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史話丨8.夏朝(1)夏朝概況

2021-01-09 騰訊網

一、夏朝的總年

關於夏朝的總年,有如下幾種觀點:

(一)471年。《古本竹書紀年·夏紀》說:「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與無王(『無王』是指太康失國後的后羿、寒浞統治時期),用歲四百七十一年。」《今本竹書紀年》也從此說。此外,2000年11月9日夏商周斷代工程公布的《夏商周年表》,認為夏朝的起訖時間為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也是471年。

(二)432年。《帝王世紀·第三·夏》說:「自禹至桀,並數有窮(即后羿、寒浞),凡十九王,合四百三十二年。」《冊府元龜》、《稽古錄》、《編年通載》、《資治通鑑外紀》、《繹史》皆從此說。

(三)459年。《文獻通考·卷二百五十·帝系考一》說:「夏一十七世,共四百五十九年,首丁巳,盡乙未,內寒浞篡位四十一年。」《皇極經世書》也同此說。當然,與其它史書不同的是,它們將大禹攝政的時間也計入了夏朝的總年。

(四)439年。《綱鑑易知錄·卷二·夏紀》說:「夏十七主,計四百三十九年。」《皇王大紀》、《資治通鑑前編》皆同此說。

二、古文獻記載的諸位帝王在位年數

表一

表二

表三

表四

表五

[注] 該表中某位帝王的在位年數標註為「-」的,有兩種情況。一是該史書對他未作記載,比如后羿、寒浞,在《史記》中就是這種情況。二是該史書對他雖有記載,但未載明其在位年數,比如帝啟、帝太康、帝仲康等,在《史記》中就是這種情況。

三、夏朝世系圖

1)大禹(黃帝之玄孫,昌意之曾孫,帝顓頊之孫,鯀之子,姒姓,名文命,字密,號夏后氏,前2205年-前2198年在位)

2)帝啟(姒姓,名啟,一名建,一名餘,前2197年-前2189年在位)

3)帝太康(姒姓,名太康,前2188年-前2160年在位。太康去洛水之南打獵,被后羿阻擋,無法回國,史稱太康失國。)

4)帝仲康(姒姓,名仲康,前2159年-前2147年在位)

5)帝相(姒姓,名相,一名相安,前2146年-前2119年在位。帝相即位後,被后羿驅逐,後為寒浞所弒。)

6)帝少康(姒姓,名少康,前2118年-前2058年在位。少康討滅寒浞,中興夏朝,史稱少康中興。)

7)帝杼(姒姓,名杼,前2057年-前2041年在位)

8)帝槐(姒姓,名槐,一名芬,前2040年-前2015年在位)

9)帝芒(姒姓,名芒,前2014年-前1997年在位)

10)帝洩(姒姓,名洩,前1996年-前1981年在位)

11)帝不降(姒姓,名不降,一名北成,前1980年-前1922年在位)

12)帝扃(姒姓,名扃,一名禺,一名高陽,前1921年-前1901年在位)

13)帝廑(姒姓,名廑,一名頊,一名董江,前1900年-前1880年在位)

14)帝孔甲(姒姓,名孔甲,前1879年-前1849年在位)

15)帝皋(姒姓,名皋,一名皋苟,前1848年-前1838年在位)

16)帝發(姒姓,名發,前1837年-前1819年在位)

17)帝桀(姒姓,名癸,一名履癸,前1818年-前1766年在位。帝桀無道,為成湯所敗,放逐於南巢。)

參考書目:

1.《史記》 [漢]司馬遷著 韓兆琦譯註(中華書局,2010年6月北京第1版)

2.《帝王世紀》 [晉]皇甫謐著(訓纂堂叢書,貴築楊氏刊)

3.《竹書紀年》[梁]沈約注(上海涵芬樓影印天一閣刊本)

4.《欽定四庫全書 皇極經世書》[宋]邵雍著 [清]呂光復等校

5.《稽古錄點校本》[宋]司馬光著 王亦令點校(中國友誼出版公司出版,1987年12月第1版)

6.《欽定四庫全書 資治通鑑前編》[宋]金履祥著 [清]潘廷筠等校

7. 《冊府元龜》[宋]王欽若等編纂 周勳初等校訂(鳳凰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8.《欽定四庫全書 皇王大紀》[南宋]胡宏撰 [清]範來宗等校

9.《繹史》[清]馬驌撰 王利器整理(中華書局,2002年1月第1版)

10.《綱鑑易知錄》 [清]吳乘權等輯 劉韶軍等譯(中華書局,2012年2月北京第1版)

