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觀!700萬尾魚苗江津長江段安家!

2020-12-04 江津日報

胭脂魚、巖原鯉

厚頜魴、華鯪……

近700萬尾魚苗搖頭晃腦

從江津米幫沱碼頭遊進長江

好奇了吧?

這是江津在舉行增殖放流活動

11月27日,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重慶段)《生態修復和法制教育協作框架協議》籤訂儀式暨2020年增殖放流活動在江津舉行。

活動中,江津區人民法院與市魚保處、江津區林業局共同籤署協議,以生態修復為核心,以宣傳教育為手段,共同推進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及其生境的保護修復。

這個協議到底說了些啥?

看重點!

共建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重慶收容救護中心

根據協議,三方將共建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重慶收容救護中心,對傷病珍稀特有魚類,和其它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進行救治暫養,康復後即時放歸長江。

同時,每年建設2萬平方米以上的人工魚巢,優化提升珍稀特有魚類的產卵場,提高其自然繁殖成功率和早期資源量。

此外,三方還將共同組織開展長江鱘、胭脂魚等珍稀、特有魚類增殖放流活動,促進野生漁業資源的恢復、種群數量的擴大、群落結構的改善和長江生態的修復,並廣泛開展環境資源巡迴審判和法治宣傳活動,進社區、進校園開展科學知識普及和政策法規宣傳。

據悉,此次協議的籤訂,更有利於創建「司法保護與生態修復相結合、多方參與統籌推進」的生態環境司法保護聯動機制,進一步擴大社會影響,積極倡導生態文明「人人有為,人人有責」。

看起來就很有意思對不對

後面還有更厲害的

對1.6萬尾苗種進行標記

以開展增殖放流科研監測及效果評估

在隨後的增殖放流活動中,放流了胭脂魚、巖原鯉、厚頜魴、華鯪等4種珍稀特有魚類,以及黃顙魚、中華倒刺䰾、長吻鮠、鰱、鱅等5種常見魚類,總計近700萬尾。

此舉將會進一步幫助保護區重慶段珍稀特有魚類種群數量的恢復和水生生物群落結構的完善。

不光如此,在西南大學水產學院專家的指導下,採用剪鰭標記、掛牌標記、鰓蓋標記、耳石標記等方法,對其中1.6萬尾苗種進行標記,以開展增殖放流的科研監測及效果評估。

西南大學專家表示,放流的濾食性鰱、鱅,數量大,將有助於消解部分水域富營養化問題,可淨化水體,改善水質,對築牢長江上遊重要水生生態屏障,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具有重要意義。

當天,多部門還聯合在我區米幫沱碼頭開展了以「關注魚類保護,共建和諧家園」為主題的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增殖放流和宣傳教育活動。

為江津點讚!!!

最後,別忘了保護生態,人人有責哦!

綠樹環抱,陣陣鳥鳴~江津有個地方,讓你坐擁整座山林……

軌道5號線一期南段通車時間公布!未來江津人如何換乘?

