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科研人員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取得突破

2020-12-01 騰訊網

新州衛生部長Brad Hazzard表示,

憑藉新南威爾斯州患者體內的樣本,

新南威爾斯州衛生部下屬的生物安全P4實驗室專家已成功培養出了病毒

新州衛生部長布拉德·哈扎德(Brad Hazzard)

Hazzard表示:「活病毒的培育對傳染性的致命病毒的早期診斷和準確診斷至關重要,因為沒有確診的患者會無意中將病毒傳播給他人。

「只有臨床醫生充分了解了這種疾病的流行病學原理,即病毒的活動和複製方式,他們才能開發出可靠的診斷檢測手段來識別和遏制該病毒。」

「新南威爾斯州研究團隊的成員對該病毒進行了基因組測序,並從真正的患者樣本裡培育出了活病毒,取得了這一成果。」

新南威爾斯州衛生部下屬的臨床病理學和醫學研究所的10位科研人員和病理學家,以及Westmead醫院的臨床醫生組成的團隊希望他們的努力將有助於

開發有效的治療方法疫苗研發

━━━━━

為什麼這一進展很重要

培養活病毒是一個顛覆性的進步

它比基於人造或合成病毒做出診斷的準確性更高!

由十位優秀的科學家、病理學家以及Westmead醫院臨床醫生組成的團隊

還對培育出的活病毒進行了基因測序

這一結果可以幫助到其他實驗室更好地了解該病毒的基因知識

全球只有少數專業機構擁有專業的人才、技術和設施,

可以安全地處置培育這些有傳染性並可能致命的病原體

新南威爾斯州臨床病理學和醫學研究所(NSWHP-ICPMR)就是其中之一。

P4實驗室

全稱是生物安全4級實驗室,P是英文「Protect」的縮寫

世界標準將生物實驗室分為四個等級,按風險係數分級,數字越大風險係數越高

P4為風險級別最高的實驗室,這個級別實驗室需要處理危險且未知的病原體

且該病原體可能造成經由氣溶膠傳播而造成高度個人風險病原體

如:阿根廷出血熱,伊波拉病毒、Lassa熱病毒、天花等

實驗人員必須對於他們在驗項目的傳染性及危險性具備深入的培訓

並嚴格執行標準的、特殊的防護措施

除了實驗人員要穿戴獨立供氧的正壓防護衣之外

實驗室內的所有實驗活動僅限於在III級生物安全櫃中進行

實驗室所有出入口均為氣密式,

廢氣及廢水排放均要嚴格按照消毒程序執行

━━━━━

與墨爾本Doherty研究所取得的成就有何不同

活體病毒的培育證實並擴展了墨爾本Doherty研究所的工作

增加了活的分離病毒毒株和病毒基因組庫

新南威爾斯州衛生部病理學部門負責人,公共衛生病理學主任多米尼克. 德懷爾(Dominic Dwyer)教授說,該團隊一直在晝夜努力工作,以儘快培養出這種病毒。

德懷爾教授表示:「這項前沿研究工作將為新南威爾斯州和世界各地的感染患者提供更便捷,更可靠的診斷檢測方式。」

━━━━━

這項成果的意義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在僅有的4例確診病例中,成功培育出活體病毒