相關焦點

  • 夏朝是中國的本土朝代嗎?探秘歷史上謎一樣的夏朝
    但事實上,一直以來,西方國家都在質疑中國的歷史,認為中國的夏朝和商朝不存在,只不過是史書杜撰的,如此一來,中國似乎就只剩下了3000多年歷史,這實在是讓眾多以悠久的歷史為驕傲的國人心理上難以接受。後來由於甲骨文的發現和殷墟的大規模發掘,商朝才最終確定存在,但是夏朝的存在與否仍然是一個謎。有不少國外專家認為夏朝來自古埃及或者古巴比倫,甚至國內一些專家和歷史愛好者也持有該觀點。
  • 三星堆遺址會不會就是一直都未找到的夏朝都城?
    歷史文獻記載的夏朝核心區域在伊洛河流域,夏朝的先人,從鯀到禹,其活動中心一直在嵩山周圍。夏朝立國之後,即便頻繁遷都,從陽城(河南登封)、陽翟(河南禹州)、安邑(山西運城)、斟潯(河南洛陽)、老丘(河南開封),夏朝都城也一直未出中原的核心區域。
  • 夏朝是否就是三星堆?這裡告訴你答案
    有人認為,三星堆不可能是夏朝。夏商周是一脈相承的中原文明,可以從「陶寺遺址」——「二里頭」——「二裡崗」——「鄭州商城」——「安陽殷墟」的出土文物上看到清晰的傳承關係。而三星堆是典型的巴人文明,文化類型截然不同。
  • 夏朝真的存在嗎?這一直是一個比較有爭議的問題,該怎麼解釋呢?
    否認夏朝的存在,就是否認了我們中國民族的歷史傳承。首先,夏朝存在於否在中國史學界一直存在爭論。像我的老師之中,就存在分歧。我有一位老師上的第一節課,就說夏朝不存在。他的根據就是來源於夏朝至今沒有任何的考古文物。從考古學的角度來講,夏朝目前並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明其存在。我們考古學在測定出土文物的時代時是通過C14來測定,通過C14我們可以大致確定文物的年份。
  • 夏啟與古埃及法老配飾驚人雷同,是否能證明夏朝就是埃及王朝之一
    在歷史界,夏朝是一個比較尷尬的王朝。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我們從小就聽著「大禹治水」的故事長大,夏朝是我國第一個古代王朝,也是第一個奴隸制國家。但是也有人提出質疑,甚至懷疑夏朝存在的真實性,認為夏朝不過是一個人為的神話。夏朝到底是神話,還是歷史?
  • 夏朝至中華民國,歷史版圖紀年時間表
    朝:夏朝(約前2070~1675年)中國史書記載的第一個世襲王朝。一般認為夏朝是一個部落聯盟形式的國家,而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將夏朝定性為一個奴隸制國家。中國歷史上的"家天下",就是從夏朝的建立開始的。夏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
  • 歷史上到底有沒有夏朝和亞特蘭蒂斯?
    歷史上到底有沒有夏朝和亞特蘭蒂斯?接下來讓我們看一下關於夏朝的記載,最早曾出現於《尚書》中,因為《尚書》曾經失傳過很長一段時間,所以再次出現的《尚書》版本,考古學家們至今都對它心存疑慮,再然後就是《竹書紀年》,不過這本書中對於夏朝的描述又太過離奇,所以對於它的真實性,也一直在考古界存在懷疑態度,要說對夏朝的記載最為詳細的一本書,就是司馬遷的《史記》,根據司馬遷的記載,又有不少人都認為夏朝是真實的存在過
  • 夏朝真的存在!中國地質學家發現關鍵證據
    由於沒有確鑿無疑的證據,有學者認為,關於夏朝、大禹以及那場大洪水是否真實存在仍存在爭議。8月5日(美國時間8月4日)發表於《科學》期刊的一篇報導中,南京師範大學的吳慶龍研究員帶領的一支國際科學團隊將為華夏歷史「口說無憑」的源頭帶來舉足輕重的事實依據。
  • 夏朝為何不被承認?因為它缺少這個重要的條件
    然而大禹在年邁時,沒有按照禪讓制退位讓賢,卻將部落首領之位傳給了他的兒子啟,開啟了世襲制的先河,並由此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夏朝。「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這是我們學歷史的時候耳熟能詳的的一句話。而這五千年的歷史,往前推算的話大概可以推到三皇五帝時期,但這個時期屬於較為原始的部落形式,不是一個正統的王朝。因此目前中國歷史學術界真正較為認同的中國歷史起點,就是從夏朝開始的。
  • 幾十萬年前的北京人都被發現了,為何卻找不到夏朝遺蹟?
    但是比夏朝早個幾十萬年的史前文明都有跡可循,夏朝之後也是有明文記載,為何偏偏夏朝的記錄找不到呢?關於這一點,有如下幾說說法。其實要發現史前文明十分簡單,自從1912年瑞典的化學家提出同位素追蹤技術之後,為我們探索遠古時期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 考古學家:遠遠落後於夏朝