@江津人 養老保險等三險繳費基數出爐 如何調整看這裡

記者:李婉齡 王浩然

視頻編輯:賴 婧

編輯:羅 梅 編審:吳 剛

值班副總編輯:袁孝椿

總編輯:羅玉江

聲明:凡江津區融媒體中心所屬平臺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覺得不錯,分享給大家~

相關焦點

  • 增殖放流護生態 700萬尾魚苗放入長江
    11月27日,重慶市林業局消息,重慶市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和重慶市江津區人民法院、江津區林業局籤訂《生態修復和法制教育協作框架協議》,將攜手共同推進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及其生境的保護修復,積極打造環資審判與法制教育、懲治破壞與注重修復相結合的司法模式。
  • 宜昌:20萬餘尾魚類回歸長江
    11月18日,2020年長江湖北宜昌中華鱘自然保護區綜合生態補償項目增殖放流活動在宜昌舉行。此次放流向長江投放各魚類20萬餘尾,其中中華鱘、長江鱘共計2500尾,胭脂魚4.25萬尾,四大家魚1.85萬公斤(100g/尾)長江湖北宜昌中華鱘省級自然保護區全長約80公裡,水域總面積約80平方公裡,自然保護區內水環境複雜是中華鱘、胭脂魚、江豚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產卵場與棲息地。
  • 野生魚喜歡往裡鑽,長江邊上成片的「竹架架」是什麼?
    ▲長江上建立的「人工魚巢」很多長江野生魚蹦出水面今日下午,記者乘船從江津油溪出發,來到油溪鎮長江對岸的回水沱鼎鍋浩。回水沱本身水流較緩,不像長江其他水域水流湍急,魚類喜歡在這樣的水域棲息。長江重慶江津段護漁志願隊隊長劉鴻在長江邊長大。他告訴記者,我們看到的鼎鍋浩這個回水沱的人工魚巢有9000平方米,這種竹竿紮成的人工魚巢在他小時候就有很多漁民在做,爺爺父親輩通過這種方式獲取魚苗,只是當時規模較小,人們獲取魚苗一般拿去餵養或出售。
  • 鎮江飯店老闆放流33萬尾魚苗生態補償
    交匯點訊鎮江開展全鏈條打擊長江非法捕撈,7月6日,飯店老闆周某等購買33萬尾魚苗放流長江。 周某等飯店老闆因多次非法購買電捕魚漁獲物惹的禍。
  • 全國「放魚日」近500萬尾大黃魚魚苗放流東海
    今天是全國「放魚日」,我市在象山港野龍山和南韭山自然保護區兩處海域實施大規模增殖放流行動,近500萬尾岱衢族大黃魚魚苗回歸東海「老家」,助力漁場資源恢復。(放魚現場)此次放流的魚苗是今年春季市海洋與漁業研究院繁育的。
  • 妒忌作祟 六萬尾條石鯛魚苗離奇死亡
    6月25日早上5時許,位於朱家尖的舟山水產研究所的工作人員發現,育苗室13號育苗池內的6萬尾條石鯛魚苗全部死亡,當即向朱家尖警察署報案   普陀公安分局接報後迅速展開調查,刑偵技術人員認為,同一個育苗池內六萬尾條石鯛魚苗全部死亡,很有可能是因育苗池內被投放有毒物質所致,於是立即對死亡魚苗及水質進行檢驗。
  • 新疆今年人工增殖放流2256萬尾魚苗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江斌偉)今年,全疆各地相繼開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動84次,共計投放2256萬餘尾魚苗,對改善新疆水域生態環境、恢復漁業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和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起到積極作用。根據日前發布的《自治區農業農村廳2020年漁業資源及生態保護補助項目實施方案》,今年在全疆範圍內人工增殖放流魚苗2256.9萬尾,其中,經濟物種2125.5萬尾,瀕危物種131.4萬尾。該項目涉及全疆12個地(州)市及自治區水產發展中心、自治區水產科學研究所等單位。
  • 一受傷300斤野生鰉魚獲救後產卵 32萬尾魚苗被放流
    一受傷300斤野生鰉魚獲救後產卵 32萬尾魚苗被放流 2020-08-18 17:29:33被放流的魚苗產自當地救助的一條受傷的野生達氏鰉魚,此前放流25萬尾,今日放流7萬尾,目前這條鰉魚孵化的32萬尾魚苗全部放流完畢。民眾參與現場放流。 馬勇 攝  達氏鰉是中國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曾與恐龍同期在地球上生活,素有「水中活化石」之稱。今年6月10日,黑河市愛輝區漁民作業時誤捕一條體長2.9米、體重約300斤野生雌性達氏鰉魚,年齡在60歲以上,身體多處有傷。
  • 蔣坊鄉保護河流生態環境 人工增殖放流魚苗400萬尾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7月4日訊(通訊員 封明海)7月3日,在城步苗族自治縣蔣坊鄉大同村河段,蔣坊鄉政府組織柳林、杉坊、鋪頭、大和等村開展第二次人工增殖放流魚苗活動,當天放流了鯽魚、鯉魚、草魚、禾花鯉等品種200萬尾,通過放魚養水,涵養漁業資源,淨化河流環境,
  • 一受傷300斤野生鰉魚獲救後產卵 32萬尾魚苗被放流