為該實驗室在高效診斷方法、治療疫苗研發工作來說意義重大

全球生物安全第四等級實驗室(P4實驗室)數量排行

排名

國家

1

美國

6所

2

澳大利亞

4所

3

俄羅斯

3所

4

中國

2所

5

英國

2所

6

日本

2所

資料來源:https://www.health.nsw.gov.au/;WIKI百科

-END-

Nadvita納維塔品牌CEO與新州衛生部長Brad Hazzard合影

NADVITA 小貼士

預防大於治療

人活一世,健康是最大的財富。

願各位都有健康的身體和豐富的靈魂。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缺水危機暫緩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先前遭遇罕見缺水危機,本月「喜迎多場暴雨」,州政府18日宣布將放寬用水限制。新南威爾斯州人口約佔澳大利亞總人口的三分之一,首府雪梨是該國最大城市,雪梨的五分之四用水來自沃勒甘巴水庫。新南威爾斯州政府18日宣布,從3月1日起放寬用水限制。該州水務部門主管官員梅琳達·佩薇在一份聲明裡說,今後兩周將採取多項措施確保水質安全,包括「廣泛檢測、過濾和網撈碎屑」。
  • 新冠肺炎抗疫科研攻關取得系列研究進展丨亮點成果
    近年來,中科院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院科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重大科技成果不斷湧現。為進一步增進公眾對中科院亮點工作的了解,同時促進院屬各單位進一步加強對重大成果的傳播推廣,特啟動「中科院科技創新亮點成果篩選」活動。中科院相關職能部門現已推薦候選條目,歡迎大家積極參與投票,相關得票數將作為正式當選條目的重要參考依據。
  •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宣布在冠狀病毒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
    美聯社報導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和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UT Austin)的研究人員周三宣布,他們在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並表示他們的研究數據可能有助於開發疫苗。據UT News報導,科學家們已經能夠繪製出病毒附著在人體細胞上並導致感染的部分的三維原子地圖。
  • 我國科研人員研究鈣鈦礦LED發光取得新突破
    新華社西安10月11日電(記者許祖華)我國科研人員近日在鈣鈦礦LED發光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他們利用低溫溶液法,在鈣鈦礦發光層設計上提出了新思路,將近紅外鈣鈦礦LED外量子效率提高到20.7%。相關研究成果於10月11日在《自然》雜誌上在線發表。
  • 快訊 | GHDDI會同清華大學藥學院現向全社會科研人員免費開放藥物研發資源,助力攻克新型冠狀病毒
    GHDDI會同清華大學藥學院,將充分發揮紮實的疾病和藥學基礎研究,先進的藥物研發水平、平臺設施以及國際頂尖資源等優勢,除在內部積極投入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藥物研發以外,免費高效的開放給全社會科研人員,共同加速新型冠狀病毒藥物研發。
  • 「美麗」的病毒,顯微鏡下的新型冠狀病毒形象
    2020年春節期間最響亮的名字,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莫屬了,一夜之間吸引了世界的關注。截止2月16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造成六萬多人被感染,一千六百多人死亡,波及二十多個國家。引起該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毫無疑問的成為病毒中的名星。
  • 九問新型冠狀病毒:新病毒比 SARS 「狡猾」 在哪兒?
    截至目前,人們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認識還很不夠,儘管科學家在一些機理問題上取得一些進展,但還有很多臨床表現尚未找到原因。新病毒比SARS狡猾在哪兒?「狡猾!」「詭異!」這是林炳亮對新型冠狀病毒的一個最初印象。
  • 香港大學研究人員展示新型冠狀病毒複製過程
    【環球網綜合報導】綜合港媒及美國彭博社報導,香港大學研究人員於1月31日公布首批新型冠狀病毒在細胞內複製過程的圖像。研究人員表示,每個受病毒感染的細胞會衍生出逾千粒病毒粒子。香港《東方日報》報導截圖香港《東方日報》2月1日報導稱,香港大學病理學系臨床醫學教授黎國思(John Nicholls)與香港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潘烈文和裴偉士(Malik Peiris)通過培養受感染細胞,觀察新型冠狀病毒的生長過程。
  • 九問新型冠狀病毒
    截至目前,人們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認識還很不夠,儘管科學家在一些機理問題上取得一些進展,但還有很多臨床表現尚未找到原因。  新病毒比SARS狡猾在哪兒  「狡猾!」「詭異!」這是林炳亮對新型冠狀病毒的一個最初印象。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苗以及治療方案最全清單,請查收!