    而夏朝是中原文明的代表,隨著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的考古成果被不斷揭曉,夏朝人生活在山西省和河南省,似乎已經成為定論。但是近年來,許多國內的考古學家,總喜歡把三星堆與夏朝聯繫在一起,討論誰才是中華史前文明的代表。有的考古愛好者甚至認為,三星堆文明就是《史記》中記載的第一個王朝——夏朝。那麼,這種說法究竟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 貴州大學教授直言:夏朝就是古印度,國內外的學者態度全都一邊倒
    雖然中國歷史一直將夏朝當作第一個王朝,但是不管是世界歷史學界,還是國內的歷史學界,對夏朝的存在一直都抱有一種疑問,由於一直都沒有出土夏朝遺址,夏朝作為第一個王朝的「正統」也沒有得到認可。《禮記·表記》:虞夏之質,殷周之文,至矣。
  • 夏朝之前的「虞朝」真的存在嗎?「虞朝」可以被稱為朝代嗎?
    中古歷史源遠流長,我們每個人所熟知的朝代,就如我們從小爛熟於胸的朝代歌一樣,其大多以夏朝為起點,然而在各種史料,尤其是先秦古籍中,卻出現了一個少有人知的「虞朝」。那麼,「虞朝」真的存在嗎?它真的是一個朝代嗎?虞朝到底指哪個時期?
  • 夏桀王簡介,夏桀王的皇后是誰,夏朝怎樣滅亡的?
    夏桀是夏朝的低十六代君主的兒子,在位的時間為52年,夏桀王也是夏朝的最後一個君王。夏桀從小就是文武雙全,而且力大如牛,但是做為皇帝卻是荒淫無道,實行暴政。但是對於夏桀王的出生和死亡時間都沒有太多的記載。夏桀是夏朝的最後一個君主。
  • 幾十萬年前的北京人都被發現了,為何卻找不到夏朝遺蹟?什麼原因?
    但是比夏朝早個幾十萬年的史前文明都有跡可循,夏朝之後也是有明文記載,為何偏偏夏朝的記錄找不到呢?關於這一點,有如下幾說說法。 因此通過對元素的追蹤,文明很快就能確定一些遺址屬於哪個年代,存在於幾十萬年之前,再比如,1929年,在北京龍骨山上的山洞裡發現的遠古人類頭骨化石,震驚了全世界,同時也證明了70-20萬年前人類的存在,這是相對比較簡單的事情,然而要確切的知道在哪一年的哪個年代就比較麻煩,比如我們可以得知那段歷史就在夏朝前後,卻無法確定是否就在夏朝。
  • 為什麼上億年的恐龍化石都找到了,卻還找不到夏朝遺址?
    因為沒有找到夏朝直接存在的證據。和恐龍時代幾千萬上億年比起來,現代人類也就是晚期智人出現的時間不過距今才四萬年左右,其中的差距可想而知。上億年前的恐龍化石乃至各種動植物的化石,現代考古發掘出來的有很多,但距今3600多年前的夏朝遺址在考古當中卻還沒有發現。這是為什麼呢?
  • 中科大教授表示:夏朝就是古埃及,這次國內外的網友態度都一邊倒
    在中國的歷史學家們對中國早期國家的探源之中,夏朝是其中一個重要的角色。在20世紀的中葉,歷史學家們就根據《史記》中的記載將夏王朝列為中國的第一個起源朝代。但是夏朝的存在始終是疑點重重,因為至今都僅有後世的記載。
  • 夏朝究竟是傳說還是真實存在,老教授:肯定存在過,但不在中國
    夏朝(約前21世紀-約前16世紀)是中國歷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夏朝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制的禮器,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根據史書記載,禹傳位於子啟,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開創了中國近4000多年的世襲王位制。
  • 其實老祖宗沒有瞎編,比夏朝還早!
    儘管夏朝是否是國家還無從考證,但商朝已經確立了國家制度是無疑問的。目前可證明最早的朝代為夏朝,大約建立在公元前2070年。中華文化的源頭真的是在夏朝開端嗎?先來說說這個夏朝,大約建立在公元前2070年。中華文化的源頭真的是在夏朝開端嗎?其實不然,在中國的史書上還記載一個朝代,那就是——虞。
  • 這3件夏朝文物,一件與三星堆文明有關,一件至今無法定名
    夏朝始終是一個爭議的朝代,雖然教科書已經明確介紹夏朝,國內博物館的文物也貼上了夏朝標籤,但仍有一些專家和民間考古愛好者,以夏朝沒有出土文物為理由,堅決否認夏朝曾經存在。我們暫且拋開考古話題,介紹3件博物館收藏的夏朝文物。這些國寶級文物造型詭異,紋飾神秘,具有藝術特徵和穿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