,試圖表達一種博大的幸福觀。

3、 小說《醋慄》的語言特色小說《醋慄》輕處似薄紗,看似輕描淡寫,風輕雲淡,實則是對小說細節精準到位的刻畫。小說《醋慄》重處如硬鞭,在批判,在鞭撻,打在人們的身上,所及之處無不傷痕累累,刻骨銘心。小說《醋慄》多處運用了前後呼應的創作手法,令作品渾然一體,結構嚴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