    據英國Sky News(2020年2月5日)報導,倫敦帝國理工大學科學家羅賓·沙託克教授(Robin Shattock)在研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教授表示,他的團隊取得了「重大突破性進展」,可以把疫苗一個階段的正常研發時間從通常的兩三年縮短至短短的14天!
  • 中國、加拿大、比利時、瑞典專家合作取得科研突破!
    大學,既是培養人才的搖籃,也是科研創新的重要陣地。作為科研創新的重要主體,我國高校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北京林業大學積極承擔高校的社會責任,在科研領域不懈探索,成果頻出。近期,北林科研人又在不少方面取得了新進展。
  • 身邊的科學 九問新型冠狀病毒
    截至目前,人們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認識還很不夠,儘管科學家在一些機理問題上取得一些進展,但還有很多臨床表現尚未找到原因。  新病毒比SARS狡猾在哪兒  「狡猾!」「詭異!」這是林炳亮對新型冠狀病毒的一個最初印象。
  • 澳大利亞一研究所成功複製出新型冠狀病毒
    IT之家1月29日消息據人民網報導,1月28日,位於墨爾本市的彼得·杜赫提(Peter Doherty)感染與免疫研究所在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中有了重大突破,成為除中國外全球首個複製出該病毒的實驗室。1月22日,該研究所科學家通過一位感染病患的樣本,成功培育出新型冠狀病毒。據悉,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發現,它將成為測試有關疫苗是否有效的關鍵。此外,這一發現可以幫助研究者開發新的測試,或實現在病人沒有出現任何病症前,檢測出他們是否受到病毒的感染。
  • 「這是疫情之下,科研人員為國家做貢獻的新方式」
    快遞還在發……」2月4日,廣東省實驗動物監測所新檢測技術中心負責人叢鋒在繁忙的工作間隙,抽空發了一條朋友圈,配圖上是一條長長的、見不到頭的快遞面單。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廣東科研人員爭分奪秒和病毒搶時間。叢鋒所帶領的團隊在春節期間成功表達了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N蛋白表達菌株,並決定將菌株無償提供給全國範圍內的科研院校和生物醫藥公司。
  • 新型冠狀病毒如何突破人體的第一道防線?
    有研究提示,在沒有防控措施情況下,新型冠狀病毒(以下簡稱:新冠病毒)的基本傳染數(R0)(衡量病毒傳染能力,指在沒有外力介入且人群沒有免疫力的情況下,感染者會把疾病傳染給其他人的平均人數)最高可達5.7 ,遠高於非典(SARS-CoV)在流行期間的2.0~3.5的R0值。為什麼新冠病毒感染人群如此之大?傳播效率如此之高?其傳播途徑、入侵部位、結合位點、體內複製等,都是科學家們正在不斷研究的問題。
  • 華大基因(300676.SZ):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產品獲得澳大利亞TGA註冊
    格隆匯4月15日丨華大基因(300676.SZ)公布,公司全資子公司BGI Health (AU)Company Pty Ltd(以下簡稱"澳洲華大")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產品獲得了澳大利亞藥物管理局(英文全稱"Therapeutic Goods Administration",
  • MedPeer推出「新型冠狀病毒研究情報中心」助力相關研究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在全球範圍內傳播、蔓延,形勢尤為嚴峻。在此期間,我國政府採取了大量行之有效的行政舉措,有效控制疫情,一些科研機構和高校加入了緊張的科研攻關任務中,世界衛生組織和一些其他相關機構也隨時關注著疫情動態。
  • 科研人員眼中的「新冠」是什麼樣?
    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來勢洶洶,當時用 「談冠色變」形容中國人的心情,一點也不誇張。如今,中國國內疫情基本控制下來,相對國外要安全很多;但形勢依然嚴峻,時不時有地方報導有人感染新冠。我們接下來看看科研人員如何講述新冠知識,也許能從中學到如何自我防範。
  • 科研人員在南荻群體遺傳學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新華社武漢8月31日電(記者 李偉)南荻是我國特有的畝產生物量最大的芒屬能源植物,其遺傳變異豐富,生態適應強,極具生態修復功能。記者31日從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獲悉,科研人員利用轉錄組學方法研究南荻群體遺傳,可以更清晰地闡明植物群體進化的適應性和非適應性過程。  這一研究是由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李建強和桑濤研究員指導負責。
  • 莫道克大學ANPC中心對新冠病毒研究又有新突破
    莫道克大學澳大利亞國家表型組中心(ANPC)研究認為,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是一種多器官代謝疾病,這將對準確診斷和患者隨訪提供新的方法。  ANPC中心與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開發了感染COVID-19的預測代謝模型,通過模型顯示出多個器官受到影響,該研究已經通過同行評審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