    被放流的魚苗產自當地救助的一條受傷的野生達氏鰉魚,此前放流25萬尾,今日放流7萬尾,目前這條鰉魚孵化的32萬尾魚苗全部放流完畢。民眾參與現場放流。小學生親手放流魚苗。 馬勇 攝經救助後,這隻巨型鰉魚由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和黑龍江水生動物資源養護中心進行人工催產、孵化、培育,從獲得的40萬顆受精卵中孵化32萬尾魚苗,孵化率達80%以上。
  • 阿爾塔什水利樞紐首次放流10萬尾魚苗
    為持續改善葉爾羌河水域生態,近日,莎車縣阿爾塔什水利樞紐魚類增殖放流站首次放流10萬尾瀕危物種魚苗,以更好地維護葉爾羌河流域水生生物的多樣性。
  • 新疆增殖放流大頭魚魚苗6萬尾
    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新疆大頭魚再添新丁,9月26日,自治區在拜城縣克孜爾水庫開展增殖放流活動,6萬尾通過人工繁育的新疆大頭魚魚苗被集中放流。「這次我們標記放流的扁吻魚的標記數量達到了80%以上,此次標記放流採取了三種標記方式,一種是螢光染色寖泡,還有一種是螢光色帶注射到鰓蓋上,最後一種是電子標籤放流方式,今年放流的量比去年要增加4~5萬尾
  • 長江重慶江津段擬建兩座大壩發電[圖]
    將在長江上興建的朱楊溪大壩和小南海大壩示意圖  重慶市境內的長江上,將修建兩座大壩,用於發電和改善航運。昨天,長江水利委員會主任蔡其華主任來渝實地考察,並率專家組一行對兩座水利樞紐的壩址進行了調研。原則同意規劃方案,並鼓勵重慶儘早開工建設,造福於民,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這兩座矗立在長江上的大壩,將建在江津市境內。
  • 3800萬尾長江蟹幼苗新疆北部「安家」助養殖戶增收
    3800萬尾長江水系中華絨螯蟹大眼幼體蟹苗近日從江蘇來到一八八團「安家」。 譚燕 攝中新網烏魯木齊5月14日電(譚燕)今年,地處新疆北部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一八八團水產養殖再添「新丁」,3800萬尾長江水系中華絨螯蟹大眼幼體蟹苗近日經過長途跋涉,從江蘇來到一八八團「安家」。
  • 貴州舉行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 近55萬尾魚苗放歸水中
    原標題:貴州舉行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 近55萬尾魚苗放歸水中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車璐)金秋九月繁似錦,花溪十裡客如雲。9月11日,「增殖資源保護生態」2015年貴州省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在花溪十裡河灘舉行,現場開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54.5萬尾魚類育苗放歸水中。嘉賓將魚苗放歸花溪河中現場,自願者向前來參加活動的市民發放包含增殖流放等相關知識的宣傳手冊。
  • 生態保護進行時 昆明向滇池投放20萬尾魚苗
    在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的帶領下,市民和遊客共同向滇池投放了20萬尾鰱、鱅魚魚苗。2010年,在昆明市人民政府的指導下,昆明市滇池管理局發起了「放魚滇池生態保護行動」,讓「保護滇池,從我做起」從一句口號變成了實際行動,推動滇池保護治理進入全民時代。
  • 全國放魚日 廈門增殖放流21萬尾魚苗保護海洋
    中新網廈門6月6日電 (黃詠綢)6月6日,時值「全國放魚日」,21萬尾黃鰭鯛、黑鯛、中華鱟種苗及4隻經救助已經康復的綠海龜在廈門下潭尾濱海溼地公園被放流入水。活動現場,志願者正在傳遞魚苗。 李思源 攝廈門市海洋發展局局長曾東生告訴記者,「全國放魚日」期間,金門與廈門同步開展增殖放流活動,預計放流種苗25萬尾。從2003年開始,廈門開展增殖放流活動,18年來累計放流種苗46億尾。2015年,為提高廈金人民愛護海洋、保護資源的意識,改善廈金海域生態環境,廈門和金門兩地共同發起兩岸聯合增殖放流活動,今年是此項活動舉辦的第六年。
  • [2019年06月04日]湖北黃岡幸福魚苗基地出售;四大家魚苗;草魚,青魚...
    [2019年06月04日]湖北黃岡幸福魚苗基地出售;四大家魚苗;草魚億尾草魚,白鰱,花鰱,鯿魚,鯉魚,鯽魚等各類名特優質魚苗水花,夏花。幸福魚苗銷往全國各地。每年從5--8月份大量提供優質的水花,夏花,涉及的品種有:草魚、白鰱、花(鱅)魚、青魚、武昌鯿魚、桂(鱖)魚、南方大口鯰魚、鯉魚和鯽魚等。 湖北黃岡幸福魚苗繁殖基地坐落在黃岡市黃州區陶店鄉幸福村幸福水庫旁。
  • 90萬尾優質魚苗放流陽宗海
    掌上春城訊6月5日上午,在陽宗海南岸煙雨村,90萬尾優質青魚、鰱鱅魚苗遊入陽宗海。自2012年以來,昆明陽宗海風景名勝區連續多年組織實施了陽宗海漁業增殖放流活動,至今已累計增殖放流優質魚苗740萬尾,使得陽宗海漁業種群結構、漁業資源量得到有效恢復,水域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增殖放流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不斷顯現。2016年至今,陽宗海水質穩定保持Ⅲ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