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炒出來的野生板慄,味道香甜,10塊錢一斤。」秋冬季,鄭州街頭多了不少叫賣板慄的攤販。攤販之間的競爭,促使一些攤販往炒鍋裡倒入石蠟油,以便讓板慄看上去色澤亮麗,賣個好價錢。
市民經歷糖炒板慄「外亮內澀」中看不中吃
昨日下午,鄭州市民李女士在經三路棗莊社區內,花五塊錢買了一袋糖炒板慄。但品嘗後,板慄味道十分怪異。「口感澀澀的,而且味道也不甜。」李女士說,她之前也買過炒板慄,外殼雖不光亮,但後味香甜。
考慮到板慄攤離家不遠,李女士決定去討個說法。「你這是什麼板慄,打著甜的口號,怎麼這麼苦?」面對李女士的質疑,攤販胡某稱,板慄之所以亮,是因為在炒鍋內加入了糖漿。
記者發現,棗莊社區內賣板慄的攤販有兩撥,一撥打著糖炒板慄的口號,賣著外殼光亮的板慄。另一撥打著野生板慄的口號,賣著光澤度並不好的野生小板慄。撥開一個野生板慄入口,後味香甜,而食用另外一種糖炒板慄,要麼口感特別甜,要麼味道苦澀。
記者調查 炒板慄時倒入白色液體
兩種板慄,一種外殼光亮,味道反差大,另一種外殼粗糙,但後味香甜。為何有此差別?
昨日下午,記者在經三路棗莊社區內一家「糖炒板慄」的攤位前蹲點三個小時。攤位後方放有一個大鐵鍋,攤販胡某正在用鐵鍁翻炒板慄。
值得注意的是,每過一個小時,胡某就會拎起一隻白色油桶往裝著沙子和板慄的炒鍋中倒入白色液體。記者靠近鐵鍋發現,倒入鐵鍋的液體十分渾濁,呈白色。
炒鍋中添加的為何物?胡某稱,糖炒慄子需要加糖才甜,液體是糖稀。
記者又詢問了經三路上一家板慄攤販,該攤販稱,那些外殼很亮的板慄其實是加了石蠟油,而一般的板慄即使加了糖,炒出後外殼也不會很亮。「他們這樣做都是為了吸引食客。」
隨後,記者前往沙門村、關虎屯、柳林等都市村莊,發現不少打著糖炒板慄口號的攤販都有向炒鍋中加入白色液體的現象。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板慄攤販告訴記者,他們這樣做都是競爭所致。
「現在賣板慄的太多了,而且價格也都差不多。加石蠟會使板慄外殼色澤更為光亮,銷路也就更好。」該攤販笑稱,這種手段一般都較為隱秘,而且一般市民也不會在意。
專家說法 食用石蠟油對身體有害
石蠟油對身體有危害嗎?相關專家表示,石蠟油是一種工業用原料,有一種特殊的油味,食用後對人體有害。提醒消費者在購買「糖炒板慄」時要儘量到有正規營業執照的炒貨店購買,而且不要認為慄子皮越亮越好。「買慄子,不要吃慄子皮。而且最好不要買裂開口的板慄吃。」
隨後,記者又查詢了《國家食品添加劑衛生標準》,石蠟僅被允許出現在「膠姆糖基礎劑」當中,最大使用量為50g/kg,即每千克「膠姆糖基礎劑」中的石蠟含量不得超過50克,因此在板慄等食品中是禁止添加石蠟的。(李政)
(責任編輯:高蕾)